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定计
“赵元帅,据探子汇报,雷国已经发兵十万火速赶往我国境内增援,你看比事如何?”白水莲放下元帅的位置,现在更像是一名参军。
“一年来,雷国与谷国大大小小数十战,一直相持不下。虽然有夜国与紫云国出兵相助,但局势一直没有好转,人力、物力所费太多,现在还能抽出十万兵马极为不易。”
“那依赵元帅之见,雷国的军队与我军合兵后,能否解夜都之危?”
“雷军抵达之后,纵使夜国兵力达到三十五万,依旧和两国联军的兵力有些差距。再者两国元帅已经各自求援,等两国援军到时,兵力至少会增至七十万,到时候敌我双方的兵力差距更大。”
赵武的一段话让众将担心不已,但赵武自己的脸色却始终没有多大变化。
“那依赵元帅之见,我军该当如何?”白水莲见赵武气色沉稳,其自身同样没表现出任何慌乱之举。
“还请白元帅先说?”
“依本帅拙见,为今之计,我军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与雷军合军之后主攻夜都一处,里应外合,打开一个豁口帮助君上脱围,再图后计;二是半路伏击两国援军,让两国主帅害怕。再造声势,迫使两国主帅主动撤军。”
在一众将军关注下,白水莲直接将自己想到的计策说出来,一众将军听后都觉得白水莲的计策可行。
“白某的一番计较恐难入赵元帅法眼,还请赵元帅赐教,”在那些将军考虑如何具体实行白水莲的计策时,出于对赵武的了解,白水莲却一脸谦虚地向赵武讨教,一点不觉得自己想到的计策高明。
事实上,白水莲的两种作战计策,赵武之前都考虑过。既然白水莲问,赵武索性直说出来,好让众将一起听听。
“白元帅的两个办法的确有一定可行性,但是算算时间,雷军同我军汇合一处所需的时间,与蒙莱两国援军抵达的时间相近。若是蒙莱两国两军先来一步,白元帅的第一条计策便很难实施。”
“至于半路伏击两国援军方面,需要我们先与雷军的统帅事先商量,只有白元帅或是我亲自去与雷军会面,才能使两边的计划同步,但雷军的统帅未必会赞成我们的办法,千里而来后还要长途跋涉随我们一起去伏击联军。到时候若是两边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我军会失去伏击两国援军的大好时机,最后只能与蒙莱两国联军正面交战。”
“以夜都周围的地势来看,到那时敌我军力悬殊之下,我军将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赵武不急不慢地分析一下白水莲的两条计策,把执行计划的问题都提出来。听的那些将军纷纷皱起皱起眉头,原来还觉得白元帅的计策好,但现在要用却感到非常为难。
蒙莱两国同样是夜国邻国,要是三国同时发兵,几方军队抵达夜国的时间正如赵武所说相差不多,至于谁早谁晚还要依情况而定,但根据眼下的形势来看,夜军绝不能等。夜军即便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想到帮夜都解危的计策,也要做好应对任何意外情况的准备。
“赵元帅的疑虑本帅可以理解,本帅还想过要是利用第一条计策,我军可以分出少部兵力在蒙莱两国援军来的路上干扰两国联军,拖慢两国联军的行程。与此同时,与雷军的统帅事先见面,到时候不用与雷军合军,只需从南北两面同时出兵即可。”
“如果要真正伏击两国援军,我军可以先知会雷军,尽量与雷军达成全面合作,到时候利用对地形熟知的优势在半路埋伏,一定可以打两国援军一个措手不及。”
白水莲显然事先已经想过全面的计划,并且可以用来应付实施计划时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
对着白水莲点点头,赵武转而打量一下两边的将军,从众将的脸色上看,他们似乎都以认同白水莲的计策。但在赵武自己看来,白水莲的那些说法过于纸上谈兵。
“不知众将有何高见?”不管最后决定如何,赵武还是要给众将一个表达意见的机会。
营帐里的将军不像在雪国的那些夜国将军,一个个都有比较丰富的作战经验,但赵武没法在这方面要求过多。
“属下觉得白帅的计策可行,不论是主攻一处,还是伏击夜军都有帮助君上解危的可能。”
“属下也赞同白元帅的提议。”
