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是那里有火,一队火把!”那个报警的兵士急道。
这时很多人都看到了,就在离他们藏身处不远的路上,一条火龙正迤逦而上,朝着他们藏身的地方过来了,很显然就是追他们的番军。
杨可世挣扎着站起来,吩咐人去前面查探,又让人全体戒备。很快,又有兵士来报,说是在西南面也有辽军打火把沿山而上。
看来这是把他们堵在这里,全部灭掉啊。
山寨里,虽然上午刚刚杀退了官军,一是那官军几百人都没攻打进山寨,二来山寨里只是伤了一两个人,寨子里的人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反而都大赞周南带他们建的山寨,以后就再不怕山贼了,只有周南自己苦笑,原本只是想能躲在这山里,安静过日子,谁知头一拨就招来了官军。现在官军是退了,保不齐哪天想到就又来了。
可是自己担心是担心,却不想说出来,让这些百姓担惊受怕。过了中午,寨子里的人便都一切如常了。
老郑头早就回了家里,这些天他走家串户,找了十好几户自己酿酒的人家,说要买酒,而且给的价钱和外面一样。除了几户贪酒喝的不肯卖,别的户都愿意卖给老郑头,山里的人家,从来没想过自己酿的酒还会有人买,而且价钱公道。
就这样,老郑头陆陆续秀收了三五十坛子酒,都堆在蒸酒室外面,送酒的人当即就收到了钱。随着这些拿到钱的人的回去后与邻里闲谈,一传十,十传百,又有更多酿酒的人来问老郑头买酒的事。老郑头让周兴专门记了本帐,买酒的钱是从上次买酒拿回来的那十贯钱里出的。沈定现在成了专门的蒸酒工,每日守在蒸酒室内,本来也不是累活计,沈定一个人变成了,只是离不开人。从收到买来的自酿酒,沈定就开始蒸酒了。细心的沈定将各家送来的酒问清了是用什么酿的,然后写在酒坛子上。等蒸酒的时候,沈定严格按照上一次老郑头蒸酒时用的搭配的方子,也是一坛果酒、两坛粮食酒配在一起蒸。蒸出第一锅后,沈定还是不放心,专门请来老郑头和周南尝了尝,老郑头又拿出上次剩的那坛蒸酒对比着品尝后,三个人都觉得这次蒸的酒和上次口味是一样的。
今天连沈定也被调到了寨墙下,帮忙守寨墙。还好很快就结束了,沈定收拾好这里就回了蒸酒室,那里还有一锅酒正蒸着,估计现在火早熄灭了。
老郑头随后也回去了,他要看看什么时候能证出二十坛酒来,好派人送去燕京,既然是好买卖,当然得好好干了。
好几天高远就喊着这次由他去燕京送酒,这小子看别人下山去燕京,静极思动,也想着去燕京耍上一趟。周南本不想去的,可是高远不知何故,一定要周南陪着他去燕京,说要周南好好出去玩一趟,散散心。
今天出了这一趟事,老郑头也不放在心上,这番人的性子和宋人不同,喜怒不能琢磨,今天打一番,改日不知还能不能想到这里。
午后高远带着一帮年轻人,将不能救治的战马都宰杀了,把肉割成大块,堆了小山一样一大堆。能吃的内脏、肉,高远让各家来人,到旁边的护家社新山神庙前领肉,每户都能分一大块肉。也算是对对山寨里的人的补偿吧。
至于受伤的那两个,和被箭射死的那一户,老郑头、高远、周南几个人一致同意,从公库中支取财物给与抚慰。
护家社士兵的晚饭,也是马肉骨头汤,外加刚刚做的蒸饼。整个山寨的人,都已经快忘记上午官军的攻打了。
尽量做好事后的安抚吧,但愿这样的事再不要发生,周南心中始终觉得,这样的结果,是自己带来的。
