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西境局势
抛开南部的几个国家不提,就近来说,上次因为战利品的分配,雷国与夜国之间多少产生一些矛盾,眼下似乎连雷国是否愿意发兵援助都难以确定。
若是予以丰厚的条件,雷国或许会愿意派兵,但等雷军来后,赵武未必能顺利地统领雷军,所以主战方面的不利因素太多。争论的时间越长,那些主战的人员越是能感觉到主战的困难。
与主战方面的困难重重相比,在归降方面,即便罗天大国没有给予实质上的物质奖励,罗天大国的条件依旧是极其丰厚。另外,力主归降的主要代表是夜国的左相,仅此一人就足以决定了夜皇的决策方向,何况右相身后还有一众朝廷众臣。
即便夜国能走到今天已付出太多,蓝策依旧不能不考虑左相的观点,因为在归降方面好处太多。其一、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国力衰弱,许多地方耕地无人播种,当下的物收正在减少,相反军队的数量却日益增多。
在之前降低征兵的年龄限制后,国内各地的成年男丁越来越少,以至于怨声四起。几个月来,多亏有赵武撑着,夜国境内才没有发生叛乱情况,但过度的耗费国力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不能尽快结束战事,夜国的形势只会越发严峻。
时间一长,即便还有能力抵抗外敌,内患也会成为一大问题,所以归降罗天大国是一个好的选择,不仅可以让夜国得以修生养息,而且不会像现在这样随时都有可能面对亡国之危。
其二,一旦归降罗天大国,今后夜国便不要再面对东西两面腹背受敌的形势。眼下虽然在东部的征战还算胜利,可西部已经陷入困局。如果不能解决此次危机,夜国在东部的所有努力都将白费。与其如此,夜国还不如以更大的资本与罗天大国达成约定,那样至少夜国皇室能够保存下来。
仅仅是以上两点足以消除许多大臣之前对罗天大国的所有不满,所以主降的一方人多势众。
与主降一方势力相比,那极少数劝逃一方可以说是人微言轻,不仅人数少,而且提出让蓝策暂时离开夜国的人中还没有权倾朝野的大臣,不过他们的观点的确是蓝策的一个考虑方向。
按照他们的观点,蓝策不仅要迅速把军力抽调到雪国,还要让许多夜国的平民逃难到雪国。可惜时间紧迫,连皇室人员在短时间里都无法撤走,更别说西部边境的那些平民。此举牵涉到国之根本,如果真要如此,许多人都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不过对于蓝策而言此计虽有些不太合理,但还是一条计策。若是迁都西风城,夜国的兵力将在雪国汇聚,到时候整体军事力量大大提升,即便没有其他四国援助,以夜国一己之力还是可以撑一段时间。
此计可勉强算作缓兵之计,相对而言,弊大于利,所以又只是一种缓和形势的方法,并不能做为当下的一个主要的选择。说到底夜国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战或降,在这两个问题上,蓝策与群臣商议的时间最久。
如今罗天大国愿意给夜国一个机会,明眼人都知道其目的在于收服夜国的两名统帅“赵氏兄弟”,实际上夜国皇室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在真正决策之前,蓝策与群臣都已经渐渐明白了这一点。
如今赵氏兄弟在夜国的声势甚至超越了皇室,夜国的东西两境都是由兄弟两人守护。在蓝策他们决议前不能不考赵武与赵旭的想法,只是赵旭目前正在翼国对抗飞、扬两国的大军,一来一回的通信时间已经超出罗天大国的给与期限。
另一边,赵武目前正在夜国西境守着西部的一道重要关卡蓝月关。蓝月关由东到西呈月牙形凸向外面,坐落于一片山地中间,可以说四面环山,地势特点比樊城还要突出,只是蓝月城地方不大,而且不是唯一一个通往夜都的重要关卡。
上一次蒙莱两国大军正是绕道蓝月关才悄无声息的围住夜都,所以夜都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外界袭击。不过此次罗天大国派遣百万大军,在绝对的兵力优势下,领军统帅并不屑于走其它路径,所以百万大军长驱直入,一直到蓝月前才停下。
