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界之中,上至尊贵无比的天帝,下至平凡卑微的乞丐,只要有思想,就会有秘密。乞丐的秘密往往无人好奇窥视,而天帝的秘密却是会有很多人妄图一探究竟。
梦姬可谓就有一个人人羡慕的神职。女神梦姬掌天下万灵梦境,她所住云海就与天帝所居凌霄殿相邻,天帝的梦境她怎能不得知一二?
然而天帝陛下既让她与自己如此临近,又对她毫不设防从而被她用迷笛所惑,足见天帝对其的信任几近不可思议,全然没有料到她会利用信任背叛自己。
普通平民被信任之人背叛伤害尚且会怒不可遏,更何况至高无上的六界之主?若是西海事变中的乱臣贼子,他只能杀一个,那也必是梦姬无疑。一个背叛你的人,还掌握了你的很多秘密,你怎会不想彻底灭了他,让他永远闭嘴?
现如今,梦姬居然还活着,无论是因为恨意还是惧意,天帝都绝不能容忍这种事。
会是谁救了她呢?
这个救她的人是什么动机呢?
六界之中多少妖魔鬼怪,乃至神灵仙家,都对自己居心叵测,会不会是他们其中之一妄图了解自己,从而谋害自己呢?
总有刁民想害朕……总有!
诛仙那日,有谁靠近过她,或者说靠近过她的魂魄消散处?雷公、电母、押解她的天兵,还有冰仙、风神、火灵狐,对了,还有皇重司的千里眼顺风耳和人鱼……
不对,六界妖魔神怪修为高绝的也不在少数,当时诛仙台四周观刑的人那么多,难保没有歹人混在其中。
谁最有可能救梦姬呢?此人需要有条件,有胆量,有动机……细想想,冰仙的嫌疑最大,她已用梦姬迷笛救了洞庭水君,难道不能再救一救梦姬吗?这迷笛本就是梦姬的宝物,为何要给冰仙?至于动机就更加明显不过,因为自己封印了冻天城,让那些冰精灵在冰界自生自灭……
若不是冰仙所为,那其次有可能的便是风神,他虽是自己的儿子,但自小因为生母雪英之事与自己向来疏远,且一直有嫌隙,即便外人也能看出一些端倪。而这个太子修为极高,在天庭口碑极好,威望直赶自己,不知道有多少人希望他早早继位呢。
其实天帝的此番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事实上就连他直属管辖的天庭特务系统,皇重司,都已被风神逐步收拢。这次火灵狐和怨灵被魔界之人掳走的情况,千里眼顺风耳早已探得,却首先通过夜羽汇报给了禁足于宫的风神,风神随即安排夜羽传话瞒住此事,千里眼与顺风耳便就真的奉命,连天帝也未告诉。
天帝暗想,很有可能是元风想通过劫走梦姬了解自己的梦境,探寻自己的弱点,或者是关于他母亲雪英的记忆。否则他当时为何会莫名其妙飞上诛仙台帮冰仙和火灵狐灭杀洞庭水君?这行为与他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完全相左,他若不是想借机靠近诛仙台收集梦姬魂魄,又怎会做出这种可能引发众神对他不佳看法的举动?
当然,梦姬也有可能是被诛仙台在场的其他人所救,所有人都要审,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天帝的手段!于是,一场汇集众神的天庭会审便就声势浩大地在皇极凌霄殿正殿展开了。
元风虽然禁足在宫内,但是外界的消息一条也不会漏掉,除了有夜羽这个得力手下,更有皇重司的强大助力,遂他早便知道今日将有一场天庭会审。
然而因为天帝并未与帝君之外的第三人提及梦姬之事,元风自然也无从知晓,只当天帝是要追究自己在凡世犯的一些错误,也许还要追究司命府命格簿丢失一事。
元风走进凌霄殿后,见到了浑身僵直,神色紧张回头看他的冰凝正跪在大殿,他心知天帝对自己为了冰凝而动怒毁林之事心存不满,遂面无表情目不斜视,在离冰凝足够远的地方跪拜天帝。
天帝扫了扫下方跪着的两个白影,皱了皱眉,挥手示意他们站起来回话。
天帝直奔主题开口问道:“风神,诛仙之日你为何自主上诛仙台斩杀洞庭水君?”
