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什么时候能发财
高氏现在脸色难看的要死,哪里会有什么反应?
不气得吐血已经够好的了!
可再气又有什么用呢?
猪油已经用来炕病了,面也已经用上了,只能吃了。
肝疼!
心口疼!
高氏白了站在那里装傻充愣的云绣一眼,转身回了里屋,她得上炕去躺着,要不然非得被这个新进门的媳妇儿给气死不可。
这哪里娶的是媳妇儿啊,分明是娶了一个老祖宗回来。
高氏没吭声,万氏也只能听从赵德仓的吩咐出门去了。临走之前,还看了云绣一眼,只觉得她这个二弟妹还真是既可爱又可气。
“娘,咱们家发财啦,咋突然做了这么一桌好饭好菜啊?”
要是搁在平时,今天本来轮到她做饭的。
可家里多了一个新媳妇,高晓芸今天虽然早早地醒了,但醒来之后就睡了一个回笼觉。
一觉醒来,心情舒爽得很。
洗把脸,来到里屋,看到炕上炕桌上的饭菜,脸上立刻浮起一抹笑意,开口问了高氏一句。
视线却扫向坐在炕上低着头默不作声的云绣。
“发什么财!一家子一个个都是穷酸命,什么时候能发上财!”
高氏听高晓芸一问,还在气头上的她就愤愤地回了一句。
转头看向云绣,咬着牙狠狠剜了她一眼。
可还没转过来视线,她就胳膊就被坐在她身边的赵德仓拉了一把,“咋说话呢,大清早的,也不嫌晦气。我看咱们家的人都是有福气的,早晚都会发财的。”
“好了,都坐下吃饭,谁要是再吭声说话,饭就别吃了,都给我滚出去。”
就目前这屋里的气氛,赵德仓觉得他这个一家之主再不撂下一句狠话,说不定接下来谁要是一句话没说好,这屋里就又该吵起来了。
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好在他在这个家里说话还是有分量的,特地扫了一眼小高氏,只见她也闭上了嘴,他才拿起来筷子。
还别说,这老二媳妇办事毛躁是毛躁,但这做饭的手艺还挺不错,这油馍烙的味道十分鲜美。
一顿早饭在安静的氛围中结束,大约是因为味道还不错,就连高氏都吃的饱饱的,连带着对云绣的怨气少了几分。
吃过饭,吩咐云绣去收拾碗筷,她则把最近一个月做的绣品全都打包起来,叫上赵正军拉着架子车,让万氏跟着,他们三人就去了镇上。
在他们离开的时候,云绣已经收拾好了碗筷,来到院子里,望着他们离开,心里也想跟着去镇上看看。
但终究,她没敢开口。
站了一会儿,她就回了自己屋中。
她一进门就看到赵正阳蹲坐在锅灶门口将火升了起来,见她进来,抬头看她一眼,犹犹豫豫间,开口问道:“媳妇儿,今天早上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也不要怪娘。她穷日子过惯了,就有些抠门,所以……”
赵正阳挑了好几趟水,留了他们屋两桶水,大哥三弟屋各两桶,最后两桶担进了堂屋。
担完水,众人已经在里屋坐好了。
不气得吐血已经够好的了!
可再气又有什么用呢?
猪油已经用来炕病了,面也已经用上了,只能吃了。
肝疼!
心口疼!
高氏白了站在那里装傻充愣的云绣一眼,转身回了里屋,她得上炕去躺着,要不然非得被这个新进门的媳妇儿给气死不可。
这哪里娶的是媳妇儿啊,分明是娶了一个老祖宗回来。
高氏没吭声,万氏也只能听从赵德仓的吩咐出门去了。临走之前,还看了云绣一眼,只觉得她这个二弟妹还真是既可爱又可气。
“娘,咱们家发财啦,咋突然做了这么一桌好饭好菜啊?”
要是搁在平时,今天本来轮到她做饭的。
可家里多了一个新媳妇,高晓芸今天虽然早早地醒了,但醒来之后就睡了一个回笼觉。
一觉醒来,心情舒爽得很。
洗把脸,来到里屋,看到炕上炕桌上的饭菜,脸上立刻浮起一抹笑意,开口问了高氏一句。
视线却扫向坐在炕上低着头默不作声的云绣。
“发什么财!一家子一个个都是穷酸命,什么时候能发上财!”
高氏听高晓芸一问,还在气头上的她就愤愤地回了一句。
转头看向云绣,咬着牙狠狠剜了她一眼。
可还没转过来视线,她就胳膊就被坐在她身边的赵德仓拉了一把,“咋说话呢,大清早的,也不嫌晦气。我看咱们家的人都是有福气的,早晚都会发财的。”
“好了,都坐下吃饭,谁要是再吭声说话,饭就别吃了,都给我滚出去。”
就目前这屋里的气氛,赵德仓觉得他这个一家之主再不撂下一句狠话,说不定接下来谁要是一句话没说好,这屋里就又该吵起来了。
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好在他在这个家里说话还是有分量的,特地扫了一眼小高氏,只见她也闭上了嘴,他才拿起来筷子。
还别说,这老二媳妇办事毛躁是毛躁,但这做饭的手艺还挺不错,这油馍烙的味道十分鲜美。
一顿早饭在安静的氛围中结束,大约是因为味道还不错,就连高氏都吃的饱饱的,连带着对云绣的怨气少了几分。
吃过饭,吩咐云绣去收拾碗筷,她则把最近一个月做的绣品全都打包起来,叫上赵正军拉着架子车,让万氏跟着,他们三人就去了镇上。
在他们离开的时候,云绣已经收拾好了碗筷,来到院子里,望着他们离开,心里也想跟着去镇上看看。
但终究,她没敢开口。
站了一会儿,她就回了自己屋中。
她一进门就看到赵正阳蹲坐在锅灶门口将火升了起来,见她进来,抬头看她一眼,犹犹豫豫间,开口问道:“媳妇儿,今天早上的事情,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也不要怪娘。她穷日子过惯了,就有些抠门,所以……”
赵正阳挑了好几趟水,留了他们屋两桶水,大哥三弟屋各两桶,最后两桶担进了堂屋。
担完水,众人已经在里屋坐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