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皇帝为了保密,在议和上并没有做出诸多的准备。
现在,他自然只是先提出“和”,而后再细细交换条件。议和一公开,朝臣们争相提出相应的条件,他们不乏框架和条款,甚至除了收回北平原,还对东夏有苛刻的要求,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开谈时应做的准备,下限只有皇帝和少数几个人知道,大臣们围绕的,则是利益最大化。
至于谈到最后的结果?
与这些准备有关,也无关。
大堆苛刻的条件,对方能不能接受,仍然取决于战场上的形势,其次则是主持议和的官员。
杨雪笙至京,朝廷已经给他准备了数十条款,包括狄阿鸟要立谁为世子。战场上都是好消息,战争的时机、背-景,他杨雪笙已辞官在乡,自是不大清楚,朝臣们为他介绍,多是自褒贬敌,杨雪笙捧着条款,是一阵子的意气奋发。
为国议和,逼迫对手割地求饶上贡称臣,这是一个文臣青史留名的途径,是洗刷他污点的办法。
然而没来得及蹦哒,皇帝承受着病痛,召进宫耳提面命,再出来,杨雪笙已神色肃穆,步履蹒跚。这议和的条件列出来,一个比一个苛刻,而实际上皇帝的底线却是那么低,议和只许成不许败,其结果就是他杨雪笙将会议出一个“丧权辱国”。
离京之时,一些声名狼藉的故交好友前来相送。本弹冠相庆之时,他却捧着议和的诏命放声大哭。
众人送他,是觉着他会被皇帝起复。
老皇将没,新皇继位,他肩负起议和重担,官场履历在,也许一旦起复,很有可能是托孤重任。
众人的期望高,往来巴结,礼品早已堆金如山。
杨雪笙从家乡出来,一心恢复清誉,没想过要收礼,而今收不收已经无所谓了,反过来不敢得罪他人,要是驳了别人颜面,议和回来被人落井下石,会是怎么一个局面,带着一腔的期望,却有如此落差,酒宴中不知不觉喝了几杯,绝望之余,酒后自是情绪失控,放声大哭。
他不是秦应,早已磨练出绝世的奸滑,对政治的敏感超于常人,此时自是认为此生摆脱佞臣无望,不由为晚景嚎啕。
还是有人能够安慰他的。他的堂侄杨雄已过而立之年,几次入仕,因为他杨雪笙的声名不佳,终究也回家操持田产了,这次跟杨雪笙一起出来,自然知道叔父对清名的渴求,安慰叔父说:“叔父。这也未必,关键还在于战场角逐,若是陶坎将军不负公叔厚望,战场上节节胜利,议和未必就不能议出个像样的结果。”
这对叔侄也只能把期望寄托在陶坎身上了。
陶坎?
却也是知道,哪怕双方都要和,为了和谈有利,还是要打一场、两场。
他格外重视与狄阿鸟的对阵。
这天下名将,已无人敢说能高于狄阿鸟一头……他陶坎又何来自信,能够在战场上战胜狄阿鸟?哪怕战场上讨点好,就足矣。
陶坎只求不败,即便为个不败,他也已经殚精竭虑,忙于排兵布阵。他确实撤销对小股东夏军队的围困,放任他们离境,看起来是给东夏一些让步,实际上,他需要重整兵力,不想消耗哪怕一丝一毫,连日来,他轮番视察各个军营,鼓舞士气,等着议和前决定议和内容的一仗。
卢龙关,他已经不管不顾了。
东夏的两个拳头摆开,他陶坎不能将自己的军队分成两部分各个抵御,受东夏调动,两地相隔遥远,如果东夏依靠自己强大的机动,在某一端突然投入全部兵力,靖康在兵力上也许还能有点优势,但是吃败仗的风险就会增加。
一旦分兵,一旦一边吃败仗,那东夏反倒从劣势变为强势。
手下人已经摸清狄阿鸟带回来的人。
卢龙关的兵力不多。
他狄阿鸟率渔阳来的军队,收拢残兵败将在渔阳河谷,陶坎不愿意将注意力往卢龙关多分,留下少量军队用于监视和防守即可,就是要在渔阳河谷孤独一注,与狄阿鸟决一雌雄,在此一战。
纵你千变万化,我不动如山,你手里兵力不足,就算再能用兵,又奈何得了我?这就是陶坎的策略。
狄阿鸟给他的心理压力太大了。
他一刻也不停地作战前布置……直到他反复做,从紧张仓促到时间充足,东夏亦毫无动静。
他正纳闷,甚至埋怨自己没有抓住时机,先进攻东夏军队,给了东夏军队休整的时间——也许他作战前准备,东夏军队正在休整。
直到这天,檄文飘飞。
陶坎脸色变了。
这檄文与定夏二州时又有不同。
在那儿,不管他狄阿孝是怎么回事儿,跑高奴去了,你不能不管不顾这一点儿,面对北平原,则要发挥得太多了,两地又那么远,谁先打谁的?军民丝毫不知,连争议都没有,而北平原所管辖的靖康人,又曾经因为狄阿鸟的镇抚身份在东夏治下,一直以来受东夏恩庇,现在支持谁?该支持谁?檄文纷飞,檄文漫天,增加了张铁头的孤身见敌,毫无戒心和陶坎的心计毒辣;增加了北平原历年来粮食赋税的比例;甚至增加了北平原贸易繁盛,对备州百姓生活的影响。
“东夏虽尚武而不胁良庶,尔备州之民,出入东夏者,何人不好客,何人欺诈之?互利互惠,为尔等藩篱,备州凡一人皆可自问,久无边患之苦否?”
