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王赵楷今年已有二十二岁了,剑眉英飞、唇红齿白,粉面如玉,穿着一身团龙纹的绣似绵长袍,穿着一双硬底皂靴,头上黑发用紫金璎珞罩着,更显得风流俊美,只是略微单薄的嘴唇,也不知是不是受了相书的影响,给人一种薄情寡义的感觉。虽然是在府邸的最私密的书房当中,虽然赵楷对面只有一个人,赵楷仍然穿戴的一丝不苟。这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对自己的衣着仪表一向很是在意,绝不会让自己的头发有一根凌乱,绝不让自己的靴子上沾染一点儿泥土。
在他很小的时候,母妃每天都在尽心竭力的获得父皇的恩宠,好让自己在众皇子中能得到跟多。只是好景不长,他的母妃王贵妃早早失宠。从小他就明白,只有得到父皇的认可和属意,才能让自己活得更舒心快意。
从那以后他就发奋用功。父皇喜欢画画,他也努力学画,并且四处搜集名画。他画的花鸟,在京城也以精致闻名;父皇喜欢书法,他也苦练书法;父皇喜欢鉴赏古玩、玉器,他也令自己的幕僚刻意熏陶,以期有所长进。父皇喜欢漂亮的女人——这一点就不用努力学了,但凡是个男人,稍微管束的宽松些,都是这样的猪哥样。
这他十六岁的时候,他赖以依靠的母妃郁郁寡欢,离开了人世,从此后他更是勤奋,勤奋着琴棋书画,勤奋着架鸟逗狗,勤奋着流连青楼。在他十七岁那年,他隐匿姓名,参加了那年的科举,竟然一路过关斩将,进入殿试,并将此事告诉了父皇,父皇果然很是高兴,要来中榜名单,才发现他竟然得了状元。那年他可是仅仅只有十七岁,且是刚被封了郓王。
中了状元后,他被父皇任提举皇城司,出入禁省,不限朝暮早晚。而且父皇出席各种饮宴时,必定会带上他这个状元皇子,让他接受那些臣子们的恭维和尊崇,让他体会到了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可是在那样的场合,每次都见不到自己那个太子哥哥。
他对他那个太子哥哥,比对自己还要关注。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那个人是事事都拦挡在他前面的人。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立下誓愿,将来自己一定要超过他,站到他前面去。
所以他的心腹,就尽量的搜集些关于太子哥哥的消息,好让他暗地里和他较劲。太子读什么书,他也就读什么书;太子去宫中参见父皇,他也找个理由去参见父皇;就连太子娶了大臣朱桂纳的女儿朱琏,他暗中鼓动,也娶了朱桂纳的女儿朱凤英为妻。
可是心腹告诉他的,都是些听起来很可笑而且让他根本没法去攀比的事。比如说太子喜欢清静,不喜喧闹,父皇若是带着他去赴宴,他必定端坐着,不苟言笑,让所有人都闹心;再比如太子不喜女色,对道士更是深恶痛绝——要知道,能愉悦人心的美色和能令人修仙长生的道士,那是父皇孜孜以求的啊!自己和太子比怎么和父皇对着干,那自己不成傻子了吗?!
后来干脆这些心腹就没太子的消息告诉他了。因为听人说,太子每天在东宫里,什么都不干,就躲在屋子里,欣赏鱼缸里的鱼,一看就是一整天,对其他的事情不闻不问,别人自然也就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局面就有些微妙了。他是第三子,可是二皇子衮王早夭。虽然太子是嫡子,又是长子,按正统来说,这优势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可是当你距离大宋权力最顶峰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你很难抵挡住迈出那一步的诱惑的。
赵楷现在就是如此,而且坐在他对面的这个人早就告诉过他:即便三皇子你没有此心,太子一派的人也已经认定你有此心,而且早已将三皇子你当作了太子最大的敌人。
赵楷知道,王黼王少师说的对,“树欲静而风不止”,而且是不死不休,这是他和太子之间至死方休的死局。这死局早在二皇子早夭离世的时候就已经布下了。如今,任何一方想要罢手全身而退,已经是不可能了。
赵楷向着对面坐着的王黼说道:“少师,此时间正是我与太子争夺的紧要时期,万万不可中途离去啊。”
王黼品了口茶,不疾不徐地说道:“近日京城并无大事,三皇子手下心腹都在京中,又有梁太傅坐镇京城,三皇子你还怕有何事?再者说,平定燕京,这可是天大的功赏,不见官家都为此祭告太庙了么?”
赵楷将信将疑地问道:“平定燕京,真如少师所说,不用统兵对阵么?”
王黼连连说道:“自然不用——此时就是三皇子你要带兵打仗,朝廷可也得有资财供应啊!那童贯、刘延庆二人将煕、丰以来所储备的军资,挥霍殆尽,朝廷拿什么打仗啊!”
赵楷听说不用统兵打仗,心里倒是踏实了些,忙又问道:“不知少师有何妙计,能让那万胜军听命于我?”
王黼见赵楷心动,便将自己想法告诉了赵楷,赵楷闻言大喜,说道:“有次良策,此事谐矣!不知少师如何安排?”
王黼说道:“老臣自在京城为三皇子居中联络,三皇子只需派出心腹可靠之人,前去办事,届时赶到雄州。而三皇子先到雄州,然后派人去信一封,等那周南赶到雄州,自然会一切答允三皇子,燕京之事,自然无虞,三皇子只等官家封赏便是。”
赵楷顾虑道:“未若少师亲自去一趟,一来各州府自然配合,二来少师于此事有功,将来也是于我等这大事有助。”
王黼略一沉吟,便说道:“也罢,老臣便为三皇子走上一遭,也好早日了解燕京乱局。一旦燕京事毕,我等便专一经营三皇子之事。”
赵楷见王黼答允,大喜说道:“多谢少师成全,异日大事成功,少师是在下第一功臣!”