元风暗道奇怪,洞庭水君转世轮回之事天帝早已知晓,为何会出此一问?
“孩儿与炙弦神君及冰仙乃是多年好友,不忍看他们挣扎犹豫。”
元风这个理由可谓有**成真实,可在天帝听来却是一派胡言,他自己的儿子,怎会为了什么好友而冒险让众神看见自己的残忍行径。
天帝幽幽地道:“你就不怕自己的行为损了太子威仪,和威望?”
“孩儿当时并未考虑太多。”元风垂目,不假思索解释道。
天帝哪里会信,对元风,他太了解了,这孩子向来深思熟虑,从不轻举妄动,怎么可能对这么大事情不考虑后果?
天帝冷冷一笑,“如此没规矩,以后怎么继承天帝之位?”
“孩儿知错。”
天帝又道:“你上诛仙台那日,可曾感应到梦姬的魂魄?”
元风思绪流转,觉得这个问题真正奇怪至极,但是面上依然不动声色,道:“梦姬女神受雷电之刑,即刻灰飞烟灭,岂能留下半缕魂魄?”
“可是梦姬确实没有死,当日你反常地去诛仙台上,难道不是为了救她?”
天帝这番责问语气听起来倒像是在陈述一件铁板钉钉的事实,听得元风心中暗暗打鼓,他抬眼直视天帝,坚定道:“父帝,孩儿绝没有救梦姬女神,孩儿愿以性命担保此事。”
“本座不要你的命,你的命,还是本座给的呢。”
元风低下头,不再做声。
“本座要你以将来的帝位作保,你可愿意?”
天帝这一句可是惊呆了满场众神,大家一个个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整个凌霄殿顿时开始窃窃私语。
元风面不改色,沉静如水,清冷目光幽幽射向高台上的至尊天帝,他那最尊贵的,最骄傲的父神。
“元风愿以太子之位,将来的天帝之位担保此事,从未在诛仙台救下梦姬女神魂魄,九重天众神皆在,皆为见证。”
梦姬可谓就有一个人人羡慕的神职。女神梦姬掌天下万灵梦境,她所住云海就与天帝所居凌霄殿相邻,天帝的梦境她怎能不得知一二?
然而天帝陛下既让她与自己如此临近,又对她毫不设防从而被她用迷笛所惑,足见天帝对其的信任几近不可思议,全然没有料到她会利用信任背叛自己。
普通平民被信任之人背叛伤害尚且会怒不可遏,更何况至高无上的六界之主?若是西海事变中的乱臣贼子,他只能杀一个,那也必是梦姬无疑。一个背叛你的人,还掌握了你的很多秘密,你怎会不想彻底灭了他,让他永远闭嘴?
现如今,梦姬居然还活着,无论是因为恨意还是惧意,天帝都绝不能容忍这种事。
会是谁救了她呢?
这个救她的人是什么动机呢?
六界之中多少妖魔鬼怪,乃至神灵仙家,都对自己居心叵测,会不会是他们其中之一妄图了解自己,从而谋害自己呢?
总有刁民想害朕……总有!
