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开端 作者:倾世大鹏
第十二卷 第八十二章 雁门关
大宋元祐九年春,辽帝耶律涅鲁古起大军二十万,南下雁门关伐宋,大宋天子元祐皇帝携段皇后率三十万禁军御驾亲征。
丐帮也接到帮主令,集结了三万三袋以上弟子赶赴雁门关助战,只不过帮主并未与他们一路,言道他将在雁门关与兄弟们汇合。
大理镇南王率五百护龙军北上助战,同时他给少林玄慈方丈去了一封信,令他广撒英雄帖,号召大宋武林群豪赶赴雁门关参战。
在书信中,高鹏告知了玄慈,虚竹就是他与叶二娘的儿子,玄慈有把柄在高鹏手中,又感念高鹏大恩,一改少林寺独善其身的行事风格,亲率两千少林弟子,带着近万武林群豪往雁门关而去。
这一战,大宋朝廷与武林可谓空前凝聚,上下一心,誓要保家卫国,抗击契丹蛮夷。
……
雁门关两侧双峰夹峙,高耸入云,这关所以名为“雁门”,意思说鸿雁南飞之时,也须从双峰之间通过,以喻地势之险。
雁门关作为千古雄关,自古以来都是易守难攻,南北两边都有关墙阻拦,关墙所在地势较高,进攻方基本都是呈仰攻状态,防守方则居高临下。
雁门关上最大的防御据点,位于勾注山顶铁裹门外,铁裹门因石峡呈黑褐色而得名,为人工开凿关隘。
关口上方宽阔,下方狭窄,形势险要,壁垒森严,东西宽约七丈,南北长约半里,关城门顶书刻雁门关三字,南门为天险门,北门为地利门。
天险门上立一木制门楼,称“雁楼”,与雁门关北的烽火台遥遥相望。
故而要攻破雁门关,必从天险门或地利门攻入,但此二门外那特殊的漏斗型地形,使得大军一旦进入这条半里长的道路,必然遭到三方夹击。
除了前面城楼上的攻击外,左右城墙上也可攻击下方关口中的军队。
说得直白一点,雁门关关口前的道路,它就是一条巷子,一条一开始很宽,越靠近城门越窄的巷子。
可以想象一下,一旦大批人马从宽阔的巷口冲进去后,越往前越挤,到最后恐怕挤得连动都不能动弹,只能在里面站着挨打。
正常情况要攻破此关,至少也得拥有十倍于守关方的兵马,日夜不停的换着班进攻,拿人命往里填,将守城方活活累垮,耗尽守城方的守城物资,这样还有可能攻破。
否则,这座比虎牢关、潼关、函谷关还要难以攻克的雄关,根本就不可能被人攻破。
当然,这是在双方军队战斗力、士气、战斗意志等各方面相当的情况下。
可大宋多年来扬文抑武,军队久疏战阵,缺乏训练,士兵身体羸弱,开弓几次便两臂酸软,就算守城也扔不了几块擂石滚木,便后继无力,靠这样的军队守关,又如何守得住?
天波府杨家将还在的时候,宋军尚能主动到关外与契丹人列阵而战,可如今,契丹人来攻,守关将士不弃关而逃,就已经算是精锐了。
原本镇守雁门关的只有万余宋军,是万万守不住的,但这月余间,丐帮与武林群豪相继赶到,关内守城人员一下子多了几倍,让雁门关都指挥使张汉心下暗暗松了口气。
据说陛下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已过太原,不日便到,相信这次辽军定然要在雁门关前折戟沉沙。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赵煦大军未至,运粮队先进了城关,宋奚陈吴四大长老看着入关的运粮队,顿时动了心思。
“老吴,咱们是不是该去跟军士要些粮食?大伙千里迢迢赶来帮他们守关,吃的还是自带的干粮,他们总不能连饭都不管吧?”
吴长风闻言点点头,道:“那是当然,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咱们是来为国家拼命的,连饭都不管,那不是让人寒心吗?”
