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聆帆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又十分不解地问:
“据说很多蛊都是潜伏许多年的,那这又该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中蛊呢?”
当年因为蛊乱之祸朝廷严令禁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巫蛊的手段令人防不胜防,是否中蛊,难辨;蛊毒何解,难办。
是以即便蛊师不用蛊做伤天害理之事,中原玄师依然下意识把他们归于邪魔外道之流。
见江聆帆紧张的模样,虞夏不由轻笑出声。
“要辨别倒也不难,常年被蛊寄生的人,身上会有独特的气味,常人闻不出来,但是蛊在成蛊前的同类会因为熟悉的气味,对其格外亲近。”
江氏兄弟二人若有所思,他们在外行走,遇到过许多难以解答的怪事,每每那个时候,都深恨自己阅历太浅,不能够将所遇的冤屈尽数化解,这是令身为护道使的他们十分耿耿于怀的一件事。
“虞姑娘,我一直想问你。”
江聆帆忽然正色道,对虞夏竟然用起了客气的称呼,神色十分认真。
虞夏见他如此,不由也严肃了几分,静静地看着他,等待他的下文。
“为何你小小年纪,懂这么多?”
江聆帆面上露出困惑之色。
“许多前辈都告诉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的多了,见的多了,以前不懂的问题自然能够迎刃而解了。玄师行走江湖,除了扎实的基本功,更重要的便是阅历和经验。”
“可为什么走了很多路的我,却时常不及一个出身农家没怎么出过远门的你呢?难道是我天资愚钝吗?”
这是一件让江聆帆没办法不去在意的事。
他虽然看起来咋咋呼呼,有时候行事十分冲动,但对于自己的能耐,却是十分在意的。
虽然他总遭人投诉,但他为自己平了许多冤屈而自豪,认为自己是个不可多得的有勇有谋的护道使。
可是这一切在今日,都被悉数打破了,他不由对自己开始产生了怀疑。
虞夏没想到江聆帆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但是转念一想,又明白了过来。
他们双胞胎兄弟二人,分明岁数一样,但显然江聆帆这一路,都是被哥哥江九月牵着走过来的。
以前还能拿自己所平冤屈的荣耀来安慰自己,认为自己也不是一无是处,可今天所发生的一切,让他的自信受到了打击。
虞夏看着江聆帆轻笑着摇了摇头。
“你说的不对,你的前辈们说的也不尽然。”
江聆帆疑惑地抬头看她。
“除了天资,除了走南闯北的阅历,还要有机遇。”
“有些玄师天资眼界样样不缺,偏偏最终在求道之路上折戟,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了一分气运。”
就从她自己而言,稀里糊涂入了玄门,走到今日,又何曾不是气运使然呢?
若没有那些莫名其妙的传承,没有遇到陈道人,哪里会有今日的虞夏?
虞夏的话让江聆帆缄默了许久。
江九月轻轻叹了口气,拍了拍江聆帆的肩膀。
“你又何必想那么多?我知道你心底十分在意别人将你我兄弟二人拿来比较之事,认为自己处处不如我。可是虞姑娘说的对,当初我因为想要扛起大哥的责任,独自面对了很多事,有了许多宝贵的经历,这才造就了今日的我,那便是虞姑娘说的机遇啊。”
江九月这是掏心掏肺的实话了,然而他没有说的是,他所谓的机遇,实则是一次次面对生死考验而爆发的潜力。
然而江聆帆却并没有因为这番话而轻松起来,眉头反而皱得更紧了。
“若没有气运,就只能这样苦苦挣扎,直到身死道消么?”
江聆帆一脸苦闷之色,他如今已经二十岁了,自他十六岁达到三品境界,顺利进入道远堂,如今四年过去,修为依然卡在三品巅峰,就差那临门一脚便可以晋升,可偏偏不得而入,怎么都跨不过那道门槛。
为此他在外面游历了整整两年,没有回来看过一眼,然而走的地方再多,平的冤屈再多,他的修为依然没有任何突破。
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乡下丫头,听其他人说她才入玄门不到一年,八岁的年纪便是二品玄师,又精通风水之道,是个不可多见的奇才。
先前他也不当回事,天才他见多了,往往只知道埋头修炼,对于其他玄学法门都是纸上谈兵,遇事起不到任何实际作用,到最后天道也不会眷顾他们。
可虞夏却颠覆了他一直以来的认知。
这个女孩年纪或许还小,境界或许还不高,但对玄门秘事所知甚为详细,并且也是实实在在的做实事,将所学用到需要的地方,同那些不食人间烟火拿鼻孔看人的天才大不相同。
就拿她先前不小心陷入幻境来说,谁能想到,一个八岁大的女孩子,在经历险境之后,能那么快地镇定了下来,甚至将自己的遭遇同命案联系起来、用自己所学所知冷静分析案情呢?
