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形势,瞬间逆转,对于从没有进行过正规化军事训练的黄巾蛾贼来说,他们能战胜皇甫嵩的汉军精兵,完全靠得是人数和狂热的士气而已。
可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如同精锐的汉军一样,面对战场瞬间变化的形势作出变动,就比如他们现在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因此当波才看到汉骑出现,就是明白这个原因,所以根本没有反抗的心思,让全军撤退。
不撤,黄巾军就会被汉军前后夹击,陷入包围泥潭,最终溃败。而先撤的话,以汉军这几千骑,想要留下波才的全部兵力,无疑十分困难,这样的话,于波才而言,起码可以保存一部分力量。
这笔账,波才会算,同时,他也懂得如何取舍!
只见,波才坐上亲兵牵来的马匹,立即带着身边的忠实亲信,乘马撤离。这些马匹,是波才原本数十万大军里面,仅有的马匹,他爱惜不已,原本是想在搜罗些马匹,打造一支小型的骑兵部队,现在没想到却是用在了逃跑路上。
可是,波才他们有马可逃,而其他黄巾军,却只能徒步逃亡,他们四处奔跑,尽力求生,当然大多数黄巾兵卒,是聚集在波才军阵后,尾随波才逃离的。
然而,不熟悉骑兵威力的波才,却不明白,骑兵什么时候杀敌最厉害?
毫无疑问,骑兵杀敌最厉害的时机,是在敌人逃跑,把后背露给自己的时候。终究少有人能够在奔跑的时候,还能注意自己后背的,并且,也很少有人,能够跑得比马儿快。
一声声苍凉而低沉的号角声,不断传出,伏泉所部骑兵一分为二,两千骑各有近千骑,追击黄巾蛾贼,他们手中的长刀几乎每时每刻,都能带走一个跑得慢的黄巾蛾贼。
反观黄巾军这边,此刻大多数都只顾逃命,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偶尔有小波自知必死,同时也本就心存死志反汉的黄巾兵,组成简单阵型,对抗汉军。只是,这些也只是螳臂当车而已,他们虽然给汉军骑士造成了一些伤亡,可是最终也是死在骑兵的冲杀和践踏之下。
黄巾蛾贼的逃亡路上,躺满了被杀的尸体,那些黄巾蛾贼,就像被割的韭菜成片成片倒地。在追击的伏泉所部的骑兵身后,皇甫嵩也下令麾下步骑,全线追击黄巾蛾贼,以报复他们被波才围攻的大仇。
其中,皇甫嵩麾下的一些出身于凉州和关中的兵卒,见大局已定,胜负已分,更是嫌身上铠甲沉重,拖累速度,他们直接卸下铠甲,赤膊上阵,一边呼喝,一边追敌,这样做,倒是颇有几分当年秦人的风格。
两军你追我赶,一路上伏尸遍地,波才不断催动胯下战马,和身边数百骑远远甩开后面步行的黄巾步卒,那些步卒正被他们身后的汉军伏泉所部的骑兵追赶。
不过,伏泉麾下的那两支汉骑,此刻业已会师,他们尽可能的把在战场左右两侧逃亡的黄巾蛾贼,有意的驱赶到一起。虽然依旧有不少黄巾兵卒在其他方向逃跑,但是也无大碍,因为波才麾下,最大的一支部队,就在他们的驱赶之下。
随着前方的黄巾兵士越来越密集,汉骑也是害怕陷入黄巾步卒的泥潭,无法发挥自己骑兵的优势,所以逐渐改变原本砍杀的战略,他们刻意拉开和那些逃命的黄巾步卒的距离,转而用弓弩追逐射击那些逃命的兵卒。
