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目标:吕宋群岛(第三更)
公元七世纪,何人曾想到过,在遥远的东方,南海之上会有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劈波斩浪?
如今的欧洲还十分蒙昧,西罗马帝国名存实亡,东罗马帝国在大食帝国和萨珊王朝的打击下苟延残喘,同样是动荡不堪。后世的日不落帝国,如今还是荒岛一片,虽然争得了独立,但短暂的独立过后,紧接着的便是连绵不决的战争,在那片荒岛之上,大小邦国林立,一刻都不曾消停过——一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国征战纷乱不休。当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的征战不同,欧洲的大战规模是远不及东方的,甚至有一点小家子气,格局太小了一点。
西方诸国林立,万族争锋,但东方却已经是大唐一家独大,雄立巅峰,虽有宵小作祟,但已难以伤到大唐根基。
刘仁轨此刻正在船舱之内伏案记录着一些信息,自打出海那一天起,他便开始记录航海日志,每一天的水文气象都要一一记录下来,这都是十分珍贵的航海资料,不但对于自己以后的冒险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可以收录进大唐皇家图书馆,作为后来者的学习资料使用——这也是最吸引他的地方,古代可不比后世,在古代想出一本书是很难的,除了印刷传播困难之外,更重要的是你既然敢出书,就要做好被同行挑毛病的准备。
因此在古代,一般的是没有资格出书的,只有一些饱学鸿儒才敢写书,因为他们学问丰富,写一本书可以考虑到方方面面,不怕被人找茬。一般人可不成,但凡你敢用错一个字,便会有一大波的人围上来和你辩论,扰得你烦不胜烦。
但是航海日志不同,这是属于技术类书籍,而且刘仁轨这应该是开天辟地的第一遭,在他之前应该是没有人会写航海日志并且传下来的。也就是说刘仁轨的航海日志如果真的有一天被编纂成书籍,那些吃饱了没事闲得慌的人也没有资格找他的麻烦——因为他才是这个行业的开山祖师爷,他才是专业人士,一些书生连海都没有见过,哪有什么资格评论他的书?
刘仁轨的座舰自然是船队中最大的一艘商船,名字叫做驰骋号,属于纵横级商船的二号舰,也是目前所有生产出来的纵横级商船中性能最好的一艘,刘仁轨作为船队的舰长,当然要坐最好的船。
“笃!笃!笃!”
一阵敲门声响起。
刘仁轨停下笔,道:“进来吧。”
走进来的正是罗汉生,这可是一位老海客,经验非常丰富,也是整支舰队的领航员,率领着上百号的弟子,可谓是德高望重。
即便是刘仁轨也不敢给罗汉生一点脸色,而是客气的问道:“罗老,您怎么来了?有什么事情吗?”
罗汉生道:“刘大人,我过来是告诉你一声!如果一路顺利的话,今天傍晚就能到达海图上的那个东沙群岛了!到了东沙群岛,我们的路程差不多就已经走了四分之一了。”
刘仁轨大喜:“是吗?这可真是太好了,没想到这一次出行会这么顺利!”