高远恰恰相反,若都是这样,官军来了又有什么怕的?大嚼着蒸饼、炖马肉,高远笑嘻嘻的和周边的人说着话,开着玩笑,人人都在说今日守寨时的乐事。
在这山里,他们才是这里的王。
黑暗中,杨可世思索着,这里无遮无掩,只有坡下那个寨门前可以借着地势抵挡,背靠寨墙,那样虽然把自己也困住了,可是好歹占个地利。而且,看那山寨寨墙形制,倒和他们宋朝的城墙类似,反而不像番人的城墙。说不定,山寨里是汉人。
打定主意,杨可世招呼兵士们向来时路上的那个山寨无声无息的靠了过去,他们要在两队辽兵把他们围困在斜坡之前逃脱出去。
兵士们拖着疲困的身躯,跟着自己的主将向山上爬去,没有抱怨。经历过战场的他们都明白,唯有紧紧跟随主将,听从号令,才能活的更好。每一个小队,都会有一个队副在最后,若有敢临阵离队,就是一个字:斩。在宋朝当兵,一不小心,按照军纪,脑袋就掉了。像临阵先退的、背军而走的、不服差遣的、打仗时丢弃主将的、临阵弓弩已注箭却回头的,这些都统统砍头,甚至别人射了三箭,你只射了两箭,也会被砍了脑袋。再说了,他们统制杨大人可是身中箭伤,可还是一样的拼死厮杀,和他们一样的又赶这样远的路,还有什么抱怨呢?
杨可世带着人顺着山坡向北面上去,等赶到坡顶,才发现北面是一道山谷,由此处下去是一面缓坡,缓坡下的山谷里是一队队打着火把的骑军,看样子就是追赶他们的辽人骑军。杨可世他们想要从这里逃走已经是不可能了。
骑军北面的山坡上便是他刚才还想要依靠着的寨墙,那是一道东西蜿蜒的石头寨墙,虽然不是军队立寨的规制,可是竟然还设有吊桥、箭楼,寨墙上面也是戒备森严,寨墙上兵丁虽少,却都是彪悍健卒,人人持弓,当墙而立。寨墙上一丝灯火也没有,只是坡下辽人的火把已经把周围照的明如白昼。越来越多的辽人骑兵举着明晃晃的兵刃聚集了过来。
这时很多人都看到了,就在离他们藏身处不远的路上,一条火龙正迤逦而上,朝着他们藏身的地方过来了,很显然就是追他们的番军。
杨可世挣扎着站起来,吩咐人去前面查探,又让人全体戒备。很快,又有兵士来报,说是在西南面也有辽军打火把沿山而上。
看来这是把他们堵在这里,全部灭掉啊。
山寨里,虽然上午刚刚杀退了官军,一是那官军几百人都没攻打进山寨,二来山寨里只是伤了一两个人,寨子里的人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反而都大赞周南带他们建的山寨,以后就再不怕山贼了,只有周南自己苦笑,原本只是想能躲在这山里,安静过日子,谁知头一拨就招来了官军。现在官军是退了,保不齐哪天想到就又来了。
可是自己担心是担心,却不想说出来,让这些百姓担惊受怕。过了中午,寨子里的人便都一切如常了。
老郑头早就回了家里,这些天他走家串户,找了十好几户自己酿酒的人家,说要买酒,而且给的价钱和外面一样。除了几户贪酒喝的不肯卖,别的户都愿意卖给老郑头,山里的人家,从来没想过自己酿的酒还会有人买,而且价钱公道。
就这样,老郑头陆陆续秀收了三五十坛子酒,都堆在蒸酒室外面,送酒的人当即就收到了钱。随着这些拿到钱的人的回去后与邻里闲谈,一传十,十传百,又有更多酿酒的人来问老郑头买酒的事。老郑头让周兴专门记了本帐,买酒的钱是从上次买酒拿回来的那十贯钱里出的。沈定现在成了专门的蒸酒工,每日守在蒸酒室内,本来也不是累活计,沈定一个人变成了,只是离不开人。从收到买来的自酿酒,沈定就开始蒸酒了。细心的沈定将各家送来的酒问清了是用什么酿的,然后写在酒坛子上。等蒸酒的时候,沈定严格按照上一次老郑头蒸酒时用的搭配的方子,也是一坛果酒、两坛粮食酒配在一起蒸。蒸出第一锅后,沈定还是不放心,专门请来老郑头和周南尝了尝,老郑头又拿出上次剩的那坛蒸酒对比着品尝后,三个人都觉得这次蒸的酒和上次口味是一样的。