眼下在蓝月关那里赵武已经集结夜国本土所有兵力,三十万大军死守蓝月关,一刻都不放松。由于罗天大国的百万大军是由四国军队组成,其中还有天宇国与蒙国两个仇敌。赵武用计令两国各自损失一半军力,如此大仇,两国自然铭记。
虽说目前两国是奉罗天大国的使命而来,但两国都带着复仇心理,他们并不希望夜国选择归降。而一旦夜国选择反抗,到时候双方大动干戈,他们会毫不留情报复夜国。
与两国的目的不同,莱国和另外的洪国,此次算是单纯的奉命而来,两国的统帅倒是不希望夜国选择反抗,因为那样对他们没有好处。
当日四国军队抵达蓝月关后,按照统帅的指示,每个军队独立设营,互不干扰。这是战前的初步安排,如果夜国选择反抗,罗天统帅仇三杰会进一步整合兵力,以便作战。
做为此次领兵统帅,仇三杰资历甚高,可惜的是并没有实战经验。第一次率领百万之众,除了因为庞大的兵力引发的雄心壮志外,剩下的就是尊贵的颜面。
四国军队驻扎下来后,四名副帅为了自己国家在可能到来的战争中少出一份力,等战后多分一份功劳,一个个费尽心思地讨好仇三杰。
因为拥兵百万,仇三杰完全可以被称作为一方霸主,其权利自然大到令人咋舌。在出兵夜国方面,仇三杰的本意还是要遵循其君上的指示,先传达招降的旨意,然后再做进一步打算。
其实自从进入夜国境内,出身世族的仇三杰便没把夜国这样的边陲小国放在心上,倒是更倾向于打败赵武,从而树立自己的威名。毕竟现在罗天大国已经有四大名帅,于仇三杰而言,能和那些人齐名才是关键。特别是在天宇国及蒙两国统帅的奉承下,仇三杰要亲自击败赵武的想法愈发强烈。
当然仇三杰不会贸然地进攻,既然已经按照圣意给夜国考虑时间,仇三杰自然不能再做违背圣旨的事。在夜国那边没传回消息之前,仇三杰能做的唯有等待。
十天期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总之足够夜国考虑。抛开军务不提,在私下里,已经四十多岁的仇三杰依旧像个花花公子般整日沉醉于声色犬马,逍遥快活不说,更是不觉得时间过得缓慢。
在仇三杰完全不把夜国放在眼中只忙着享乐时,蓝月关里,赵武那边。四国军队抵达当天,赵武便派密探查看各营情况,现在一些信息都已经清楚。
四国军队的兵力多少不是赵武重点关注的地方,因为那是既定的事实,赵武关心的是领军的统帅是何人,与下面四名副帅的关系如何,通过密探汇报的信息,赵武对当前的形势把握更加准确。
目前赵武正一边等着夜都那边的消息,一边考虑如何应付联军,联军的兵力是夜军的三倍有余。基于夜军中又以新兵为主,可以想到若是双方交战,战况一定会十分惨烈。
对于夜军而言,优势不仅在于那一道城防,在攻守两个方面,夜军还有一定的经验。作战经验可以扩大优势,只不过那种优势还没大到可以大幅缩小双方的兵力差距。要想真正抗联军,赵武需要的是计策。
在费尽心思的考虑下,仇三杰的为人令赵武感到希望。因为仇三杰在军中的奢华生活,赵武可以想到现在对方除了知晓夜军兵力远远比他们少外,恐怕连夜军究竟有多少人都不清楚。不知道那仇三杰是自信过度还是过于自负,总之,仇三杰的表现令赵武看到了可以开战的希望。
在后续考虑中,赵武又放弃了从内部获得援助的希望,基于五国会盟的失利,在赵武看来要想从雷国或者另外三国获得及时援助的可能性都不大,因此赵武不得不打起外部的主意。
联军人数是多,但未必在真正意义上目的一致,所以不像看上去那样固不可摧。简单点说,那只是罗天大国强行控制的四个个体。下面的四名副帅一定各怀心思,所以只要找到弱点完全逐一击破的可能。至于要怎么逐一击破,赵武目前已有一些打算。
上一次真正帮助夜都解围的是莱皇,想起莱皇的为人,赵武觉得此次要想解夜都之位还要从莱国下手。当然不是再一次挟持莱皇,经历过上次的事,想必如今的莱都已不会被轻易攻破,赵武自然没有再挟持莱皇的能力。
与再次得罪莱国相比,还是与莱国合作更好一些,想必那样英明神武的莱皇未必会甘心受人驱使。基于对莱皇本人的了解,赵武想试一试莱皇的态度。如果能成功策反莱国的三十万大军,那局势将从联军内部逆转,到时候只要再用一些手段,赵武有足够的把握迫使另外三国撤军或是臣服。