东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北的一组群岛,共有三个珊瑚环礁即:东沙环礁(东沙岛和东沙礁)、南卫滩环礁(暗礁)及北卫滩环礁(暗礁)。它是南海诸岛中离大陆最近、岛礁最少的一组群岛。
东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北边是大陆,距离香江有一百七十海里,距离汕头更是只有一百四十海里。
西边是海南岛,相距三百六十海里。
东北部是台湾岛和澎湖列岛,距离台湾岛有一百四十海里,距离澎湖列岛只有一百三十海里。
东北部是吕宋群岛,距离也只有四百二十海里罢了。
大东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算是联通四方的重要交通枢纽,只要卡主了这里,就可以扼守住一大半的南海航运咽喉,尤其是在古代,船舶制造技术不发达,海船想要到达更远的地方,就必须寻找岛屿,一步一步的跳过去,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偏偏刘仁轨的目的地正是吕宋群岛,东沙群岛的地位对他来说更加重要,因为这是方圆几百海里内,唯一的驻足点了——除非你不从越州出发,该从泉州出发,否则去吕宋,就只能经过这里。
“老天爷保佑啊,海龙王保佑啊,保佑我们一定要顺顺利利的去到吕宋群岛。”罗汉生祈祷道。
吕宋群岛也就是菲律宾群岛,正是此次刘仁轨的最终目标。其实在选择第一个征服目标的时候,李贞也是纠结了很久的。因为此时大唐已经征服了整个中南半岛,想要去探险,完全可以以马来半岛为起点,完全可以征服周围大部分海域以及海岛,比如婆罗洲,那地方可是有大量的石油的。
但是仔细想了想,中南半岛那地方毕竟是刚刚征服,而且距离大唐中心太远了,万一要是出了什么差错,等大唐接到消息反应过来,那边恐怕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了,这可不是李贞想要的。因此还是让那里的矿藏先在地下埋一段时间吧,等以后将南洋彻底握在手里的时候再说。
而吕宋就不同了,吕宋群岛这地方不但距离大唐更近(与台湾岛只隔了一个巴士海峡,就算从越州走,也只需要六百海里罢了,换算成公里才一千公里多一点),矿产资源更是丰富无比,尤其是金属矿产,其中铁矿资源在蕴藏量高达1.4亿吨,足够大唐开采几百年而不用担心枯竭。
除了铁矿外,吕宋群岛的贵金属矿藏更是丰富的让人发狂,铜矿资源量达到4020万吨,大唐是一个贫铜国家,宋朝时候经济发展太过快速,以至于铜钱都不够用了,不得已有的地方甚至开始铸造铁钱充数。同样的,大唐的铜价格也是贵的令人销魂,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几枚铜钱就能买一斗大米的事情了。
第三更了,剩下量更稍等一下,去去就来。
(本章完)
公元七世纪,何人曾想到过,在遥远的东方,南海之上会有这样一支庞大的舰队劈波斩浪?
如今的欧洲还十分蒙昧,西罗马帝国名存实亡,东罗马帝国在大食帝国和萨珊王朝的打击下苟延残喘,同样是动荡不堪。后世的日不落帝国,如今还是荒岛一片,虽然争得了独立,但短暂的独立过后,紧接着的便是连绵不决的战争,在那片荒岛之上,大小邦国林立,一刻都不曾消停过——一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国征战纷乱不休。当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的征战不同,欧洲的大战规模是远不及东方的,甚至有一点小家子气,格局太小了一点。
西方诸国林立,万族争锋,但东方却已经是大唐一家独大,雄立巅峰,虽有宵小作祟,但已难以伤到大唐根基。
刘仁轨此刻正在船舱之内伏案记录着一些信息,自打出海那一天起,他便开始记录航海日志,每一天的水文气象都要一一记录下来,这都是十分珍贵的航海资料,不但对于自己以后的冒险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可以收录进大唐皇家图书馆,作为后来者的学习资料使用——这也是最吸引他的地方,古代可不比后世,在古代想出一本书是很难的,除了印刷传播困难之外,更重要的是你既然敢出书,就要做好被同行挑毛病的准备。
因此在古代,一般的是没有资格出书的,只有一些饱学鸿儒才敢写书,因为他们学问丰富,写一本书可以考虑到方方面面,不怕被人找茬。一般人可不成,但凡你敢用错一个字,便会有一大波的人围上来和你辩论,扰得你烦不胜烦。
但是航海日志不同,这是属于技术类书籍,而且刘仁轨这应该是开天辟地的第一遭,在他之前应该是没有人会写航海日志并且传下来的。也就是说刘仁轨的航海日志如果真的有一天被编纂成书籍,那些吃饱了没事闲得慌的人也没有资格找他的麻烦——因为他才是这个行业的开山祖师爷,他才是专业人士,一些书生连海都没有见过,哪有什么资格评论他的书?
