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哐哐!”清化城的大街上,一阵锣鼓的敲打声,几个官吏带着一群士卒打着锣,用汉语和安南话分别大声叫嚷着。
“大明上国与安南藩属,亲善一家。叛贼陈季扩矫称陈氏宗室,起兵作乱为害地方;大明王师征讨,合乎大义道统。正言顺的陈氏国王已重返安南,受大明官军帮助,平定叛乱,造福四方;恢复陈氏王统,让百姓安居乐业。官军入城,秋毫无犯,安民榜张贴于府衙、城门各处。”
“官军保护安分守己者,庇护良善。趁势作乱、作奸犯科者,斩!滥杀无辜、欺|凌劫掠百姓者,斩……”
除了官军的人马,大街上空无一人,百姓关门闭户。不过官吏们当众叫喊了一通,确实起到了作用。一些胆子大的百姓已打开了窗户,在窗边、门缝里观望起来。
随后行军的是一股步兵,其军容整肃,脚步声“咔嚓咔嚓”整齐如一。他们穿的是灰色的明军新礼服,举着崭新的春寒铳,护送着一面蓝色黄|图的团龙日月旗。在这古朴而凌乱的城池里,这股人马显得十分光鲜。
接着便是各种旗、牌仪仗,一群衣甲鲜明的骑兵,簇拥着大将柳升等人,走到了城内的大街上。
明军中军的人马进军至清化府衙,把里面的旗帜全部撤了,又将团龙日月旗,以及各色明军军旗插上,占领了这个地方、作为柳升的中军行辕。
柳升进驻府衙之后,第一道军令,便是下令各部善后、并在城内修整三日。三日之后主力将继续开拔,向南平推,乘胜剿灭陈季扩本部。
以势不可挡之气度,先攻占安南叛军的伪都城,再捉拿或击|毙贼首陈季扩,这才是柳升想要的全部。现在只是攻下了清化城,当然不能就此怠战。
柳升召集诸部主将,又决策了一些军务,把投降的阮景异以下、一众叛军文武官员都押上战船。水师卸下所有军需辎重、运到清化城囤积,然后部分战船返航,把俘虏押解到东关(河内)。
而那些叛军低级武将和士卒,则被关进了俘虏营。明军先派人看守着,等待张辅的军令。
次日柳升起床后,没有再穿戴他那身沉重的重甲,换上了侯爵的梁冠和红色袍服。上午他继续与诸将议事,制定进军路线。
清化城西有一条小河南北流向,马江上的船可以通过支流进入这条小河。中军决定调一些沙船到这条河中,以便水运火炮弹药与粮草,大军水陆并进、可以到达演州北部地区。斥候探明了一些地方的河水太浅,但可以用纤夫拉船,也比陆运要省事。
因为陈季扩的老巢是乂安(今越南义安省荣市),其逃跑路线也是往那个方向;所以军中诸将都认为,陈季扩会逃去乂安。于是中军很快便决定了进军方略:先攻占演州(黄梅),再进军乂安。
及至中午,忽然有人来大堂禀报:“在城中巡检的将士,得到了一个安南人的告密。咱们派人去搜查,果然查到了叛贼阮荐的家眷,已捉回府衙来了。”
“阮荐?”柳升一副思索的表情。
旁边的文官裴友贞提醒道:“那是个世代为官的人,其父因辅佐叛贼胡氏、助纣为虐获罪;此人又投靠了陈季扩,乃陈季扩手下重要的谋士之一,为叛军出谋划策,实在罪大恶极。”
柳升问:“人在何处?”