“属下觉得主攻一处,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大破敌军更好一些。”
“属下觉得伏击联军可以打击两国联军主力的士气,之后不管是与之决战,还是将之逼走都更容易一些。”
一众将军要么表示赞成白元帅的策略,要么说哪条计策更好一些。听了半天都没听到别的见解,赵武难免有些失望。
“众将的意见我已知晓,”赵武向两边摆摆手,不让那些将军再说什么,然后又看着白水莲到:“若是依白元帅之计,我军将完全陷入被动之中,一旦出现突发情况,我军将措手不及。”
经过大大小小这么多场战役后,赵武对战争形势把控方面极其看重,时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现在夜国势危,反而更要依赖于时机的把握。如果一味的等待合适时机,只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如同当初雪国将军队集中在西风城等着夜军到来般,所以赵武不是一个愿意等待的人。
“不知赵帅有何高见?”白水莲自知在领兵作战方面能力不及赵武,赵武否决自己的计策后,白水莲第一时间猜到赵武一定是另有想法,所以毫不犹豫地出言相询。
“夜都受困,君令不通,我军本为被动。且夜都四处一马平川,无任何地利之势,若久等援军,先不说伏击蒙莱两国联军的胜算有多大,一旦不能全歼联军援军,我军将会失去任何化被动为主动的优势。
“那两国联军主帅虽忌惮我等,但并非是平庸无能之辈,一旦见识我军战力后决定与我军正面决战。到那时,不仅是夜都,我们同样将陷入极其不利的境地。等联军有所防备,再用白元帅的那条计策帮助君上突围将难上加难。或许白元帅的即刻可行,但本帅宁愿铤而走险,也不会在此虚耗时间。”
“元帅的意思?”赵武的大体意思是不同意自己的主张,但是白水莲还没听明白赵武有什么打算。
“本帅决定率五万精锐直取莱国京都,在莱国派出援军后,一举攻破莱都擒拿莱国皇室人员,然后要挟莱国君主迫使莱军撤离。到时候莱军一走,蒙军一军在此自是孤掌难鸣。”
“赵元帅,此计当真可行?”白水莲眼中闪过一抹惊色,眼睛直直地看着赵武,心里满是不可思议。一边惊讶赵武能想到自己根本没想过的方面,一边想着如果赵武的计策成功,那夜都之危将会以最安全的方式化解。
“本帅特意调查过,莱军主帅是皇室成员,一旦莱国皇室发出退兵之令,此人一定会服从军令。”
“好,赵帅既有如此信心,我等自然奉命行事,”白水莲叫了一声好后,内心剧烈翻腾起来,在其看来,赵武的计策之高,不计风险的话,算得上是匪夷所思,想必蒙莱两国主帅怎么都想不到赵武会反过来带军奇袭莱国京都,此举可谓是釜底抽薪。
与此同时,一众将军同样觉得赵武的计策高明无比,尽管他们并没意识到要用赵武的计策有多大风险。
“不知元帅的具体计划如何?”白水莲没有提出某些质疑,只想知道赵武打算如何用此计智取莱都。
“本帅将率五万精锐轻装上路,先走道玄关,再走雪烈河畔,一路避开敌军的眼线,直达两国边境。到边境后再走小路,避开莱国援军进军路线,然后隐秘地赶到莱城附近,最后选择合适时间攻关。只要莱国已派出援军,到那时莱都城里将没有任何兵力可以阻挡我军,要擒下莱国皇室人员轻而易举。”
接下来,赵武把如何抵达莱国以及如何攻下莱都的计划详细地说给众将听。行军路线方面,赵武对莱国的一些地形描述甚至比描述夜国的一些地形还要具体,这让众将意识到赵武早已对行军路线做过完整规划。
“赵帅既有如此信心,此计成功十之八九,我等愿听赵帅差遣。”等到赵武将如何袭击莱国京都的计划讲完后,白水莲第一时间表态,根本不拿之前其提出的计策与赵武的计策比较。
一众将军见白水莲表态,一个个毫不犹豫,齐声拜道:“全凭赵帅差遣。”
做为三军主帅,赵武不仅自身有着出色的指挥能力,更有一种统帅的魅力。若现在赵武只是一个皇室新任命的元帅,想必有很多人都会觉得赵武的计策是天荒夜谭,根本不会采取。庆幸的是,那些将军完全不对赵武的决策有所质疑。
“赵元帅,据探子汇报,雷国已经发兵十万火速赶往我国境内增援,你看比事如何?”白水莲放下元帅的位置,现在更像是一名参军。
“一年来,雷国与谷国大大小小数十战,一直相持不下。虽然有夜国与紫云国出兵相助,但局势一直没有好转,人力、物力所费太多,现在还能抽出十万兵马极为不易。”
“那依赵元帅之见,雷国的军队与我军合兵后,能否解夜都之危?”
