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升本以为皇帝陛下朱厚照在控制内廷和驱赶走内阁三阁臣后会限制内阁权力,但他没想到皇帝陛下朱厚照还会加大内阁职权,还让内阁阁臣摄部事,还会专门有自己的衙署,这样无疑更能确立内阁在外朝的中枢地位!
而他一旦进入内阁以资历自然是首辅,自然也会有更大的权力去实行改革。
因而,马文升现在心情是很激动的。
如今,因朱厚照提起要重新推荐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左侍郎等人选,马文升则也没再想着提拔自己的人,而是毫不犹豫地说道:
“陛下,臣认为若真要改革吏治,令百官勤勉政事,当起复王恕王公,让其重掌内阁!”
王恕威望不亚于马文升甚至高于马文升,一但王恕回道朝堂无疑会影响马文升在朝中的地位,但马文升能建议起复王恕,朱厚照也看得出来,他不是出于私心而是真的想让朝政有所改变。
一旁的许进也立即附和起来:“诚如大冢宰所言,所论对百官考核之严厉,非王公莫属!且王公威望高又非迂腐顽固之辈,先帝便曾靠王公和大冢宰掌吏部兵部事而兴帝业,可惜王公不为阁臣和百官所容且年事已高故已致仕!”
焦芳更是一拍膝盖,素来对南方官员多有成见的他直接笑道:“若是王公掌吏部,无疑是我大明之幸事,百官之噩运,到时候看南方那群只知为江南求减赋税的官员如何自处之!”
朱厚照对王恕也颇有了解,知道他是成化年间的老臣,且早在成化年间便已是名扬天下,那时候便有“两京十二部,唯有一王恕”这样的美誉,但不可否认的是,王恕如今估计已快九十了,不知道是否还耳聪目明,是否还能为朝廷效力。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但如马文升等所言,如果把一个门生故吏遍天下还锐意革新的名臣用来改革无疑更有助于新政,因而,朱厚照也没有犹豫,便道:“那就准备起用王恕为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呢?”
“臣推荐杨一清,此人颇知兵事!且还年轻,内阁六部不能全是我等老臣!”
兵部尚书许进说着就笑了起来。
焦芳点了点头:“臣以为甚好,杨一清吏部考察皆是优等,只可惜不是翰林出身,否则当年就直接入阁了!”
马文升未着一言,杨一清是他的门生,他得避嫌。
“以后非翰林不入内阁这条规矩得改改,词臣不知亲民之事如何治万民”,朱厚照说了一句,便点头道:
“那兵部尚书就暂拟为杨一清,吏部左侍郎到时候等王恕进京后再说;
三位爱卿暂且回去休息,同时,大冢宰得立即拟好实行考成法的奏疏,百官政绩如何考核如何奖励如何惩罚写清楚,到时候等内阁三阁臣辞官你们入内阁后就立即呈上开始改革!
焦爱卿内阁制度按照朕的意思也写成条文呈上;
大司马则负责写武官们的考核方式,事不宜迟,抓紧去做吧!如今朕只希望那三位早点辞官!那样彼此脸面上也好看些!”
“臣等告退!”
脸上洋溢着兴奋之色的马文升等人也在等着内阁三阁臣辞官,心里很是期盼着自己入内阁的那一天。
似乎从这一刻开始,刘健、李东阳、谢迁三阁臣的辞官已经不仅仅是关系到马文升等能不能入阁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到大明正德皇朝的新政能不能立即开始的问题。
马文升等人离开后,朱厚照也没有立即就寝,而思索着如何增加朝廷的收入。
朱厚照第一个想到的是抄家,而且眼下,王岳等内廷几个谋逆的大太监在宫外肯定都有自己的产业,应当能抄没出不少家财,再加上将来对于刘健、李东阳等人的抄没肯定也会让自己得到不少财富。
可问题是,如何利用抄家所得的第一笔资金让自己这个皇帝以及自己的帝国获得更多的收入是需要朱厚照现在考虑的。
想了许久后,朱厚照决定开银行,第一家银行可以不是中央银行一定要是存储大明社会大部分财富的金融机构。
不过,在开银行之前,朱厚照还得进行一次股权转移。
也就是要将皇家税务总局中除皇帝朱厚照外的私人股份转移到即将要开的银行上去。
