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慧欢喜地把几人都迎了进去,又连忙端了几碗茶水递过去,让他们解解渴。
姥姥徐氏看着碗里飘着的小野菊花道:“这不是路边的小白花吗?怎么放在水里喝?”
周慧慧笑着解释道:“这是小念在镇上书店里学来的,这种小花烘干之后泡茶喝,能够清热解毒,养肝明目,还可以降……什么来着?”
姜小念连忙补充道:“降血压。”
“哦对,降血压,反正这种大热天喝了挺好。”
徐氏点了点头,开始喝茶。
“确实挺清爽解渴的。”
几人又说了一会子话之后,周慧慧便让姜维和姜小念带着舅舅家的两个孩子去外面玩玩,有客人在,姜维下午也就没有去学堂了。
姥爷则跟着姜孟良去前院看他编的竹盘,没想到这几个月风靡整个双溪镇的竹盘子居然是自家女婿最先编织的。
屋里只剩下周慧慧和徐氏。
徐氏看着这破旧的土坯房,叹了口气,从怀中掏出一块粗布,缓缓地打开道:“大丫头,这里是八十文钱,你拿着。”
周慧慧见状,连忙推脱着还给她。
“大丫头,你别急着推脱,娘知道你们日子过得苦,不容易,你先拿着,以后挣了钱再还给娘就是了。”
周慧慧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抓着徐氏的手道:“娘,真不用,现在家里日子好着呢,您快收回去。”
徐氏依旧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并不相信刚才的话。
“唉,有些话不好当着女婿的面说,说真的,娘真有一些后悔,当初娘把你嫁给他也是想着亲家是个秀才,又在村里当夫子,你嫁过去会有好日子过,早知道亲家是个这样的,娘说什么也不会答应这门亲事啊!”
“孟良待我挺好的。”
“女婿是挺好,这我知道,可你这公公婆婆也太过分了,从前不管你们死活不说,现在还让你们每年交二两银子,这二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啊,要不然你们的日子也不会这么苦。”
普通小老百姓的人家一年不吃不喝也就挣二两银子左右,就姜孟良他们这条件,就算每年只给姜家老人一两银子,外人也不会说什么。
可姜孟良太老实,不知道拒绝,咬着牙省吃俭用亏待自己,也没见姜家老人有个好脸色,那几个兄弟姐妹还要骂他窝囊。
徐氏又把用麻线串起来的铜钱往周慧慧手中塞去。
周慧慧无奈,只好把床头最里面的一个小木盒拿出来,打开之后送到徐氏面前道:“娘,你看,我们现在已经存了两千多文钱,今年孝敬的银子已经存出来了,这不,今年还没过到一半呢,下半年可以存更多的钱。”
徐氏面上很是惊讶,道:“你们怎么一下子能挣这么多钱了?还有我看你气色也好了不少,看来,女婿出息了啊。”
周慧慧笑道:“是啊,当家的从几个月前就开始编竹盘子,在镇上很受欢迎呢,这些日子他编竹盘子挣了不少钱,还有之前卖桃花饼,都是我们做的第一家,也挣了不少钱。”
徐氏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是她杞人忧天了。
她只好把手中的八十文钱又重新包好,小心地收进怀中。
“大丫头啊,现在你们的日子过得好了,娘也就放心了,不过以后要是有什么困难,尽管和娘说,娘永远是你的娘,不会放着你们不管的。”
周慧慧的眼中泛起一层水雾,重重地点了点头。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才到院子里去参观姜孟良编竹盘子。
周慧慧还留了他们吃晚饭,本想留着过夜的,两个老人怎么都不肯,说带出来的两个孩子晚上一定要见到自己爹娘,一定要回去过夜。
夏天日子长,早点吃晚饭的话,在天黑之前也能赶回去。
姜小念想着今天中午做的黄鳝得到了一致好评,于是打算晚上再做一餐给客人吃。
早上煎的艾草粑粑还剩下十几个,本想留着晚上做晚餐吃的,现在只能拿去请那些“小童工”了。
“小童工们”很是欢喜,队伍也庞大了一些,现在有五六个孩子在田间蹦跶了。
人多力量大,仅仅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有二十多条黄鳝在木桶里游动了。
在后院中割了一把韭菜,拿出两三个野鸡下的蛋,再做个韭菜煎蛋。
正好今日周慧慧去了镇上,带回来两斤肥肉,炒在姜小念腌制的酸笋里面,很是爽口。
再做一个青菜一大碗汤,姜小念又煎了一些艾草粑粑当点心吃,桌上摆得满满当当。
徐氏看着桌上这么多菜,还摆着一碗碗的大米饭,连忙说道:“诶呀你们也太破费了,我和你爹又不是外人,做这么多菜做什么?”
