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为书友王维栋的舵主加更,虽然他只要求一个龙套,不过我还是自觉码一章,毕竟泉释还是喜欢东野圭吾那句话,所有人都该感谢付费的读者,因为正是他们,才能保证大家有书可读。
皇帝的话让张让心里很不好受,特别是最近几日,刘宏一直催促他询问伏泉那支得胜之师的行程,这对一直要帮助何家,让“史侯”刘辩有机会登顶的张让等一系的宦官如何能好受?
虽说宋氏后位稳固,他们想要扳倒宋氏无疑千难万难,但是既然如今扳不倒宋氏外戚,那他们就只好直接向着太子之位进击,这也是宦官与何氏退而求其次的想法。毕竟,纵观大汉,也不是没有庶出的皇长子即位,抢了嫡系的皇后所剩皇子的帝位的先例。
想当年开国皇帝刘秀就干过这事情,当初不久将郭皇后所生的皇太子刘彊改为东海王,继而之后让阴皇后之子刘庄即位,要知道当时刘疆不止是太子,还是长子,这样的绝佳登位机会都可以被改变,放眼如今何氏贵妃所生的皇长子“史侯”刘辩,抢夺希望最大宋氏皇后所成的皇子刘崇的位置,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正因为如此,这才让宦官一党依旧因为和何氏的关系,坚定了帮助何氏掌权,刘辩登位的心思。
不过,这些张让可是不会表露的,刘宏现在还正当壮年,自幼又是因为窦武和宦官争权的宫廷险恶,对于宫斗十分憎恶,所以张让可不敢让皇帝知道他心里面的真实想法。
只见张让笑着行礼回道:“回禀陛下,适才快马来报,伏巴郡已携大军随宋车骑入城,想来入宫已不远矣。”
“善!善!”刘宏连呼两声,随后又道:“终是等到那檀奴儿回京了。”或许是太过高兴,刘宏又一次在大殿里失了仪态,竟然连伏泉的小名都叫了出来,引得朝堂里,其他也在等待伏泉入朝的百官纷纷抬头注视。
见到皇帝那副兴奋面容,百官不由面面相觑,但是却都没有说什么,毕竟他们都习惯了皇帝的失仪,比这还显得荒唐的事情也都见过。当然了,有心人却是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一幕,打算此次朝会之后,一定要赶快去拜见那位经年未入朝的巴郡太守伏泉,毕竟皇帝因他如此兴奋,显然伏泉在皇帝眼中位置极重,不和伏泉结识交好人脉那可就亏大了。
当然,有的人是在琢磨如何打好关系,有的人却是在嫉妒,嫉妒伏泉能得到如此重的圣心,这其中就有和皇帝对答的张让。看着刘宏这副兴奋模样,张让心里也是吃味,想到和他一样遭受刘宏重用的赵忠,却因为一时不察,让刘宏丢了大面子,到现在都被刘宏不待见,而伏泉这家伙离京那么长时间还受皇帝待见,就由不得张让不嫉妒。而且,如果加上赵忠因为伏泉和赵凯的矛盾而被刘宏嫌弃的话,赵忠嘴里更是咬牙切齿,在那无边的妒意里,还夹杂了不少的恨意。
想到伏泉是因为无数胜利的战功,才赢得帝心,进而影响伏氏和宋氏外戚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后,张让心中也是想到那个如今任职屯骑校尉的何进,看来自己得和何进商量商量,让他有机会就接触战事,这样以他的身份捞一个军功不难,这样才能让皇帝更加重视他们才是,
也不知过了多久,当刘宏还是有些急迫,准备再令张让去打探一番时,朝堂之外,只听得殿外一声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然后便见一名兵卒快步赶到,然后向皇帝喊言道:“回禀陛下,宫外车骑将军、司隶校尉等人求见朝堂,请陛下明示。”
“传令,令诸人进宫。”
“诺!”
那兵卒随后告退,未几,随着数道阵阵的脚步声传来后,坐于崇德殿上首的刘宏便看到一个个熟悉的人影进入朝堂,然后在车骑将领宋酆的带领下向刘宏行礼,伏泉手提一个用粗布裹着的包裹,紧随宋酆和伏完身后。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只听得“轰隆”一声,随宋酆进入殿内的有资格开朝会的一众将领,齐刷刷地跪拜行礼。
“众卿免礼!”
