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五月十日,火器作坊外的试炮场上。

    高义欢同几名将领,拿着几杆自生火铳,看了看,不时抬起火铳,做出一个瞄准的动作。

    陈汇廷解释道:“自生铳长四尺,重六斤五两,铳口可容三钱弹丸,定装药子四钱。同鸟铳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关键是改装了发火装置,不再用火绳点火,而是撞击燧石发火。”

    陈汇廷感触颇深的道:“这说起来简单,只是以燧石代替火绳发火,但是造起来却十分麻烦。这次主要改进的是扳机、击锤、簧片、机心、阻铁等几个部件,另外还有一个活动的火门,用于保护引火,使得自生铳,无论刮风下雨都能使用。”

    “就这些部件,工匠们便打造了无数变,不仅难以打造,而且材料不行,造出来的部件不是弹力不够,就是无法承受高温。这其中最费功夫的就是簧片,卑职花费了四个多月,精炼铜铁,进行上百次尝试,才找到一点适合的材料。”

    陈汇廷感叹道:“幸亏卑职曾经看过《军器图说》,对部件的形状、大小、功能都有一定的了解,要是全靠自己摸索,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燧发枪,在西方出现也才一百多年,近几十年来,才开始大规模装备,并且技术上依然有很多缺陷。

    陈汇廷能造出来,却实已经不容易了。

    众人听他语气颇为感慨,一旁的赵大宪把玩良久,看着还不错,不禁问道:“陈器监,这个自生铳真不用点火,不惧风雨?”

    高义欢笑了笑,“你放一铳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当下工匠找来一个靶子,放在五十步外。

    因为与鸟铳不一样,赵大宪在工匠的指导下,进行装填,发现步骤真的精简了不少,于是赞叹道:“娘个劈的,确实简单了些。”

    说着他回头对众人笑道:“那我就放一枪!”

    高义欢等人听了,纷纷后退一步,离他远一点。

    赵大宪微微一愣,脸上笑容瞬间僵住,他本来不紧张,却被众人齐齐后退的动作,弄得有些害怕起来。

    火铳容易炸膛的名声,是人人皆知,不过好在高义欢制定了针对匠户的赏罚制度,加强了对火器工坊的管理,新造的火铳,已经很少炸膛。

    不过这只是针对工艺成熟的鸟铳,这自生铳刚造出来,也不晓得保不保险。

    “老赵,你咋还不射呢?”徐黑虎催了一句。

    赵大宪只能咽了口唾沫,他话都说了出去,不射似乎有点折他脸面。

    这时赵大宪见陈汇廷站在身边,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才一咬牙将铳抬起,一手托着铳身,单眼瞄了一会儿,忽然扣动扳机。

    “啪”的一声响,紧接着“呯”的一声铳响,铳杆一震,白烟冒起,一枚弹丸变呼啸而出。

    赵大宪发完一铳,愣了会儿,才低头看了看手上的火铳,“我草~”

    “好!不错!”

    高义欢见了,不禁赞叹一声,其他人也纷纷激动起来,想要自己也放一铳。

    这时早有士卒,将靶子拿过来检查,发现一寸厚的木板已经被弹丸击穿。

    虽然只改进了点火的装置,但是因为气密性提高了一些,所以相比于鸟铳,自身铳的威力有所提高。

    看射击的效果,高义欢估计,五十步内击穿轻甲没有问题,比弓箭还是要强很多。

    接下来,众人又试了几杆火铳,性能都差不多,不过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打着火的概率,并不是很高,而且眼下只是造出样枪,量产还有很大的问题。

    不过只要能造成来,剩下的事情,便可以解决。

    在工业革命之前,技术方面的差距,并不是无法逾越,西方能造出的东西,东方也肯定造得出来。

    高义欢对陈汇廷道:“陈器监,这次你做的不错,不负我的期望。本将要奖赏你和参与自身铳制造的工匠。你督造有功,赏银一百两,赐田二十亩,匠人各提一级,另外每人赏银五十两。”

    一旁把玩火铳的众将,听到一下赏这么多,不禁都有些惊讶,有些震惊了。

    高义欢对匠户,进行等级的划分,人为的制造竞争和上下的流动,来调动匠人的积极性。

    他这是利用人的本性,如果大家都一样,那就是一团死水,一旦有人待遇不同,那便会让剩下的人趋之若鹜。

    看见别人等级提升,便也不好意思还原地不动,也得想着进步。

    现在匠人被高义欢分为学徒、工匠、中匠、大匠、匠师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又分为三阶。

    在高义欢的设计中,最高等级的匠师,月俸当与手下顶级武将和文臣的俸禄一样,不过现在他手下一个匠师都没有,大部分都是学徒和工匠。

    陈汇廷听后,还算从容,几个工匠听后,却已经纷纷激动起来,忙行礼,“多谢将军,多谢将军~”

    高义欢点了点头,又吩咐道:“陈器监,我会派个书吏给你,你要将造铳的步骤,该注意的事项,全部记录下来,并且要图文并茂,最后编成一书,姑且就叫《新编神器普》吧。”

    高义欢停顿一下,又补充道:“除了自生铳外,其他火器,还有精铁的冶炼技术,也都要收录其中,然后作为机密交给本将保存。”

    在大明,或者说历代王朝,由于工匠地位不高,技术往往得不到重视,再加上工匠们的技艺大都是不传之秘,不会轻易外泻,所以导致许多曾经辉煌的技艺,又逐渐失传。

    比如刀剑的锻造,还有弓弩等物,技术都出现倒退。常常出现人死,技术也随之消失的局面。

    高义欢对工坊进行改革后,许多工匠只负责一一个部件的锻造,分工开始细化。

    这提高了效益,不过也使得全才减少,新招的学徒大多是专才,要是出现什么变故,便会影响整个生产,所以高义欢准备编一本书,记录各种火器和技术。

    这一是为了防止技术失传,二是便于其它工坊的建设,有书指导,便能迅速建设起来。

    当然,这本书不可能大量印刷,只会有极少的副本,而且每一本都要严格管理,不能外泄。

    陈汇廷听了有些惊讶,不过随即却激动的抱拳,“卑职晓得,一定尽力办妥。”

    一般而言,编书都是读书干的活,都是能留名的,陈汇廷一想自己也能出书,自是有些激动起来······

    (感谢房间采光好,i稀饭ㄚoひ的打赏,求订阅,书单,推荐,月票。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支持正版。)

章节目录

南明大丈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话凄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话凄凉并收藏南明大丈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