“雷军抵达之后,纵使夜国兵力达到三十五万,依旧和两国联军的兵力有些差距。再者两国元帅已经各自求援,等两国援军到时,兵力至少会增至七十万,到时候敌我双方的兵力差距更大。”
赵武的一段话让众将担心不已,但赵武自己的脸色却始终没有多大变化。
“那依赵元帅之见,我军该当如何?”白水莲见赵武气色沉稳,其自身同样没表现出任何慌乱之举。
“还请白元帅先说?”
“依本帅拙见,为今之计,我军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与雷军合军之后主攻夜都一处,里应外合,打开一个豁口帮助君上脱围,再图后计;二是半路伏击两国援军,让两国主帅害怕。再造声势,迫使两国主帅主动撤军。”
在一众将军关注下,白水莲直接将自己想到的计策说出来,一众将军听后都觉得白水莲的计策可行。
“白某的一番计较恐难入赵元帅法眼,还请赵元帅赐教,”在那些将军考虑如何具体实行白水莲的计策时,出于对赵武的了解,白水莲却一脸谦虚地向赵武讨教,一点不觉得自己想到的计策高明。
事实上,白水莲的两种作战计策,赵武之前都考虑过。既然白水莲问,赵武索性直说出来,好让众将一起听听。
“白元帅的两个办法的确有一定可行性,但是算算时间,雷军同我军汇合一处所需的时间,与蒙莱两国援军抵达的时间相近。若是蒙莱两国两军先来一步,白元帅的第一条计策便很难实施。”
“至于半路伏击两国援军方面,需要我们先与雷军的统帅事先商量,只有白元帅或是我亲自去与雷军会面,才能使两边的计划同步,但雷军的统帅未必会赞成我们的办法,千里而来后还要长途跋涉随我们一起去伏击联军。到时候若是两边意见不能达成一致,我军会失去伏击两国援军的大好时机,最后只能与蒙莱两国联军正面交战。”
“以夜都周围的地势来看,到那时敌我军力悬殊之下,我军将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赵武不急不慢地分析一下白水莲的两条计策,把执行计划的问题都提出来。听的那些将军纷纷皱起皱起眉头,原来还觉得白元帅的计策好,但现在要用却感到非常为难。
蒙莱两国同样是夜国邻国,要是三国同时发兵,几方军队抵达夜国的时间正如赵武所说相差不多,至于谁早谁晚还要依情况而定,但根据眼下的形势来看,夜军绝不能等。夜军即便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想到帮夜都解危的计策,也要做好应对任何意外情况的准备。
“赵元帅的疑虑本帅可以理解,本帅还想过要是利用第一条计策,我军可以分出少部兵力在蒙莱两国援军来的路上干扰两国联军,拖慢两国联军的行程。与此同时,与雷军的统帅事先见面,到时候不用与雷军合军,只需从南北两面同时出兵即可。”
“如果要真正伏击两国援军,我军可以先知会雷军,尽量与雷军达成全面合作,到时候利用对地形熟知的优势在半路埋伏,一定可以打两国援军一个措手不及。”
白水莲显然事先已经想过全面的计划,并且可以用来应付实施计划时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
对着白水莲点点头,赵武转而打量一下两边的将军,从众将的脸色上看,他们似乎都以认同白水莲的计策。但在赵武自己看来,白水莲的那些说法过于纸上谈兵。
“不知众将有何高见?”不管最后决定如何,赵武还是要给众将一个表达意见的机会。
营帐里的将军不像在雪国的那些夜国将军,一个个都有比较丰富的作战经验,但赵武没法在这方面要求过多。
“属下觉得白帅的计策可行,不论是主攻一处,还是伏击夜军都有帮助君上解危的可能。”
“属下也赞同白元帅的提议。”
“属下觉得主攻一处,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大破敌军更好一些。”
