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嘉月心中好奇,抬眼悄悄向四周观瞧。
可无奈她年纪幼小,身量纤纤,又身处众女眷的“包围”之中,便是踮起了脚也望不出去。
自是什么也瞧不见的,只能随了众女眷往前走。
也不知过了几个穿堂,出入了几座庭院,直走了一盏茶的功夫,耳边才听到随国公府的仆妇婢女们笑着喊“到了,到了。”
原是到了曲颐所居的院子。
陆嘉月抬头望去,只见眼前一道垂花门,朱红漆的廊柱,门上梁头翻卷,雕刻梅兰竹菊的纹样,以彩绘描之,精巧华丽。又悬一金丝匾额,书“碧心兰质”。
曲颐扶着曲老夫人先走了进去,陆嘉月随众女眷跟上,进来院中,拿眼一瞧,却不禁愣住了。
只见院中满地摆了许多盆植的菊花,红黄紫绿,姿态各异,在冬日的寒风之中盛放,比起秋霜时节更显清雅绚丽。
再加之院中房屋规整宽阔,略略一瞧,倒让陆嘉月以为自己正置身于曲老夫人的菊安堂呢。
果然曲老夫人对曲颐欣然笑道:“这天儿是越来越冷了,你这里的菊花倒是开得很好。”
曲颐微笑道:“这也是府里的花匠们在暖棚里悉心培出来的,今儿一早才摆出来,为的就是让您瞧个新鲜意儿呢。”
“嗯,嗯,不错。”曲老夫人颌首称赞。
众女眷便陪着曲老夫人赏了一回菊花,曲颐道:“母亲和大嫂子,还有两位弟妹,想来也累了,不如先进屋里歇歇,一会儿再出来赏玩罢。”
众女眷便都随曲颐进了厅堂,厅堂里暖意如春,丫鬟嬷嬷们服侍着解去披风,整理衣衫,待坐定了,就有婢女们奉上热茶糕点,各色果子蜜饯之类的小食来。
此处厅堂原本通阔,只是众女眷和丫鬟婢女们都聚在一处,不免就显得有些拥挤。陆嘉月冷眼瞧着那些婢女,虽然来去匆忙,却是手脚伶俐,有条不紊,并无一处错漏。
陆嘉月就坐在曲老夫人近旁,端起茶钟饮了两口热茶,便只觉茶香清幽,满口生津,远胜自己往日所喝的雨前龙井。心中正自猜度着究竟是何名茶,耳边听得曲颐笑道:“这位小姑娘倒是从未见过——”说着看向孟氏,“瞧着这眉目之间与大嫂子有几分相似,莫不是大嫂子娘家的亲戚?”
孟氏含笑点头,“正是我妹妹的女儿,闺名唤作嘉月。”
孟氏说着,陆嘉月已经搁了茶钟,站起来上前几步行至曲颐面前,唇边噙着浅浅笑意,端谨行礼,柔声道:“嘉月拜见姑太太,姑太太安好。”
其实方才在侧门处,于人群之中曲颐便已留意到陆嘉月,只是人多拥挤,不方便说话,这会儿安静地坐下来,细观瞧了她一番,倒是个模样儿生得极好的小丫头。
“不必客气,”曲颐亲手扶了陆嘉月起来,就顺手携了她在身边坐下,含笑看她,“倒是个美人胚子,今年十几了?”
陆嘉月只觉曲颐的一双手温暖绵柔,面上笑意恬淡安宁,让她原本有些忐忑不安的心绪顿时平静下来。
又听曲颐赞她,自觉羞怯,微低了头,“回姑太太,我今年十三了。”
曲颐点点头,目光却不离她左右,“还小呢,再过一二年,模样儿再长开些,该更漂亮了。”
“不怪姑太太夸咱们大嫂子的外甥女儿,老夫人也是爱这孩子爱得什么似的呢。”一旁的四夫人方氏磕着瓜子,闲闲笑道。
曲老夫人听了这话,便也笑道:“我也是这么和她们说,咱们家上下这些人,没一个及得上月丫头的。”
陆嘉月愈发难为情,脸颊都红了起来。
曲老夫人最爱看女孩儿家害羞的样子,着实惹人怜爱,便又笑道:“这小丫头,夸她两句就脸红了,我若是请姑太太为你挑个好人家,你可该如何是好?”