当然,伏泉麾下的骑兵自然不可能就如此任由波才逃亡,让波才和长社城外,他留下的另一部分黄巾蛾贼汇合。那样的话,无疑会让刚才那场前后夹击波才所部的大胜效果,大打折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伏泉所部剩下的板蛮步卒,已经在黄巾蛾贼撤退的路上,列阵等好了他们。
“汉军为何在此?为何在此?莫非真天兵乎?”当波才带着数百骑在前方遁逃,见到前面已经列汉阵型,沉着应对的汉军板蛮兵时,再次惊恐不已到,如同他刚才不明白汉军骑兵怎么绕到他的身后突袭一样,现在他也不明白汉军步卒为什么还能出现在他兵马逃亡的路上拦路。
只是,时间容不得波才多想,稍稍抉择,波才就令身边数百骑,绕行汉军军阵,己方兵少,而且看这汉军阵型严密,显然也是精锐,他可不想还没有突破汉军步卒的拦截,就在汉军步卒的包围中丧命。
幸好,这支汉军步卒兵少,只有几千人,而且皆批重甲,如果只是单纯绕阵的话,汉军显然是拦截不了波才那些骑兵的。只是,波才这些骑兵可以逃跑,跟在他们身后行动的步兵明显没有这种机会,速度慢的他们是很难逃过板蛮兵的拦截的。
“渠帅,这般遁走,后军何如?”身边策马遁亡的亲信将领,得到波才示意,一边策马,一边询问道,虽然已经猜出波才的意图,但是那将领依旧抱有希望问道,实在是一下子舍弃数万兵马,令他太肉痛,毕竟这可是要花不少时候才能拉起来的。
波才自然知道那将领所想,不过生来便知道取舍的他,却是冷冷说道:“留之何用?自当舍耶!不舍,如何遁逃长社城?”
……
的确,只有留下那些步卒,让汉军的前后兵马全部去拦截他们留下的兵卒,这样,他们这些波才所部的将领精锐等,才能策马逃走。
很显然,那些板蛮兵也是这么想的,在主将段煨的命令下,他们舍掉那数百骑刻意绕过汉军军阵的黄巾蛾贼,而是主动前进,去拦截黄巾蛾贼骑兵身后的步卒。
那些板蛮兵们,皆批铁甲,一手持轻盾,另一只手持各种自己习惯的刀剑长矛,在各部校尉司马的大声疾呼命令下,眼神凛冽,不畏死亡的冲向前方那些黄巾军步卒。
他们口中呼喊着黄巾蛾贼不知名的板蛮语,每个人都保持着最大的声音,待到和黄巾军遁逃的步卒接触后,突然分散阵型,各自为主,一边继续呼喊这板蛮语,一边又富有节奏的手舞足蹈,以一种歌舞的形势,配合着他们手上的刀剑长矛,与黄巾蛾贼大战。
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这是前汉名士司马相如所作的《上林赋》的名句,同样也是那些第一次见到这种战斗方式的黄巾蛾贼的真实想法。
三千看着蛮勇的板蛮兵,前歌后舞,虽然和他们战斗,毫无阵型,看着乱七八糟,但是却别有一种不凡的气势,令人震惊,更不提这些不畏死亡的板蛮兵,用这种盾牌兵器和歌舞结合的战斗方式下,所带来的巨大的杀伤力。
板蛮人天性劲勇,善于以歌舞凌人,他们自幼走于山林之间,与野兽肉搏频繁,山林恶劣环境下,自然而然的形成一股彪悍勇猛之气。
这种气势即使是那些一直受太平道蛊惑的狂热道徒,见了也是有些后怕,如果认真形容,那就是对于长居豫州内地的黄巾蛾贼来说,这些板蛮兵,就像那刚刚从深山出来,喜欢自娱自乐的老虎一样,凶猛无比,恐怖如斯。
如果是一、两只“恶虎”,那些黄巾蛾贼倒是不惧,可是此刻向他们攻击的,却是身经百战的三千只“恶虎”,单打独斗能力极强,根本不是他们这些才刚刚披上甲胄,拿起兵器,打了几场小仗的“平民百姓”可比。
“杀!”
“杀!”
“杀!”