宋长老道:“不过此事咱们还得拉上玄慈方丈,不能单由我们丐帮出面。”
“有理,走,找玄慈方丈去。”
四大长老找到玄慈方丈,向他提了这件事,玄慈也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不过有鉴于运粮队刚刚入城,宋军要忙乱一阵子,他们决定等明日再去找这里的守关将领分说。
谁知没等到第二日,当日下午就有宋军都头带着火头军与将士,将饭食送到丐帮与武林群豪驻地。
领头的都头找到宋奚陈吴四大长老与玄慈方丈几人,告知他们,陛下有圣旨传来,所有前来雁门关助战的义士,一应吃食均由宋军承担,将士们吃什么,他们便吃什么。
赵煦此举令众武林豪杰好感满满,许多乔装成武林豪杰的禁军枪棒教头,趁机大肆宣扬皇帝为了给天下万民谋福,不惜与世家大族对立,重新推行新法,在朝堂上可谓步步危机什么什么的。
当这些消息传开,赵煦顿时获得了江湖中人的爱戴,纷纷表示,他们毫无保留的支持皇帝,任何敢反对皇帝,与他做对的,都将被他们视为仇寇。
此战结束后,这些消息必将通过这些武林豪杰之口,传遍大江南北,只要赵煦获得了天下百姓的拥戴,那么世家大族们将再也掀不起风浪,只能老老实实的顺从赵煦。
“呵呵,咱们这个皇帝倒是个明事理的人,讲究,知道咱们老百姓才是一国之根本。”
“那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在任何朝代都是一样的,咱们的皇帝能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确实难得。”
“听说皇帝这次御驾亲征,要一雪澶渊之盟的耻辱,是个年轻有为的皇帝啊!”
雁门关内到处都是关于赵煦的议论,大部分都是对其表示支持与爱戴的,只有小部分持观望态度。
这部分人认为皇帝是太过年轻,不知天高地厚,御驾亲征这种事,不到国家面临危亡时,是绝不该轻易出现的。
就在众武林豪杰们议论纷纷之中,皇帝的御驾与其率领的大军也在逐渐靠近,当然,辽帝率领的辽军同样在向雁门关进发。
直到这一日,雁门关守军都指挥使亲率守关大军出关迎接圣驾,武林群豪们也知道皇帝到了。
吴长风对着丐帮弟子手一挥,兴致勃勃的叫道:“走,咱们也去迎迎皇帝,看看咱们这位大宋皇帝,究竟长得什么样。”
第十二卷 第八十二章 雁门关
第十二卷 第八十二章 雁门关
大宋元祐九年春,辽帝耶律涅鲁古起大军二十万,南下雁门关伐宋,大宋天子元祐皇帝携段皇后率三十万禁军御驾亲征。
丐帮也接到帮主令,集结了三万三袋以上弟子赶赴雁门关助战,只不过帮主并未与他们一路,言道他将在雁门关与兄弟们汇合。
大理镇南王率五百护龙军北上助战,同时他给少林玄慈方丈去了一封信,令他广撒英雄帖,号召大宋武林群豪赶赴雁门关参战。
在书信中,高鹏告知了玄慈,虚竹就是他与叶二娘的儿子,玄慈有把柄在高鹏手中,又感念高鹏大恩,一改少林寺独善其身的行事风格,亲率两千少林弟子,带着近万武林群豪往雁门关而去。
这一战,大宋朝廷与武林可谓空前凝聚,上下一心,誓要保家卫国,抗击契丹蛮夷。
……
雁门关两侧双峰夹峙,高耸入云,这关所以名为“雁门”,意思说鸿雁南飞之时,也须从双峰之间通过,以喻地势之险。
雁门关作为千古雄关,自古以来都是易守难攻,南北两边都有关墙阻拦,关墙所在地势较高,进攻方基本都是呈仰攻状态,防守方则居高临下。
雁门关上最大的防御据点,位于勾注山顶铁裹门外,铁裹门因石峡呈黑褐色而得名,为人工开凿关隘。
关口上方宽阔,下方狭窄,形势险要,壁垒森严,东西宽约七丈,南北长约半里,关城门顶书刻雁门关三字,南门为天险门,北门为地利门。
天险门上立一木制门楼,称“雁楼”,与雁门关北的烽火台遥遥相望。
故而要攻破雁门关,必从天险门或地利门攻入,但此二门外那特殊的漏斗型地形,使得大军一旦进入这条半里长的道路,必然遭到三方夹击。
除了前面城楼上的攻击外,左右城墙上也可攻击下方关口中的军队。
说得直白一点,雁门关关口前的道路,它就是一条巷子,一条一开始很宽,越靠近城门越窄的巷子。
可以想象一下,一旦大批人马从宽阔的巷口冲进去后,越往前越挤,到最后恐怕挤得连动都不能动弹,只能在里面站着挨打。
正常情况要攻破此关,至少也得拥有十倍于守关方的兵马,日夜不停的换着班进攻,拿人命往里填,将守城方活活累垮,耗尽守城方的守城物资,这样还有可能攻破。
否则,这座比虎牢关、潼关、函谷关还要难以攻克的雄关,根本就不可能被人攻破。
当然,这是在双方军队战斗力、士气、战斗意志等各方面相当的情况下。
可大宋多年来扬文抑武,军队久疏战阵,缺乏训练,士兵身体羸弱,开弓几次便两臂酸软,就算守城也扔不了几块擂石滚木,便后继无力,靠这样的军队守关,又如何守得住?