姜孟良很是骄傲地说道:“爹娘,这些都是小念做的,也没花多少钱,都是她平常在山上田间得来的,你们快尝尝,合不合胃口。”
有这样一个能干的女儿,姜孟良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
只可惜,有很多吃的都不能对外公布,姜孟良实在憋得慌,现下岳父岳母来了,总算能够嘚瑟一番了。
两个老人也连连夸赞道:“小念小小年纪就这么贤惠,若是以后谁家娶了,可真是有福气啊!”
大人还在说着话,两个小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上了桌,看着桌上的肉和蛋,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奶奶,我想吃肉。”五岁的孩子怯怯地喊道。
大人连忙落座,周慧慧夹了一大块肉给两个孩子,笑道:“快吃吧。”
两个小家伙吃得津津有味,一口接着一口,周慧慧又连忙夹了一些蛋和黄鳝放在他们碗里。
小家伙狼吞虎咽中还杂夹着模糊的话:“真好吃,肉肉真好吃,好久没吃过了。”
周慧慧看着两个孩子,心中一酸,看这模样,在家里定然没有肉吃,娘家日子过得这样艰难,徐氏还想着他们,那八十文钱定是他们积攒了很久才拿出来的。
想到这里,她又连忙招呼两个老人吃菜。
两个老人吃着从没有吃过的黄鳝,眼中泛着光芒,夸赞声在吃饭期间就没有停过。
姥姥徐氏看着碗里飘着的小野菊花道:“这不是路边的小白花吗?怎么放在水里喝?”
周慧慧笑着解释道:“这是小念在镇上书店里学来的,这种小花烘干之后泡茶喝,能够清热解毒,养肝明目,还可以降……什么来着?”
姜小念连忙补充道:“降血压。”
“哦对,降血压,反正这种大热天喝了挺好。”
徐氏点了点头,开始喝茶。
“确实挺清爽解渴的。”
几人又说了一会子话之后,周慧慧便让姜维和姜小念带着舅舅家的两个孩子去外面玩玩,有客人在,姜维下午也就没有去学堂了。
姥爷则跟着姜孟良去前院看他编的竹盘,没想到这几个月风靡整个双溪镇的竹盘子居然是自家女婿最先编织的。
屋里只剩下周慧慧和徐氏。
徐氏看着这破旧的土坯房,叹了口气,从怀中掏出一块粗布,缓缓地打开道:“大丫头,这里是八十文钱,你拿着。”
周慧慧见状,连忙推脱着还给她。
“大丫头,你别急着推脱,娘知道你们日子过得苦,不容易,你先拿着,以后挣了钱再还给娘就是了。”
周慧慧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抓着徐氏的手道:“娘,真不用,现在家里日子好着呢,您快收回去。”
徐氏依旧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并不相信刚才的话。
“唉,有些话不好当着女婿的面说,说真的,娘真有一些后悔,当初娘把你嫁给他也是想着亲家是个秀才,又在村里当夫子,你嫁过去会有好日子过,早知道亲家是个这样的,娘说什么也不会答应这门亲事啊!”