抛开南部的几个国家不提,就近来说,上次因为战利品的分配,雷国与夜国之间多少产生一些矛盾,眼下似乎连雷国是否愿意发兵援助都难以确定。
若是予以丰厚的条件,雷国或许会愿意派兵,但等雷军来后,赵武未必能顺利地统领雷军,所以主战方面的不利因素太多。争论的时间越长,那些主战的人员越是能感觉到主战的困难。
与主战方面的困难重重相比,在归降方面,即便罗天大国没有给予实质上的物质奖励,罗天大国的条件依旧是极其丰厚。另外,力主归降的主要代表是夜国的左相,仅此一人就足以决定了夜皇的决策方向,何况右相身后还有一众朝廷众臣。
即便夜国能走到今天已付出太多,蓝策依旧不能不考虑左相的观点,因为在归降方面好处太多。其一、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国力衰弱,许多地方耕地无人播种,当下的物收正在减少,相反军队的数量却日益增多。
在之前降低征兵的年龄限制后,国内各地的成年男丁越来越少,以至于怨声四起。几个月来,多亏有赵武撑着,夜国境内才没有发生叛乱情况,但过度的耗费国力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不能尽快结束战事,夜国的形势只会越发严峻。
时间一长,即便还有能力抵抗外敌,内患也会成为一大问题,所以归降罗天大国是一个好的选择,不仅可以让夜国得以修生养息,而且不会像现在这样随时都有可能面对亡国之危。
其二,一旦归降罗天大国,今后夜国便不要再面对东西两面腹背受敌的形势。眼下虽然在东部的征战还算胜利,可西部已经陷入困局。如果不能解决此次危机,夜国在东部的所有努力都将白费。与其如此,夜国还不如以更大的资本与罗天大国达成约定,那样至少夜国皇室能够保存下来。
仅仅是以上两点足以消除许多大臣之前对罗天大国的所有不满,所以主降的一方人多势众。
与主降一方势力相比,那极少数劝逃一方可以说是人微言轻,不仅人数少,而且提出让蓝策暂时离开夜国的人中还没有权倾朝野的大臣,不过他们的观点的确是蓝策的一个考虑方向。
按照他们的观点,蓝策不仅要迅速把军力抽调到雪国,还要让许多夜国的平民逃难到雪国。可惜时间紧迫,连皇室人员在短时间里都无法撤走,更别说西部边境的那些平民。此举牵涉到国之根本,如果真要如此,许多人都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不过对于蓝策而言此计虽有些不太合理,但还是一条计策。若是迁都西风城,夜国的兵力将在雪国汇聚,到时候整体军事力量大大提升,即便没有其他四国援助,以夜国一己之力还是可以撑一段时间。
此计可勉强算作缓兵之计,相对而言,弊大于利,所以又只是一种缓和形势的方法,并不能做为当下的一个主要的选择。说到底夜国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战或降,在这两个问题上,蓝策与群臣商议的时间最久。
如今罗天大国愿意给夜国一个机会,明眼人都知道其目的在于收服夜国的两名统帅“赵氏兄弟”,实际上夜国皇室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在真正决策之前,蓝策与群臣都已经渐渐明白了这一点。
如今赵氏兄弟在夜国的声势甚至超越了皇室,夜国的东西两境都是由兄弟两人守护。在蓝策他们决议前不能不考赵武与赵旭的想法,只是赵旭目前正在翼国对抗飞、扬两国的大军,一来一回的通信时间已经超出罗天大国的给与期限。
另一边,赵武目前正在夜国西境守着西部的一道重要关卡蓝月关。蓝月关由东到西呈月牙形凸向外面,坐落于一片山地中间,可以说四面环山,地势特点比樊城还要突出,只是蓝月城地方不大,而且不是唯一一个通往夜都的重要关卡。
上一次蒙莱两国大军正是绕道蓝月关才悄无声息的围住夜都,所以夜都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外界袭击。不过此次罗天大国派遣百万大军,在绝对的兵力优势下,领军统帅并不屑于走其它路径,所以百万大军长驱直入,一直到蓝月前才停下。
