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霍瓦依群岛进行的战斗,足以证明相对于舰载航空兵的作战能力,特别是由作战半径与载弹量决定的进攻能力,搭载平台的机动行能处于次要地位,远远没有以往认识的那么重要。
没有足够的攻击力,机动性再好都是白搭。
至于跟机动性能挂钩的生存能力,在高性能的反舰导弹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而且受机动能力影响的战术灵活性,能通过其他手段,比如准确及时的情报,以及高效的指挥体系加以弥补。
要说的话,搭载作战半径更远的作战飞机,就能让作战平台靠后部署,等于提高了生存能力。
正是如此,在霍瓦依群岛攻防战结束之后不久,帝国海军就启动了“多用途航空作战平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
该项目并非“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的简单延续。
最突出的变化,也就是增加了其他方面的作战需求。
比如,要求具备不低于防空巡洋舰的防空作战能力,以及把“武库舰”的作战能力纳入战术指标。
虽然这些要求,全都可以通过增加对应分段来获得,不会对主要功能,也就是运作航空兵的能力产生影响,但是过于全面的要求,必然会让系统变得更复杂,并且增加技术风险与建造成本。
关键还有,自卫性质的作战能力没法完全取代护航战舰,进攻性质的作战能力也无法超越航空兵。
换句话说,哪怕拥有强大的自卫能力,仍然需要安排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与大型攻击潜艇为作战平台提供掩护。就算载有数百枚巡航导弹,同样主要依靠搭载的作战飞机执行打击任务。
既然如此,这些额外需求还有必要吗?
要说的话,也就只有在战时,帝国海军才会提出这种完全不在乎成本,以最求完美性能为目的的设计指标。
可惜的是,就是太过全面的要求,使得该项目迟迟没进入到建造阶段。
当然,帝国海军内部的纷争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按战后披露的资料,在设计阶段提出“多用途”性能的,其实是主张继续建造超级航母的保守派,而在项目推进的过程当中,以“技术风险”为由,提出把推迟启动建造工作的也是保守派。
不难看出,“多用途”其实就是“航母派”为该项目设下的圈套。
不用拖到大战结束,只要战略局面出现了调转,掌握战略主动权之后,帝国海军自然就会取消该项目。
所幸的是,在帝国海军当中,除了有支持航母的保守派,同样有支持新型海上作战平台的改革派。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白华伟。
要说的话,也就是获得白华伟的支持,“多用途航空作战平台”项目才获得了重视,并且上升到了装备建造的级别。关键是,在项目发展受到质疑之后,也是白华伟出面,进行了全面调整。
简单的说,就是分成“初期”与“完备”两个阶段,降低研制的技术风险。
“初期型”其实是简化版。
为了降低技术风险,“初期型”只要求航空作战能力达到军方提出的指标,多用途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也就是相关技术的开发进度决定要不要采纳,而且多用途能力由单独的作战模块提供。
也就是说,作战平台只提供最关键的核心功能。
从这个角度看,“初期型”跟战前的“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非常相似,并无本质的区别。
正是如此,才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完成工程建造设计,并且赶在新历151年,也就是大战的第二年开工建造。
当然,与“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相比,“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提升。
整个作战平台由5个核心段构成,核心段的长度均为250米,而且全都配有动力与推进系统。设计的最高航速为30节,续航力不低于12000潜力,各配备有数套用于拦截反舰导弹的末段防御系统。
正是如此,主分段在分散状态下能够跟随特混舰队行动。
不过,真正的变化在各个分段的内部。
虽然5个主分段有一些区别,功能也不是完全相同,但是设备通用率高达95%,包括舰体在内的系统通用率也达到90%。关键是,采用统一标准的接驳方式,能根据需要调整各分段的前后顺序。
这意味着,在组合状态下有着非常突出的抗损性能。
比如5个分段都能充当推进模块,因此只要有一个分段的动力与推进系统还在工作,整个平台就正常航行。
更加重要的是,在战斗当中,可以通过拆除受损分段的方式,让平台保持作战能力。
在理论上,任何一个分段都能够单独运行现役的舰载机,战斗力相当于“薛远征”级超级航母的50%。
