十一月,江东的平叛终于结束,执金吾宋酆督阵,扬州刺史臧旻,丹阳太守陈夤合围许昭父子于会稽,大破之。
消息传来,伏泉终于松了一口气,宋酆这一年以来战果进展不快,已经惹人非议。八月更有议郎上疏,执金吾酆剿贼不力,督阵数万郡兵连战一年有余,竟不能速克,恐有不臣之心。谏言调宋酆回京,选一忠心之人前往替换。
此言可谓歹毒之极,外戚之人本就一方面受皇帝信任,又一方面受其猜忌,生死皆在皇帝一念之间,若是刘宏不再扶持宋氏,则宋氏崛起势必夭折。
当时朝中分为两派,或有言宋酆无能,应允换将;或有言贼势颇大,速难平定,不能冒临阵换将之大险,加之宦官一系于刘宏身边谗言,刘宏已颇为意动。
幸好此时宋酆于年前尽破许贼,堵住了悠悠众口,否则拖到年后,说不得刘宏真会改了主意,调人换了宋酆,毕竟历史上刘宏可是不止一次听信宦官言语,干了不少兵家大忌之事。
这一点,只能说一个自幼与宦官相处长大的人,对于宦官天生就有一种信任和依赖,这也是后来,只要宦官没有触及到刘宏的皇权统治,他都没有下死手的主要原因。
后来宋后与伏泉言道,那议郎乃是中常侍袁赦旧时门生之时,伏泉略一惊讶,随即释然,这位因刘悝一案被刘宏选择性遗忘的大宦官终于出手了。
只是其计未免有些想当然了,若是王甫在此怎会仅仅只有议郎上书,说不得他就会按照历史,来一手百试不爽的巫蛊之计,灭绝了宋后之位,然后让何家入主后宫。
念及此处,伏泉忽然一愣,没了王甫就不会再有宋氏因巫蛊之祸而被废除吗?
要知道历史上这件事情,何家可并不一定没有参与其中,现在何氏得宠,后宫之中暗流涌动,说不定有聪明之人会建议其依旧上演巫蛊之祸,看来他得要好好注意何氏的动静了。
十二月,宋酆得胜还朝,刘宏于朝堂一番勉励,授以车骑将军职。明旨既出,朝野皆言宋氏大贵也。
汉制,车骑将军授金印紫绶,已有开府之权,其位次上卿,或比三公,于武职仅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之上,典京师兵卫,掌宫卫。
宋酆得了此职可见刘宏信任,毕竟自王甫、曹节死后,中朝实力大损,虽刘宏百般提拔张让赵忠等人,还是弥补不了宦官集团式微的形势。后世史书只言刘宏昏庸,宠幸宦官,致使正直之士有志难伸,忠义之臣难受赏识,却不知这多为春秋笔法。
来到此世伏泉才知刚刚登基的刘宏其权利被外朝集团限制的极其厉害,就像宋氏封后这件事情,也是外朝以一句“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强逼而册封的,虽然皇帝的婚姻本身多无法自己选择,但由此可见外朝现在可并不像后世描绘的那样势弱,一切也得等到第三次党锢之祸开始之后,中朝外朝势力瞬间逆转。
为了对付外朝,现在宋氏被刘宏拉出来上位也是极为合理的,毕竟历史上何进能够上位,出了黄巾起义,也是因为刘宏不信任外朝之人,不敢交托兵权,只是他未料到何进后来会如此巴结士人。
又是一年春和正茂,恰同学少年时,太学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只因石经,后世有名的熹平石经开始雕刻了。
汉朝博士传经,各依家法师法,加之太学学生繁多,来自各地,师承不同,章句互有异同。再加以年深月久,辗转传抄,文字多讹,更有私行贿赂太学校书机构而增添书经文字以全私文者,引起各家在文字上的歧异和争吵。
蔡邕和杨赐等人上书奏求正经文字,刘宏应允,诏诸儒正《五经》文字,陟蔡邕为议郎,命其为古文、篆、隶三体书之,刻石,立于太学门外,使后儒晚学咸取正焉。
今日,便是将儒家经典刻于石上之日,太学诸生纷纷赶来,观此大礼。
石碑落成,伏泉驻足于石碑下,脸露惊色,汉族文化何其深也,后世只是听说熹平石经何等壮观,其原本碑文,多因战乱毁坏,残存寥寥,今日见其本来面目果然不虚。
只见石经碑高一丈许,广四尺,共四十六枚。“骈罗相接”,立于太学门外,以瓦屋覆之,四面栏樟,开门于南,河南郡设卒看守。今日来此观视摹写者,仅车乘便有千余辆,填塞街陌。
四月,郡、国七大水,扩及兖州、豫州、徐州等地,其中为山阳、梁、沛、彭城、下邳、东海以及伏泉的家乡琅邪为主。
据家中忠仆来信,其名下庄园亦多有受灾,估计今年是没了收成。
伏泉对此亦无他法,只能令其多招受灾无地农民重建庄园田地,开垦土地,然而得到的回信却让他吃惊,愿为其种植庄园者寥寥无几。
初时听此言伏泉很诧异,竟然农民有地却不种,待得深深问清之后,他才知道原因,世家地主的田租和政府的税赋太重了!
