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儿戏(三)
何裕还发现,他对外界的感觉,也灵敏了很多!虽然身在半山腰,但大路上行人的脚步声,他都能够清晰地感觉到!
何裕又修炼了几个周天以后,随着丹田的法力恢复旧观,他身体吸入灵气的速度,也变得缓慢和稳定起来!
何裕知道,进入炼气二层以后,就算是不专门修炼,身体吸收灵气转化为法力的速度,也比以前要快了不少。
他又修炼了一遍十字功,然后才提起柴刀往山下走去。
一路上,何裕满脑子都是今天晚上,和杨占元比试的事情。
昨天晚上,何裕和杨占元在桥头河边碰面以后,开始了“划道道”。
杨占元的年龄,毕竟比何裕大了一岁有余,个子也比何裕高出差不多半块豆腐。他看向何裕的眼光,也有点居高临下的意味!
杨占元把头高高扬起,踌躇满志,一副志在必得,胜券在握的样子!
按他的意思,是要各自广邀朋友,一对一进行比斗,最后,以哪一方取胜的场次多的为胜家。
杨占元考虑了一会,可能是害怕何裕找到一个厉害的主,一个人就横扫所有的人,又补充道:
“一个人只能出场一次,人数少的一方,少几个人算输几场比试!”看来,他联系到的朋友定然不少,明显是想倚多为胜!
何裕平常忙于学习和修炼,交友并不是很多,也就是外姓弟子之中,那几个特别投缘的,大家在一起,也有守望相助、抱团自保的意思在内!
何裕对杨家宗堂的弟子中小圈子的实力高低,并没有多少了解,他对“比狠”的认识,还停留在大水洞那种一对一的阶段!
别看山里孩子淳朴、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但也有自己的标准。
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两个小伙伴闹意见斗气,要比斗只能是自己上,旁人决计不会参与的!
偶尔也有人拉个偏架的,但都是帮助弱小,绝不会趁人之危、落井下石!
何裕儿时,也参加过很多次小伙伴之间的群斗,而且每一次还是头领,但这些人并不是他邀请来的,而是因为他玩“石头剪子布”的胜率高,挑选过来的。
这种小孩子玩群斗的规则,也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有点奇葩!
秋冬农闲季节,如果小孩的数量较多,就有人提议,分成两帮人玩打仗游戏。
分帮的方式,就是大家先推举出来二个人,玩“石头剪子布”,谁赢了就可以挑出一个已方人员,直到两帮人数相等。
如果总人数为单数的时候,最后剩下的那个人,却可以自己挑选到哪一帮。
所以,小孩子们玩的游戏并不简单,变数还是蛮多的!这样玩起来才能勾起孩子们的兴趣,其中也能体现出了人情世故和斗智斗勇!
何裕思绪跳跃,不由得想起了儿时的玩伴二愣子,他从小就爱与何裕唱对头戏。
二愣子也有与何裕作对的本钱!在村子里,何裕的脑子是最好用的,而二愣子却是身子最壮实的,和同龄的小孩动武,他就从来没有输过!
何裕与二愣子有过五次交手,三平两负,这在同龄人中,还是战绩最好的!能够与二愣子有一次平手的人,在村子里能算得上高手,足以自傲了!
但玩打仗的群斗游戏,二愣子却一次都没有赢过,他玩“石头剪子布”胜率低,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还有很多的因素,才能让他一次都赢不了。
比如说有一次,二愣子碰巧先赢了二次,挑选了几个得力干将,按实力来说,他们绝对应该能够获胜!
但在排兵布阵上又出了问题,他们那边的几个高手,对上的都是何裕他们这边最弱的,得胜了也是索然无味!
而他们那几个不太强的人,对上的尽是何裕他们这边强劲的对手,全部败下阵来!最后计算胜负的场次,自然还是二愣子一帮人败北!