此外,只需要2个分段,就能够把航空作战能力提高到b级,为80吨级战术运输机提供起飞与降落所必须的场地,并且为空军战术航空兵的全部作战飞机,提供执行作战任务必须的后勤保障。
即便是“战11b”这样的重型战斗机,执行空战任务的起飞距离也不到500米。
如果5个分段全部正常运作,就能够提供1250米长的跑道,足以让空军的重型攻击机满载起飞,甚至能够让“运15”这种最大载重量达到75吨的重型运输机起降,从而获得完备的持续作战能力。
其实,只要能够解决分段的定位问题,还可以把更多分段拼凑到一起,从而获得更长的跑道。理论上,10个分段就能提供运作“运10a”与“轰10a”所需的空间,成为货真价实的浮动机场。
关键还有,能通过增强横向保障舱段来提高平台的综合作战效能。
其实,这也是“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精华所在。
在标准任务模式下,除了5个主舱段,还有3个横向连接的保障舱段,分别是跟二号主舱段连接的“航空器保障舱段”,跟四号主舱段连接的“作战维护保障舱段”与跟五号主舱段连接的“人员勤务保障舱段”。
这3个舱段的长度都只有150米,不具备独立作战能力,配备的动力与推进系统也只达到辅助舰船的水准。
在作战行动中,保障舱段跟随以快速战斗支援舰为主的辅助舰船编队活动。只有在到达作战海域,并且需要进入战斗状态的时候,才跟主舱段结合,并且为主舱段搭载的作战力量提供支援。
因为采用统一接口,所以保障舱段在理论上能跟任一主舱段对接。
关键还有,可以非常方便的扩展其他保障模块。
比如,要想获得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可以在三号主舱段上对接运载能力达到了3万吨的“弹药与燃油储运舱段”。如果为登陆作战行动提供支持,可以在一号主舱段上对接“地面平台转运舱段”。
要是放弃航行能力,甚至能够通过串联接驳更多的保障舱段。
当然,首要任务是让“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由图纸转变成实物,因此海军没有提出太多的要求。
即便如此,“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建造工作依然是步履维艰。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造成本太过高昂。
一套由5个主舱段与3个保障舱段组成的作战平台,在计划阶段的建造成本就达到“薛远征”级6倍。
可相对的,作战能力未必能够达到“薛远征”级的6倍。
6艘“薛远征”级,能搭载大约600架舰载机,并且一次出动250架舰载机对1500千米范围之内的目标发起攻击。“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最多只能搭载400架舰载机,在一次攻击中出动120架。看上去,后者的作战能力还不到前者的一半。哪怕把作战半径算上,以单位距离弹药投掷量为对比标准,后者的作战能力也只有前者的75%。很明显,“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效费比非常糟糕。
其实,这也是保守派主张建造航母的主要依据。
不过,也就是保守派主张的作战效率,让“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获得帝国高层的全力支持。
道理非常简单,“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在获得适当加强后,能够为包括战略轰炸机在内的所有作战飞机提供支持,从而大幅度的增强海军的战略打击能力,并且成为实现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基础。
相对而言,在战略打击能力方面,超级航母的作战效率为零。
跟建造成本比,技术产生的影响其实更加严重。
第一个必须得解决,根本绕不过去的技术难题就是“全电推进系统”,以及与之息息相关的“综合电力管理系统”。
电力推进,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早在第一次全球大战前,帝国海军与纽兰海军就尝试过使用电动机来推进战舰,也取得了一定的实用经验。
真正难的,其实就是基于“综合电力管理系统”的“全电推进系统”。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让燃气轮机与柴油机等传统的动力系统只带动发电机,而且产生的电能进行统一管理,并且根据实际的需要,分配给推进电机,火控雷达等耗电设备,以此获得最为理想的能效。
因为不再通过传动轴驱动螺旋桨,所以在布置动力系统的时候能主要考虑防护,比如把燃气轮机分散安装在前后两端的舱室里面,确保在遭到攻击的情况下,不会一次损失所有的动力设备。
