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郎朗的读书声听起来甚是悦耳,赵彦坐在社学门外的石头上正托腮沉思,不远处一头老黄牛趁他不注意,已经溜到路旁的桃树林中,开始做些类似牛嚼牡丹的举动。
黄粱一梦二十年,却终究是梦,总有醒来的时候。可是赵彦这算是梦吗?若是梦的话,又该何时清醒过来?
赵彦本是21世纪的一名平凡青年,籍籍无名、碌碌无为或许便是他的人生写照。只是上天总喜欢与人开玩笑,某天当他自睡梦中醒来时,蓦然发现自己竟然返老还童,变成了一副少年人模样。
若只是返老还童倒也罢了,或许可以解释成超自然现象,或是生物学奇迹之类,只是现实是残酷的,赵彦如今的身份,确实是大明正统年间的一名乡村少年无疑。
在旁人惊异的目光中,赵彦度过了初至大明的两个月,到了如今也有些认命了。
既来之则安之,或许是老天爷看自己过的不顺心,便让不知何处的一只蝴蝶轻扇了一下翅膀,而后将自己扇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明朝,最起码这里没有三聚氰胺毒奶粉,没有地沟油,更没有遮天蔽日的雾霾。
趁着赵彦在出神,我们还是先来介绍一下赵彦此时的身世吧。
性别:男;
年龄:十四岁;
籍贯:大明北直隶真定府深州桃村;
工作学习情况:喂鸡放牛、洒扫庭院、跑腿送饭等等;
家庭成员:祖辈无,父辈有父亲、大伯、大娘、三叔、三婶,同辈有堂哥、堂姐(已出嫁)、堂妹各一人;
家庭成员现状:父亲赵信在镇上做长工,其余人等在乡下务农。
……
怔怔沉思了半晌,赵彦终于发现牛不见了,这可是家中的宝贝,大娘还等着它下了小牛犊子后卖钱呢,若是丢了,赵彦自觉吃罪不起,只得着急忙慌的四下寻找,出了一头热汗后,终于在桃林中将其牵了出来。
正在此时,社学下学了,十几名大小不一的少年从里面中一涌而出,而后嬉闹着四散而去。
一名白白胖胖的少年见了不远处的赵彦,笑嘻嘻的走了过来,而后一把搂住他的肩膀,问道:“小郎,你来接我下学么?”
这名少年是赵彦的堂哥,比他大两岁,名叫赵启,其性情顽劣,好逸恶劳,两年前便被送来社学跟着陈秀才读书,结果到现在连两位数的加减都要算个半天,赵彦与这位堂哥熟悉后,只能说一句蠢也是要有个限度的。
赵彦抽身从赵启的臂膀中钻了出来,而后抹了把额头的汗水,淡淡说道:“大哥,你先回家吧,这牛没吃饱,我再放会儿。”
赵启摸了摸鼻子,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感觉这位堂弟病好之后跟变了个人似的,言行举止间总有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思。
等四周重归静谧,赵彦四下打量了一眼,随后找了个地方将牛拴好,接着走到了社学门前,里面的陈秀才正襟危坐,正捧着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
明承元制,洪武八年,朝廷下令各府、州、县皆立社学,以教化为主要任务,教育内容包括蒙学书籍、御制大诰、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以及经史历算之类。
正统元年,朝廷又令提学官及府县官对社学进行扶持和监督,将社学推广到广大农村,或称为社学,或称为村塾,社学中品学兼优者,可免试补为秀才。
陈秀才名为陈道,今年三十岁出头,几年前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秀才功名,本来众人一致看好他能再上层楼,可惜两次乡试均未建功,为了生活,如今他只能在村东社学中以教书为生。
士农工商,自古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就很高,虽然如今有穷秀才富举人之说,但是对于乡下土生土长的农民来说,穷秀才已然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不仅免徭役,就算见了县太爷也不用下跪,在乡下更是拥有不下于宗族长老的权威,所以他备受村人景仰,家里还算过得去的人家,也多半会送孩子来他这里进学,不求能科举做官,只求识文断字、能写会算即可。
赵彦站在门外怅然良久,他此行其实是来求学的,只是脸皮薄,实在不好意思开口,因为他交不起束脩。
赵彦之所以想进学,其实很简单,既然他已经来了这个世界,又看不到回去的希望,那为什么不让自己过的好一些呢?若想过的好一些,只有两个选择,权或者钱。
在封建社会,又是个官本位的社会,赵彦理所应当的选择了‘权’。
之前他也曾试探着跟大伯说起过自己想要进学的想法,不过被大娘王氏一句交不起束脩给打发了,当时王氏那副嘴脸,赵彦现在依旧记得清清楚楚。
家中的情况赵彦也略微有些了解,种地只能保证基本生活,不说也罢,只说自己那便宜老爹赵信,每个月在镇上做工的钱都会交给大房掌管,几年积攒下来,怎么也要有个几两银子吧,偏偏你们的儿子进学可以,做为主要进项来源的二房的儿子进学就不行,这是何道理?