来人道:“经审问,阮荐本人已追随陈季扩逃跑了,弟兄们只抓到了家眷,都在外面院子里跪着,听候大帅发落。”
柳升听罢走出了大堂,果然看到一群人被绑着、都战战兢兢地跪在院子里。
他瞧了一眼,见那些人全是妇孺,有几个年轻的女子,还有白发苍苍的老妇、几个小孩。那老妇旁边靠后的位置,跪着的一个年轻女子,倒让柳升多看了一眼。
那女子的身段相当不错,低着头让人看不全脸,不过乍看之下、柳升觉得她的容貌似乎也很漂亮。对于大多男子来说,总是容易注意到漂亮的女人,人之常情罢了。
院子里的老少妇孺们,大多人的身体在发抖,看得出来他们确实非常害怕。
这个场面,让柳升的眉头一皱。
他没多想,便觉得抓这些人没有一点用处。想当初废太子夫妇杀了柳升全家,柳升照样为今上朱高煦卖命,而且更忠心圣上了。作为一个自认读书知礼的“儒将”,柳升对于这样的事,心里是有点排斥的。
柳升很快开口道:“松绑,放他们回家。”
此言一出,顿时让所有人都很诧异。
那个漂亮女子抬起头来,也是惊讶地看了柳升一眼。她一抬头,露出的容貌相当惊艳,那双眼睛最是好看,目光水灵、眼神仿若含情。这安南国的人,大多被太阳晒得有点黑,美人也不多见;但一些不用出门劳作的妇人,偶尔确实有一两个很漂亮的。
柳升也看向她,她便垂下头去了。
身边的部将劝道:“阮荐是罪人之一,名字上了公文,大帅三思。”
这点事还有人忤逆他的意思,柳升顿时很不高兴,冷冷道:“本将为圣上南征北战,还能在安南国有二心?谁若不服,去新城侯那里告我。”
部将忙弯腰道:“末将不敢。”他说罢,随即下令周围的侍卫:“给这些人松绑。”
只见那个女子又抬头观察着柳升,这回她的眼神儿、许久也没离开。他却没再理会,转身走进了大堂。
及至旁晚,柳升吃过晚饭、看了一会儿公文与奏报,便回房准备歇息。战事暂且消停,大军要在清化修整三日,这两天柳升比前阵子要轻松了不少。
不料他刚进卧房,忽然看到里面有个穿着红衣裙的女人。柳升吃了一惊,刹那间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赶紧转身要退出去时,又想起刚才看到的女子有点面熟。
柳升走了两步便站定,转头一看,顿时认出了她。她正是白天柳升注意到的那女子,身份是叛军谋臣阮荐的家眷;那双眼睛给柳升留下了较深的印象,错不了。
几乎是片刻之后,柳升立刻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叛贼的家眷被放回去,不可能自己再跑回府衙来;多半是麾下的武将自作聪明、想逢迎主帅,又把这漂亮女子也捉了回来,送到了柳升的房里。
女子可能在这房里有一阵子了,她先是坐着的;这时她已站起身来,双手握在腹前,有点紧张地望着柳升。她穿的那身衣裳裁剪得不错,把身材显得更加婀娜,凹|凸有致。
柳升已是一脸恍然之色,他没有问这娘们怎么会在这里,而是开口问道:“谁把你捉回来的?”
女子摇了摇头,表示不认识。
柳升低声骂了一句:“总有钻营之人。”
女子打量了一会儿柳升,便屈膝行礼,用生涩的汉话道:“世道如此,兵荒马乱。身在乱世,妾身以一人之清白、让举家得救,也不是不能做的事。妾身多谢柳将军搭救。”
瞧她的姿态、听她的语气,这女子好像并不会反抗,而是已经接受了遭遇。
柳升一时没有回应,犹自寻思着甚么。
屋子里的气氛微微有点僵持。过了一会儿,女子便红着脸、伸手开始主动地默默解衣带。片刻后,外面的袍服一松,锁骨下面一片丰|腴雪白的肌肤、便从衣裳里露|了出来。
柳升回过神,忙伸手制止道:“住手!”
女子吓了一跳,急忙双手抓住了领口,轻轻咬着嘴唇、脸上更红了。她诧异地看着他,怔了片刻,便小心地问道:“柳将军不是这个缘故,才放过阮家?”
柳升摇头道:“当然不是!必定是有人误解了本将之意,你不用那样做。我也不会做这等趁人之危的事。”
“柳将军……莫不是柳下惠?”女子又发出了声音,似乎变得温柔了一些。她好像还想笑、但细看又没有笑出来,只不过神情比先前要好多了。
“你还知道柳下惠?”柳升随口问道。
女子也没刚才那么紧张了,轻声道:“学过汉字,谁都知道一些典故呢。”
柳升点了点头,问道:“你是阮荐甚么人?”
她微微往下一蹲,答道:“妾身阮氏,乃夫君的续弦之妻,见过柳将军。”
柳升道:“此中有些误会,望阮夫人担待。那阮荐虽然有罪,但我会抓住他、让朝廷有司治罪,而不是侮|辱他的家眷。我柳升乃大明朝圣上封的侯爵,还不至于如此下作。夫人不用担心,我这便派人把你送回家去,并下令将士不得再为难你们。”
阮氏听到这里,悄悄抬起头看了一眼柳升。她的眼神有点复杂,其中露出了相当的困惑,轻轻摇了摇头、一副无法理解的表情。
她欲言又止,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你我素不相识,既然将军不图美|色,又何必救我、开罪上峰下属?”