此外,还能够灵活的利用所有舱段的动力系统,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之下,让动力与电能的分配达到最优。
毫无疑问,“综合电力管理系统”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是燃气轮机诞生之后,最为重要的动力革命。
只是,技术难度也非常巨大。
其实,即便是最基本的全电推进系统,在当时也有很大的挑战性。
最有挑战性的,也就是基于大功率电机的无轴推进系统。
在某种意义上,无轴推进系统是“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基础技术。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推进系统,就必须设置一个单独的推进舱,也就无法让主舱段均具备自主航行能力,更别说跟大型战舰旗鼓相当的机动性能。关键是,主舱段通用是实现战术功能的必备条件。
解决办法,也就是采用推进吊舱。
其实,也就是这些技术问题,让“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建造周期一再延长。最初计划用18个月建成8个舱段,然后用6个月进行验收与测试,确保在24个月之内就能形成战斗力。可实际却是,只是5 个主舱段的建造工作就用了42个月,此后用20个月建造3个保障舱段。等到完成全部的测试,已经是第66个月了。结果是,在大战结束之后才交付给帝国海军。
至于达到作战状态,还要再等上几年。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帝国海军的这次大胆尝试没能取得实质性的收获。
关键就是,“航空作战平台”的军事价值没有得到战火检验。
因为耗费巨大,占用了大量资源,导致其他战舰的建造工作受到影响,所以“航空作战平台”还饱受指责,就连白华伟等支持该项目的海军将领都受到非议,感情应该由他们承担责任。
当然,保守派也一直在朝相反的方向努力。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用白华伟父亲的名字为第三种超级航母命名,仿佛用上了这个名字就能让白华伟回心转意。
以当时的情况,“白止战”级在设计与建造中做了减法,就是在向白华伟施压。
总而言之,“航空作战平台”在大战期间不是很受欢迎。
只是,没有人能够否认,也就是白华伟等人的坚持,才让帝国海军在战后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航空作战平台”对海军的影响,绝不在航母之下。
在某种意义上,“航空作战平台”其实是航母的完整体。
跟航母比,“航空作战平台”不但强化了进攻能力,还增强了其他方面的作战能力,成为集进攻、防御、保障支援、兵力整备、物资转运调配、指挥通信于一身的全能型海上作战平台。
一座完善的“航空作战平台”其实就是一座功能完备的综合军事基地。
在影响上,“航空作战平台”不但让海军迎来了第二春,还彻底的改变了战争面貌,让新军事学说提倡的基本战略拥有了具体事实的物质基础。也就是从此开始,通过军事斗争描绘出来的国际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全球大战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军事思想,就此成为了历史。
没有足够的攻击力,机动性再好都是白搭。
至于跟机动性能挂钩的生存能力,在高性能的反舰导弹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而且受机动能力影响的战术灵活性,能通过其他手段,比如准确及时的情报,以及高效的指挥体系加以弥补。
要说的话,搭载作战半径更远的作战飞机,就能让作战平台靠后部署,等于提高了生存能力。
正是如此,在霍瓦依群岛攻防战结束之后不久,帝国海军就启动了“多用途航空作战平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
该项目并非“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的简单延续。
最突出的变化,也就是增加了其他方面的作战需求。
比如,要求具备不低于防空巡洋舰的防空作战能力,以及把“武库舰”的作战能力纳入战术指标。
虽然这些要求,全都可以通过增加对应分段来获得,不会对主要功能,也就是运作航空兵的能力产生影响,但是过于全面的要求,必然会让系统变得更复杂,并且增加技术风险与建造成本。
关键还有,自卫性质的作战能力没法完全取代护航战舰,进攻性质的作战能力也无法超越航空兵。
换句话说,哪怕拥有强大的自卫能力,仍然需要安排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与大型攻击潜艇为作战平台提供掩护。就算载有数百枚巡航导弹,同样主要依靠搭载的作战飞机执行打击任务。
既然如此,这些额外需求还有必要吗?