因为皇家税务总局作为税务部门不能直接对外进行借贷,这样即便朱厚照将来提高商税也不能掌控帝国大部分财富的分配,而开银行就可以既能利用利益拉拢一部分人支持自己改革也能直接操纵社会财富。
所以,朱厚照忙命谷大用传旨给徐经,着其明日立即进宫见驾。
次日一早,徐经便来到朱厚照这里。
朱厚照则忙给徐经说了关于股权转移和开银行的事,且告诉徐经所开银行就叫皇家银行。
徐经是富商家庭出身,且举人出身的他也不笨,朱厚照对他讲解了关于银行的概念与运转经营方式后,倒也差不多懂了,只道:
“陛下所说和开钱庄似乎很像,但臣想说的是,大明如今宝钞不值钱,私钱泛滥,钱币本就混乱,如今天下多以金银或实物交易,陛下再开钱庄铸币恐令钱法更乱。”
徐经刚才这么一说,倒也让朱厚照意识到钱法改革在大明也是迫在眉睫的,不懂金融的明太祖朱元璋把大明的金融市场搞得很混乱,使得帝国的商品经济发展速度受到了严重影响。
“朕所谓的银行暂时不像钱庄那样铸币兑换,不过以后朕会让户部进行钱法改革,禁止民间铸币,但现在先只做金银等物储存与放贷之用,王岳等逆党抄家所得以及以后皇家税务局所得乃至国库所得都将储存于皇家银行,由皇家银行支付利息;
当然,皇家银行盈利模式是放贷,朕到时候会禁止民间借贷集资,如此条件下,朕相信你徐经能用皇家税务局抄家所得的钱以及征税所得的钱变出更多的财富来。”
朱厚照这么一说,徐经旋即就不由得笑了起来,他能明白只要皇帝禁止民间集资借贷,那所谓的皇家银行自然是会一本万利的,便道:“那臣这就遵照陛下的旨意进行股权转移。”
朱厚照点了点头,便让徐经立即去办。
他相信徐经都能同意,其他参与皇家税务总局投资的官员们也不会不同意。
犹如朱厚照所料,八虎和其他官员也都相继同意了股权转移。
一是徐经奉的是皇上旨意他们不敢不同意。
二是他们其实到现在都还不懂股权转移和投资这些东西的意义,他们当初交钱给徐经本来就给皇帝朱厚照以此表达忠心而已,根本就没打算靠这个赚钱,如今听说他们拿钱投资的股权还是他们的,他们也不在乎,自然也就稀里糊涂的同意了。
当然,他们也知道朱厚照一旦不愿意把抄家所得拿出来分,他们光靠内帑那实际所得的微薄商税收入其实也分不了多少。
相反,如同徐经能立即同意一样,他们更愿意相信如果皇帝真想拿自己的钱开皇店的话,开类似于钱庄的银行无疑更靠谱些没准还真能赚更多的钱财。
……
按照朱厚照的旨意,司礼监也于这一日正式搬到了隆宗门处,如此一来,朱厚照以后抬脚走几步路就能到司礼监,而司礼监也只能在朱厚照眼皮底下行使批红之权。
朱厚照也在这日下午来了司礼监,且一来司礼监便问着刘瑾:“内阁三阁臣辞官的奏疏可有到?”
“回皇爷,尚未有内阁三阁臣的辞官奏疏”,刘瑾也有些失望地回道,他从昨日开始就一直守在司礼监,等着内阁三阁臣的辞官奏疏,等着自己朱笔一批就将自己深恨的三阁臣逐出朝堂,但他没想到内阁三阁臣似乎有赖着不走的意思,一直不肯把奏疏呈递上来。
朱厚照听刘瑾说后也陷入了疑惑之中,不由得心想这刘健等人莫非还想占着内阁的位置不走不成,难道还真想等到自己出动官兵对他抄家灭族才肯罢休吗?
不过,就在这时候,司礼监随堂太监楚恪捧着奏疏走了过来:“皇爷,刚刚有两封奏疏送到,是内阁首辅刘健和东阁大学士谢迁的辞官疏!”
“竟然只有两封,缘何不是三封,刘健和谢迁辞官,为何李东阳不辞?”
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很是惊讶也很是失望地看向了朱厚照。
朱厚照自己倒是没那么惊讶,只不由得笑了起来,他不由得暗想原来李东阳是没有上辞官疏,这与自己所知道历史不一样啊。
但无论如何,朱厚照能确定的是这个时空的大明还是和原有历史的走向一样,即李东阳没有在这个时候离开朝堂。
不过,李东阳不辞官,朱厚照内心还是挺失望的也有些生气,他根本就没打算再留李东阳,而且毋庸置疑的是,如果李东阳还赖在内阁,自己加大内阁权力让内阁改革朝政的意义已经不大,甚至李东阳还会因为自己加大内阁权力对自己的新政掣肘,毕竟按照惯例,刘健一走,李东阳就是首辅!
“立即传吏部尚书马文升、兵部尚书许进、吏部左侍郎焦芳进宫!”