这个女孩子,比自己强太多了。
天资不差,勤奋不差,江湖阅历不差的他,却终究不敌这么一个女孩子。
“江聆帆,我且问你,你入玄门,为的是什么?”
虞夏见江聆帆满脸惶然之色,心知他是陷入了自己思维的一个怪圈中,怎么都绕不出来了。
这用佛门的话来说,便是“着相了”。
玄师追求天道,很容易思考过多的事,反而让自己的道心紊乱,于修行不利。
“自然是以一己之力,让更多含冤之人昭雪。”
江聆帆回答得毫不犹豫。
虞夏笑了。
“那既然如此,你还不知道,你所求的‘道’在哪里吗?”
“你又何惧身死道消?”
江聆帆一愣。
他所求的道?
是啊,他所求的并不是天道,或者说,他所求的道,是天道的一种具象的形式。
那便是为人平冤啊。
至于修为,那只是顺带的事,对于他来说,修为只是辅助他平冤的手段而已。
从头到尾,他求道之心从没变过,他的“道”也从来都是很清晰的铺在前方,从来没有遥不可及过。
气运如何,修为如何,从来都没有影响过他平冤的决心啊。
那他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江聆帆越想,表情越轻松,眼神越亮。
忽然之间,一阵清风,在这个密不透风的屋子里,悄然卷起。
让这稍显闷热的屋子变得清凉了起来。
这阵风,并不猛烈,却绵绵不绝,仿佛羽毛拂过人的心田,让人浮躁的心瞬间安宁了下来。
有许多透明的小光团随着这阵风,慢慢漂浮了过来,在江聆帆周围聚拢,一点一点从他灵台没入,进入他的体内。
江九月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他这是,进阶了?”
“据说很多蛊都是潜伏许多年的,那这又该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中蛊呢?”
当年因为蛊乱之祸朝廷严令禁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巫蛊的手段令人防不胜防,是否中蛊,难辨;蛊毒何解,难办。
是以即便蛊师不用蛊做伤天害理之事,中原玄师依然下意识把他们归于邪魔外道之流。
见江聆帆紧张的模样,虞夏不由轻笑出声。
“要辨别倒也不难,常年被蛊寄生的人,身上会有独特的气味,常人闻不出来,但是蛊在成蛊前的同类会因为熟悉的气味,对其格外亲近。”
江氏兄弟二人若有所思,他们在外行走,遇到过许多难以解答的怪事,每每那个时候,都深恨自己阅历太浅,不能够将所遇的冤屈尽数化解,这是令身为护道使的他们十分耿耿于怀的一件事。
“虞姑娘,我一直想问你。”
江聆帆忽然正色道,对虞夏竟然用起了客气的称呼,神色十分认真。
虞夏见他如此,不由也严肃了几分,静静地看着他,等待他的下文。
“为何你小小年纪,懂这么多?”
江聆帆面上露出困惑之色。
“许多前辈都告诉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的多了,见的多了,以前不懂的问题自然能够迎刃而解了。玄师行走江湖,除了扎实的基本功,更重要的便是阅历和经验。”
“可为什么走了很多路的我,却时常不及一个出身农家没怎么出过远门的你呢?难道是我天资愚钝吗?”
这是一件让江聆帆没办法不去在意的事。
他虽然看起来咋咋呼呼,有时候行事十分冲动,但对于自己的能耐,却是十分在意的。
虽然他总遭人投诉,但他为自己平了许多冤屈而自豪,认为自己是个不可多得的有勇有谋的护道使。
可是这一切在今日,都被悉数打破了,他不由对自己开始产生了怀疑。
虞夏没想到江聆帆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但是转念一想,又明白了过来。
他们双胞胎兄弟二人,分明岁数一样,但显然江聆帆这一路,都是被哥哥江九月牵着走过来的。
以前还能拿自己所平冤屈的荣耀来安慰自己,认为自己也不是一无是处,可今天所发生的一切,让他的自信受到了打击。
虞夏看着江聆帆轻笑着摇了摇头。
“你说的不对,你的前辈们说的也不尽然。”
江聆帆疑惑地抬头看她。
“除了天资,除了走南闯北的阅历,还要有机遇。”
“有些玄师天资眼界样样不缺,偏偏最终在求道之路上折戟,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了一分气运。”
就从她自己而言,稀里糊涂入了玄门,走到今日,又何曾不是气运使然呢?
