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在新历150年的最后一天,帝国陆战队依然发起了进军加尔的作战行动。
    在同一天,丁镇南在军情局的协助下,在戴蒙德港召开了一次非常特殊的会议。
    除了丁镇南与军情局派来的情报官员之外,来参加会议的全是梵罗人,准确的说是西孟邦的民间代表。
    当然,这是官方的称呼。
    说得直接一点,也就是地方官员,以及在当地拥有话语权的部族领袖。
    毫无疑问,这些民间代表全是大地主,或者大地主的代言人,很多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年前。
    严格说来,他们才是梵罗国的统治者。
    用几个德高望重的部族领袖的话来说,不管是瘸子,还是西洋人,都得通过他们来统治这片土地。
    言外之意,梁夏帝国也一样。
    只是,他们也承认,现在的统治者是梁夏帝国,准确说是代表帝国的联军。
    正是如此,丁镇南对这些人并不客气。
    说是会议,更像在下达最后通牒。
    关键只有一个:东方联军按照每人每月20千克的标准,向占领区的民众派发主粮,默认比例为10千克大米与10千克面粉,不过可以按需求调整,而且是把粮食发给占领区的地方政府或部族机构;对等条件是,地方政府与部族领袖得为管辖地区担责,包括让社会秩序恢复稳定。
    如果地方政府或者部族领袖认为没有这个能力,占领军自会另谋他选。
    这里面的关键,其实就是由地方自治政府或者部族机构来分派由占领军提供的,规模还非常可观的赈灾粮。
    这每人每月20千克的标准,那是一点都不低!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等于把占领区内的梵罗人养了起来。
    不要忘了,即便在和平时期,向西孟邦这样的产粮地区,底层贫民每月所消耗的主粮也没有20千克。
    那么,有什么理由拒绝?
    正是如此,上百名来参会的部族领袖当即就答应了下来,不过也有一些部族领袖提出了其他要求。
    最主要的要求,也就是保持地方武装力量,即效忠于部族的民兵。
    对此,丁镇南没有给予正面答复,只是提到出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暂时不会取缔部族直接领导的地方武装。
    此外,准许由占领军控制的地方政府组建负责维持治安的准军事力量。
    显然,在对待民兵的问题上,丁镇南其实有点投鼠忌器。
    从理想的一面来看,肯定得解散地方武装。
    只是,从现实的角度看,根本办不到。
    解散地方武装,首先要做的就是收缴武器,尤其是战乱当中,从军队里流散出去的枪械等轻武器。
    可惜的是,要想在战争时期收缴武器,简直是痴人说梦。
    不说别的,根本就没人知道,在梵罗国境内到底有多少武器,尤其是那些从军队淘汰下来的旧式枪械。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梵罗国的枪械在300万到800万支之间。
    显然,这个估计数据就很不靠谱。
    300万的最低估值,主要依据是梵罗正规军与准军事力量的规模,即只考虑了处于装备与使用状态的枪械。而800万的最大估值,是把过去使用的,也就是已经退役,原本应该处理掉的枪械也算了进去。
    不过,这还非常的保守。
    关键就是,军情局只统计了梵罗国独立建国之后生产采购的枪械,没有把独立之前的枪械也算上。
    此外,在两次南方次大陆战争中,梵罗国通过秘密渠道进口了很多轻武器,而且没办法统计。这些轻武器,有不少在两次南方次大陆期间流散,就算有一些已经报废,可是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
    要说的话,梵罗国境内的枪械保有量,很有可能在1000万左右,而且大部分在各地的部族手里。
    当然,主要是各种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生产的半自动步枪,甚至有一些是百年之前的栓动步枪。
    虽然这些枪械都很落后,不要说性能,很多甚至没办法正常使用,但是在民兵等地方武装力量的手里,仍然有巨大威胁。换个角度看,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地方政府与部族领袖肯定不愿交出武器。