陶坎聚集众将议事,扯烂一张檄文,又扯一张,一连扯个七八张,抖在众将面前问:“你们就任士卒传阅吗?你们傻了吗?这些能传阅吗?”
马天佑最是受罪,狄阿鸟说起了与他结拜兄弟的往事,为了让大伙知道他既不是忘恩负义,也没有通敌卖国,憋屈地反映:“仗怎么能这么打呢?现在是打仗呢还是打文呢?”但是他又说:“不是我们任将士议论,让他们传阅,突然一下满营都是,你咋办?我也试着问了一下,这些人,这些人还多数不受影响。”
他说多数不受影响也对。
备州人心里不平衡,眼看北平原富有,东夏从一穷二白变成高人一等……多数是想抢回天朝优越感的。
但相煎何太急,他们也都认可,东夏人不凶残,从此他们不再有边患的烦恼,因为靠着北平原,不少作物能卖去北方草原,获利也不少,渐渐的,又感到动情。
不管他们对东夏人是不是因为不平衡而要出手教训,对东夏王口径一致:东夏王是个天大的英雄,百战百胜,你看咱们的那些将军们紧张的模样,咱们能打赢他?万一打不赢怎么办?
陶坎有点一筹莫展。
他想了一下说:“明天分出人马进攻东夏军队,再不打,士气,军心不再呀。”
说打就打。
不打顶不住这铺天盖地的檄文。
万一东夏王开始声讨靖康的民生呢?万一他喊着他若得了备州,会怎么治理呢?各种不确定因素全来了。陶坎不得不匆匆用兵。
攻打东夏营地很顺利,一打对方就撤,再打再撤,眼看到了黄昏,一旦收兵,这一战就打赢了,不管有没有杀伤东夏人,这东夏王狄阿鸟都在,一打他们就撤,一打他们就撤,岂不鼓舞士气,士气上升,其实檄文就没那么可怕了不是吗?起码能打赢东夏。
这个时候,东夏出兵了……
霜雾漫天,东夏军队摸上来了。
陶坎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保持军队不乱的,靖康军队大乱而回,清点人数,数千人被东夏包围到东夏原先撤出的营地里。
所有的靖康将领内心都蒙上了阴云。
这大雾好像东夏人提前就知道,有种妖性。
东夏兵的良好素质,使得他们在大雾之下也能作战,这是数量上无法弥补的,倘若天天下雾,不久再下雪,对靖康军队来说,士气会急转直下。
其实东夏人还真知道降雾。
狄阿鸟对天文、地理和气候格外留意,他的参士手边有大量关于气候的记录,人家翻着历年的资料,早总结了一套识别的经验。
天又亮了。
东夏的使臣来到,提出要求说:“昨天一战,俘虏贵军数千将士,愿与尔等交换回张铁头将军和被你们俘虏的东夏将士。”
换不换?
陶坎忍不住问他:“如果不换呢?”
