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的内容不胫而走。
网络上质疑英雄从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网络监管很松散,导致很多人随便说想说的话而不用付出责任,以至于慢慢变得放纵。
陆军装甲兵学院的这堂课直接点燃了这团火。
网络上不少此前就鼓吹英雄事迹是假的的人此时更是跳的欢实。各种负面的言论随心所欲地通过网络散布传播,以至于更多不明真相的人都被这些铺天盖地的话迷惑。
某电视台,一位年轻漂亮的主持人正在采访一位年逾花甲的军事作家。当采访到了中途,这位主持人忽然问道:
“老师,网上说用身体挡住枪膛的事情是假的,甚至你们军校的学生都开始质疑了,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这位从一开始都笑眯眯的军事作家瞬间收敛了笑容。原本翘腿坐在椅子上的他缓缓站起身来:
“这节目我不做了,我个人封杀你们这个电视台。你可以现在叫你们台长来,咱们开着摄像机,就三个人坐着好好说说这个事情。你有本事能把咱们论理这一段播出去,我服你们电视台是这个。”
老先生竖起大拇指,等了一分钟,见现场毫无反应,胳膊只是那么一转,拇指朝下:
“我不反对你们娱乐至死,但英雄不能被你们说着玩。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有出息的民族来调侃自己的先辈,我们这个国土上高楼大厦太多,纪念碑太少。你们现在,不过是这个。”
节目导演紧急疏散了现场观众,不过虚张声势的三令五申不准泄露节目内容已经完全无法阻挡年轻人将手机里方才拍摄的片段发布到网络。
老先生一番铿锵有力的回答直接让更多愿意相信英雄存在的人们感受到了底气所在。
下面的人在行动,上面也没有歇着。
当晚的新闻忽然延长了五分钟。
这五分钟时间,播放了那位英雄的生平事迹,当年表彰的证据和证书,他的老战友们亲口讲述的故事,以及最为关键的证据——敌方在当时的报纸上报道过的内容。
这些本该安静地陈放在档案馆最深处,让岁月静静埋藏的历史,经过这样一件事情,被彻底翻了出来。
那张陈旧的外国报纸上,就连他们的记者都使用了很多感叹性的词汇表述他对这名华夏普通军人的敬畏。
官方的定论,让很多精神上的米国追随者瞬间开始为黑而黑。不过这一次他们遭受的反击可就凌厉多了。
首先沈耘讲述的三个故事不胫而走。
三个故事中有人活着,有人死了。但这些都是发生在近些年的事情,比起几十年前,证据更加容易收集。
《华夏日报》于次日的首页,非常鲜明地印制了几组雪域高原的照片。这些照片里,有些是专门使用小型飞行装备下到深谷内拍摄的,有些是采用无人机高空拍摄的。
这些照片内基本都标注了海拔,氧分压,温度等这些自然条件的数据。
高原边防战士们那冻肿的双手,干裂的嘴唇,冻得变形的双脚,揭开了生命禁区中华夏军人的坚守。
华夏日报第一次用十分严厉的措辞公开质问:“那些质疑英雄的,你们有胆量来这里过一夜吗?”
正如沈耘所说的那样,只有自己做不到,才会质疑别人做到了。那些只有胆量在键盘上驰骋向自己的精神国籍彰显忠心的家伙,别说有没有胆量,通往这些地方的路上,那小体格估计就得挂了。
不过这还没完。
这么严峻的事情,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地揭过。
一篇名为《我只是不想被淘汰》的报道在第二天登上《华夏日报》的版面。
陆军装甲兵学院的学生们终于知道沈耘口中说的那个二愣子叫做蒋明云。
稍微大胆猜测过的学员已经完全知道了沈耘来这里教书的原因,大动干戈只为了救援这样一个基层军官,很多学员已经完全被沈耘的魅力征服。
不过对蒋明云这个人,倒是评价不一。
有些人说蒋明云就是傻,但同样也有人觉得,华夏军人就是有这样一批傻子,才能在未来战争中,依旧弥补与敌人不算太大的装备差距。
《华夏日报》可不管米分们如何被群起的网友围攻,第三天的日报上,头版刊登了最后一个故事。
“淋漓的鲜血从抱着那具身躯的指缝中流淌,他似乎想说出最后一句对家人的思念,但他已经失去了力气。”
很难相信多少年来一直刻板正经的华夏日报头版,今天忽然变得这么煽情。但事实就是,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阅读了这篇报道的人们,看着那些清晰的照片,都会忍不住失声痛哭。
“华夏领土的神圣,华夏军队的威严,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军人用他们的血汗和青春,乃至生命换来的。你们可以娱乐至死,你们可以肆意喧嚣,但请在人性的深处,依旧保留对这些‘傻子’们,最后的尊重。”
这一个个文字,似乎成了对那些肆意质疑的无能者们公然讨伐的檄文,一张张照片在华夏日报的官方博客上持续发布。
那些早就被人们所遗忘的英雄们,在他们的生命尽头得到的最后一张照片,无论黑白还是彩色,那凄凉的画面无疑是一个个饱含愤怒的巴掌,狠狠拍打在肆意质疑者的脸上。
等待他们的,终将是华夏对英雄日益崇敬,是他精神向往的国度对他毫不理会的痛苦。
与此同时,陆军装甲兵学院的训练场上,今天所有的学员都站在这里。
关于那名起身质疑的学员,学院到底还是做出了处分的决定。
其实严格来说这份决定并不是学院自己做的,而是陆军某位将军在公开的发言中说出来的:
“如果我们自己的军人都不相信我们的英烈,那将来谁还会相信,我们传承和发扬的精神,可以带着我们走向胜利?装备再好,放到那些没有勇气的人手里,它能发挥的战斗力,或许只是火药在枪膛的那声巨响。”
