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逸之三言两语之间,竟让人对书中人物产生了感情,许悠然几乎想抓住他的手,让他不要再说下去——似乎只要杨逸之此刻住嘴,故事中的两人便是灯影戏上的人物剪影,永远定格在这一刻——凉月的轻剑永远落不到何又青的身上,而何又青也不会将凉月斩于马下。

    一个是少年英豪初露头角,一个则是前辈豪杰陷入囹圄。若何又青不是朝廷钦犯,也许这两人的结局便截然不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何又青用掌抵抗住凉月的一阵猛攻,才知三日前凉月在屋顶上使用的武器并非趁手、使用的招式并非本门。峨眉刺乃是凉月虚晃一枪,掩盖实力,才让自己草率地接下了战书。眼前女子小小年纪,竟是百年难遇的武学奇才,不容小觑,假以时日,她内力增进,恐难对付。

    何又青这才收起了玩世不恭的态度,渐渐出了杀气,他从背后腰带上取下双棍,转守为攻,逼得凉月直往后退,忽的,何又青将双棍连成一根长棍,拉开了距离。凉月本是擅长近战,以女子细巧绵密的巧劲攻击,以柔克刚。可她不知,这何又青少年在少室山做俗家弟子,学的乃是天下至刚的法门;又经师承武当的夫人点拨,刚柔并济,兼容并施。

    慢刀急棍杀手锏,这棍一劈一捣借力打力之间,打得凉月节节败退。凉月被逼到河边,一跃而起,踩着何又青的棍尖,翻身回到刚才起始点,一脚踏地,一把重剑竟是从地里飞出,落在凉月右手之中。”

    柳木桌上的蜡烛烧得只剩半截,蜡水滴在盘中,像一滴滴凝固的眼泪。

    “轻剑细短,重剑沉重;轻剑挑刺,重剑挥砍。一轻一重,一急一缓,一短一长,一刺一砍。何又青在百招之内,竟找不到击穿要害的法门。眼看着情势陷入僵局,

    何又青怕是凉月再出其不意,打个措手不及,决定正面突破。他虚晃一枪,待凉月挥剑去挡下路,转而跃起,劈头一棍。莫说刀剑无眼,哪怕是个无锋无刃的棍子,到了何又青手里,都足以一击毙命。这一棍打在凉月面具上,那青白玉应声裂开,坠落到地上,连同着凉月的重剑,发出沉重的响声。”

    本是个酣畅淋漓的武侠故事,书说到这里,却开始往烂俗爱情故事方向展开。许悠然不爽地翻了记白眼,正巧被眼尖的杨逸之抓到,他嘴角上扬,似是愉悦。

    风起云涌间,轻纱飘动,何又青下意识一挑,将纱巾掀开,只见凉月明眸皓齿,逞娇呈美,顾盼之间,多了分天真烂漫。

    君子好色而不淫,又何况正值生死,何又青心神一荡,见凉月往后踉跄,不由自主地伸手一揽,将她带入怀中,片刻间,两人视线交错,女儿香气闻入鼻息,何又青自知失礼,缩回手,将长棍拆成两截,插回腰带上,道:‘胜负已分,你走罢。你与我儿一般大小,正是花样年华,人生正将开始之时,我不伤你性命,也请女侠莫要向江湖人士吐露去向。’

    凉月头疼欲裂,身形不稳,她收回轻剑,将刀刃架在自己的脖子上:‘输就是输,赢就是赢,血书决斗非同一般,怎可落荒而逃。再者,你若想要余生高枕无忧,最好看着我咽气再行离开。’

    何又青摇着头,抬脚往相反的方向退去:‘我已说了我不杀你,是你自己自轻自贱,非要以死相逼……’

    殷红的血珠从白璧无瑕的肌肤上滴落,凉月左手从腰带中取出几枚暗器金针,洒落在地上,她望着何又青,仿佛那是最后一眼:‘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何又青见凉月唇红齿白,深感惋惜,站住脚步:‘此行我与夫人去塞外牧马放羊,你若愿意,可与小女结伴同行。血书也好决斗也罢,我们从此隐退江湖,自然不用理会江湖规矩。’

    这次轮到凉月摇头:‘家姐死于裕隆镖局,血海深仇无法释怀,我若随你走,岂不是不忠不孝不义?’原来如此,这就是她偷袭不成,再下战书的缘由。

    见此情形,何又青反而哈哈大笑:‘行走江湖,要的就是变通,你年纪尚小,选择甚多,何必作茧自缚,不如再去查查再考虑是否要与我复仇……好,既是比试,我们三局两胜,三年后月牙湾,我们再行比过。’

    好一个冠冕堂皇的拖延计策,凉月尚未心灰意冷,方才寻死不过是引何又青放下戒备再行刺杀,至于最终她会否心软那便无可知晓了。见一计不成,她便借坡下驴,点了点头,缓缓放下轻剑。

    何又青施展轻功,窜到树上,抱着树干,宛若少年,‘那就后会有期了!’说罢,树影摇动,何又青已不见踪影。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凉月望着何又青离去的方向,捡起地上散落的玉石,再将头纱戴上,飘然离去。”

    故事终了,二叔端起陶罐,喝完了最后一酒,灯影袅袅,看不分明他的神色,末了,他用极为温柔的声音念白道:“鹗立云端原矫矫,鸿飞天外又冥冥,何又青抚摸被震得生疼的手腕,叹道,‘三年后,我是该见你好,还是该躲你好’”