……
逃亡路上,波才也在回头观望身后形势,只见在他惊恐的目光中,那些如同恶虎的板蛮兵,冲击散乱的黄巾军阵后,压倒性的像是收割韭菜一般,收割着应对不及的黄巾兵士。
而在那些黄巾兵士身后,是近两千汉骑在驱杀,至于汉骑之后,则是皇甫嵩麾下,在前番和黄巾军大战之后,所剩的近万汉军在跟随追逐。只是他们的距离,和前方伏泉的骑兵,明显拉开不少,仅有少数的骑兵能够跟上伏泉的骑兵,两支骑兵会合一起,驱杀黄巾蛾贼。
“可恨!汉军着实可恨!若不使此奸计,吾必胜之,真狡猾之极……”波才见自己那所剩的两万余披甲黄巾兵,被板蛮兵拦下,并且重创时,不住破口大骂,就差他不知道这支突然出现的汉军步骑是谁的兵,否则肯定要大骂伏泉十八代祖宗了。
只是,无论波才如何去骂,战场的形势已不可避免,黄巾蛾贼这剩下的两万多兵卒,基本都是新生去意,不愿再战的兵马,被板蛮拦截,多数都是不想死战,抽准机会便欲逃跑,希望让后面的同伴为自己的逃跑垫后。
人性的自私在这一刻暴露无遗,没有训练过的黄巾蛾贼,所灵机应变的情况,完全不能和汉军相比。
若是汉军遇到这种情况,即使大军依旧有兵卒逃亡,但是肯定会有校尉司马挺身而出,他们会斩杀不少逃跑兵卒,震慑大军,然后就地组织兵卒列阵前后迎敌,毕竟逃跑是被杀死,在此搏命也是死,那还不如去搏命去。
直到板蛮兵凶性大起,片刻功夫,便有数千人死于他们刀下,这才如梦方醒。残存的黄巾蛾贼的将领,连忙指挥麾下兵卒列阵前后应对,遇到不领命依旧向逃跑的兵卒,则是挥手一刀取命,这才勉强止住的颓势。
不过,黄巾蛾贼前番先是与皇甫嵩大战近半日,之后又被伏泉麾下的骑兵追赶跑了近十里,气力早就不行,而板蛮兵相比较他们而言,明显好上不少。再加上这些板蛮兵,不少都是跟随伏泉征战数年,从平黄穰内乱到塞外征战鲜卑的百战精兵,有他们的代表,天性不惧死,骁勇无比的板蛮兵自然是越打越勇,越勇越战,势必要将波才所带出逃亡的大部黄巾蛾贼,留在此地,和黄巾蛾贼身后的汉军一起前后夹击,将他们剿杀。
虽然这期间,依旧有不少黄巾蛾贼的漏网之鱼逃脱战场,但是显然无所谓了,因为对于汉军而言,只要留住他们大部,波才在颍川郡的黄巾蛾贼势力,就必将受到重创,无疑这样对于汉军来说肯定是好消息。
汉军与黄巾蛾贼在刚刚猛烈厮杀后不久,又一次在这处战场上,开始了生与死的血性较量,等到皇甫嵩的大军也加入战场,双方又是足足厮杀了近一个时辰。
这期间,伏泉的板蛮兵也是没了开始的凶猛,毕竟相对于两万余人已经开始反抗的黄巾蛾贼来说,皇甫嵩的残军加上伏泉的步骑,也不过是过万而已,而且阵型分散,不能以汉军自豪的战阵对战,自然不能直接击溃这些对于人数愈一倍,装备又不逊色于他们,并且十分信仰太平道的黄巾蛾贼。
血色苍茫,虽然双方皆是损失惨重,可是却都没有收手的意思,反而攻势更猛,喊杀声之大,直接就将在战场之后,和皇甫嵩一起观看形势的伏泉震惊。
这就是黄巾军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叛贼,他们只要在各个将领的号召下,在明知必死的情况里,高呼所谓的大贤良师的神语,就会爆发出极其强大的热情。
远处,一阵号角声突然响起,令得伏泉和皇甫嵩大惊,因为现在绝对不可能有其他兵卒的,而如果出现号角声,那就只能说明,黄巾蛾贼有援军到了。
可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如同精锐的汉军一样,面对战场瞬间变化的形势作出变动,就比如他们现在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因此当波才看到汉骑出现,就是明白这个原因,所以根本没有反抗的心思,让全军撤退。
不撤,黄巾军就会被汉军前后夹击,陷入包围泥潭,最终溃败。而先撤的话,以汉军这几千骑,想要留下波才的全部兵力,无疑十分困难,这样的话,于波才而言,起码可以保存一部分力量。
这笔账,波才会算,同时,他也懂得如何取舍!
