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圣人,徐小凤之父原为隋之太守,后归附圣人,与突厥决战时战死,圣人记其功,特收其子徐小凤入亲军为七品侍卫。后叙功外放为都头,再升为营司马。然后是遇裁军,他所在部队都裁了,他也退役了。退役后召集了一部军中旧部,买了几条船,这几年一直在百济和倭国沿海劫掠,这次也不知道怎么的,居然还在倭国那津搞出这事来。”
王珪话里话外,其实都在替徐小凤说话。
“挺会搞事的,我记得这家伙个子瘦高,平时总是笑呵呵的,但下手极狠,戾气重了点,有些脾气。没想到居然退役了,更想不到,如今在长孙无忌的奏章上看到他,还惹下这么大事。”
“年轻人嘛,比较冲动,本来诏令已下,不得再劫掠倭国,他也就从耽罗港采购了五船货物,去那津贸易,生意做的挺好,却起了误会,好在如今误会已消。”王珪道。
“你也别替这兔崽子说话,朕知道这绝不是什么误会,就是这些人太胆大妄为了。不过这事毕竟是发生在东瀛,结果也还好,朕也就不过于计较了,若是他的人敢在中原任意一地干出这事来,朕绝不轻饶。”
“那圣人看怎么处置?长孙宣帅之意,是要嘉奖他,志贺列为海外殖民据点!”
罗成笑笑。
“又是一个李世民,能惹事的主,好在也有收拾善后的本事。”
“他献上的那颗金印送到没?”
“已经到了,要呈献陛下御览吗?”
“不用了,不过是一颗金印而已。东汉时的奴国也好,曹魏时的邪马台国也罢,虽然派使进贡,中原则册封授印,可说到底,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性的统治。真正要纳入疆域,实行统治,对这样地方,唯有一个办法,就是移民换种,而不是靠什么册封羁麼。”
册封羁麼根本不可能有用的,这就如同是云南和越南的例子一样。
云南之地因其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所以在古代中原王朝对其控制还不如越南早,可是最终越南依然还是脱离了中原,云南却反而成了不可侵害的一部份,为何?
“原因就是在古代,虽然交州之地,可通过海上抵达,但当时北面的岭南之地,始终是汉人人口稀少,朝廷开发岭南,都是十分缓慢的,一代双一代的努力,才渐渐的把两广稳固下来。
但是更南边的交州,却始终存在着汉人人口数量太少的问题,补充又隔着岭南,因此当地虽有流官,可下面的百姓却更多的是当地的蛮人,他们不断的吸纳着中原的文明,却始终没有被同化,一旦实力强大,而中原内乱,他们便会趁着脱离自立。
而云南恰相反,在很长段时间,云南这片高地,中原王朝也是难以深入统治,于是地方蛮人自立,可中原王朝虽迟至明朝时,才真正的开始清洗土人上层,实行大移民,可这一招却十分有效,源源不断移过去的汉人百姓,最终超过了土人,于是汉家成功的稳住地位,并最终再没让土人翻过盘。
云南和越南的例子在前,使的罗成始终坚信,要对高句丽、百济、以及岭南、林邑、甚至是云南、黔中、西山、青海,以及安西北庭等地,实现真正的控制,只有一条途径,移民换种。
除此之外,想要征服同化,基本上很难有可能。
汉代时倭人就向中原称臣了,也接受册封了,可有什么用呢?岛上都是倭人,那么就算他们也接受汉文化,接受儒家文化,但最终他们依然是倭国人。
“让吏部给徐小凤颁发志贺县令告身,授他县令之印。另外,朕也按此前诏令,将志贺县中的志贺岛划给徐小凤,做为他的封地,授他志贺县开国男爵,赐他一百户真封食邑。志贺县做为海外殖民地,其地的所有税赋收益,他可享有三之一,其余三之二上缴朝廷。”
志贺岛处于那津港湾的出口要地,控制住这个岛在手,是很有益处的。
罗成这样的战略高手,一眼就看到这个岛的重要性。
那津港,接下来必然能够快速发展更加繁荣,则志贺岛的重要性越来越强。
徐小凤又曾做为皇帝的亲军侍卫,这就是一颗忠心的钉子。
更不必说,海外殖民地政策,本就是皇帝一手推出的,现在徐小凤这个典型当然值得立一立,推一推的。
东瀛的苏我马子为了得到朝廷的支持,连半个肥国都愿意的共手让出,更不要说什么小小的志贺岛,他就算知道这岛的作用,可也还是送出了,就表明了他的态度,他要向朝廷表明忠心。
皇帝当然也乐得收下这份忠心。
这就比如,苏我马子不但把自己年轻的女儿送入了皇帝的宫中,甚至一回倭国,就马上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也送到中原,名为随驾护卫,侍奉天子,实际上就是质子。
“从山东给志贺岛迁五百户人口过去,另外从百济给移百济和高句丽人各两百户口。既然志贺设县,那就得有几分县的样子,虽说这县是在东瀛道下,但也可以由朝廷让百济道代管嘛。”
王珪立即心领神会。
这就跟从肥国分出来的肥前县一样,名义上是东瀛道筑紫郡下,但实际上却是由百济道和东明郡代管。
移民换种,肥前和志贺先行吧。
王珪领命退下,心中暗道,这个徐小凤真是好命,跟李世民一样能惹事,但皇帝却偏偏就是欣赏这样的人。
李世民夺了狮子城,如今成了林邑道宣帅兼太守。
徐小凤抢了那津,占了志贺,现在也成了志贺县开国男爵。
有了这两个榜样在,只怕接下来,会有无数胆大之人,也会沿着这条路走了。
王珪不知道这个头一开,最终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不过想想一个大秦的退役士兵,如今却占着倭人的土地,打造殖民据点,接下来还要移民殖民,想想倒也挺兴奋的。
王珪话里话外,其实都在替徐小凤说话。
“挺会搞事的,我记得这家伙个子瘦高,平时总是笑呵呵的,但下手极狠,戾气重了点,有些脾气。没想到居然退役了,更想不到,如今在长孙无忌的奏章上看到他,还惹下这么大事。”
“年轻人嘛,比较冲动,本来诏令已下,不得再劫掠倭国,他也就从耽罗港采购了五船货物,去那津贸易,生意做的挺好,却起了误会,好在如今误会已消。”王珪道。
“你也别替这兔崽子说话,朕知道这绝不是什么误会,就是这些人太胆大妄为了。不过这事毕竟是发生在东瀛,结果也还好,朕也就不过于计较了,若是他的人敢在中原任意一地干出这事来,朕绝不轻饶。”
“那圣人看怎么处置?长孙宣帅之意,是要嘉奖他,志贺列为海外殖民据点!”