若没有那些莫名其妙的传承,没有遇到陈道人,哪里会有今日的虞夏?
虞夏的话让江聆帆缄默了许久。
江九月轻轻叹了口气,拍了拍江聆帆的肩膀。
“你又何必想那么多?我知道你心底十分在意别人将你我兄弟二人拿来比较之事,认为自己处处不如我。可是虞姑娘说的对,当初我因为想要扛起大哥的责任,独自面对了很多事,有了许多宝贵的经历,这才造就了今日的我,那便是虞姑娘说的机遇啊。”
江九月这是掏心掏肺的实话了,然而他没有说的是,他所谓的机遇,实则是一次次面对生死考验而爆发的潜力。
然而江聆帆却并没有因为这番话而轻松起来,眉头反而皱得更紧了。
“若没有气运,就只能这样苦苦挣扎,直到身死道消么?”
江聆帆一脸苦闷之色,他如今已经二十岁了,自他十六岁达到三品境界,顺利进入道远堂,如今四年过去,修为依然卡在三品巅峰,就差那临门一脚便可以晋升,可偏偏不得而入,怎么都跨不过那道门槛。
为此他在外面游历了整整两年,没有回来看过一眼,然而走的地方再多,平的冤屈再多,他的修为依然没有任何突破。
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乡下丫头,听其他人说她才入玄门不到一年,八岁的年纪便是二品玄师,又精通风水之道,是个不可多见的奇才。
先前他也不当回事,天才他见多了,往往只知道埋头修炼,对于其他玄学法门都是纸上谈兵,遇事起不到任何实际作用,到最后天道也不会眷顾他们。
可虞夏却颠覆了他一直以来的认知。
这个女孩年纪或许还小,境界或许还不高,但对玄门秘事所知甚为详细,并且也是实实在在的做实事,将所学用到需要的地方,同那些不食人间烟火拿鼻孔看人的天才大不相同。
就拿她先前不小心陷入幻境来说,谁能想到,一个八岁大的女孩子,在经历险境之后,能那么快地镇定了下来,甚至将自己的遭遇同命案联系起来、用自己所学所知冷静分析案情呢?
这个女孩子,比自己强太多了。
天资不差,勤奋不差,江湖阅历不差的他,却终究不敌这么一个女孩子。
“江聆帆,我且问你,你入玄门,为的是什么?”
虞夏见江聆帆满脸惶然之色,心知他是陷入了自己思维的一个怪圈中,怎么都绕不出来了。
这用佛门的话来说,便是“着相了”。
玄师追求天道,很容易思考过多的事,反而让自己的道心紊乱,于修行不利。
“自然是以一己之力,让更多含冤之人昭雪。”
江聆帆回答得毫不犹豫。
虞夏笑了。
“那既然如此,你还不知道,你所求的‘道’在哪里吗?”
“你又何惧身死道消?”
江聆帆一愣。
他所求的道?
是啊,他所求的并不是天道,或者说,他所求的道,是天道的一种具象的形式。
那便是为人平冤啊。
至于修为,那只是顺带的事,对于他来说,修为只是辅助他平冤的手段而已。
从头到尾,他求道之心从没变过,他的“道”也从来都是很清晰的铺在前方,从来没有遥不可及过。
气运如何,修为如何,从来都没有影响过他平冤的决心啊。
那他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江聆帆越想,表情越轻松,眼神越亮。
忽然之间,一阵清风,在这个密不透风的屋子里,悄然卷起。
让这稍显闷热的屋子变得清凉了起来。
这阵风,并不猛烈,却绵绵不绝,仿佛羽毛拂过人的心田,让人浮躁的心瞬间安宁了下来。
有许多透明的小光团随着这阵风,慢慢漂浮了过来,在江聆帆周围聚拢,一点一点从他灵台没入,进入他的体内。
江九月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他这是,进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