重到无地农民更愿意改行从商,因为从商比务农更容易填饱肚子、更有利可图。
税赋,永远是人民百姓的痛,放之后世亦然,后世更能成为保护本国商品的利器。
不过在东汉却一方面成了多数世家巨富的道路,他们靠着吸食佃农之血,生活奢靡,可谓是“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宾客待见而不敢去,车骑交错而不敢进。”
另一方面也成了世家有钱却无粮食的窘迫,常有高价求索粮食之事发生。
于此,伏泉别无他法,回书道若是地多,便低租或无偿让无地农民耕种,他的心中只想多给一些人活路。
——————————————————————————————————————————————
汉代无地农民有地不种,可以查到根据很多,这里只用笔者找到的。
【陈志《孙休传》:(永安二年)(259年)(三月)(孙休诏:)……夫一夫不耕,有受其饥,一妇不织,有受其寒;饥寒并至而民不为非者,未之有也。自顷年已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多违此业,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良田渐废,见谷日少,欲求大定,岂可得哉?亦由租入过重,农人利薄,使之然乎!……】这是孙吴皇帝孙休诏书,里面就说了原因。
世家豪族奢靡生活摘自《后汉书·仲长统传》《理乱篇》
世家有钱却没有粮食,根据【陈志《郑浑传》裴注引张璠《汉纪》:(郑泰)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足。】
消息传来,伏泉终于松了一口气,宋酆这一年以来战果进展不快,已经惹人非议。八月更有议郎上疏,执金吾酆剿贼不力,督阵数万郡兵连战一年有余,竟不能速克,恐有不臣之心。谏言调宋酆回京,选一忠心之人前往替换。
此言可谓歹毒之极,外戚之人本就一方面受皇帝信任,又一方面受其猜忌,生死皆在皇帝一念之间,若是刘宏不再扶持宋氏,则宋氏崛起势必夭折。
当时朝中分为两派,或有言宋酆无能,应允换将;或有言贼势颇大,速难平定,不能冒临阵换将之大险,加之宦官一系于刘宏身边谗言,刘宏已颇为意动。
幸好此时宋酆于年前尽破许贼,堵住了悠悠众口,否则拖到年后,说不得刘宏真会改了主意,调人换了宋酆,毕竟历史上刘宏可是不止一次听信宦官言语,干了不少兵家大忌之事。
这一点,只能说一个自幼与宦官相处长大的人,对于宦官天生就有一种信任和依赖,这也是后来,只要宦官没有触及到刘宏的皇权统治,他都没有下死手的主要原因。
后来宋后与伏泉言道,那议郎乃是中常侍袁赦旧时门生之时,伏泉略一惊讶,随即释然,这位因刘悝一案被刘宏选择性遗忘的大宦官终于出手了。
只是其计未免有些想当然了,若是王甫在此怎会仅仅只有议郎上书,说不得他就会按照历史,来一手百试不爽的巫蛊之计,灭绝了宋后之位,然后让何家入主后宫。
念及此处,伏泉忽然一愣,没了王甫就不会再有宋氏因巫蛊之祸而被废除吗?