失败以后,二愣子自恃战无不胜,从来就不愿意去用脑子,还喜欢指手画脚,肆意指责那几个输了的同伴,让大家都对他心中不满!
何裕记得有一次,因为参加的人少,一共就有六个人,在“玩石头剪子布”的时候,二愣子不知道什么事情走神了,乱出了几下,想不到还蒙上了,连赢两次,挑走了二个最强的小伙伴!
给何裕留下了最弱的两个小伙伴,这下何裕也没辙了!因为除了何裕自己铁定能赢一场,其余两场是输定了!
就在何裕以为二愣子要破天荒赢一次的时候,谁知道最后的结果,二愣子还是只有他自己赢了一场!
刚开始何裕也以为是自己这方的运气好,一个小伙伴的对手刚好滑倒了,莫名其妙就赢了!
但当何裕看到那个输了的小伙伴,对自己挤了两下眼睛以后,何裕才知道,对方是在放水!他自然是不忿二愣子的为人,故意要让他输的!
何裕的思绪回来以后,加紧考虑眼前的事情!所谓的“划道道”,可不是当事人见面以后放几句狠话就完事的,其实也是一个斗智的过程!
何裕并没有正面反对杨占元的提议,心念电转,沉吟不语,在心里却暗暗拿定主意:
“自己关系好的小伙伴,也就是圈子里那几个同学,要广邀朋友,也无从邀起!这事无论如何要控制住规模,但也不能当面反对!”
何裕在心里拿定了主意,决定迂回一下,慢慢引导,把难题转移到杨占元的身上!
于是,何裕对杨占元说道:“广邀朋友,也不是不可以,但也不能是凑数的那种乏乏之交,必须要能够上场的才行!要不,来的尽是样子货,反而坏了比试的规矩!”
听了何裕说的这话,杨占元的脸色,没来由的红了一下,看样子,他打的就是这个主意,是想多叫一些人过来滥竽充数,增加声势!
杨占元并没有回答,他也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既然何裕说出了标准,他也在心里计算,真正能上场的人能有多少。
何裕还发现,他对外界的感觉,也灵敏了很多!虽然身在半山腰,但大路上行人的脚步声,他都能够清晰地感觉到!
何裕又修炼了几个周天以后,随着丹田的法力恢复旧观,他身体吸入灵气的速度,也变得缓慢和稳定起来!
何裕知道,进入炼气二层以后,就算是不专门修炼,身体吸收灵气转化为法力的速度,也比以前要快了不少。
他又修炼了一遍十字功,然后才提起柴刀往山下走去。
一路上,何裕满脑子都是今天晚上,和杨占元比试的事情。
昨天晚上,何裕和杨占元在桥头河边碰面以后,开始了“划道道”。
杨占元的年龄,毕竟比何裕大了一岁有余,个子也比何裕高出差不多半块豆腐。他看向何裕的眼光,也有点居高临下的意味!
杨占元把头高高扬起,踌躇满志,一副志在必得,胜券在握的样子!
按他的意思,是要各自广邀朋友,一对一进行比斗,最后,以哪一方取胜的场次多的为胜家。
杨占元考虑了一会,可能是害怕何裕找到一个厉害的主,一个人就横扫所有的人,又补充道:
“一个人只能出场一次,人数少的一方,少几个人算输几场比试!”看来,他联系到的朋友定然不少,明显是想倚多为胜!
何裕平常忙于学习和修炼,交友并不是很多,也就是外姓弟子之中,那几个特别投缘的,大家在一起,也有守望相助、抱团自保的意思在内!
何裕对杨家宗堂的弟子中小圈子的实力高低,并没有多少了解,他对“比狠”的认识,还停留在大水洞那种一对一的阶段!
别看山里孩子淳朴、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但也有自己的标准。
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两个小伙伴闹意见斗气,要比斗只能是自己上,旁人决计不会参与的!
偶尔也有人拉个偏架的,但都是帮助弱小,绝不会趁人之危、落井下石!