    “后来呢?”许悠然急问道。

    “后来凉月回到关中,向天下宣告了与何又青的约定,声称三年内,若是谁先杀了何又青就是与她为敌,必将追至天涯海角。但这是否是有别的用意,旁人不得而知——何又青此人极重承诺,既然此事闹得世人皆知,他必会如约而至,无论千难万险。此去半年,凉月烧赌场、追恶徒、关青楼,送关外女子回乡,最后在雁门关处失了踪迹。如今说来,”杨逸之掐指一算,“今年正是第三年,也不知今年中秋盛会,玲珑书局是否会出版最新进展,给世人解惑。”

    许悠然听闻,心中暗自纳闷,觉着故事不通。凉月虽是个冷漠决绝之人,但不会有违承诺将决斗的时间地点昭告天下。可是,月牙湾一战,当事人不过两人,若不是凉月,这个故事是谁说给玲珑书局听的呢?还是凉月只不过说了个大概框架,内里对话动作,都为玲珑书局填补?

    更为重要的是,此故事出自于去年的话本,而非三年前的书册,是何用意?

    许悠然心道:出于压力,玲珑书局今年的赏月盛会,必然会给《凉月女侠》一个结局。然则要等羊叔回来才能知道这过了时的消息,着实熬着人的性子,浑身难受。可是,自己一个女儿家家,怎么能够和万木书阁一起赴会呢?

    许悠然把疑惑压了下来细细思量,而隆锦则挑了个显得并不那么重要的问题问道:“这故事何人撰写,在下好生佩服。”

    “此文乃是玲珑书局主笔韩青珏所写,收录在《露水情幽》之中。今年中秋,若我有幸,必带拜帖去府上相见,一睹尊荣。只盼得那时,有此机缘,带小泥鳅同去。”

    那便再好不过了!许悠然眼中亮晶晶的,望着杨逸之,没来由的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放下对玲珑书局的憧憬不说,她委实想去见着韩公子一面,问他一句,为何《凉月女侠》不能收录在《侠天下》之中,而是放在《露水情幽》之中?凉月女侠年纪轻轻,已是武功高强功绩卓绝,可这后半段里,玲珑书局依旧把她雕塑为一个难过情关的小女子,将家仇旧恨一笔带过,这凉月女侠从何而来,师承何方,如何追上逃难的何又青,一概不表,避重就轻,是何用意?

    “羊叔,我一个小女儿家家,该如何才能随万木书阁一同赴会?”

    杨逸之则好整以暇地看着许悠然,说道,“答案我早已给你,只看你如何选择。”

    “为时不早,我们两叨扰多时,不敢再多烦扰。我这就带小泥鳅回村,二叔早些休息罢。”隆锦站起身子,躬身作揖,许悠然心领神会,将盘子陶罐都收回篮中,给杨逸之行了个礼,两人便灰溜溜地钻进夜幕之中。

    隆锦从庙里借了个灯笼,便带许悠然穿街走巷,走出城门,回到乡间小道之上。许悠然提着灯笼,半晌,两人无话可说,只听得田野里虫鸣阵阵,庄稼声动。

    行了一炷香的时间,隆锦终于踌躇着开口:“二叔已是而立之年,身体抱恙,你若真嫁了,守活寡也就罢了,万一日后有个三长两短,你小小年纪大好青春就白白葬送了。”

    许悠然低头不语,心道:小呆瓜啊小呆瓜,你倒还不如直接说想要我陪你身侧,我还能欢欣鼓舞,如此阴一句阳一句,反而让我心生不快,陡生反骨。“小呆瓜,你可知江南有一种茶,叫做‘龙井茶’?”她提着灯笼,颠儿颠儿地向前走着。

    “未曾听过。”隆锦有问必答,“你怎的突然提起这个?”

    “我听说啊,”一到有空戏弄隆锦,许悠然便满肚子坏水,非常愉快,“这‘龙井茶’是能工巧匠,专挑名含‘隆锦’谐音二字的人,剥皮抽筋,再将这皮晒干切碎,炒制而成。这茶啊,用沸水一冲,香气四溢……”

    她还未说完,隆锦已远远地逃到离我十步之地,气得跺脚:“我不就和你说说肺腑之言,你就编个故事吓我,着实可恶。下次若我还替你着想,我就是你家圈里吃了就睡睡了就吃的猪猡!”

    “行啊,那你就别管我了,自己回去罢。”许悠然将灯笼往背后一藏,整个人像个萤火虫似的,屁股发光。

    隆锦望了一眼一望无际的黑色田野,再看看笑容可掬浮光万丈的许悠然,终究还是迈着小步子走回了她的身边。

    “你怎么和二叔学了这么多唬人的本事。”隆锦喏喏地问。

    “小呆瓜,”许悠然笑骂,“谁说是和你二叔学的,洛城中大小说书人我基本认得,这学点皮毛,自是不在话下。”

    “学点皮毛,不在话下。”隆锦尖着嗓子,模仿起女孩子的声调,倒有个八九分相像,着实让人惊讶。

    “你有这本事,咋的不去和你二叔学说书。”许悠然奇道。

    “我若去说书,我爹可得气得拔胡子拔眉毛拔头发。”

    “再加个拔鼻毛,正好四大皆空。”许悠然调笑道。两人在这寒夜里,嬉嬉笑笑,彼此照应,往村里走去。

章节目录

玲珑书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于梦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于梦生并收藏玲珑书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