“孟良待我挺好的。”
“女婿是挺好,这我知道,可你这公公婆婆也太过分了,从前不管你们死活不说,现在还让你们每年交二两银子,这二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啊,要不然你们的日子也不会这么苦。”
普通小老百姓的人家一年不吃不喝也就挣二两银子左右,就姜孟良他们这条件,就算每年只给姜家老人一两银子,外人也不会说什么。
可姜孟良太老实,不知道拒绝,咬着牙省吃俭用亏待自己,也没见姜家老人有个好脸色,那几个兄弟姐妹还要骂他窝囊。
徐氏又把用麻线串起来的铜钱往周慧慧手中塞去。
周慧慧无奈,只好把床头最里面的一个小木盒拿出来,打开之后送到徐氏面前道:“娘,你看,我们现在已经存了两千多文钱,今年孝敬的银子已经存出来了,这不,今年还没过到一半呢,下半年可以存更多的钱。”
徐氏面上很是惊讶,道:“你们怎么一下子能挣这么多钱了?还有我看你气色也好了不少,看来,女婿出息了啊。”
周慧慧笑道:“是啊,当家的从几个月前就开始编竹盘子,在镇上很受欢迎呢,这些日子他编竹盘子挣了不少钱,还有之前卖桃花饼,都是我们做的第一家,也挣了不少钱。”
徐氏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是她杞人忧天了。
她只好把手中的八十文钱又重新包好,小心地收进怀中。
“大丫头啊,现在你们的日子过得好了,娘也就放心了,不过以后要是有什么困难,尽管和娘说,娘永远是你的娘,不会放着你们不管的。”
周慧慧的眼中泛起一层水雾,重重地点了点头。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才到院子里去参观姜孟良编竹盘子。
周慧慧还留了他们吃晚饭,本想留着过夜的,两个老人怎么都不肯,说带出来的两个孩子晚上一定要见到自己爹娘,一定要回去过夜。
夏天日子长,早点吃晚饭的话,在天黑之前也能赶回去。
姜小念想着今天中午做的黄鳝得到了一致好评,于是打算晚上再做一餐给客人吃。
早上煎的艾草粑粑还剩下十几个,本想留着晚上做晚餐吃的,现在只能拿去请那些“小童工”了。
“小童工们”很是欢喜,队伍也庞大了一些,现在有五六个孩子在田间蹦跶了。
人多力量大,仅仅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有二十多条黄鳝在木桶里游动了。
在后院中割了一把韭菜,拿出两三个野鸡下的蛋,再做个韭菜煎蛋。
正好今日周慧慧去了镇上,带回来两斤肥肉,炒在姜小念腌制的酸笋里面,很是爽口。
再做一个青菜一大碗汤,姜小念又煎了一些艾草粑粑当点心吃,桌上摆得满满当当。
徐氏看着桌上这么多菜,还摆着一碗碗的大米饭,连忙说道:“诶呀你们也太破费了,我和你爹又不是外人,做这么多菜做什么?”
姜孟良很是骄傲地说道:“爹娘,这些都是小念做的,也没花多少钱,都是她平常在山上田间得来的,你们快尝尝,合不合胃口。”
有这样一个能干的女儿,姜孟良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
只可惜,有很多吃的都不能对外公布,姜孟良实在憋得慌,现下岳父岳母来了,总算能够嘚瑟一番了。
两个老人也连连夸赞道:“小念小小年纪就这么贤惠,若是以后谁家娶了,可真是有福气啊!”
大人还在说着话,两个小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上了桌,看着桌上的肉和蛋,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奶奶,我想吃肉。”五岁的孩子怯怯地喊道。
大人连忙落座,周慧慧夹了一大块肉给两个孩子,笑道:“快吃吧。”
两个小家伙吃得津津有味,一口接着一口,周慧慧又连忙夹了一些蛋和黄鳝放在他们碗里。
小家伙狼吞虎咽中还杂夹着模糊的话:“真好吃,肉肉真好吃,好久没吃过了。”
周慧慧看着两个孩子,心中一酸,看这模样,在家里定然没有肉吃,娘家日子过得这样艰难,徐氏还想着他们,那八十文钱定是他们积攒了很久才拿出来的。
想到这里,她又连忙招呼两个老人吃菜。
两个老人吃着从没有吃过的黄鳝,眼中泛着光芒,夸赞声在吃饭期间就没有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