今天连沈定也被调到了寨墙下,帮忙守寨墙。还好很快就结束了,沈定收拾好这里就回了蒸酒室,那里还有一锅酒正蒸着,估计现在火早熄灭了。
老郑头随后也回去了,他要看看什么时候能证出二十坛酒来,好派人送去燕京,既然是好买卖,当然得好好干了。
好几天高远就喊着这次由他去燕京送酒,这小子看别人下山去燕京,静极思动,也想着去燕京耍上一趟。周南本不想去的,可是高远不知何故,一定要周南陪着他去燕京,说要周南好好出去玩一趟,散散心。
今天出了这一趟事,老郑头也不放在心上,这番人的性子和宋人不同,喜怒不能琢磨,今天打一番,改日不知还能不能想到这里。
午后高远带着一帮年轻人,将不能救治的战马都宰杀了,把肉割成大块,堆了小山一样一大堆。能吃的内脏、肉,高远让各家来人,到旁边的护家社新山神庙前领肉,每户都能分一大块肉。也算是对对山寨里的人的补偿吧。
至于受伤的那两个,和被箭射死的那一户,老郑头、高远、周南几个人一致同意,从公库中支取财物给与抚慰。
护家社士兵的晚饭,也是马肉骨头汤,外加刚刚做的蒸饼。整个山寨的人,都已经快忘记上午官军的攻打了。
尽量做好事后的安抚吧,但愿这样的事再不要发生,周南心中始终觉得,这样的结果,是自己带来的。
高远恰恰相反,若都是这样,官军来了又有什么怕的?大嚼着蒸饼、炖马肉,高远笑嘻嘻的和周边的人说着话,开着玩笑,人人都在说今日守寨时的乐事。
在这山里,他们才是这里的王。
黑暗中,杨可世思索着,这里无遮无掩,只有坡下那个寨门前可以借着地势抵挡,背靠寨墙,那样虽然把自己也困住了,可是好歹占个地利。而且,看那山寨寨墙形制,倒和他们宋朝的城墙类似,反而不像番人的城墙。说不定,山寨里是汉人。
打定主意,杨可世招呼兵士们向来时路上的那个山寨无声无息的靠了过去,他们要在两队辽兵把他们围困在斜坡之前逃脱出去。
兵士们拖着疲困的身躯,跟着自己的主将向山上爬去,没有抱怨。经历过战场的他们都明白,唯有紧紧跟随主将,听从号令,才能活的更好。每一个小队,都会有一个队副在最后,若有敢临阵离队,就是一个字:斩。在宋朝当兵,一不小心,按照军纪,脑袋就掉了。像临阵先退的、背军而走的、不服差遣的、打仗时丢弃主将的、临阵弓弩已注箭却回头的,这些都统统砍头,甚至别人射了三箭,你只射了两箭,也会被砍了脑袋。再说了,他们统制杨大人可是身中箭伤,可还是一样的拼死厮杀,和他们一样的又赶这样远的路,还有什么抱怨呢?
杨可世带着人顺着山坡向北面上去,等赶到坡顶,才发现北面是一道山谷,由此处下去是一面缓坡,缓坡下的山谷里是一队队打着火把的骑军,看样子就是追赶他们的辽人骑军。杨可世他们想要从这里逃走已经是不可能了。
骑军北面的山坡上便是他刚才还想要依靠着的寨墙,那是一道东西蜿蜒的石头寨墙,虽然不是军队立寨的规制,可是竟然还设有吊桥、箭楼,寨墙上面也是戒备森严,寨墙上兵丁虽少,却都是彪悍健卒,人人持弓,当墙而立。寨墙上一丝灯火也没有,只是坡下辽人的火把已经把周围照的明如白昼。越来越多的辽人骑兵举着明晃晃的兵刃聚集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