“属下觉得伏击联军可以打击两国联军主力的士气,之后不管是与之决战,还是将之逼走都更容易一些。”
一众将军要么表示赞成白元帅的策略,要么说哪条计策更好一些。听了半天都没听到别的见解,赵武难免有些失望。
“众将的意见我已知晓,”赵武向两边摆摆手,不让那些将军再说什么,然后又看着白水莲到:“若是依白元帅之计,我军将完全陷入被动之中,一旦出现突发情况,我军将措手不及。”
经过大大小小这么多场战役后,赵武对战争形势把控方面极其看重,时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现在夜国势危,反而更要依赖于时机的把握。如果一味的等待合适时机,只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如同当初雪国将军队集中在西风城等着夜军到来般,所以赵武不是一个愿意等待的人。
“不知赵帅有何高见?”白水莲自知在领兵作战方面能力不及赵武,赵武否决自己的计策后,白水莲第一时间猜到赵武一定是另有想法,所以毫不犹豫地出言相询。
“夜都受困,君令不通,我军本为被动。且夜都四处一马平川,无任何地利之势,若久等援军,先不说伏击蒙莱两国联军的胜算有多大,一旦不能全歼联军援军,我军将会失去任何化被动为主动的优势。
“那两国联军主帅虽忌惮我等,但并非是平庸无能之辈,一旦见识我军战力后决定与我军正面决战。到那时,不仅是夜都,我们同样将陷入极其不利的境地。等联军有所防备,再用白元帅的那条计策帮助君上突围将难上加难。或许白元帅的即刻可行,但本帅宁愿铤而走险,也不会在此虚耗时间。”
“元帅的意思?”赵武的大体意思是不同意自己的主张,但是白水莲还没听明白赵武有什么打算。
“本帅决定率五万精锐直取莱国京都,在莱国派出援军后,一举攻破莱都擒拿莱国皇室人员,然后要挟莱国君主迫使莱军撤离。到时候莱军一走,蒙军一军在此自是孤掌难鸣。”
“赵元帅,此计当真可行?”白水莲眼中闪过一抹惊色,眼睛直直地看着赵武,心里满是不可思议。一边惊讶赵武能想到自己根本没想过的方面,一边想着如果赵武的计策成功,那夜都之危将会以最安全的方式化解。
“本帅特意调查过,莱军主帅是皇室成员,一旦莱国皇室发出退兵之令,此人一定会服从军令。”
“好,赵帅既有如此信心,我等自然奉命行事,”白水莲叫了一声好后,内心剧烈翻腾起来,在其看来,赵武的计策之高,不计风险的话,算得上是匪夷所思,想必蒙莱两国主帅怎么都想不到赵武会反过来带军奇袭莱国京都,此举可谓是釜底抽薪。
与此同时,一众将军同样觉得赵武的计策高明无比,尽管他们并没意识到要用赵武的计策有多大风险。
“不知元帅的具体计划如何?”白水莲没有提出某些质疑,只想知道赵武打算如何用此计智取莱都。
“本帅将率五万精锐轻装上路,先走道玄关,再走雪烈河畔,一路避开敌军的眼线,直达两国边境。到边境后再走小路,避开莱国援军进军路线,然后隐秘地赶到莱城附近,最后选择合适时间攻关。只要莱国已派出援军,到那时莱都城里将没有任何兵力可以阻挡我军,要擒下莱国皇室人员轻而易举。”
接下来,赵武把如何抵达莱国以及如何攻下莱都的计划详细地说给众将听。行军路线方面,赵武对莱国的一些地形描述甚至比描述夜国的一些地形还要具体,这让众将意识到赵武早已对行军路线做过完整规划。
“赵帅既有如此信心,此计成功十之八九,我等愿听赵帅差遣。”等到赵武将如何袭击莱国京都的计划讲完后,白水莲第一时间表态,根本不拿之前其提出的计策与赵武的计策比较。
一众将军见白水莲表态,一个个毫不犹豫,齐声拜道:“全凭赵帅差遣。”
做为三军主帅,赵武不仅自身有着出色的指挥能力,更有一种统帅的魅力。若现在赵武只是一个皇室新任命的元帅,想必有很多人都会觉得赵武的计策是天荒夜谭,根本不会采取。庆幸的是,那些将军完全不对赵武的决策有所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