使臣笑道:“那我王自会公诸于天下,尔等将领不惜国人、将士,就怕会寒了贵国将士的心呀。”
使臣轻飘飘走了。
陶坎整整一天都在反复考虑是换好还是不换好。
他想来想去,决定从后方接来张铁头。
如果非要交换,把他交还也好,通过他走走上层路线,能够通过他劝劝狄阿鸟,为议和作铺垫,那是再好不过了。
现在,他自然只是先提出“和”,而后再细细交换条件。议和一公开,朝臣们争相提出相应的条件,他们不乏框架和条款,甚至除了收回北平原,还对东夏有苛刻的要求,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开谈时应做的准备,下限只有皇帝和少数几个人知道,大臣们围绕的,则是利益最大化。
至于谈到最后的结果?
与这些准备有关,也无关。
大堆苛刻的条件,对方能不能接受,仍然取决于战场上的形势,其次则是主持议和的官员。
杨雪笙至京,朝廷已经给他准备了数十条款,包括狄阿鸟要立谁为世子。战场上都是好消息,战争的时机、背-景,他杨雪笙已辞官在乡,自是不大清楚,朝臣们为他介绍,多是自褒贬敌,杨雪笙捧着条款,是一阵子的意气奋发。
为国议和,逼迫对手割地求饶上贡称臣,这是一个文臣青史留名的途径,是洗刷他污点的办法。
然而没来得及蹦哒,皇帝承受着病痛,召进宫耳提面命,再出来,杨雪笙已神色肃穆,步履蹒跚。这议和的条件列出来,一个比一个苛刻,而实际上皇帝的底线却是那么低,议和只许成不许败,其结果就是他杨雪笙将会议出一个“丧权辱国”。
离京之时,一些声名狼藉的故交好友前来相送。本弹冠相庆之时,他却捧着议和的诏命放声大哭。
众人送他,是觉着他会被皇帝起复。
老皇将没,新皇继位,他肩负起议和重担,官场履历在,也许一旦起复,很有可能是托孤重任。
众人的期望高,往来巴结,礼品早已堆金如山。
杨雪笙从家乡出来,一心恢复清誉,没想过要收礼,而今收不收已经无所谓了,反过来不敢得罪他人,要是驳了别人颜面,议和回来被人落井下石,会是怎么一个局面,带着一腔的期望,却有如此落差,酒宴中不知不觉喝了几杯,绝望之余,酒后自是情绪失控,放声大哭。
他不是秦应,早已磨练出绝世的奸滑,对政治的敏感超于常人,此时自是认为此生摆脱佞臣无望,不由为晚景嚎啕。
还是有人能够安慰他的。他的堂侄杨雄已过而立之年,几次入仕,因为他杨雪笙的声名不佳,终究也回家操持田产了,这次跟杨雪笙一起出来,自然知道叔父对清名的渴求,安慰叔父说:“叔父。这也未必,关键还在于战场角逐,若是陶坎将军不负公叔厚望,战场上节节胜利,议和未必就不能议出个像样的结果。”
这对叔侄也只能把期望寄托在陶坎身上了。
陶坎?
却也是知道,哪怕双方都要和,为了和谈有利,还是要打一场、两场。
他格外重视与狄阿鸟的对阵。
这天下名将,已无人敢说能高于狄阿鸟一头……他陶坎又何来自信,能够在战场上战胜狄阿鸟?哪怕战场上讨点好,就足矣。
陶坎只求不败,即便为个不败,他也已经殚精竭虑,忙于排兵布阵。他确实撤销对小股东夏军队的围困,放任他们离境,看起来是给东夏一些让步,实际上,他需要重整兵力,不想消耗哪怕一丝一毫,连日来,他轮番视察各个军营,鼓舞士气,等着议和前决定议和内容的一仗。
卢龙关,他已经不管不顾了。
东夏的两个拳头摆开,他陶坎不能将自己的军队分成两部分各个抵御,受东夏调动,两地相隔遥远,如果东夏依靠自己强大的机动,在某一端突然投入全部兵力,靖康在兵力上也许还能有点优势,但是吃败仗的风险就会增加。
一旦分兵,一旦一边吃败仗,那东夏反倒从劣势变为强势。
手下人已经摸清狄阿鸟带回来的人。
卢龙关的兵力不多。
他狄阿鸟率渔阳来的军队,收拢残兵败将在渔阳河谷,陶坎不愿意将注意力往卢龙关多分,留下少量军队用于监视和防守即可,就是要在渔阳河谷孤独一注,与狄阿鸟决一雌雄,在此一战。
纵你千变万化,我不动如山,你手里兵力不足,就算再能用兵,又奈何得了我?这就是陶坎的策略。
狄阿鸟给他的心理压力太大了。
他一刻也不停地作战前布置……直到他反复做,从紧张仓促到时间充足,东夏亦毫无动静。
他正纳闷,甚至埋怨自己没有抓住时机,先进攻东夏军队,给了东夏军队休整的时间——也许他作战前准备,东夏军队正在休整。
直到这天,檄文飘飞。
陶坎脸色变了。
这檄文与定夏二州时又有不同。
在那儿,不管他狄阿孝是怎么回事儿,跑高奴去了,你不能不管不顾这一点儿,面对北平原,则要发挥得太多了,两地又那么远,谁先打谁的?军民丝毫不知,连争议都没有,而北平原所管辖的靖康人,又曾经因为狄阿鸟的镇抚身份在东夏治下,一直以来受东夏恩庇,现在支持谁?该支持谁?檄文纷飞,檄文漫天,增加了张铁头的孤身见敌,毫无戒心和陶坎的心计毒辣;增加了北平原历年来粮食赋税的比例;甚至增加了北平原贸易繁盛,对备州百姓生活的影响。
“东夏虽尚武而不胁良庶,尔备州之民,出入东夏者,何人不好客,何人欺诈之?互利互惠,为尔等藩篱,备州凡一人皆可自问,久无边患之苦否?”