只见,波才坐上亲兵牵来的马匹,立即带着身边的忠实亲信,乘马撤离。这些马匹,是波才原本数十万大军里面,仅有的马匹,他爱惜不已,原本是想在搜罗些马匹,打造一支小型的骑兵部队,现在没想到却是用在了逃跑路上。
可是,波才他们有马可逃,而其他黄巾军,却只能徒步逃亡,他们四处奔跑,尽力求生,当然大多数黄巾兵卒,是聚集在波才军阵后,尾随波才逃离的。
然而,不熟悉骑兵威力的波才,却不明白,骑兵什么时候杀敌最厉害?
毫无疑问,骑兵杀敌最厉害的时机,是在敌人逃跑,把后背露给自己的时候。终究少有人能够在奔跑的时候,还能注意自己后背的,并且,也很少有人,能够跑得比马儿快。
一声声苍凉而低沉的号角声,不断传出,伏泉所部骑兵一分为二,两千骑各有近千骑,追击黄巾蛾贼,他们手中的长刀几乎每时每刻,都能带走一个跑得慢的黄巾蛾贼。
反观黄巾军这边,此刻大多数都只顾逃命,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偶尔有小波自知必死,同时也本就心存死志反汉的黄巾兵,组成简单阵型,对抗汉军。只是,这些也只是螳臂当车而已,他们虽然给汉军骑士造成了一些伤亡,可是最终也是死在骑兵的冲杀和践踏之下。
黄巾蛾贼的逃亡路上,躺满了被杀的尸体,那些黄巾蛾贼,就像被割的韭菜成片成片倒地。在追击的伏泉所部的骑兵身后,皇甫嵩也下令麾下步骑,全线追击黄巾蛾贼,以报复他们被波才围攻的大仇。
其中,皇甫嵩麾下的一些出身于凉州和关中的兵卒,见大局已定,胜负已分,更是嫌身上铠甲沉重,拖累速度,他们直接卸下铠甲,赤膊上阵,一边呼喝,一边追敌,这样做,倒是颇有几分当年秦人的风格。
两军你追我赶,一路上伏尸遍地,波才不断催动胯下战马,和身边数百骑远远甩开后面步行的黄巾步卒,那些步卒正被他们身后的汉军伏泉所部的骑兵追赶。
不过,伏泉麾下的那两支汉骑,此刻业已会师,他们尽可能的把在战场左右两侧逃亡的黄巾蛾贼,有意的驱赶到一起。虽然依旧有不少黄巾兵卒在其他方向逃跑,但是也无大碍,因为波才麾下,最大的一支部队,就在他们的驱赶之下。
随着前方的黄巾兵士越来越密集,汉骑也是害怕陷入黄巾步卒的泥潭,无法发挥自己骑兵的优势,所以逐渐改变原本砍杀的战略,他们刻意拉开和那些逃命的黄巾步卒的距离,转而用弓弩追逐射击那些逃命的兵卒。
当然,伏泉麾下的骑兵自然不可能就如此任由波才逃亡,让波才和长社城外,他留下的另一部分黄巾蛾贼汇合。那样的话,无疑会让刚才那场前后夹击波才所部的大胜效果,大打折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伏泉所部剩下的板蛮步卒,已经在黄巾蛾贼撤退的路上,列阵等好了他们。
“汉军为何在此?为何在此?莫非真天兵乎?”当波才带着数百骑在前方遁逃,见到前面已经列汉阵型,沉着应对的汉军板蛮兵时,再次惊恐不已到,如同他刚才不明白汉军骑兵怎么绕到他的身后突袭一样,现在他也不明白汉军步卒为什么还能出现在他兵马逃亡的路上拦路。