将这话一听,陆嘉月登时羞得耳朵根儿都通红了,只恨不得立刻寻个角落躲起来才好。
孟氏知道陆嘉月年纪幼小,又从未听过这样的话,自是无法应对,便笑着解围:“老夫人一番好意,我代月丫头领了,只是她还小呢,过个一二年再挑人家也不迟。”
曲老夫人点点头,淡淡笑道:“说小也不小了,你也可以为她打算起来了。”
曲颐含笑摸一摸陆嘉月滚烫的脸颊,“这孩子我一见也喜欢得很,既然母亲发了话,我必将这事儿放在心上。”
曲颐贵为中宫皇后的弟媳,在京都城的官宦女眷之中自然是颇有人脉,有她出面为陆嘉月挑选人家,必是稳妥的。
孟氏如此想着,心里便也默许了曲老夫人的话。
曲颐说着话的时候,曲老夫人的目光在陆嘉月身上打了个转儿,眉心一动,又对曲颐道:“说到亲事,国舅爷还没有好消息?”
“没呢,”曲颐闻言,眉头微蹙,“成日里只在卫所衙门和宫里出入,一心一意地为圣上办差,自己的婚姻大事却半点也不放在心上。”
曲老夫人口中的国舅爷,正是曲颐的小叔,如今的随国公世子——丁璨。
随国公夫妇育有一女二子,长女为中宫皇后,诞有皇子,多年前便已被圣上立为太子。而长子名为丁琰,系从前的随国公世子,曲颐的夫君,二人育有一子丁锐,一女丁钰。
因随国公府原是武将世家,世代掌领兵权,数年前鞑靼侵犯燕朝边境,太子代圣上御驾亲征,丁琰领兵随行护驾出战,谁料竟中鞑靼埋伏,全军覆没,连太子和丁琰也都战死边境。
丁琰死后,由随国公夫妇的次子丁璨承袭了随国公世子的爵位,因是皇后胞弟,人皆称其为国舅爷。
孟氏听了曲颐所说,便道:“说来国舅爷虽是松儿的长辈,两个人关系却甚好,时常往来。不过他比松儿还大上两三岁的,如今总有二十六七了吧?他自己也不着急么?”
“不仅不着急,房里就连一个——”说到这里,曲颐顿了顿,有些难以启齿的神色,“就连一个贴身伺候的人都没有呢。”
几位夫人自是明白曲颐话中含义,心中皆不由惊异。
二十好几岁的男儿,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没有娶妻纳妾也就罢了,房里竟连一个通房丫鬟都没有...
难不成是有什么不便说与人知道的隐疾?
可无奈她年纪幼小,身量纤纤,又身处众女眷的“包围”之中,便是踮起了脚也望不出去。
自是什么也瞧不见的,只能随了众女眷往前走。
也不知过了几个穿堂,出入了几座庭院,直走了一盏茶的功夫,耳边才听到随国公府的仆妇婢女们笑着喊“到了,到了。”
原是到了曲颐所居的院子。
陆嘉月抬头望去,只见眼前一道垂花门,朱红漆的廊柱,门上梁头翻卷,雕刻梅兰竹菊的纹样,以彩绘描之,精巧华丽。又悬一金丝匾额,书“碧心兰质”。
曲颐扶着曲老夫人先走了进去,陆嘉月随众女眷跟上,进来院中,拿眼一瞧,却不禁愣住了。
只见院中满地摆了许多盆植的菊花,红黄紫绿,姿态各异,在冬日的寒风之中盛放,比起秋霜时节更显清雅绚丽。
再加之院中房屋规整宽阔,略略一瞧,倒让陆嘉月以为自己正置身于曲老夫人的菊安堂呢。
果然曲老夫人对曲颐欣然笑道:“这天儿是越来越冷了,你这里的菊花倒是开得很好。”
曲颐微笑道:“这也是府里的花匠们在暖棚里悉心培出来的,今儿一早才摆出来,为的就是让您瞧个新鲜意儿呢。”
“嗯,嗯,不错。”曲老夫人颌首称赞。
众女眷便陪着曲老夫人赏了一回菊花,曲颐道:“母亲和大嫂子,还有两位弟妹,想来也累了,不如先进屋里歇歇,一会儿再出来赏玩罢。”
众女眷便都随曲颐进了厅堂,厅堂里暖意如春,丫鬟嬷嬷们服侍着解去披风,整理衣衫,待坐定了,就有婢女们奉上热茶糕点,各色果子蜜饯之类的小食来。
此处厅堂原本通阔,只是众女眷和丫鬟婢女们都聚在一处,不免就显得有些拥挤。陆嘉月冷眼瞧着那些婢女,虽然来去匆忙,却是手脚伶俐,有条不紊,并无一处错漏。
陆嘉月就坐在曲老夫人近旁,端起茶钟饮了两口热茶,便只觉茶香清幽,满口生津,远胜自己往日所喝的雨前龙井。心中正自猜度着究竟是何名茶,耳边听得曲颐笑道:“这位小姑娘倒是从未见过——”说着看向孟氏,“瞧着这眉目之间与大嫂子有几分相似,莫不是大嫂子娘家的亲戚?”
