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皇上的妾室不好当
华霄没事自然不会去管皇上有多少妃嫔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具体有多少,各自是谁,他也不太清楚。
再说,皇上今儿高兴了,封一个美人,明儿生气了,说不定又把美人给削了,这人来人往的,谁去记?
不过,主要的几个人物,华霄还是知晓的。
皇后姓杜,国丈爷是吏部尚书杜大人。
皇后之下为贵妃,姓余,贵妃之父为太师。贵妃长年体弱多病,至今膝下没有一儿半女,全靠娘家撑着。
再之下为四妃。
四妃有二。
其一,德妃陈氏,娘家为江南荣国公府。
其二,贤妃龚氏。
四妃再之下,还有诸多其他妃嫔。
华霄没有一一道来,只提到了婕妤扈氏,江南海宁侯府。
华霄边说,黎轻便边写,还煞有介事地在荣国公府和海宁侯府下面划了一道线。
“德妃、扈婕妤。”黎轻道:“王爷,要是这次的案子查出来跟这两家有什么关联,皇上会怎么处置这两位娘娘啊?”
华霄沉默了片刻,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黎轻嘴角微微一勾。
不管是德妃还是扈婕妤,可都不是王子,而是皇上的妾。
伴君如伴虎,皇上的妾室,哪里是那么好当的?
“这次的案子,要从四年前春季的一道折子开始说起。”华霄的声音从一旁传来。
四年前?
四年前她都还没来这个世界呢。
黎轻放下笔,做出洗耳恭听之状。
华霄道:“四年前春季,时任江南府知府徐程上折子,说河道需要修复,若是不修,等夏天丰水期到来,恐怕会有决堤的危险。朝廷拨了银两,又派了官员,监督江南府修河道。河道修好了,但等丰水期到的时候,还是决堤了。”
黎轻问道:“河道决堤是因为在修的过程当中偷工减料了?”
华霄摇了摇头:“当年的洪水,来势很凶猛,百年难得一遇,决堤的地方不只江南府。不过,只有江南府当年修了河道。徐程在河道决堤之后,上吊自尽身亡。”
黎轻惊讶道:“他没有救灾?就这么死了?”
华霄点了点头。
多么不负责任的人一个人啊。
黎轻根据华霄方才说的进行了合理的推测:“他贪墨了银两,在修建河道的过程中偷工减料,等洪水决堤,就畏罪自杀了?”
“当时,对于徐程的死,是这么定性的。”华霄道。
黎轻的眼睛微微一亮,听华霄的意思,徐程的死其实另有隐情?
这不是跟敦林马场案有一点点相似之处么?
郑鹤荣一家的死都有隐情。
黎轻不动声色地眨了下眼睛,决定好好观察一下华霄要查的这个案子,说不定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
她没有说话,等华霄继续往下说。
华霄说道:“洪灾泛滥,南方的几个沿江州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江南府受灾最为严重。朝廷总共拨发了一百万两赈灾银,其中的五十万两,都是发往江南府的。江南府受灾最为严重,又因为徐程自尽,情况也最为混乱。危急关头,一个叫高禾瑞的典史站了出来。”
再说,皇上今儿高兴了,封一个美人,明儿生气了,说不定又把美人给削了,这人来人往的,谁去记?
不过,主要的几个人物,华霄还是知晓的。
皇后姓杜,国丈爷是吏部尚书杜大人。
皇后之下为贵妃,姓余,贵妃之父为太师。贵妃长年体弱多病,至今膝下没有一儿半女,全靠娘家撑着。
再之下为四妃。
四妃有二。
其一,德妃陈氏,娘家为江南荣国公府。
其二,贤妃龚氏。
四妃再之下,还有诸多其他妃嫔。
华霄没有一一道来,只提到了婕妤扈氏,江南海宁侯府。
华霄边说,黎轻便边写,还煞有介事地在荣国公府和海宁侯府下面划了一道线。
“德妃、扈婕妤。”黎轻道:“王爷,要是这次的案子查出来跟这两家有什么关联,皇上会怎么处置这两位娘娘啊?”
华霄沉默了片刻,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黎轻嘴角微微一勾。
不管是德妃还是扈婕妤,可都不是王子,而是皇上的妾。
伴君如伴虎,皇上的妾室,哪里是那么好当的?
“这次的案子,要从四年前春季的一道折子开始说起。”华霄的声音从一旁传来。
四年前?
四年前她都还没来这个世界呢。
黎轻放下笔,做出洗耳恭听之状。
华霄道:“四年前春季,时任江南府知府徐程上折子,说河道需要修复,若是不修,等夏天丰水期到来,恐怕会有决堤的危险。朝廷拨了银两,又派了官员,监督江南府修河道。河道修好了,但等丰水期到的时候,还是决堤了。”
黎轻问道:“河道决堤是因为在修的过程当中偷工减料了?”
华霄摇了摇头:“当年的洪水,来势很凶猛,百年难得一遇,决堤的地方不只江南府。不过,只有江南府当年修了河道。徐程在河道决堤之后,上吊自尽身亡。”
黎轻惊讶道:“他没有救灾?就这么死了?”
华霄点了点头。
多么不负责任的人一个人啊。
黎轻根据华霄方才说的进行了合理的推测:“他贪墨了银两,在修建河道的过程中偷工减料,等洪水决堤,就畏罪自杀了?”
“当时,对于徐程的死,是这么定性的。”华霄道。
黎轻的眼睛微微一亮,听华霄的意思,徐程的死其实另有隐情?
这不是跟敦林马场案有一点点相似之处么?
郑鹤荣一家的死都有隐情。
黎轻不动声色地眨了下眼睛,决定好好观察一下华霄要查的这个案子,说不定会有什么意外的收获。
她没有说话,等华霄继续往下说。
华霄说道:“洪灾泛滥,南方的几个沿江州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江南府受灾最为严重。朝廷总共拨发了一百万两赈灾银,其中的五十万两,都是发往江南府的。江南府受灾最为严重,又因为徐程自尽,情况也最为混乱。危急关头,一个叫高禾瑞的典史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