要知道历史上这件事情,何家可并不一定没有参与其中,现在何氏得宠,后宫之中暗流涌动,说不定有聪明之人会建议其依旧上演巫蛊之祸,看来他得要好好注意何氏的动静了。
十二月,宋酆得胜还朝,刘宏于朝堂一番勉励,授以车骑将军职。明旨既出,朝野皆言宋氏大贵也。
汉制,车骑将军授金印紫绶,已有开府之权,其位次上卿,或比三公,于武职仅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之上,典京师兵卫,掌宫卫。
宋酆得了此职可见刘宏信任,毕竟自王甫、曹节死后,中朝实力大损,虽刘宏百般提拔张让赵忠等人,还是弥补不了宦官集团式微的形势。后世史书只言刘宏昏庸,宠幸宦官,致使正直之士有志难伸,忠义之臣难受赏识,却不知这多为春秋笔法。
来到此世伏泉才知刚刚登基的刘宏其权利被外朝集团限制的极其厉害,就像宋氏封后这件事情,也是外朝以一句“后宫不可一日无主”强逼而册封的,虽然皇帝的婚姻本身多无法自己选择,但由此可见外朝现在可并不像后世描绘的那样势弱,一切也得等到第三次党锢之祸开始之后,中朝外朝势力瞬间逆转。
为了对付外朝,现在宋氏被刘宏拉出来上位也是极为合理的,毕竟历史上何进能够上位,出了黄巾起义,也是因为刘宏不信任外朝之人,不敢交托兵权,只是他未料到何进后来会如此巴结士人。
又是一年春和正茂,恰同学少年时,太学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只因石经,后世有名的熹平石经开始雕刻了。
汉朝博士传经,各依家法师法,加之太学学生繁多,来自各地,师承不同,章句互有异同。再加以年深月久,辗转传抄,文字多讹,更有私行贿赂太学校书机构而增添书经文字以全私文者,引起各家在文字上的歧异和争吵。
蔡邕和杨赐等人上书奏求正经文字,刘宏应允,诏诸儒正《五经》文字,陟蔡邕为议郎,命其为古文、篆、隶三体书之,刻石,立于太学门外,使后儒晚学咸取正焉。
今日,便是将儒家经典刻于石上之日,太学诸生纷纷赶来,观此大礼。
石碑落成,伏泉驻足于石碑下,脸露惊色,汉族文化何其深也,后世只是听说熹平石经何等壮观,其原本碑文,多因战乱毁坏,残存寥寥,今日见其本来面目果然不虚。
只见石经碑高一丈许,广四尺,共四十六枚。“骈罗相接”,立于太学门外,以瓦屋覆之,四面栏樟,开门于南,河南郡设卒看守。今日来此观视摹写者,仅车乘便有千余辆,填塞街陌。
四月,郡、国七大水,扩及兖州、豫州、徐州等地,其中为山阳、梁、沛、彭城、下邳、东海以及伏泉的家乡琅邪为主。
据家中忠仆来信,其名下庄园亦多有受灾,估计今年是没了收成。
伏泉对此亦无他法,只能令其多招受灾无地农民重建庄园田地,开垦土地,然而得到的回信却让他吃惊,愿为其种植庄园者寥寥无几。
初时听此言伏泉很诧异,竟然农民有地却不种,待得深深问清之后,他才知道原因,世家地主的田租和政府的税赋太重了!
重到无地农民更愿意改行从商,因为从商比务农更容易填饱肚子、更有利可图。
税赋,永远是人民百姓的痛,放之后世亦然,后世更能成为保护本国商品的利器。
不过在东汉却一方面成了多数世家巨富的道路,他们靠着吸食佃农之血,生活奢靡,可谓是“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宾客待见而不敢去,车骑交错而不敢进。”
另一方面也成了世家有钱却无粮食的窘迫,常有高价求索粮食之事发生。
于此,伏泉别无他法,回书道若是地多,便低租或无偿让无地农民耕种,他的心中只想多给一些人活路。
——————————————————————————————————————————————
汉代无地农民有地不种,可以查到根据很多,这里只用笔者找到的。
【陈志《孙休传》:(永安二年)(259年)(三月)(孙休诏:)……夫一夫不耕,有受其饥,一妇不织,有受其寒;饥寒并至而民不为非者,未之有也。自顷年已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多违此业,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良田渐废,见谷日少,欲求大定,岂可得哉?亦由租入过重,农人利薄,使之然乎!……】这是孙吴皇帝孙休诏书,里面就说了原因。
世家豪族奢靡生活摘自《后汉书·仲长统传》《理乱篇》
世家有钱却没有粮食,根据【陈志《郑浑传》裴注引张璠《汉纪》:(郑泰)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