眼下在蓝月关那里赵武已经集结夜国本土所有兵力,三十万大军死守蓝月关,一刻都不放松。由于罗天大国的百万大军是由四国军队组成,其中还有天宇国与蒙国两个仇敌。赵武用计令两国各自损失一半军力,如此大仇,两国自然铭记。
虽说目前两国是奉罗天大国的使命而来,但两国都带着复仇心理,他们并不希望夜国选择归降。而一旦夜国选择反抗,到时候双方大动干戈,他们会毫不留情报复夜国。
与两国的目的不同,莱国和另外的洪国,此次算是单纯的奉命而来,两国的统帅倒是不希望夜国选择反抗,因为那样对他们没有好处。
当日四国军队抵达蓝月关后,按照统帅的指示,每个军队独立设营,互不干扰。这是战前的初步安排,如果夜国选择反抗,罗天统帅仇三杰会进一步整合兵力,以便作战。
做为此次领兵统帅,仇三杰资历甚高,可惜的是并没有实战经验。第一次率领百万之众,除了因为庞大的兵力引发的雄心壮志外,剩下的就是尊贵的颜面。
四国军队驻扎下来后,四名副帅为了自己国家在可能到来的战争中少出一份力,等战后多分一份功劳,一个个费尽心思地讨好仇三杰。
因为拥兵百万,仇三杰完全可以被称作为一方霸主,其权利自然大到令人咋舌。在出兵夜国方面,仇三杰的本意还是要遵循其君上的指示,先传达招降的旨意,然后再做进一步打算。
其实自从进入夜国境内,出身世族的仇三杰便没把夜国这样的边陲小国放在心上,倒是更倾向于打败赵武,从而树立自己的威名。毕竟现在罗天大国已经有四大名帅,于仇三杰而言,能和那些人齐名才是关键。特别是在天宇国及蒙两国统帅的奉承下,仇三杰要亲自击败赵武的想法愈发强烈。
当然仇三杰不会贸然地进攻,既然已经按照圣意给夜国考虑时间,仇三杰自然不能再做违背圣旨的事。在夜国那边没传回消息之前,仇三杰能做的唯有等待。
十天期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总之足够夜国考虑。抛开军务不提,在私下里,已经四十多岁的仇三杰依旧像个花花公子般整日沉醉于声色犬马,逍遥快活不说,更是不觉得时间过得缓慢。
在仇三杰完全不把夜国放在眼中只忙着享乐时,蓝月关里,赵武那边。四国军队抵达当天,赵武便派密探查看各营情况,现在一些信息都已经清楚。
四国军队的兵力多少不是赵武重点关注的地方,因为那是既定的事实,赵武关心的是领军的统帅是何人,与下面四名副帅的关系如何,通过密探汇报的信息,赵武对当前的形势把握更加准确。
目前赵武正一边等着夜都那边的消息,一边考虑如何应付联军,联军的兵力是夜军的三倍有余。基于夜军中又以新兵为主,可以想到若是双方交战,战况一定会十分惨烈。
对于夜军而言,优势不仅在于那一道城防,在攻守两个方面,夜军还有一定的经验。作战经验可以扩大优势,只不过那种优势还没大到可以大幅缩小双方的兵力差距。要想真正抗联军,赵武需要的是计策。
在费尽心思的考虑下,仇三杰的为人令赵武感到希望。因为仇三杰在军中的奢华生活,赵武可以想到现在对方除了知晓夜军兵力远远比他们少外,恐怕连夜军究竟有多少人都不清楚。不知道那仇三杰是自信过度还是过于自负,总之,仇三杰的表现令赵武看到了可以开战的希望。
在后续考虑中,赵武又放弃了从内部获得援助的希望,基于五国会盟的失利,在赵武看来要想从雷国或者另外三国获得及时援助的可能性都不大,因此赵武不得不打起外部的主意。
联军人数是多,但未必在真正意义上目的一致,所以不像看上去那样固不可摧。简单点说,那只是罗天大国强行控制的四个个体。下面的四名副帅一定各怀心思,所以只要找到弱点完全逐一击破的可能。至于要怎么逐一击破,赵武目前已有一些打算。
上一次真正帮助夜都解围的是莱皇,想起莱皇的为人,赵武觉得此次要想解夜都之位还要从莱国下手。当然不是再一次挟持莱皇,经历过上次的事,想必如今的莱都已不会被轻易攻破,赵武自然没有再挟持莱皇的能力。
与再次得罪莱国相比,还是与莱国合作更好一些,想必那样英明神武的莱皇未必会甘心受人驱使。基于对莱皇本人的了解,赵武想试一试莱皇的态度。如果能成功策反莱国的三十万大军,那局势将从联军内部逆转,到时候只要再用一些手段,赵武有足够的把握迫使另外三国撤军或是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