李东阳不辞官让朱厚照不得不重新改变对未来朝堂的安排,也因此,他不得不重新召见自己现在最信得过的三位文官。
而他一旦进入内阁以资历自然是首辅,自然也会有更大的权力去实行改革。
因而,马文升现在心情是很激动的。
如今,因朱厚照提起要重新推荐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左侍郎等人选,马文升则也没再想着提拔自己的人,而是毫不犹豫地说道:
“陛下,臣认为若真要改革吏治,令百官勤勉政事,当起复王恕王公,让其重掌内阁!”
王恕威望不亚于马文升甚至高于马文升,一但王恕回道朝堂无疑会影响马文升在朝中的地位,但马文升能建议起复王恕,朱厚照也看得出来,他不是出于私心而是真的想让朝政有所改变。
一旁的许进也立即附和起来:“诚如大冢宰所言,所论对百官考核之严厉,非王公莫属!且王公威望高又非迂腐顽固之辈,先帝便曾靠王公和大冢宰掌吏部兵部事而兴帝业,可惜王公不为阁臣和百官所容且年事已高故已致仕!”
焦芳更是一拍膝盖,素来对南方官员多有成见的他直接笑道:“若是王公掌吏部,无疑是我大明之幸事,百官之噩运,到时候看南方那群只知为江南求减赋税的官员如何自处之!”
朱厚照对王恕也颇有了解,知道他是成化年间的老臣,且早在成化年间便已是名扬天下,那时候便有“两京十二部,唯有一王恕”这样的美誉,但不可否认的是,王恕如今估计已快九十了,不知道是否还耳聪目明,是否还能为朝廷效力。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但如马文升等所言,如果把一个门生故吏遍天下还锐意革新的名臣用来改革无疑更有助于新政,因而,朱厚照也没有犹豫,便道:“那就准备起用王恕为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呢?”
“臣推荐杨一清,此人颇知兵事!且还年轻,内阁六部不能全是我等老臣!”
兵部尚书许进说着就笑了起来。
焦芳点了点头:“臣以为甚好,杨一清吏部考察皆是优等,只可惜不是翰林出身,否则当年就直接入阁了!”
马文升未着一言,杨一清是他的门生,他得避嫌。
“以后非翰林不入内阁这条规矩得改改,词臣不知亲民之事如何治万民”,朱厚照说了一句,便点头道:
“那兵部尚书就暂拟为杨一清,吏部左侍郎到时候等王恕进京后再说;
三位爱卿暂且回去休息,同时,大冢宰得立即拟好实行考成法的奏疏,百官政绩如何考核如何奖励如何惩罚写清楚,到时候等内阁三阁臣辞官你们入内阁后就立即呈上开始改革!
焦爱卿内阁制度按照朕的意思也写成条文呈上;
大司马则负责写武官们的考核方式,事不宜迟,抓紧去做吧!如今朕只希望那三位早点辞官!那样彼此脸面上也好看些!”
“臣等告退!”
脸上洋溢着兴奋之色的马文升等人也在等着内阁三阁臣辞官,心里很是期盼着自己入内阁的那一天。
似乎从这一刻开始,刘健、李东阳、谢迁三阁臣的辞官已经不仅仅是关系到马文升等能不能入阁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到大明正德皇朝的新政能不能立即开始的问题。
马文升等人离开后,朱厚照也没有立即就寝,而思索着如何增加朝廷的收入。
朱厚照第一个想到的是抄家,而且眼下,王岳等内廷几个谋逆的大太监在宫外肯定都有自己的产业,应当能抄没出不少家财,再加上将来对于刘健、李东阳等人的抄没肯定也会让自己得到不少财富。
可问题是,如何利用抄家所得的第一笔资金让自己这个皇帝以及自己的帝国获得更多的收入是需要朱厚照现在考虑的。
想了许久后,朱厚照决定开银行,第一家银行可以不是中央银行一定要是存储大明社会大部分财富的金融机构。
不过,在开银行之前,朱厚照还得进行一次股权转移。
也就是要将皇家税务总局中除皇帝朱厚照外的私人股份转移到即将要开的银行上去。
因为皇家税务总局作为税务部门不能直接对外进行借贷,这样即便朱厚照将来提高商税也不能掌控帝国大部分财富的分配,而开银行就可以既能利用利益拉拢一部分人支持自己改革也能直接操纵社会财富。
所以,朱厚照忙命谷大用传旨给徐经,着其明日立即进宫见驾。