只是,时间容不得波才多想,稍稍抉择,波才就令身边数百骑,绕行汉军军阵,己方兵少,而且看这汉军阵型严密,显然也是精锐,他可不想还没有突破汉军步卒的拦截,就在汉军步卒的包围中丧命。
幸好,这支汉军步卒兵少,只有几千人,而且皆批重甲,如果只是单纯绕阵的话,汉军显然是拦截不了波才那些骑兵的。只是,波才这些骑兵可以逃跑,跟在他们身后行动的步兵明显没有这种机会,速度慢的他们是很难逃过板蛮兵的拦截的。
“渠帅,这般遁走,后军何如?”身边策马遁亡的亲信将领,得到波才示意,一边策马,一边询问道,虽然已经猜出波才的意图,但是那将领依旧抱有希望问道,实在是一下子舍弃数万兵马,令他太肉痛,毕竟这可是要花不少时候才能拉起来的。
波才自然知道那将领所想,不过生来便知道取舍的他,却是冷冷说道:“留之何用?自当舍耶!不舍,如何遁逃长社城?”
……
的确,只有留下那些步卒,让汉军的前后兵马全部去拦截他们留下的兵卒,这样,他们这些波才所部的将领精锐等,才能策马逃走。
很显然,那些板蛮兵也是这么想的,在主将段煨的命令下,他们舍掉那数百骑刻意绕过汉军军阵的黄巾蛾贼,而是主动前进,去拦截黄巾蛾贼骑兵身后的步卒。
那些板蛮兵们,皆批铁甲,一手持轻盾,另一只手持各种自己习惯的刀剑长矛,在各部校尉司马的大声疾呼命令下,眼神凛冽,不畏死亡的冲向前方那些黄巾军步卒。
他们口中呼喊着黄巾蛾贼不知名的板蛮语,每个人都保持着最大的声音,待到和黄巾军遁逃的步卒接触后,突然分散阵型,各自为主,一边继续呼喊这板蛮语,一边又富有节奏的手舞足蹈,以一种歌舞的形势,配合着他们手上的刀剑长矛,与黄巾蛾贼大战。
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这是前汉名士司马相如所作的《上林赋》的名句,同样也是那些第一次见到这种战斗方式的黄巾蛾贼的真实想法。
三千看着蛮勇的板蛮兵,前歌后舞,虽然和他们战斗,毫无阵型,看着乱七八糟,但是却别有一种不凡的气势,令人震惊,更不提这些不畏死亡的板蛮兵,用这种盾牌兵器和歌舞结合的战斗方式下,所带来的巨大的杀伤力。
板蛮人天性劲勇,善于以歌舞凌人,他们自幼走于山林之间,与野兽肉搏频繁,山林恶劣环境下,自然而然的形成一股彪悍勇猛之气。
这种气势即使是那些一直受太平道蛊惑的狂热道徒,见了也是有些后怕,如果认真形容,那就是对于长居豫州内地的黄巾蛾贼来说,这些板蛮兵,就像那刚刚从深山出来,喜欢自娱自乐的老虎一样,凶猛无比,恐怖如斯。
如果是一、两只“恶虎”,那些黄巾蛾贼倒是不惧,可是此刻向他们攻击的,却是身经百战的三千只“恶虎”,单打独斗能力极强,根本不是他们这些才刚刚披上甲胄,拿起兵器,打了几场小仗的“平民百姓”可比。
“杀!”
“杀!”
“杀!”