    正是如此,丁镇南才没强求。
    关键还有,丁镇南亲自出面跟地方自治政府与部族领袖会谈,为的是解决当前最严重的问题。
    必须得说,这也是丁镇南聪明的地方。
    用原本就计划用来赈济饥民的粮食收买了地方势力,让地方势力维持秩序,等于把联军从治安战当中解救了出来。
    最为重要的是,不需要联军扮演恶人。
    显然,每月最多提供20万吨的粮食,就收购收买西孟邦的部族,让1亿梵罗人不再跟联军为敌。
    这个代价,完全能接受。
    其实,按周涌涛的安排,只要每年用在占领区的粮食不超过500万吨,就不需要向帝国当局请示。
    这些粮食能不能分到饥民的手里,丁镇南就没法保证了,后者说无能为力。
    至于实施效果,那还不好说。
    相对而言,前线的作战行动反到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按照丁镇南的部署,陆战队兵分两路。
    第五陆战师从戴蒙德港北上,在第十二陆战师的支援下,以快速突击部队为主,向加登里奇推进。
    这座城市在加尔的南面,其实是加尔的卫星城。
    此外,加尔的国际机场就在加登里奇郊外。
    虽然丁镇南没有指望过空运,毕竟空军的主力放在西边,而且李天凌坐镇,肯定得全力以赴的支持第二十四机步师作战,但是在拿下加尔国际机场之后,就能利用已经动员起来的民航力量。
    要说的话,达到了3万架的民航客机与接近1万架的民用运输机,一直都是帝国军用航空的战略后备力量。
    一直以来,帝国都非常重视民用航空,也就跟战争有关!
    在30多年前,也就是第一代喷气式民航客机诞生之后,帝国论议两院就以“安全”的名义,通过了一项很有针对性的法案,要求航空公司保留20%的备用飞机,准确说是确保机队有20%冗余。
    这项法案至今有效,只是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改,比如主要针对航程超过5000千米,起飞重量超过100吨,载客量超过150人的大型客机,以及对部分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差的航空公司降低标准。
    要往根本上讲,帝国当局一直就把民航当成战略预备队。
    当然,民航确实拥有极强的军事价值。
    不说别的,任何一架民航客机都可以用来运送作战人员,而且都能够利用货舱运送单兵武器装备。如果是大型货机,可以直接运送标准尺寸的货盘,在进行简单准备之后就能运送军用货盘。
    关键还有,民用飞机的使用与维护成本比军用运输机低得多。
    当然,保有量还非常的巨大。
    相对而言,大型民用飞机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对起降场地有较高要求,一般都只能在正规的机场起降。
    为此,作战使用也就受到了严格限制。
    此外还有,大量征用民航客机必然会对国内的航运市场产生影响,进而会对帝国民众的工作生活,甚至是社会经济产生影响。结果是,在没有进行全面战争动员的情况下,帝国当局一般不愿意大规模的征用民间力量,尤其是民航客机类,跟民众日常生活与社会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的基础设备。
    说得直接一点,也就是还没到那一步。
    正是如此,大战爆发几个月,帝国当局一直没有下令在民航系统进行动员,更别说大规模的征用民航客机。
    在此之前,也就是应大陆战场的需要征用了1000多架客机,向前线运送作战人员。
    相对而言,征用的对象主要是民用运输机。
    只是在大陆战场上,就有大约1500架由空军征用,专门负责向前线,准确说是靠近前线的后方机场运送作战物资的大型民用运输机,而且随着帝国国内进行的调整,投入军用的民用运输机一直在增长。
    当然,这也跟民用运输机的产能增强有关。
    相对而言,征用民用运输机所产生的影响,要比征用民用客机小得多,毕竟空运在社会物流总量中占的比重非常小。
    正是如此,在丁镇南拟定的计划当中,空运占了很大的比重。
    当然,肯定是以民用运输机为主。
    其实,这也是必须得夺取加登里奇的原因。
    只有拿下加尔国际机场,才能利用民用运输机。