要说的话,也就只有在战时,帝国海军才会提出这种完全不在乎成本,以最求完美性能为目的的设计指标。
可惜的是,就是太过全面的要求,使得该项目迟迟没进入到建造阶段。
当然,帝国海军内部的纷争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按战后披露的资料,在设计阶段提出“多用途”性能的,其实是主张继续建造超级航母的保守派,而在项目推进的过程当中,以“技术风险”为由,提出把推迟启动建造工作的也是保守派。
不难看出,“多用途”其实就是“航母派”为该项目设下的圈套。
不用拖到大战结束,只要战略局面出现了调转,掌握战略主动权之后,帝国海军自然就会取消该项目。
所幸的是,在帝国海军当中,除了有支持航母的保守派,同样有支持新型海上作战平台的改革派。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白华伟。
要说的话,也就是获得白华伟的支持,“多用途航空作战平台”项目才获得了重视,并且上升到了装备建造的级别。关键是,在项目发展受到质疑之后,也是白华伟出面,进行了全面调整。
简单的说,就是分成“初期”与“完备”两个阶段,降低研制的技术风险。
“初期型”其实是简化版。
为了降低技术风险,“初期型”只要求航空作战能力达到军方提出的指标,多用途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也就是相关技术的开发进度决定要不要采纳,而且多用途能力由单独的作战模块提供。
也就是说,作战平台只提供最关键的核心功能。
从这个角度看,“初期型”跟战前的“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非常相似,并无本质的区别。
正是如此,才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完成工程建造设计,并且赶在新历151年,也就是大战的第二年开工建造。
当然,与“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相比,“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提升。
整个作战平台由5个核心段构成,核心段的长度均为250米,而且全都配有动力与推进系统。设计的最高航速为30节,续航力不低于12000潜力,各配备有数套用于拦截反舰导弹的末段防御系统。
正是如此,主分段在分散状态下能够跟随特混舰队行动。
不过,真正的变化在各个分段的内部。
虽然5个主分段有一些区别,功能也不是完全相同,但是设备通用率高达95%,包括舰体在内的系统通用率也达到90%。关键是,采用统一标准的接驳方式,能根据需要调整各分段的前后顺序。
这意味着,在组合状态下有着非常突出的抗损性能。
比如5个分段都能充当推进模块,因此只要有一个分段的动力与推进系统还在工作,整个平台就正常航行。
更加重要的是,在战斗当中,可以通过拆除受损分段的方式,让平台保持作战能力。
在理论上,任何一个分段都能够单独运行现役的舰载机,战斗力相当于“薛远征”级超级航母的50%。
此外,只需要2个分段,就能够把航空作战能力提高到b级,为80吨级战术运输机提供起飞与降落所必须的场地,并且为空军战术航空兵的全部作战飞机,提供执行作战任务必须的后勤保障。
即便是“战11b”这样的重型战斗机,执行空战任务的起飞距离也不到500米。
如果5个分段全部正常运作,就能够提供1250米长的跑道,足以让空军的重型攻击机满载起飞,甚至能够让“运15”这种最大载重量达到75吨的重型运输机起降,从而获得完备的持续作战能力。
其实,只要能够解决分段的定位问题,还可以把更多分段拼凑到一起,从而获得更长的跑道。理论上,10个分段就能提供运作“运10a”与“轰10a”所需的空间,成为货真价实的浮动机场。
关键还有,能通过增强横向保障舱段来提高平台的综合作战效能。
其实,这也是“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精华所在。
在标准任务模式下,除了5个主舱段,还有3个横向连接的保障舱段,分别是跟二号主舱段连接的“航空器保障舱段”,跟四号主舱段连接的“作战维护保障舱段”与跟五号主舱段连接的“人员勤务保障舱段”。
这3个舱段的长度都只有150米,不具备独立作战能力,配备的动力与推进系统也只达到辅助舰船的水准。
在作战行动中,保障舱段跟随以快速战斗支援舰为主的辅助舰船编队活动。只有在到达作战海域,并且需要进入战斗状态的时候,才跟主舱段结合,并且为主舱段搭载的作战力量提供支援。
因为采用统一接口,所以保障舱段在理论上能跟任一主舱段对接。
关键还有,可以非常方便的扩展其他保障模块。
比如,要想获得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可以在三号主舱段上对接运载能力达到了3万吨的“弹药与燃油储运舱段”。如果为登陆作战行动提供支持,可以在一号主舱段上对接“地面平台转运舱段”。
要是放弃航行能力,甚至能够通过串联接驳更多的保障舱段。
当然,首要任务是让“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由图纸转变成实物,因此海军没有提出太多的要求。
即便如此,“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建造工作依然是步履维艰。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造成本太过高昂。
一套由5个主舱段与3个保障舱段组成的作战平台,在计划阶段的建造成本就达到“薛远征”级6倍。
可相对的,作战能力未必能够达到“薛远征”级的6倍。