……
逃亡路上,波才也在回头观望身后形势,只见在他惊恐的目光中,那些如同恶虎的板蛮兵,冲击散乱的黄巾军阵后,压倒性的像是收割韭菜一般,收割着应对不及的黄巾兵士。
而在那些黄巾兵士身后,是近两千汉骑在驱杀,至于汉骑之后,则是皇甫嵩麾下,在前番和黄巾军大战之后,所剩的近万汉军在跟随追逐。只是他们的距离,和前方伏泉的骑兵,明显拉开不少,仅有少数的骑兵能够跟上伏泉的骑兵,两支骑兵会合一起,驱杀黄巾蛾贼。
“可恨!汉军着实可恨!若不使此奸计,吾必胜之,真狡猾之极……”波才见自己那所剩的两万余披甲黄巾兵,被板蛮兵拦下,并且重创时,不住破口大骂,就差他不知道这支突然出现的汉军步骑是谁的兵,否则肯定要大骂伏泉十八代祖宗了。
只是,无论波才如何去骂,战场的形势已不可避免,黄巾蛾贼这剩下的两万多兵卒,基本都是新生去意,不愿再战的兵马,被板蛮拦截,多数都是不想死战,抽准机会便欲逃跑,希望让后面的同伴为自己的逃跑垫后。
人性的自私在这一刻暴露无遗,没有训练过的黄巾蛾贼,所灵机应变的情况,完全不能和汉军相比。
若是汉军遇到这种情况,即使大军依旧有兵卒逃亡,但是肯定会有校尉司马挺身而出,他们会斩杀不少逃跑兵卒,震慑大军,然后就地组织兵卒列阵前后迎敌,毕竟逃跑是被杀死,在此搏命也是死,那还不如去搏命去。
直到板蛮兵凶性大起,片刻功夫,便有数千人死于他们刀下,这才如梦方醒。残存的黄巾蛾贼的将领,连忙指挥麾下兵卒列阵前后应对,遇到不领命依旧向逃跑的兵卒,则是挥手一刀取命,这才勉强止住的颓势。
不过,黄巾蛾贼前番先是与皇甫嵩大战近半日,之后又被伏泉麾下的骑兵追赶跑了近十里,气力早就不行,而板蛮兵相比较他们而言,明显好上不少。再加上这些板蛮兵,不少都是跟随伏泉征战数年,从平黄穰内乱到塞外征战鲜卑的百战精兵,有他们的代表,天性不惧死,骁勇无比的板蛮兵自然是越打越勇,越勇越战,势必要将波才所带出逃亡的大部黄巾蛾贼,留在此地,和黄巾蛾贼身后的汉军一起前后夹击,将他们剿杀。
虽然这期间,依旧有不少黄巾蛾贼的漏网之鱼逃脱战场,但是显然无所谓了,因为对于汉军而言,只要留住他们大部,波才在颍川郡的黄巾蛾贼势力,就必将受到重创,无疑这样对于汉军来说肯定是好消息。
汉军与黄巾蛾贼在刚刚猛烈厮杀后不久,又一次在这处战场上,开始了生与死的血性较量,等到皇甫嵩的大军也加入战场,双方又是足足厮杀了近一个时辰。
这期间,伏泉的板蛮兵也是没了开始的凶猛,毕竟相对于两万余人已经开始反抗的黄巾蛾贼来说,皇甫嵩的残军加上伏泉的步骑,也不过是过万而已,而且阵型分散,不能以汉军自豪的战阵对战,自然不能直接击溃这些对于人数愈一倍,装备又不逊色于他们,并且十分信仰太平道的黄巾蛾贼。
血色苍茫,虽然双方皆是损失惨重,可是却都没有收手的意思,反而攻势更猛,喊杀声之大,直接就将在战场之后,和皇甫嵩一起观看形势的伏泉震惊。
这就是黄巾军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叛贼,他们只要在各个将领的号召下,在明知必死的情况里,高呼所谓的大贤良师的神语,就会爆发出极其强大的热情。
远处,一阵号角声突然响起,令得伏泉和皇甫嵩大惊,因为现在绝对不可能有其他兵卒的,而如果出现号角声,那就只能说明,黄巾蛾贼有援军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