刘仁轨的座舰自然是船队中最大的一艘商船,名字叫做驰骋号,属于纵横级商船的二号舰,也是目前所有生产出来的纵横级商船中性能最好的一艘,刘仁轨作为船队的舰长,当然要坐最好的船。
“笃!笃!笃!”
一阵敲门声响起。
刘仁轨停下笔,道:“进来吧。”
走进来的正是罗汉生,这可是一位老海客,经验非常丰富,也是整支舰队的领航员,率领着上百号的弟子,可谓是德高望重。
即便是刘仁轨也不敢给罗汉生一点脸色,而是客气的问道:“罗老,您怎么来了?有什么事情吗?”
罗汉生道:“刘大人,我过来是告诉你一声!如果一路顺利的话,今天傍晚就能到达海图上的那个东沙群岛了!到了东沙群岛,我们的路程差不多就已经走了四分之一了。”
刘仁轨大喜:“是吗?这可真是太好了,没想到这一次出行会这么顺利!”
东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北的一组群岛,共有三个珊瑚环礁即:东沙环礁(东沙岛和东沙礁)、南卫滩环礁(暗礁)及北卫滩环礁(暗礁)。它是南海诸岛中离大陆最近、岛礁最少的一组群岛。
东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北边是大陆,距离香江有一百七十海里,距离汕头更是只有一百四十海里。
西边是海南岛,相距三百六十海里。
东北部是台湾岛和澎湖列岛,距离台湾岛有一百四十海里,距离澎湖列岛只有一百三十海里。
东北部是吕宋群岛,距离也只有四百二十海里罢了。
大东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算是联通四方的重要交通枢纽,只要卡主了这里,就可以扼守住一大半的南海航运咽喉,尤其是在古代,船舶制造技术不发达,海船想要到达更远的地方,就必须寻找岛屿,一步一步的跳过去,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偏偏刘仁轨的目的地正是吕宋群岛,东沙群岛的地位对他来说更加重要,因为这是方圆几百海里内,唯一的驻足点了——除非你不从越州出发,该从泉州出发,否则去吕宋,就只能经过这里。
“老天爷保佑啊,海龙王保佑啊,保佑我们一定要顺顺利利的去到吕宋群岛。”罗汉生祈祷道。
吕宋群岛也就是菲律宾群岛,正是此次刘仁轨的最终目标。其实在选择第一个征服目标的时候,李贞也是纠结了很久的。因为此时大唐已经征服了整个中南半岛,想要去探险,完全可以以马来半岛为起点,完全可以征服周围大部分海域以及海岛,比如婆罗洲,那地方可是有大量的石油的。
但是仔细想了想,中南半岛那地方毕竟是刚刚征服,而且距离大唐中心太远了,万一要是出了什么差错,等大唐接到消息反应过来,那边恐怕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了,这可不是李贞想要的。因此还是让那里的矿藏先在地下埋一段时间吧,等以后将南洋彻底握在手里的时候再说。
而吕宋就不同了,吕宋群岛这地方不但距离大唐更近(与台湾岛只隔了一个巴士海峡,就算从越州走,也只需要六百海里罢了,换算成公里才一千公里多一点),矿产资源更是丰富无比,尤其是金属矿产,其中铁矿资源在蕴藏量高达1.4亿吨,足够大唐开采几百年而不用担心枯竭。
除了铁矿外,吕宋群岛的贵金属矿藏更是丰富的让人发狂,铜矿资源量达到4020万吨,大唐是一个贫铜国家,宋朝时候经济发展太过快速,以至于铜钱都不够用了,不得已有的地方甚至开始铸造铁钱充数。同样的,大唐的铜价格也是贵的令人销魂,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几枚铜钱就能买一斗大米的事情了。
第三更了,剩下量更稍等一下,去去就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