……
……
(值此除夕佳节之际,西风感谢长久以来喜欢本书的书友们,祝愿大家阖家欢乐,过个好年。)
“大明上国与安南藩属,亲善一家。叛贼陈季扩矫称陈氏宗室,起兵作乱为害地方;大明王师征讨,合乎大义道统。正言顺的陈氏国王已重返安南,受大明官军帮助,平定叛乱,造福四方;恢复陈氏王统,让百姓安居乐业。官军入城,秋毫无犯,安民榜张贴于府衙、城门各处。”
“官军保护安分守己者,庇护良善。趁势作乱、作奸犯科者,斩!滥杀无辜、欺|凌劫掠百姓者,斩……”
除了官军的人马,大街上空无一人,百姓关门闭户。不过官吏们当众叫喊了一通,确实起到了作用。一些胆子大的百姓已打开了窗户,在窗边、门缝里观望起来。
随后行军的是一股步兵,其军容整肃,脚步声“咔嚓咔嚓”整齐如一。他们穿的是灰色的明军新礼服,举着崭新的春寒铳,护送着一面蓝色黄|图的团龙日月旗。在这古朴而凌乱的城池里,这股人马显得十分光鲜。
接着便是各种旗、牌仪仗,一群衣甲鲜明的骑兵,簇拥着大将柳升等人,走到了城内的大街上。
明军中军的人马进军至清化府衙,把里面的旗帜全部撤了,又将团龙日月旗,以及各色明军军旗插上,占领了这个地方、作为柳升的中军行辕。
柳升进驻府衙之后,第一道军令,便是下令各部善后、并在城内修整三日。三日之后主力将继续开拔,向南平推,乘胜剿灭陈季扩本部。
以势不可挡之气度,先攻占安南叛军的伪都城,再捉拿或击|毙贼首陈季扩,这才是柳升想要的全部。现在只是攻下了清化城,当然不能就此怠战。
柳升召集诸部主将,又决策了一些军务,把投降的阮景异以下、一众叛军文武官员都押上战船。水师卸下所有军需辎重、运到清化城囤积,然后部分战船返航,把俘虏押解到东关(河内)。
而那些叛军低级武将和士卒,则被关进了俘虏营。明军先派人看守着,等待张辅的军令。
次日柳升起床后,没有再穿戴他那身沉重的重甲,换上了侯爵的梁冠和红色袍服。上午他继续与诸将议事,制定进军路线。
清化城西有一条小河南北流向,马江上的船可以通过支流进入这条小河。中军决定调一些沙船到这条河中,以便水运火炮弹药与粮草,大军水陆并进、可以到达演州北部地区。斥候探明了一些地方的河水太浅,但可以用纤夫拉船,也比陆运要省事。
因为陈季扩的老巢是乂安(今越南义安省荣市),其逃跑路线也是往那个方向;所以军中诸将都认为,陈季扩会逃去乂安。于是中军很快便决定了进军方略:先攻占演州(黄梅),再进军乂安。
及至中午,忽然有人来大堂禀报:“在城中巡检的将士,得到了一个安南人的告密。咱们派人去搜查,果然查到了叛贼阮荐的家眷,已捉回府衙来了。”
“阮荐?”柳升一副思索的表情。
旁边的文官裴友贞提醒道:“那是个世代为官的人,其父因辅佐叛贼胡氏、助纣为虐获罪;此人又投靠了陈季扩,乃陈季扩手下重要的谋士之一,为叛军出谋划策,实在罪大恶极。”
柳升问:“人在何处?”