诛仙那日,有谁靠近过她,或者说靠近过她的魂魄消散处?雷公、电母、押解她的天兵,还有冰仙、风神、火灵狐,对了,还有皇重司的千里眼顺风耳和人鱼……
不对,六界妖魔神怪修为高绝的也不在少数,当时诛仙台四周观刑的人那么多,难保没有歹人混在其中。
谁最有可能救梦姬呢?此人需要有条件,有胆量,有动机……细想想,冰仙的嫌疑最大,她已用梦姬迷笛救了洞庭水君,难道不能再救一救梦姬吗?这迷笛本就是梦姬的宝物,为何要给冰仙?至于动机就更加明显不过,因为自己封印了冻天城,让那些冰精灵在冰界自生自灭……
若不是冰仙所为,那其次有可能的便是风神,他虽是自己的儿子,但自小因为生母雪英之事与自己向来疏远,且一直有嫌隙,即便外人也能看出一些端倪。而这个太子修为极高,在天庭口碑极好,威望直赶自己,不知道有多少人希望他早早继位呢。
其实天帝的此番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事实上就连他直属管辖的天庭特务系统,皇重司,都已被风神逐步收拢。这次火灵狐和怨灵被魔界之人掳走的情况,千里眼顺风耳早已探得,却首先通过夜羽汇报给了禁足于宫的风神,风神随即安排夜羽传话瞒住此事,千里眼与顺风耳便就真的奉命,连天帝也未告诉。
天帝暗想,很有可能是元风想通过劫走梦姬了解自己的梦境,探寻自己的弱点,或者是关于他母亲雪英的记忆。否则他当时为何会莫名其妙飞上诛仙台帮冰仙和火灵狐灭杀洞庭水君?这行为与他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完全相左,他若不是想借机靠近诛仙台收集梦姬魂魄,又怎会做出这种可能引发众神对他不佳看法的举动?
当然,梦姬也有可能是被诛仙台在场的其他人所救,所有人都要审,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天帝的手段!于是,一场汇集众神的天庭会审便就声势浩大地在皇极凌霄殿正殿展开了。
元风虽然禁足在宫内,但是外界的消息一条也不会漏掉,除了有夜羽这个得力手下,更有皇重司的强大助力,遂他早便知道今日将有一场天庭会审。
然而因为天帝并未与帝君之外的第三人提及梦姬之事,元风自然也无从知晓,只当天帝是要追究自己在凡世犯的一些错误,也许还要追究司命府命格簿丢失一事。
元风走进凌霄殿后,见到了浑身僵直,神色紧张回头看他的冰凝正跪在大殿,他心知天帝对自己为了冰凝而动怒毁林之事心存不满,遂面无表情目不斜视,在离冰凝足够远的地方跪拜天帝。
天帝扫了扫下方跪着的两个白影,皱了皱眉,挥手示意他们站起来回话。
天帝直奔主题开口问道:“风神,诛仙之日你为何自主上诛仙台斩杀洞庭水君?”
元风暗道奇怪,洞庭水君转世轮回之事天帝早已知晓,为何会出此一问?
“孩儿与炙弦神君及冰仙乃是多年好友,不忍看他们挣扎犹豫。”
元风这个理由可谓有**成真实,可在天帝听来却是一派胡言,他自己的儿子,怎会为了什么好友而冒险让众神看见自己的残忍行径。
天帝幽幽地道:“你就不怕自己的行为损了太子威仪,和威望?”
“孩儿当时并未考虑太多。”元风垂目,不假思索解释道。
天帝哪里会信,对元风,他太了解了,这孩子向来深思熟虑,从不轻举妄动,怎么可能对这么大事情不考虑后果?
天帝冷冷一笑,“如此没规矩,以后怎么继承天帝之位?”
“孩儿知错。”
天帝又道:“你上诛仙台那日,可曾感应到梦姬的魂魄?”
元风思绪流转,觉得这个问题真正奇怪至极,但是面上依然不动声色,道:“梦姬女神受雷电之刑,即刻灰飞烟灭,岂能留下半缕魂魄?”
“可是梦姬确实没有死,当日你反常地去诛仙台上,难道不是为了救她?”
天帝这番责问语气听起来倒像是在陈述一件铁板钉钉的事实,听得元风心中暗暗打鼓,他抬眼直视天帝,坚定道:“父帝,孩儿绝没有救梦姬女神,孩儿愿以性命担保此事。”
“本座不要你的命,你的命,还是本座给的呢。”
元风低下头,不再做声。
“本座要你以将来的帝位作保,你可愿意?”
天帝这一句可是惊呆了满场众神,大家一个个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整个凌霄殿顿时开始窃窃私语。
元风面不改色,沉静如水,清冷目光幽幽射向高台上的至尊天帝,他那最尊贵的,最骄傲的父神。
“元风愿以太子之位,将来的天帝之位担保此事,从未在诛仙台救下梦姬女神魂魄,九重天众神皆在,皆为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