既然此路不通,赵彦便自己想办法,如此方才有他如今的行径。
等赵彦入内拜见陈道,并说出自己的来意后,陈道开口问道:“彦哥儿,你今年多大了?”
赵彦猜不透陈道为何这样问,迟疑片刻后才回答道:“小子生于宣德五年,今年一十四岁。”
陈道点点头,沉吟片刻后说道:“近日镇上的王员外,托我为其幼子寻一书童,不求能知书识字,只要聪明伶俐,能伺候其子读书即可,不知你可愿做书童这差事?”
赵彦诧异的看着陈道,问道:“陈先生,可是我爹做工的那个王家?
“不错,就是王员外家。”陈道点点头,淡淡说道:“另外,书童需要签订死契,每月月钱一百文。”
听到‘死契’两个字,赵彦想也没想,断然回绝道:“多谢陈秀才好意,小子无意去做这书童。”
陈道好意相询,不想却被赵彦一口回绝,他倒也不动气,只是好奇问道:“为何?这书童只需贴身伺候主人,并无脏活累活,且每月有百文钱可拿,总好过你成天喂鸡放牛吧?”
郎朗的读书声听起来甚是悦耳,赵彦坐在社学门外的石头上正托腮沉思,不远处一头老黄牛趁他不注意,已经溜到路旁的桃树林中,开始做些类似牛嚼牡丹的举动。
黄粱一梦二十年,却终究是梦,总有醒来的时候。可是赵彦这算是梦吗?若是梦的话,又该何时清醒过来?
赵彦本是21世纪的一名平凡青年,籍籍无名、碌碌无为或许便是他的人生写照。只是上天总喜欢与人开玩笑,某天当他自睡梦中醒来时,蓦然发现自己竟然返老还童,变成了一副少年人模样。
若只是返老还童倒也罢了,或许可以解释成超自然现象,或是生物学奇迹之类,只是现实是残酷的,赵彦如今的身份,确实是大明正统年间的一名乡村少年无疑。
在旁人惊异的目光中,赵彦度过了初至大明的两个月,到了如今也有些认命了。
既来之则安之,或许是老天爷看自己过的不顺心,便让不知何处的一只蝴蝶轻扇了一下翅膀,而后将自己扇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明朝,最起码这里没有三聚氰胺毒奶粉,没有地沟油,更没有遮天蔽日的雾霾。
趁着赵彦在出神,我们还是先来介绍一下赵彦此时的身世吧。
性别:男;
年龄:十四岁;
籍贯:大明北直隶真定府深州桃村;
工作学习情况:喂鸡放牛、洒扫庭院、跑腿送饭等等;
家庭成员:祖辈无,父辈有父亲、大伯、大娘、三叔、三婶,同辈有堂哥、堂姐(已出嫁)、堂妹各一人;
家庭成员现状:父亲赵信在镇上做长工,其余人等在乡下务农。
……
怔怔沉思了半晌,赵彦终于发现牛不见了,这可是家中的宝贝,大娘还等着它下了小牛犊子后卖钱呢,若是丢了,赵彦自觉吃罪不起,只得着急忙慌的四下寻找,出了一头热汗后,终于在桃林中将其牵了出来。
正在此时,社学下学了,十几名大小不一的少年从里面中一涌而出,而后嬉闹着四散而去。
一名白白胖胖的少年见了不远处的赵彦,笑嘻嘻的走了过来,而后一把搂住他的肩膀,问道:“小郎,你来接我下学么?”