何裕儿时,也参加过很多次小伙伴之间的群斗,而且每一次还是头领,但这些人并不是他邀请来的,而是因为他玩“石头剪子布”的胜率高,挑选过来的。
这种小孩子玩群斗的规则,也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有点奇葩!
秋冬农闲季节,如果小孩的数量较多,就有人提议,分成两帮人玩打仗游戏。
分帮的方式,就是大家先推举出来二个人,玩“石头剪子布”,谁赢了就可以挑出一个已方人员,直到两帮人数相等。
如果总人数为单数的时候,最后剩下的那个人,却可以自己挑选到哪一帮。
所以,小孩子们玩的游戏并不简单,变数还是蛮多的!这样玩起来才能勾起孩子们的兴趣,其中也能体现出了人情世故和斗智斗勇!
何裕思绪跳跃,不由得想起了儿时的玩伴二愣子,他从小就爱与何裕唱对头戏。
二愣子也有与何裕作对的本钱!在村子里,何裕的脑子是最好用的,而二愣子却是身子最壮实的,和同龄的小孩动武,他就从来没有输过!
何裕与二愣子有过五次交手,三平两负,这在同龄人中,还是战绩最好的!能够与二愣子有一次平手的人,在村子里能算得上高手,足以自傲了!
但玩打仗的群斗游戏,二愣子却一次都没有赢过,他玩“石头剪子布”胜率低,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还有很多的因素,才能让他一次都赢不了。
比如说有一次,二愣子碰巧先赢了二次,挑选了几个得力干将,按实力来说,他们绝对应该能够获胜!
但在排兵布阵上又出了问题,他们那边的几个高手,对上的都是何裕他们这边最弱的,得胜了也是索然无味!
而他们那几个不太强的人,对上的尽是何裕他们这边强劲的对手,全部败下阵来!最后计算胜负的场次,自然还是二愣子一帮人败北!
失败以后,二愣子自恃战无不胜,从来就不愿意去用脑子,还喜欢指手画脚,肆意指责那几个输了的同伴,让大家都对他心中不满!
何裕记得有一次,因为参加的人少,一共就有六个人,在“玩石头剪子布”的时候,二愣子不知道什么事情走神了,乱出了几下,想不到还蒙上了,连赢两次,挑走了二个最强的小伙伴!
给何裕留下了最弱的两个小伙伴,这下何裕也没辙了!因为除了何裕自己铁定能赢一场,其余两场是输定了!
就在何裕以为二愣子要破天荒赢一次的时候,谁知道最后的结果,二愣子还是只有他自己赢了一场!
刚开始何裕也以为是自己这方的运气好,一个小伙伴的对手刚好滑倒了,莫名其妙就赢了!
但当何裕看到那个输了的小伙伴,对自己挤了两下眼睛以后,何裕才知道,对方是在放水!他自然是不忿二愣子的为人,故意要让他输的!
何裕的思绪回来以后,加紧考虑眼前的事情!所谓的“划道道”,可不是当事人见面以后放几句狠话就完事的,其实也是一个斗智的过程!
何裕并没有正面反对杨占元的提议,心念电转,沉吟不语,在心里却暗暗拿定主意:
“自己关系好的小伙伴,也就是圈子里那几个同学,要广邀朋友,也无从邀起!这事无论如何要控制住规模,但也不能当面反对!”
何裕在心里拿定了主意,决定迂回一下,慢慢引导,把难题转移到杨占元的身上!
于是,何裕对杨占元说道:“广邀朋友,也不是不可以,但也不能是凑数的那种乏乏之交,必须要能够上场的才行!要不,来的尽是样子货,反而坏了比试的规矩!”
听了何裕说的这话,杨占元的脸色,没来由的红了一下,看样子,他打的就是这个主意,是想多叫一些人过来滥竽充数,增加声势!
杨占元并没有回答,他也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既然何裕说出了标准,他也在心里计算,真正能上场的人能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