“臣等叩谢陛下圣恩!”
朝会觐见礼毕,之后除了伏泉以外,原本随他一起入殿内的宋酆等人都各就各位,找了自己的位置跪坐,等待朝会,而伏泉却是因为现在是外来郡守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和这些京官一样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开朝会了。至于其他的原本就在殿内等候伏泉等人的百官,此刻也是立即面容一整,正襟危坐起来,不再和原先一样,因为等待倍感无聊而显露出无精打采的样子,整个朝堂也是终于有了一种朝会的庄严肃穆的气息。
“启禀陛下,臣奉命讨贼,数月不休,今已定乱,特来复命!”伏泉再次行礼,将自己此行入援扬州的事情前后说了出来。
“有劳伏卿!”刘宏威严回道,声音洪亮,一点不似往日朝会那般懒散,不修政务的样子。
“陛下有旨,臣不敢不从!”伏泉淡淡回道,然后,又将进宫之前便让人准备的装着叛贼贼首黄穰首级的包裹取出,毕竟,除了伏泉,此时他麾下众将一个人有资格进入这朝堂的都没有,所以这提包裹的重任只能是他自己了。
好在包裹不沉,伏泉打开包裹,露出里面黑色的木匣,然后将木匣打开,接着说道:“此乃贼首黄贼首级,请陛下观之。”
话语一落,崇德殿里,不管是坐于上首的刘宏,还是跪坐堂下的公卿百官,都是竖起眼睛往那伏泉所展示的木匣望去。当然,因为伏泉是专门给皇帝的看的,所以整个朝堂里,也就只有坐于上首的皇帝刘宏本人,以及他身边的宦官宫女可以看到里面大概,而公卿百官,除非运气,不然一点儿也看不到。
“善!卿真年少英才,国之肱骨也!”
东海恭王彊。建武二年,立母郭氏为皇后,彊为皇太子……十九年,封为东海王,二十八年,就国。
摘选自《后汉书》
皇帝的话让张让心里很不好受,特别是最近几日,刘宏一直催促他询问伏泉那支得胜之师的行程,这对一直要帮助何家,让“史侯”刘辩有机会登顶的张让等一系的宦官如何能好受?
虽说宋氏后位稳固,他们想要扳倒宋氏无疑千难万难,但是既然如今扳不倒宋氏外戚,那他们就只好直接向着太子之位进击,这也是宦官与何氏退而求其次的想法。毕竟,纵观大汉,也不是没有庶出的皇长子即位,抢了嫡系的皇后所剩皇子的帝位的先例。
想当年开国皇帝刘秀就干过这事情,当初不久将郭皇后所生的皇太子刘彊改为东海王,继而之后让阴皇后之子刘庄即位,要知道当时刘疆不止是太子,还是长子,这样的绝佳登位机会都可以被改变,放眼如今何氏贵妃所生的皇长子“史侯”刘辩,抢夺希望最大宋氏皇后所成的皇子刘崇的位置,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正因为如此,这才让宦官一党依旧因为和何氏的关系,坚定了帮助何氏掌权,刘辩登位的心思。
不过,这些张让可是不会表露的,刘宏现在还正当壮年,自幼又是因为窦武和宦官争权的宫廷险恶,对于宫斗十分憎恶,所以张让可不敢让皇帝知道他心里面的真实想法。
只见张让笑着行礼回道:“回禀陛下,适才快马来报,伏巴郡已携大军随宋车骑入城,想来入宫已不远矣。”
“善!善!”刘宏连呼两声,随后又道:“终是等到那檀奴儿回京了。”或许是太过高兴,刘宏又一次在大殿里失了仪态,竟然连伏泉的小名都叫了出来,引得朝堂里,其他也在等待伏泉入朝的百官纷纷抬头注视。
见到皇帝那副兴奋面容,百官不由面面相觑,但是却都没有说什么,毕竟他们都习惯了皇帝的失仪,比这还显得荒唐的事情也都见过。当然了,有心人却是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一幕,打算此次朝会之后,一定要赶快去拜见那位经年未入朝的巴郡太守伏泉,毕竟皇帝因他如此兴奋,显然伏泉在皇帝眼中位置极重,不和伏泉结识交好人脉那可就亏大了。