天波府杨家将还在的时候,宋军尚能主动到关外与契丹人列阵而战,可如今,契丹人来攻,守关将士不弃关而逃,就已经算是精锐了。
原本镇守雁门关的只有万余宋军,是万万守不住的,但这月余间,丐帮与武林群豪相继赶到,关内守城人员一下子多了几倍,让雁门关都指挥使张汉心下暗暗松了口气。
据说陛下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已过太原,不日便到,相信这次辽军定然要在雁门关前折戟沉沙。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赵煦大军未至,运粮队先进了城关,宋奚陈吴四大长老看着入关的运粮队,顿时动了心思。
“老吴,咱们是不是该去跟军士要些粮食?大伙千里迢迢赶来帮他们守关,吃的还是自带的干粮,他们总不能连饭都不管吧?”
吴长风闻言点点头,道:“那是当然,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咱们是来为国家拼命的,连饭都不管,那不是让人寒心吗?”
宋长老道:“不过此事咱们还得拉上玄慈方丈,不能单由我们丐帮出面。”
“有理,走,找玄慈方丈去。”
四大长老找到玄慈方丈,向他提了这件事,玄慈也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不过有鉴于运粮队刚刚入城,宋军要忙乱一阵子,他们决定等明日再去找这里的守关将领分说。
谁知没等到第二日,当日下午就有宋军都头带着火头军与将士,将饭食送到丐帮与武林群豪驻地。
领头的都头找到宋奚陈吴四大长老与玄慈方丈几人,告知他们,陛下有圣旨传来,所有前来雁门关助战的义士,一应吃食均由宋军承担,将士们吃什么,他们便吃什么。
赵煦此举令众武林豪杰好感满满,许多乔装成武林豪杰的禁军枪棒教头,趁机大肆宣扬皇帝为了给天下万民谋福,不惜与世家大族对立,重新推行新法,在朝堂上可谓步步危机什么什么的。
当这些消息传开,赵煦顿时获得了江湖中人的爱戴,纷纷表示,他们毫无保留的支持皇帝,任何敢反对皇帝,与他做对的,都将被他们视为仇寇。
此战结束后,这些消息必将通过这些武林豪杰之口,传遍大江南北,只要赵煦获得了天下百姓的拥戴,那么世家大族们将再也掀不起风浪,只能老老实实的顺从赵煦。
“呵呵,咱们这个皇帝倒是个明事理的人,讲究,知道咱们老百姓才是一国之根本。”
“那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在任何朝代都是一样的,咱们的皇帝能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确实难得。”
“听说皇帝这次御驾亲征,要一雪澶渊之盟的耻辱,是个年轻有为的皇帝啊!”
雁门关内到处都是关于赵煦的议论,大部分都是对其表示支持与爱戴的,只有小部分持观望态度。
这部分人认为皇帝是太过年轻,不知天高地厚,御驾亲征这种事,不到国家面临危亡时,是绝不该轻易出现的。
就在众武林豪杰们议论纷纷之中,皇帝的御驾与其率领的大军也在逐渐靠近,当然,辽帝率领的辽军同样在向雁门关进发。
直到这一日,雁门关守军都指挥使亲率守关大军出关迎接圣驾,武林群豪们也知道皇帝到了。
吴长风对着丐帮弟子手一挥,兴致勃勃的叫道:“走,咱们也去迎迎皇帝,看看咱们这位大宋皇帝,究竟长得什么样。”
第十二卷 第八十二章 雁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