次日一早,徐经便来到朱厚照这里。
朱厚照则忙给徐经说了关于股权转移和开银行的事,且告诉徐经所开银行就叫皇家银行。
徐经是富商家庭出身,且举人出身的他也不笨,朱厚照对他讲解了关于银行的概念与运转经营方式后,倒也差不多懂了,只道:
“陛下所说和开钱庄似乎很像,但臣想说的是,大明如今宝钞不值钱,私钱泛滥,钱币本就混乱,如今天下多以金银或实物交易,陛下再开钱庄铸币恐令钱法更乱。”
徐经刚才这么一说,倒也让朱厚照意识到钱法改革在大明也是迫在眉睫的,不懂金融的明太祖朱元璋把大明的金融市场搞得很混乱,使得帝国的商品经济发展速度受到了严重影响。
“朕所谓的银行暂时不像钱庄那样铸币兑换,不过以后朕会让户部进行钱法改革,禁止民间铸币,但现在先只做金银等物储存与放贷之用,王岳等逆党抄家所得以及以后皇家税务局所得乃至国库所得都将储存于皇家银行,由皇家银行支付利息;
当然,皇家银行盈利模式是放贷,朕到时候会禁止民间借贷集资,如此条件下,朕相信你徐经能用皇家税务局抄家所得的钱以及征税所得的钱变出更多的财富来。”
朱厚照这么一说,徐经旋即就不由得笑了起来,他能明白只要皇帝禁止民间集资借贷,那所谓的皇家银行自然是会一本万利的,便道:“那臣这就遵照陛下的旨意进行股权转移。”
朱厚照点了点头,便让徐经立即去办。
他相信徐经都能同意,其他参与皇家税务总局投资的官员们也不会不同意。
犹如朱厚照所料,八虎和其他官员也都相继同意了股权转移。
一是徐经奉的是皇上旨意他们不敢不同意。
二是他们其实到现在都还不懂股权转移和投资这些东西的意义,他们当初交钱给徐经本来就给皇帝朱厚照以此表达忠心而已,根本就没打算靠这个赚钱,如今听说他们拿钱投资的股权还是他们的,他们也不在乎,自然也就稀里糊涂的同意了。
当然,他们也知道朱厚照一旦不愿意把抄家所得拿出来分,他们光靠内帑那实际所得的微薄商税收入其实也分不了多少。
相反,如同徐经能立即同意一样,他们更愿意相信如果皇帝真想拿自己的钱开皇店的话,开类似于钱庄的银行无疑更靠谱些没准还真能赚更多的钱财。
……
按照朱厚照的旨意,司礼监也于这一日正式搬到了隆宗门处,如此一来,朱厚照以后抬脚走几步路就能到司礼监,而司礼监也只能在朱厚照眼皮底下行使批红之权。
朱厚照也在这日下午来了司礼监,且一来司礼监便问着刘瑾:“内阁三阁臣辞官的奏疏可有到?”
“回皇爷,尚未有内阁三阁臣的辞官奏疏”,刘瑾也有些失望地回道,他从昨日开始就一直守在司礼监,等着内阁三阁臣的辞官奏疏,等着自己朱笔一批就将自己深恨的三阁臣逐出朝堂,但他没想到内阁三阁臣似乎有赖着不走的意思,一直不肯把奏疏呈递上来。
朱厚照听刘瑾说后也陷入了疑惑之中,不由得心想这刘健等人莫非还想占着内阁的位置不走不成,难道还真想等到自己出动官兵对他抄家灭族才肯罢休吗?
不过,就在这时候,司礼监随堂太监楚恪捧着奏疏走了过来:“皇爷,刚刚有两封奏疏送到,是内阁首辅刘健和东阁大学士谢迁的辞官疏!”
“竟然只有两封,缘何不是三封,刘健和谢迁辞官,为何李东阳不辞?”
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很是惊讶也很是失望地看向了朱厚照。
朱厚照自己倒是没那么惊讶,只不由得笑了起来,他不由得暗想原来李东阳是没有上辞官疏,这与自己所知道历史不一样啊。
但无论如何,朱厚照能确定的是这个时空的大明还是和原有历史的走向一样,即李东阳没有在这个时候离开朝堂。
不过,李东阳不辞官,朱厚照内心还是挺失望的也有些生气,他根本就没打算再留李东阳,而且毋庸置疑的是,如果李东阳还赖在内阁,自己加大内阁权力让内阁改革朝政的意义已经不大,甚至李东阳还会因为自己加大内阁权力对自己的新政掣肘,毕竟按照惯例,刘健一走,李东阳就是首辅!
“立即传吏部尚书马文升、兵部尚书许进、吏部左侍郎焦芳进宫!”
李东阳不辞官让朱厚照不得不重新改变对未来朝堂的安排,也因此,他不得不重新召见自己现在最信得过的三位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