罗成笑笑。
“又是一个李世民,能惹事的主,好在也有收拾善后的本事。”
“他献上的那颗金印送到没?”
“已经到了,要呈献陛下御览吗?”
“不用了,不过是一颗金印而已。东汉时的奴国也好,曹魏时的邪马台国也罢,虽然派使进贡,中原则册封授印,可说到底,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性的统治。真正要纳入疆域,实行统治,对这样地方,唯有一个办法,就是移民换种,而不是靠什么册封羁麼。”
册封羁麼根本不可能有用的,这就如同是云南和越南的例子一样。
云南之地因其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所以在古代中原王朝对其控制还不如越南早,可是最终越南依然还是脱离了中原,云南却反而成了不可侵害的一部份,为何?
“原因就是在古代,虽然交州之地,可通过海上抵达,但当时北面的岭南之地,始终是汉人人口稀少,朝廷开发岭南,都是十分缓慢的,一代双一代的努力,才渐渐的把两广稳固下来。
但是更南边的交州,却始终存在着汉人人口数量太少的问题,补充又隔着岭南,因此当地虽有流官,可下面的百姓却更多的是当地的蛮人,他们不断的吸纳着中原的文明,却始终没有被同化,一旦实力强大,而中原内乱,他们便会趁着脱离自立。
而云南恰相反,在很长段时间,云南这片高地,中原王朝也是难以深入统治,于是地方蛮人自立,可中原王朝虽迟至明朝时,才真正的开始清洗土人上层,实行大移民,可这一招却十分有效,源源不断移过去的汉人百姓,最终超过了土人,于是汉家成功的稳住地位,并最终再没让土人翻过盘。
云南和越南的例子在前,使的罗成始终坚信,要对高句丽、百济、以及岭南、林邑、甚至是云南、黔中、西山、青海,以及安西北庭等地,实现真正的控制,只有一条途径,移民换种。
除此之外,想要征服同化,基本上很难有可能。
汉代时倭人就向中原称臣了,也接受册封了,可有什么用呢?岛上都是倭人,那么就算他们也接受汉文化,接受儒家文化,但最终他们依然是倭国人。
“让吏部给徐小凤颁发志贺县令告身,授他县令之印。另外,朕也按此前诏令,将志贺县中的志贺岛划给徐小凤,做为他的封地,授他志贺县开国男爵,赐他一百户真封食邑。志贺县做为海外殖民地,其地的所有税赋收益,他可享有三之一,其余三之二上缴朝廷。”
志贺岛处于那津港湾的出口要地,控制住这个岛在手,是很有益处的。
罗成这样的战略高手,一眼就看到这个岛的重要性。
那津港,接下来必然能够快速发展更加繁荣,则志贺岛的重要性越来越强。
徐小凤又曾做为皇帝的亲军侍卫,这就是一颗忠心的钉子。
更不必说,海外殖民地政策,本就是皇帝一手推出的,现在徐小凤这个典型当然值得立一立,推一推的。
东瀛的苏我马子为了得到朝廷的支持,连半个肥国都愿意的共手让出,更不要说什么小小的志贺岛,他就算知道这岛的作用,可也还是送出了,就表明了他的态度,他要向朝廷表明忠心。
皇帝当然也乐得收下这份忠心。
这就比如,苏我马子不但把自己年轻的女儿送入了皇帝的宫中,甚至一回倭国,就马上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也送到中原,名为随驾护卫,侍奉天子,实际上就是质子。
“从山东给志贺岛迁五百户人口过去,另外从百济给移百济和高句丽人各两百户口。既然志贺设县,那就得有几分县的样子,虽说这县是在东瀛道下,但也可以由朝廷让百济道代管嘛。”
王珪立即心领神会。
这就跟从肥国分出来的肥前县一样,名义上是东瀛道筑紫郡下,但实际上却是由百济道和东明郡代管。
移民换种,肥前和志贺先行吧。
王珪领命退下,心中暗道,这个徐小凤真是好命,跟李世民一样能惹事,但皇帝却偏偏就是欣赏这样的人。
李世民夺了狮子城,如今成了林邑道宣帅兼太守。
徐小凤抢了那津,占了志贺,现在也成了志贺县开国男爵。
有了这两个榜样在,只怕接下来,会有无数胆大之人,也会沿着这条路走了。
王珪不知道这个头一开,最终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不过想想一个大秦的退役士兵,如今却占着倭人的土地,打造殖民据点,接下来还要移民殖民,想想倒也挺兴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