陶坎聚集众将议事,扯烂一张檄文,又扯一张,一连扯个七八张,抖在众将面前问:“你们就任士卒传阅吗?你们傻了吗?这些能传阅吗?”
马天佑最是受罪,狄阿鸟说起了与他结拜兄弟的往事,为了让大伙知道他既不是忘恩负义,也没有通敌卖国,憋屈地反映:“仗怎么能这么打呢?现在是打仗呢还是打文呢?”但是他又说:“不是我们任将士议论,让他们传阅,突然一下满营都是,你咋办?我也试着问了一下,这些人,这些人还多数不受影响。”
他说多数不受影响也对。
备州人心里不平衡,眼看北平原富有,东夏从一穷二白变成高人一等……多数是想抢回天朝优越感的。
但相煎何太急,他们也都认可,东夏人不凶残,从此他们不再有边患的烦恼,因为靠着北平原,不少作物能卖去北方草原,获利也不少,渐渐的,又感到动情。
不管他们对东夏人是不是因为不平衡而要出手教训,对东夏王口径一致:东夏王是个天大的英雄,百战百胜,你看咱们的那些将军们紧张的模样,咱们能打赢他?万一打不赢怎么办?
陶坎有点一筹莫展。
他想了一下说:“明天分出人马进攻东夏军队,再不打,士气,军心不再呀。”
说打就打。
不打顶不住这铺天盖地的檄文。
万一东夏王开始声讨靖康的民生呢?万一他喊着他若得了备州,会怎么治理呢?各种不确定因素全来了。陶坎不得不匆匆用兵。
攻打东夏营地很顺利,一打对方就撤,再打再撤,眼看到了黄昏,一旦收兵,这一战就打赢了,不管有没有杀伤东夏人,这东夏王狄阿鸟都在,一打他们就撤,一打他们就撤,岂不鼓舞士气,士气上升,其实檄文就没那么可怕了不是吗?起码能打赢东夏。
这个时候,东夏出兵了……
霜雾漫天,东夏军队摸上来了。
陶坎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保持军队不乱的,靖康军队大乱而回,清点人数,数千人被东夏包围到东夏原先撤出的营地里。
所有的靖康将领内心都蒙上了阴云。
这大雾好像东夏人提前就知道,有种妖性。
东夏兵的良好素质,使得他们在大雾之下也能作战,这是数量上无法弥补的,倘若天天下雾,不久再下雪,对靖康军队来说,士气会急转直下。
其实东夏人还真知道降雾。
狄阿鸟对天文、地理和气候格外留意,他的参士手边有大量关于气候的记录,人家翻着历年的资料,早总结了一套识别的经验。
天又亮了。
东夏的使臣来到,提出要求说:“昨天一战,俘虏贵军数千将士,愿与尔等交换回张铁头将军和被你们俘虏的东夏将士。”
换不换?
陶坎忍不住问他:“如果不换呢?”
使臣笑道:“那我王自会公诸于天下,尔等将领不惜国人、将士,就怕会寒了贵国将士的心呀。”
使臣轻飘飘走了。
陶坎整整一天都在反复考虑是换好还是不换好。
他想来想去,决定从后方接来张铁头。
如果非要交换,把他交还也好,通过他走走上层路线,能够通过他劝劝狄阿鸟,为议和作铺垫,那是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