孟氏含笑点头,“正是我妹妹的女儿,闺名唤作嘉月。”
孟氏说着,陆嘉月已经搁了茶钟,站起来上前几步行至曲颐面前,唇边噙着浅浅笑意,端谨行礼,柔声道:“嘉月拜见姑太太,姑太太安好。”
其实方才在侧门处,于人群之中曲颐便已留意到陆嘉月,只是人多拥挤,不方便说话,这会儿安静地坐下来,细观瞧了她一番,倒是个模样儿生得极好的小丫头。
“不必客气,”曲颐亲手扶了陆嘉月起来,就顺手携了她在身边坐下,含笑看她,“倒是个美人胚子,今年十几了?”
陆嘉月只觉曲颐的一双手温暖绵柔,面上笑意恬淡安宁,让她原本有些忐忑不安的心绪顿时平静下来。
又听曲颐赞她,自觉羞怯,微低了头,“回姑太太,我今年十三了。”
曲颐点点头,目光却不离她左右,“还小呢,再过一二年,模样儿再长开些,该更漂亮了。”
“不怪姑太太夸咱们大嫂子的外甥女儿,老夫人也是爱这孩子爱得什么似的呢。”一旁的四夫人方氏磕着瓜子,闲闲笑道。
曲老夫人听了这话,便也笑道:“我也是这么和她们说,咱们家上下这些人,没一个及得上月丫头的。”
陆嘉月愈发难为情,脸颊都红了起来。
曲老夫人最爱看女孩儿家害羞的样子,着实惹人怜爱,便又笑道:“这小丫头,夸她两句就脸红了,我若是请姑太太为你挑个好人家,你可该如何是好?”
将这话一听,陆嘉月登时羞得耳朵根儿都通红了,只恨不得立刻寻个角落躲起来才好。
孟氏知道陆嘉月年纪幼小,又从未听过这样的话,自是无法应对,便笑着解围:“老夫人一番好意,我代月丫头领了,只是她还小呢,过个一二年再挑人家也不迟。”
曲老夫人点点头,淡淡笑道:“说小也不小了,你也可以为她打算起来了。”
曲颐含笑摸一摸陆嘉月滚烫的脸颊,“这孩子我一见也喜欢得很,既然母亲发了话,我必将这事儿放在心上。”
曲颐贵为中宫皇后的弟媳,在京都城的官宦女眷之中自然是颇有人脉,有她出面为陆嘉月挑选人家,必是稳妥的。
孟氏如此想着,心里便也默许了曲老夫人的话。
曲颐说着话的时候,曲老夫人的目光在陆嘉月身上打了个转儿,眉心一动,又对曲颐道:“说到亲事,国舅爷还没有好消息?”
“没呢,”曲颐闻言,眉头微蹙,“成日里只在卫所衙门和宫里出入,一心一意地为圣上办差,自己的婚姻大事却半点也不放在心上。”
曲老夫人口中的国舅爷,正是曲颐的小叔,如今的随国公世子——丁璨。
随国公夫妇育有一女二子,长女为中宫皇后,诞有皇子,多年前便已被圣上立为太子。而长子名为丁琰,系从前的随国公世子,曲颐的夫君,二人育有一子丁锐,一女丁钰。
因随国公府原是武将世家,世代掌领兵权,数年前鞑靼侵犯燕朝边境,太子代圣上御驾亲征,丁琰领兵随行护驾出战,谁料竟中鞑靼埋伏,全军覆没,连太子和丁琰也都战死边境。
丁琰死后,由随国公夫妇的次子丁璨承袭了随国公世子的爵位,因是皇后胞弟,人皆称其为国舅爷。
孟氏听了曲颐所说,便道:“说来国舅爷虽是松儿的长辈,两个人关系却甚好,时常往来。不过他比松儿还大上两三岁的,如今总有二十六七了吧?他自己也不着急么?”
“不仅不着急,房里就连一个——”说到这里,曲颐顿了顿,有些难以启齿的神色,“就连一个贴身伺候的人都没有呢。”
几位夫人自是明白曲颐话中含义,心中皆不由惊异。
二十好几岁的男儿,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没有娶妻纳妾也就罢了,房里竟连一个通房丫鬟都没有...
难不成是有什么不便说与人知道的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