当然,有的人是在琢磨如何打好关系,有的人却是在嫉妒,嫉妒伏泉能得到如此重的圣心,这其中就有和皇帝对答的张让。看着刘宏这副兴奋模样,张让心里也是吃味,想到和他一样遭受刘宏重用的赵忠,却因为一时不察,让刘宏丢了大面子,到现在都被刘宏不待见,而伏泉这家伙离京那么长时间还受皇帝待见,就由不得张让不嫉妒。而且,如果加上赵忠因为伏泉和赵凯的矛盾而被刘宏嫌弃的话,赵忠嘴里更是咬牙切齿,在那无边的妒意里,还夹杂了不少的恨意。
想到伏泉是因为无数胜利的战功,才赢得帝心,进而影响伏氏和宋氏外戚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后,张让心中也是想到那个如今任职屯骑校尉的何进,看来自己得和何进商量商量,让他有机会就接触战事,这样以他的身份捞一个军功不难,这样才能让皇帝更加重视他们才是,
也不知过了多久,当刘宏还是有些急迫,准备再令张让去打探一番时,朝堂之外,只听得殿外一声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然后便见一名兵卒快步赶到,然后向皇帝喊言道:“回禀陛下,宫外车骑将军、司隶校尉等人求见朝堂,请陛下明示。”
“传令,令诸人进宫。”
“诺!”
那兵卒随后告退,未几,随着数道阵阵的脚步声传来后,坐于崇德殿上首的刘宏便看到一个个熟悉的人影进入朝堂,然后在车骑将领宋酆的带领下向刘宏行礼,伏泉手提一个用粗布裹着的包裹,紧随宋酆和伏完身后。
“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岁。”只听得“轰隆”一声,随宋酆进入殿内的有资格开朝会的一众将领,齐刷刷地跪拜行礼。
“众卿免礼!”
“臣等叩谢陛下圣恩!”
朝会觐见礼毕,之后除了伏泉以外,原本随他一起入殿内的宋酆等人都各就各位,找了自己的位置跪坐,等待朝会,而伏泉却是因为现在是外来郡守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和这些京官一样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开朝会了。至于其他的原本就在殿内等候伏泉等人的百官,此刻也是立即面容一整,正襟危坐起来,不再和原先一样,因为等待倍感无聊而显露出无精打采的样子,整个朝堂也是终于有了一种朝会的庄严肃穆的气息。
“启禀陛下,臣奉命讨贼,数月不休,今已定乱,特来复命!”伏泉再次行礼,将自己此行入援扬州的事情前后说了出来。
“有劳伏卿!”刘宏威严回道,声音洪亮,一点不似往日朝会那般懒散,不修政务的样子。
“陛下有旨,臣不敢不从!”伏泉淡淡回道,然后,又将进宫之前便让人准备的装着叛贼贼首黄穰首级的包裹取出,毕竟,除了伏泉,此时他麾下众将一个人有资格进入这朝堂的都没有,所以这提包裹的重任只能是他自己了。
好在包裹不沉,伏泉打开包裹,露出里面黑色的木匣,然后将木匣打开,接着说道:“此乃贼首黄贼首级,请陛下观之。”
话语一落,崇德殿里,不管是坐于上首的刘宏,还是跪坐堂下的公卿百官,都是竖起眼睛往那伏泉所展示的木匣望去。当然,因为伏泉是专门给皇帝的看的,所以整个朝堂里,也就只有坐于上首的皇帝刘宏本人,以及他身边的宦官宫女可以看到里面大概,而公卿百官,除非运气,不然一点儿也看不到。
“善!卿真年少英才,国之肱骨也!”
东海恭王彊。建武二年,立母郭氏为皇后,彊为皇太子……十九年,封为东海王,二十八年,就国。
摘选自《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