6艘“薛远征”级,能搭载大约600架舰载机,并且一次出动250架舰载机对1500千米范围之内的目标发起攻击。“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最多只能搭载400架舰载机,在一次攻击中出动120架。看上去,后者的作战能力还不到前者的一半。哪怕把作战半径算上,以单位距离弹药投掷量为对比标准,后者的作战能力也只有前者的75%。很明显,“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效费比非常糟糕。
其实,这也是保守派主张建造航母的主要依据。
不过,也就是保守派主张的作战效率,让“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获得帝国高层的全力支持。
道理非常简单,“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在获得适当加强后,能够为包括战略轰炸机在内的所有作战飞机提供支持,从而大幅度的增强海军的战略打击能力,并且成为实现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基础。
相对而言,在战略打击能力方面,超级航母的作战效率为零。
跟建造成本比,技术产生的影响其实更加严重。
第一个必须得解决,根本绕不过去的技术难题就是“全电推进系统”,以及与之息息相关的“综合电力管理系统”。
电力推进,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早在第一次全球大战前,帝国海军与纽兰海军就尝试过使用电动机来推进战舰,也取得了一定的实用经验。
真正难的,其实就是基于“综合电力管理系统”的“全电推进系统”。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让燃气轮机与柴油机等传统的动力系统只带动发电机,而且产生的电能进行统一管理,并且根据实际的需要,分配给推进电机,火控雷达等耗电设备,以此获得最为理想的能效。
因为不再通过传动轴驱动螺旋桨,所以在布置动力系统的时候能主要考虑防护,比如把燃气轮机分散安装在前后两端的舱室里面,确保在遭到攻击的情况下,不会一次损失所有的动力设备。
此外,还能够灵活的利用所有舱段的动力系统,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之下,让动力与电能的分配达到最优。
毫无疑问,“综合电力管理系统”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是燃气轮机诞生之后,最为重要的动力革命。
只是,技术难度也非常巨大。
其实,即便是最基本的全电推进系统,在当时也有很大的挑战性。
最有挑战性的,也就是基于大功率电机的无轴推进系统。
在某种意义上,无轴推进系统是“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基础技术。
道理也很简单,如果采用传统的推进系统,就必须设置一个单独的推进舱,也就无法让主舱段均具备自主航行能力,更别说跟大型战舰旗鼓相当的机动性能。关键是,主舱段通用是实现战术功能的必备条件。
解决办法,也就是采用推进吊舱。
其实,也就是这些技术问题,让“初期型航空作战平台”的建造周期一再延长。最初计划用18个月建成8个舱段,然后用6个月进行验收与测试,确保在24个月之内就能形成战斗力。可实际却是,只是5 个主舱段的建造工作就用了42个月,此后用20个月建造3个保障舱段。等到完成全部的测试,已经是第66个月了。结果是,在大战结束之后才交付给帝国海军。
至于达到作战状态,还要再等上几年。
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帝国海军的这次大胆尝试没能取得实质性的收获。
关键就是,“航空作战平台”的军事价值没有得到战火检验。
因为耗费巨大,占用了大量资源,导致其他战舰的建造工作受到影响,所以“航空作战平台”还饱受指责,就连白华伟等支持该项目的海军将领都受到非议,感情应该由他们承担责任。
当然,保守派也一直在朝相反的方向努力。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用白华伟父亲的名字为第三种超级航母命名,仿佛用上了这个名字就能让白华伟回心转意。
以当时的情况,“白止战”级在设计与建造中做了减法,就是在向白华伟施压。
总而言之,“航空作战平台”在大战期间不是很受欢迎。
只是,没有人能够否认,也就是白华伟等人的坚持,才让帝国海军在战后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航空作战平台”对海军的影响,绝不在航母之下。
在某种意义上,“航空作战平台”其实是航母的完整体。
跟航母比,“航空作战平台”不但强化了进攻能力,还增强了其他方面的作战能力,成为集进攻、防御、保障支援、兵力整备、物资转运调配、指挥通信于一身的全能型海上作战平台。
一座完善的“航空作战平台”其实就是一座功能完备的综合军事基地。
在影响上,“航空作战平台”不但让海军迎来了第二春,还彻底的改变了战争面貌,让新军事学说提倡的基本战略拥有了具体事实的物质基础。也就是从此开始,通过军事斗争描绘出来的国际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全球大战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军事思想,就此成为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