来人道:“经审问,阮荐本人已追随陈季扩逃跑了,弟兄们只抓到了家眷,都在外面院子里跪着,听候大帅发落。”
柳升听罢走出了大堂,果然看到一群人被绑着、都战战兢兢地跪在院子里。
他瞧了一眼,见那些人全是妇孺,有几个年轻的女子,还有白发苍苍的老妇、几个小孩。那老妇旁边靠后的位置,跪着的一个年轻女子,倒让柳升多看了一眼。
那女子的身段相当不错,低着头让人看不全脸,不过乍看之下、柳升觉得她的容貌似乎也很漂亮。对于大多男子来说,总是容易注意到漂亮的女人,人之常情罢了。
院子里的老少妇孺们,大多人的身体在发抖,看得出来他们确实非常害怕。
这个场面,让柳升的眉头一皱。
他没多想,便觉得抓这些人没有一点用处。想当初废太子夫妇杀了柳升全家,柳升照样为今上朱高煦卖命,而且更忠心圣上了。作为一个自认读书知礼的“儒将”,柳升对于这样的事,心里是有点排斥的。
柳升很快开口道:“松绑,放他们回家。”
此言一出,顿时让所有人都很诧异。
那个漂亮女子抬起头来,也是惊讶地看了柳升一眼。她一抬头,露出的容貌相当惊艳,那双眼睛最是好看,目光水灵、眼神仿若含情。这安南国的人,大多被太阳晒得有点黑,美人也不多见;但一些不用出门劳作的妇人,偶尔确实有一两个很漂亮的。
柳升也看向她,她便垂下头去了。
身边的部将劝道:“阮荐是罪人之一,名字上了公文,大帅三思。”
这点事还有人忤逆他的意思,柳升顿时很不高兴,冷冷道:“本将为圣上南征北战,还能在安南国有二心?谁若不服,去新城侯那里告我。”
部将忙弯腰道:“末将不敢。”他说罢,随即下令周围的侍卫:“给这些人松绑。”
只见那个女子又抬头观察着柳升,这回她的眼神儿、许久也没离开。他却没再理会,转身走进了大堂。
及至旁晚,柳升吃过晚饭、看了一会儿公文与奏报,便回房准备歇息。战事暂且消停,大军要在清化修整三日,这两天柳升比前阵子要轻松了不少。
不料他刚进卧房,忽然看到里面有个穿着红衣裙的女人。柳升吃了一惊,刹那间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赶紧转身要退出去时,又想起刚才看到的女子有点面熟。
柳升走了两步便站定,转头一看,顿时认出了她。她正是白天柳升注意到的那女子,身份是叛军谋臣阮荐的家眷;那双眼睛给柳升留下了较深的印象,错不了。
几乎是片刻之后,柳升立刻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叛贼的家眷被放回去,不可能自己再跑回府衙来;多半是麾下的武将自作聪明、想逢迎主帅,又把这漂亮女子也捉了回来,送到了柳升的房里。
女子可能在这房里有一阵子了,她先是坐着的;这时她已站起身来,双手握在腹前,有点紧张地望着柳升。她穿的那身衣裳裁剪得不错,把身材显得更加婀娜,凹|凸有致。
柳升已是一脸恍然之色,他没有问这娘们怎么会在这里,而是开口问道:“谁把你捉回来的?”
女子摇了摇头,表示不认识。
柳升低声骂了一句:“总有钻营之人。”
女子打量了一会儿柳升,便屈膝行礼,用生涩的汉话道:“世道如此,兵荒马乱。身在乱世,妾身以一人之清白、让举家得救,也不是不能做的事。妾身多谢柳将军搭救。”
瞧她的姿态、听她的语气,这女子好像并不会反抗,而是已经接受了遭遇。
柳升一时没有回应,犹自寻思着甚么。
屋子里的气氛微微有点僵持。过了一会儿,女子便红着脸、伸手开始主动地默默解衣带。片刻后,外面的袍服一松,锁骨下面一片丰|腴雪白的肌肤、便从衣裳里露|了出来。
柳升回过神,忙伸手制止道:“住手!”
女子吓了一跳,急忙双手抓住了领口,轻轻咬着嘴唇、脸上更红了。她诧异地看着他,怔了片刻,便小心地问道:“柳将军不是这个缘故,才放过阮家?”
柳升摇头道:“当然不是!必定是有人误解了本将之意,你不用那样做。我也不会做这等趁人之危的事。”
“柳将军……莫不是柳下惠?”女子又发出了声音,似乎变得温柔了一些。她好像还想笑、但细看又没有笑出来,只不过神情比先前要好多了。
“你还知道柳下惠?”柳升随口问道。
女子也没刚才那么紧张了,轻声道:“学过汉字,谁都知道一些典故呢。”
柳升点了点头,问道:“你是阮荐甚么人?”
她微微往下一蹲,答道:“妾身阮氏,乃夫君的续弦之妻,见过柳将军。”
柳升道:“此中有些误会,望阮夫人担待。那阮荐虽然有罪,但我会抓住他、让朝廷有司治罪,而不是侮|辱他的家眷。我柳升乃大明朝圣上封的侯爵,还不至于如此下作。夫人不用担心,我这便派人把你送回家去,并下令将士不得再为难你们。”
阮氏听到这里,悄悄抬起头看了一眼柳升。她的眼神有点复杂,其中露出了相当的困惑,轻轻摇了摇头、一副无法理解的表情。
她欲言又止,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你我素不相识,既然将军不图美|色,又何必救我、开罪上峰下属?”
……
……
(值此除夕佳节之际,西风感谢长久以来喜欢本书的书友们,祝愿大家阖家欢乐,过个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