在他很小的时候,母妃每天都在尽心竭力的获得父皇的恩宠,好让自己在众皇子中能得到跟多。只是好景不长,他的母妃王贵妃早早失宠。从小他就明白,只有得到父皇的认可和属意,才能让自己活得更舒心快意。
从那以后他就发奋用功。父皇喜欢画画,他也努力学画,并且四处搜集名画。他画的花鸟,在京城也以精致闻名;父皇喜欢书法,他也苦练书法;父皇喜欢鉴赏古玩、玉器,他也令自己的幕僚刻意熏陶,以期有所长进。父皇喜欢漂亮的女人——这一点就不用努力学了,但凡是个男人,稍微管束的宽松些,都是这样的猪哥样。
这他十六岁的时候,他赖以依靠的母妃郁郁寡欢,离开了人世,从此后他更是勤奋,勤奋着琴棋书画,勤奋着架鸟逗狗,勤奋着流连青楼。在他十七岁那年,他隐匿姓名,参加了那年的科举,竟然一路过关斩将,进入殿试,并将此事告诉了父皇,父皇果然很是高兴,要来中榜名单,才发现他竟然得了状元。那年他可是仅仅只有十七岁,且是刚被封了郓王。
中了状元后,他被父皇任提举皇城司,出入禁省,不限朝暮早晚。而且父皇出席各种饮宴时,必定会带上他这个状元皇子,让他接受那些臣子们的恭维和尊崇,让他体会到了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可是在那样的场合,每次都见不到自己那个太子哥哥。
他对他那个太子哥哥,比对自己还要关注。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那个人是事事都拦挡在他前面的人。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立下誓愿,将来自己一定要超过他,站到他前面去。
所以他的心腹,就尽量的搜集些关于太子哥哥的消息,好让他暗地里和他较劲。太子读什么书,他也就读什么书;太子去宫中参见父皇,他也找个理由去参见父皇;就连太子娶了大臣朱桂纳的女儿朱琏,他暗中鼓动,也娶了朱桂纳的女儿朱凤英为妻。
可是心腹告诉他的,都是些听起来很可笑而且让他根本没法去攀比的事。比如说太子喜欢清静,不喜喧闹,父皇若是带着他去赴宴,他必定端坐着,不苟言笑,让所有人都闹心;再比如太子不喜女色,对道士更是深恶痛绝——要知道,能愉悦人心的美色和能令人修仙长生的道士,那是父皇孜孜以求的啊!自己和太子比怎么和父皇对着干,那自己不成傻子了吗?!
后来干脆这些心腹就没太子的消息告诉他了。因为听人说,太子每天在东宫里,什么都不干,就躲在屋子里,欣赏鱼缸里的鱼,一看就是一整天,对其他的事情不闻不问,别人自然也就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局面就有些微妙了。他是第三子,可是二皇子衮王早夭。虽然太子是嫡子,又是长子,按正统来说,这优势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可是当你距离大宋权力最顶峰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你很难抵挡住迈出那一步的诱惑的。
赵楷现在就是如此,而且坐在他对面的这个人早就告诉过他:即便三皇子你没有此心,太子一派的人也已经认定你有此心,而且早已将三皇子你当作了太子最大的敌人。
赵楷知道,王黼王少师说的对,“树欲静而风不止”,而且是不死不休,这是他和太子之间至死方休的死局。这死局早在二皇子早夭离世的时候就已经布下了。如今,任何一方想要罢手全身而退,已经是不可能了。
赵楷向着对面坐着的王黼说道:“少师,此时间正是我与太子争夺的紧要时期,万万不可中途离去啊。”
王黼品了口茶,不疾不徐地说道:“近日京城并无大事,三皇子手下心腹都在京中,又有梁太傅坐镇京城,三皇子你还怕有何事?再者说,平定燕京,这可是天大的功赏,不见官家都为此祭告太庙了么?”
赵楷将信将疑地问道:“平定燕京,真如少师所说,不用统兵对阵么?”
王黼连连说道:“自然不用——此时就是三皇子你要带兵打仗,朝廷可也得有资财供应啊!那童贯、刘延庆二人将煕、丰以来所储备的军资,挥霍殆尽,朝廷拿什么打仗啊!”
赵楷听说不用统兵打仗,心里倒是踏实了些,忙又问道:“不知少师有何妙计,能让那万胜军听命于我?”
王黼见赵楷心动,便将自己想法告诉了赵楷,赵楷闻言大喜,说道:“有次良策,此事谐矣!不知少师如何安排?”
王黼说道:“老臣自在京城为三皇子居中联络,三皇子只需派出心腹可靠之人,前去办事,届时赶到雄州。而三皇子先到雄州,然后派人去信一封,等那周南赶到雄州,自然会一切答允三皇子,燕京之事,自然无虞,三皇子只等官家封赏便是。”
赵楷顾虑道:“未若少师亲自去一趟,一来各州府自然配合,二来少师于此事有功,将来也是于我等这大事有助。”
王黼略一沉吟,便说道:“也罢,老臣便为三皇子走上一遭,也好早日了解燕京乱局。一旦燕京事毕,我等便专一经营三皇子之事。”
赵楷见王黼答允,大喜说道:“多谢少师成全,异日大事成功,少师是在下第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