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把你掰直 作者:寻香踪
分卷阅读134
嗯,真正冷的是东北。”陈赞随口答,举着相机给谈天拍照,将银装素裹的纯洁世界和纯洁的谈天一起拍进去,一样的圣洁,一样的让人沉醉其中就不想再出来。
两人在雪地里走过了天下最风流的地方,走过了天下学子们最向往的象牙塔,在寂静空旷的校园内信步,无暇的雪地上,留下了他们的深深足迹。
谈天回过头,看了看来时的路:“小赞,我们在华大也留下了痕迹。”
“是啊,运气真好,居然能碰上下雪天。”陈赞也感叹说,将他们俩的足迹拍下来,两行足迹,并排而行,歪歪扭扭,不离不弃,足迹深深,这就是他们走过的路,也将会是以后他们要走的路,留着以后的日子慢慢看。
谈天站在雪地里四望了一下:“这学校真大!”
陈赞笑起来:“明年考这里吧。”
“华大?”谈天吃了一惊,华大可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啊。
陈赞挑眉看他:“你没信心吗?”
“可是,不是,那个,这学校很难考吧,分数肯定特别高。”谈天第一次有些不太自信。
“怕什么!他这里的学生还不是全国各地招收来的,只要分数够,就能上,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我也准备考京大。”陈赞第一次跟谈天坦言自己将来的打算。
谈天看着陈赞:“你要考京大?你已经选好学什么了?”
陈赞点点头:“嗯,我准备读文科了,物理化学我还是觉得费劲,虽然也学得会,但是费的精力太多了。你还是学理科吧,政治和历史对你来说也很头大吧,都是要死记硬背的。”
谈天连忙说:“可是我想和你在一个班。”
陈赞摇头:“没有必要,坛子,就算是你报了文科,我们也未必会分在一个班,所以还是学你擅长和喜欢的,这样才能拿出最大的兴趣来学,才会取得最好的成绩。你学了理科,将来考华大或京大都可以,我学了文科,也可以一样报考这两所学校的。只要我们都能发挥得好,将来还会是在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城市。你看,华大和京大隔了一条街而已,近得很。”
谈天想一想,觉得也行得通,点点头:“好,我努力!”
陈赞笑起来:“一定要努力啊,我在北京等你!”陈赞知道自己这么一说,谈天肯定会努力的,到时候能不能考上这两所大学不知道,至少他们在以这两个学校为目标,就算是上不这里,将来应该也会考个不错的学校吧。以陈赞的人生经验来说,上大学,就应该去大城市上,这样会给自己提供一个开阔的平台和优胜于小地方的环境优势,在思想眼界上都有一个大的提升。
两人在北京待了一个礼拜,游过了皇家园林颐和园,也去过了跟谈天名字掉个个的天坛,撒下许多欢声笑语,终于准备回家了。他们过来的时候,春运还没有开始,陈赞比较有经验,买的是往返票,所以回去的时候也就不需要辛辛苦苦排队买票了。
这个年代,因为车次少,春运比后来要糟糕得多,火车上全都挤满了人,连行李架上都是人。整个列车车厢用人肉罐头来形容毫不为过。
回程买的依旧是软卧,到底还是花钱买服务,软卧车厢比起普通车厢,条件还是优越太多了,起码不会塞得整个车厢都是人。谈天是第一次感受春运的盛况,看见车厢外拥挤的人群,不由得咋舌:“坐火车的人怎么这么多?”
“都是为了生活啊,小地方的人为了更好的前程,农村人收入少,呆不下去,便都往大城市里跑,老人孩子都扔在家里,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便往家里飞,都成了候鸟了。我们家那边也有很多人南下广东啊。”陈赞感慨地说。
谈天说:“真辛苦啊。”
陈赞笑笑:“是啊,所以我想让我们那边的人,不出门也能赚大钱,这样就不用受这种苦了。老人孩子也能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谈天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陈赞:“小赞,我现在终于理解你的理想了。”
“那就来跟我一起干吧。”
谈天目光灼灼:“好!”