这名少年是赵彦的堂哥,比他大两岁,名叫赵启,其性情顽劣,好逸恶劳,两年前便被送来社学跟着陈秀才读书,结果到现在连两位数的加减都要算个半天,赵彦与这位堂哥熟悉后,只能说一句蠢也是要有个限度的。
赵彦抽身从赵启的臂膀中钻了出来,而后抹了把额头的汗水,淡淡说道:“大哥,你先回家吧,这牛没吃饱,我再放会儿。”
赵启摸了摸鼻子,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感觉这位堂弟病好之后跟变了个人似的,言行举止间总有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思。
等四周重归静谧,赵彦四下打量了一眼,随后找了个地方将牛拴好,接着走到了社学门前,里面的陈秀才正襟危坐,正捧着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
明承元制,洪武八年,朝廷下令各府、州、县皆立社学,以教化为主要任务,教育内容包括蒙学书籍、御制大诰、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以及经史历算之类。
正统元年,朝廷又令提学官及府县官对社学进行扶持和监督,将社学推广到广大农村,或称为社学,或称为村塾,社学中品学兼优者,可免试补为秀才。
陈秀才名为陈道,今年三十岁出头,几年前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秀才功名,本来众人一致看好他能再上层楼,可惜两次乡试均未建功,为了生活,如今他只能在村东社学中以教书为生。
士农工商,自古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就很高,虽然如今有穷秀才富举人之说,但是对于乡下土生土长的农民来说,穷秀才已然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了,不仅免徭役,就算见了县太爷也不用下跪,在乡下更是拥有不下于宗族长老的权威,所以他备受村人景仰,家里还算过得去的人家,也多半会送孩子来他这里进学,不求能科举做官,只求识文断字、能写会算即可。
赵彦站在门外怅然良久,他此行其实是来求学的,只是脸皮薄,实在不好意思开口,因为他交不起束脩。
赵彦之所以想进学,其实很简单,既然他已经来了这个世界,又看不到回去的希望,那为什么不让自己过的好一些呢?若想过的好一些,只有两个选择,权或者钱。
在封建社会,又是个官本位的社会,赵彦理所应当的选择了‘权’。
之前他也曾试探着跟大伯说起过自己想要进学的想法,不过被大娘王氏一句交不起束脩给打发了,当时王氏那副嘴脸,赵彦现在依旧记得清清楚楚。
家中的情况赵彦也略微有些了解,种地只能保证基本生活,不说也罢,只说自己那便宜老爹赵信,每个月在镇上做工的钱都会交给大房掌管,几年积攒下来,怎么也要有个几两银子吧,偏偏你们的儿子进学可以,做为主要进项来源的二房的儿子进学就不行,这是何道理?
既然此路不通,赵彦便自己想办法,如此方才有他如今的行径。
等赵彦入内拜见陈道,并说出自己的来意后,陈道开口问道:“彦哥儿,你今年多大了?”
赵彦猜不透陈道为何这样问,迟疑片刻后才回答道:“小子生于宣德五年,今年一十四岁。”
陈道点点头,沉吟片刻后说道:“近日镇上的王员外,托我为其幼子寻一书童,不求能知书识字,只要聪明伶俐,能伺候其子读书即可,不知你可愿做书童这差事?”
赵彦诧异的看着陈道,问道:“陈先生,可是我爹做工的那个王家?
“不错,就是王员外家。”陈道点点头,淡淡说道:“另外,书童需要签订死契,每月月钱一百文。”
听到‘死契’两个字,赵彦想也没想,断然回绝道:“多谢陈秀才好意,小子无意去做这书童。”
陈道好意相询,不想却被赵彦一口回绝,他倒也不动气,只是好奇问道:“为何?这书童只需贴身伺候主人,并无脏活累活,且每月有百文钱可拿,总好过你成天喂鸡放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