网络上质疑英雄从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网络监管很松散,导致很多人随便说想说的话而不用付出责任,以至于慢慢变得放纵。
陆军装甲兵学院的这堂课直接点燃了这团火。
网络上不少此前就鼓吹英雄事迹是假的的人此时更是跳的欢实。各种负面的言论随心所欲地通过网络散布传播,以至于更多不明真相的人都被这些铺天盖地的话迷惑。
某电视台,一位年轻漂亮的主持人正在采访一位年逾花甲的军事作家。当采访到了中途,这位主持人忽然问道:
“老师,网上说用身体挡住枪膛的事情是假的,甚至你们军校的学生都开始质疑了,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这位从一开始都笑眯眯的军事作家瞬间收敛了笑容。原本翘腿坐在椅子上的他缓缓站起身来:
“这节目我不做了,我个人封杀你们这个电视台。你可以现在叫你们台长来,咱们开着摄像机,就三个人坐着好好说说这个事情。你有本事能把咱们论理这一段播出去,我服你们电视台是这个。”
老先生竖起大拇指,等了一分钟,见现场毫无反应,胳膊只是那么一转,拇指朝下:
“我不反对你们娱乐至死,但英雄不能被你们说着玩。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有出息的民族来调侃自己的先辈,我们这个国土上高楼大厦太多,纪念碑太少。你们现在,不过是这个。”
节目导演紧急疏散了现场观众,不过虚张声势的三令五申不准泄露节目内容已经完全无法阻挡年轻人将手机里方才拍摄的片段发布到网络。
老先生一番铿锵有力的回答直接让更多愿意相信英雄存在的人们感受到了底气所在。
下面的人在行动,上面也没有歇着。
当晚的新闻忽然延长了五分钟。
这五分钟时间,播放了那位英雄的生平事迹,当年表彰的证据和证书,他的老战友们亲口讲述的故事,以及最为关键的证据——敌方在当时的报纸上报道过的内容。
这些本该安静地陈放在档案馆最深处,让岁月静静埋藏的历史,经过这样一件事情,被彻底翻了出来。
那张陈旧的外国报纸上,就连他们的记者都使用了很多感叹性的词汇表述他对这名华夏普通军人的敬畏。
官方的定论,让很多精神上的米国追随者瞬间开始为黑而黑。不过这一次他们遭受的反击可就凌厉多了。
首先沈耘讲述的三个故事不胫而走。
三个故事中有人活着,有人死了。但这些都是发生在近些年的事情,比起几十年前,证据更加容易收集。
《华夏日报》于次日的首页,非常鲜明地印制了几组雪域高原的照片。这些照片里,有些是专门使用小型飞行装备下到深谷内拍摄的,有些是采用无人机高空拍摄的。
这些照片内基本都标注了海拔,氧分压,温度等这些自然条件的数据。
高原边防战士们那冻肿的双手,干裂的嘴唇,冻得变形的双脚,揭开了生命禁区中华夏军人的坚守。
华夏日报第一次用十分严厉的措辞公开质问:“那些质疑英雄的,你们有胆量来这里过一夜吗?”
正如沈耘所说的那样,只有自己做不到,才会质疑别人做到了。那些只有胆量在键盘上驰骋向自己的精神国籍彰显忠心的家伙,别说有没有胆量,通往这些地方的路上,那小体格估计就得挂了。
不过这还没完。
这么严峻的事情,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地揭过。
一篇名为《我只是不想被淘汰》的报道在第二天登上《华夏日报》的版面。
陆军装甲兵学院的学生们终于知道沈耘口中说的那个二愣子叫做蒋明云。
稍微大胆猜测过的学员已经完全知道了沈耘来这里教书的原因,大动干戈只为了救援这样一个基层军官,很多学员已经完全被沈耘的魅力征服。
不过对蒋明云这个人,倒是评价不一。
有些人说蒋明云就是傻,但同样也有人觉得,华夏军人就是有这样一批傻子,才能在未来战争中,依旧弥补与敌人不算太大的装备差距。
《华夏日报》可不管米分们如何被群起的网友围攻,第三天的日报上,头版刊登了最后一个故事。
“淋漓的鲜血从抱着那具身躯的指缝中流淌,他似乎想说出最后一句对家人的思念,但他已经失去了力气。”
很难相信多少年来一直刻板正经的华夏日报头版,今天忽然变得这么煽情。但事实就是,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阅读了这篇报道的人们,看着那些清晰的照片,都会忍不住失声痛哭。
“华夏领土的神圣,华夏军队的威严,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军人用他们的血汗和青春,乃至生命换来的。你们可以娱乐至死,你们可以肆意喧嚣,但请在人性的深处,依旧保留对这些‘傻子’们,最后的尊重。”
这一个个文字,似乎成了对那些肆意质疑的无能者们公然讨伐的檄文,一张张照片在华夏日报的官方博客上持续发布。
那些早就被人们所遗忘的英雄们,在他们的生命尽头得到的最后一张照片,无论黑白还是彩色,那凄凉的画面无疑是一个个饱含愤怒的巴掌,狠狠拍打在肆意质疑者的脸上。
等待他们的,终将是华夏对英雄日益崇敬,是他精神向往的国度对他毫不理会的痛苦。
与此同时,陆军装甲兵学院的训练场上,今天所有的学员都站在这里。
关于那名起身质疑的学员,学院到底还是做出了处分的决定。
其实严格来说这份决定并不是学院自己做的,而是陆军某位将军在公开的发言中说出来的:
“如果我们自己的军人都不相信我们的英烈,那将来谁还会相信,我们传承和发扬的精神,可以带着我们走向胜利?装备再好,放到那些没有勇气的人手里,它能发挥的战斗力,或许只是火药在枪膛的那声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