千辛万苦回到家,已经过了小年。两个风尘仆仆的人裹挟着北国的冰雪回到笼罩着青色炊烟、下着冷雨的家里,虽然很冷,但却觉得温暖,外面的世界再大、再繁华,也不及自家好啊。陈赞和谈天出了一趟远门,终于能够理解那些背着大包小包面带尘灰色的务工者,都要历尽千辛万苦回家的心情。
这个假期收获最丰富的,便是两沓子厚厚的照片。谈天将所有的胶卷都洗了两张,和陈赞每人拿了一份。他将陈赞的照片及两个人的合照都收起来,用一个精美的相册装了,然后锁起来,放在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
陈赞则将那张雪地里的足迹照片用一个相框装起来,放在自己床头。别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以为雪景好看。谈天追问陈赞原因。陈赞笑一笑,说:“这是我们俩走过的路,虽然歪歪扭扭的,但是我们一直都没有远离对方,以后的路,我们还会继续一起走。”
谈天感动得一塌糊涂,从背后搂住陈赞,很久都没说话。
陈巧从上海回来过寒假,她现在出落得楚楚动人,正是一朵绽放得最美丽的山茶花。谈天心想,要是郑伯齐看到现在的巧姐,必定会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吧。
陈赞和谈天年前又去了一趟郑伯齐家,给他送北京带回来的礼物,在华大买的纪念品,也带了点自家的土特产过去。
中午的时候,郑伯齐妈妈金阿姨下班回来了,留他们在家吃午饭。金阿姨是个医生,平时也很忙,两口子都没什么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所以郑伯齐小学毕业的时候要求去二中住校,夫妻俩都答应了,没想到这一去就是五六年,这样也就越发没多少时间跟儿子相处了,万幸孩子聪明听话,没怎么让他们操心。
吃饭的时候,郑雄也回来了,快过年了,单位上难得清闲一点,这才有了时间回家来吃午饭。
郑雄对陈赞和谈天两人的印象很深,饭桌上几个人喝着饮料吃饭聊天。说着说着,就说到陈赞家的茶园上去了。
“难怪上次我去你们那儿,看到漫山遍野都是茶树,你们村都在搞油茶种植呢?”郑雄问。
陈赞点点头:“是啊,我爸的意思是要带动我们家那片儿都种这个呢,我们家还准备过完年后办个茶油加工厂。”
郑雄兴奋起来,一拍桌子:“太有魄力了。来,小陈,叔和你碰个杯,为你爸爸干杯。”
陈赞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饮料,又说:“其实我们觉得,要是由我们当地政府带头种
分卷阅读134
-
分卷阅读134
嗯,真正冷的是东北。”陈赞随口答,举着相机给谈天拍照,将银装素裹的纯洁世界和纯洁的谈天一起拍进去,一样的圣洁,一样的让人沉醉其中就不想再出来。
两人在雪地里走过了天下最风流的地方,走过了天下学子们最向往的象牙塔,在寂静空旷的校园内信步,无暇的雪地上,留下了他们的深深足迹。
谈天回过头,看了看来时的路:“小赞,我们在华大也留下了痕迹。”
“是啊,运气真好,居然能碰上下雪天。”陈赞也感叹说,将他们俩的足迹拍下来,两行足迹,并排而行,歪歪扭扭,不离不弃,足迹深深,这就是他们走过的路,也将会是以后他们要走的路,留着以后的日子慢慢看。
谈天站在雪地里四望了一下:“这学校真大!”
陈赞笑起来:“明年考这里吧。”
“华大?”谈天吃了一惊,华大可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啊。
陈赞挑眉看他:“你没信心吗?”
“可是,不是,那个,这学校很难考吧,分数肯定特别高。”谈天第一次有些不太自信。
“怕什么!他这里的学生还不是全国各地招收来的,只要分数够,就能上,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我也准备考京大。”陈赞第一次跟谈天坦言自己将来的打算。
谈天看着陈赞:“你要考京大?你已经选好学什么了?”
陈赞点点头:“嗯,我准备读文科了,物理化学我还是觉得费劲,虽然也学得会,但是费的精力太多了。你还是学理科吧,政治和历史对你来说也很头大吧,都是要死记硬背的。”
谈天连忙说:“可是我想和你在一个班。”
陈赞摇头:“没有必要,坛子,就算是你报了文科,我们也未必会分在一个班,所以还是学你擅长和喜欢的,这样才能拿出最大的兴趣来学,才会取得最好的成绩。你学了理科,将来考华大或京大都可以,我学了文科,也可以一样报考这两所学校的。只要我们都能发挥得好,将来还会是在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城市。你看,华大和京大隔了一条街而已,近得很。”
谈天想一想,觉得也行得通,点点头:“好,我努力!”