    在此之前,能够动用的,就只是由空军提供的几百架战术运输机。
    受野战机场的限制,这些部署在斯兰的战术运输机就算全力出动,能够提供的运力也很有限。
    再说,陆战队抢修野战机场,也不是为了空运。
    按照作战部署,其实是在陆战队控制港口之后,用来部署前线航空兵,以此替代舰载航空兵。
    至于空运,还是得依靠机场。
    正是如此,在所有的作战计划中,第五陆战师的主要任务全都是攻打加登里奇,确保能一举拿下加尔国际机场。
    另外一路,则是从坎宁港出发的第十三陆战师。
    按照丁镇南的安排,第十三陆战师将直奔加尔。只不过,初期的任务是掩护第五陆战师攻打加登里奇。
    这里,不止是为了加尔国际机场。
    因别第五陆战师率先在戴蒙德港登陆,而且晚了几天才去攻打坎宁港,所以守卫加尔的梵军已经做了调整,也就是把重点放在了加登里奇,迎战来自戴蒙德港的联军,守卫加尔的兵力反到不多。
    结果就是,等陆战队拿下坎宁港,梵军才猛然反应过来。
    只是,在此后几天里面,因为受到高强度轰炸,梵军没有积极的调整防御部署,主力部队依然在加尔西南。
    正是如此,才需要第十三陆战师从坎宁港北上。
    虽然以具体的情况而言,梵军未必会给第五陆战师制造麻烦,但是在指挥层面,必须考虑到极端情况。这就是,梵军很有可能会在守不住的情况下破坏机场,甚至在机场里面埋设地雷。
    其实,只要彻底的破坏跑道就足够了。
    显然,就算是发起空中突击,也未必能够赶在梵军动手之前拿下机场,反到有可能刺激梵军,让梵军动手破坏机场。
    那么,就只能设法欺骗梵军。
    这就是第十三陆战师直接北上攻打加尔的主要原因。
    说得简单一点,也就是冒充主力,让梵军相信,联军依托坎宁港作战,不需要夺取国际机场,或者说不会以夺取国际机场为主要目的。即便没办法迫使梵军调整部署,也肯定能够分散梵军的注意力。
    这样一来,第五陆战师就有机会拿下国际机场。
    要说的话,第十三陆战师确实具备充当主力的资本。
    前面已经提到,第十三陆战师的主战装备全都来自国内,其中包括几百辆连第五陆战师都没有的zt99bl。
    当然,不止是装备。
    兵力方面,从坎宁港出发北上的官兵超过13000人,戴蒙德港这边才1000人,而且有大约6000名官兵来自第十二陆战师。严格说,第五陆战师只派了一个加强团,充当突击部队的先锋。
    可见,不管是主战装备,还是说兵力规模,第十三陆战师更像是主力。
    不过,有点多此一举的味道。
    先不说梵军会不会上当,以梵军那点侦查手段,根本不可能及时的掌握两支突击部队的具体情况。
    当然,就算掌握了,梵军也未必会积极的采取行动。
    按之前的交战情况,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也就是梵军按兵不动。准确说,其实是放弃抵抗。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新历151年1月1日的凌晨,第十三陆战师的先头部队就到达了加尔郊外。
    虽然遭到梵军阻击,但是战斗算不上激烈。在粉碎了梵军的反击行动之后,第十三陆战师暂时留在了城外。
    与以往的攻城作战一样,在攻入城区之前得控制城外的交通要道,完成对城区的封锁与包围。
    只是,对加尔这种特大城市,封锁与包围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约几个小时之后,第五陆战师到达加登里奇郊外。
    在完成包围与封锁之后,准确说是等到第十二陆战师的作战部队跟上,第五陆战师的先头部队开始向机场推进。
    到了当天傍晚,第五陆战师到达加尔国际机场附近。
    与预测的一样,守卫机场的梵军根本没有进行积极抵抗,在陆战队发起攻击之后就缴械投降。
    结果就是,在当天晚上,第一批民用运输机就飞了过来。
    此外,攻打加尔的作战行动也在当晚开始。

章节目录

帝国争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闪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闪烁并收藏帝国争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