陈赞笑起来:“一定要努力啊,我在北京等你!”陈赞知道自己这么一说,谈天肯定会努力的,到时候能不能考上这两所大学不知道,至少他们在以这两个学校为目标,就算是上不这里,将来应该也会考个不错的学校吧。以陈赞的人生经验来说,上大学,就应该去大城市上,这样会给自己提供一个开阔的平台和优胜于小地方的环境优势,在思想眼界上都有一个大的提升。
两人在北京待了一个礼拜,游过了皇家园林颐和园,也去过了跟谈天名字掉个个的天坛,撒下许多欢声笑语,终于准备回家了。他们过来的时候,春运还没有开始,陈赞比较有经验,买的是往返票,所以回去的时候也就不需要辛辛苦苦排队买票了。
这个年代,因为车次少,春运比后来要糟糕得多,火车上全都挤满了人,连行李架上都是人。整个列车车厢用人肉罐头来形容毫不为过。
回程买的依旧是软卧,到底还是花钱买服务,软卧车厢比起普通车厢,条件还是优越太多了,起码不会塞得整个车厢都是人。谈天是第一次感受春运的盛况,看见车厢外拥挤的人群,不由得咋舌:“坐火车的人怎么这么多?”
“都是为了生活啊,小地方的人为了更好的前程,农村人收入少,呆不下去,便都往大城市里跑,老人孩子都扔在家里,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便往家里飞,都成了候鸟了。我们家那边也有很多人南下广东啊。”陈赞感慨地说。
谈天说:“真辛苦啊。”
陈赞笑笑:“是啊,所以我想让我们那边的人,不出门也能赚大钱,这样就不用受这种苦了。老人孩子也能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谈天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陈赞:“小赞,我现在终于理解你的理想了。”
“那就来跟我一起干吧。”
谈天目光灼灼:“好!”
千辛万苦回到家,已经过了小年。两个风尘仆仆的人裹挟着北国的冰雪回到笼罩着青色炊烟、下着冷雨的家里,虽然很冷,但却觉得温暖,外面的世界再大、再繁华,也不及自家好啊。陈赞和谈天出了一趟远门,终于能够理解那些背着大包小包面带尘灰色的务工者,都要历尽千辛万苦回家的心情。
这个假期收获最丰富的,便是两沓子厚厚的照片。谈天将所有的胶卷都洗了两张,和陈赞每人拿了一份。他将陈赞的照片及两个人的合照都收起来,用一个精美的相册装了,然后锁起来,放在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
陈赞则将那张雪地里的足迹照片用一个相框装起来,放在自己床头。别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以为雪景好看。谈天追问陈赞原因。陈赞笑一笑,说:“这是我们俩走过的路,虽然歪歪扭扭的,但是我们一直都没有远离对方,以后的路,我们还会继续一起走。”
谈天感动得一塌糊涂,从背后搂住陈赞,很久都没说话。
陈巧从上海回来过寒假,她现在出落得楚楚动人,正是一朵绽放得最美丽的山茶花。谈天心想,要是郑伯齐看到现在的巧姐,必定会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吧。
陈赞和谈天年前又去了一趟郑伯齐家,给他送北京带回来的礼物,在华大买的纪念品,也带了点自家的土特产过去。
中午的时候,郑伯齐妈妈金阿姨下班回来了,留他们在家吃午饭。金阿姨是个医生,平时也很忙,两口子都没什么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所以郑伯齐小学毕业的时候要求去二中住校,夫妻俩都答应了,没想到这一去就是五六年,这样也就越发没多少时间跟儿子相处了,万幸孩子聪明听话,没怎么让他们操心。
吃饭的时候,郑雄也回来了,快过年了,单位上难得清闲一点,这才有了时间回家来吃午饭。
郑雄对陈赞和谈天两人的印象很深,饭桌上几个人喝着饮料吃饭聊天。说着说着,就说到陈赞家的茶园上去了。
“难怪上次我去你们那儿,看到漫山遍野都是茶树,你们村都在搞油茶种植呢?”郑雄问。
陈赞点点头:“是啊,我爸的意思是要带动我们家那片儿都种这个呢,我们家还准备过完年后办个茶油加工厂。”
郑雄兴奋起来,一拍桌子:“太有魄力了。来,小陈,叔和你碰个杯,为你爸爸干杯。”
陈赞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饮料,又说:“其实我们觉得,要是由我们当地政府带头种
分卷阅读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