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作者:木林森444
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战(五)
虽然俄军的指挥官沃尔科夫有自己的算盘,但第旅的旅长斯特里奇少将也有自己的计算,收到命令之后,斯特里奇也对后面的战争进程作了一下推算,自己现在出发,到达西阳山时,基本是傍晚时分,双方在夜里是不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战斗,因此只能等到明天早晨天亮以后再发动全面的战争,而那时自己的炮兵部队肯定可以到达战场,如果只是面前这个团,当然是可以战胜的。
而如果人民军是故意诱放敌,那么一夜之间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布置防御阵地,第二天就算是遭到人民军的进攻,但坚守到后续的援军赶到也没有什么困难,毕竞只用坚持到11点,也就是4、5个小时。那时就可以和援军前后夹击,击败人民军。
算清了成败得失之后,斯特里奇也不再犹豫,立刻下令全军开拔,向西阳山方向进军。
俄军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行军之后,在下午5点40分时,陆继到了西阳山以西约3公里的地方,选择了一块地域较好的地段,布置阵地。傍晚约8点时,炮兵部队赶到,而俄军的阵地也己布置完成,在这期间人民军并没有向俄军发动过进攻,斯特里奇也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的担心是有些过虑了,不过谨慎一些总也是好的。
第二天凌晨5点时,俄军的后勤人员大多都己经起来,为作战部队准备早餐,但就在这时,只听“轰轰轰轰”一连串巨大的轰鸣声音传来,无数的炮弹连续不断的落到俄军的阵地中爆炸。而且俄军能够感觉到,这次落下的炮弹威力要运远大于前两天和人民军交战时的炮弹,在爆炸范围内产生的巨大的汽浪,可以将俄军阵地中的帐蓬、建筑,以及防御设施均摧毀一空,而俄军的士兵更是死伤惨重,不少士兵这时还在睡梦中,就莫名奇妙的失去了性命。
斯特里奇也在自己的帐蓬中被爆炸声惊醒,马上就明白过来,自己是遭到了人民军的袭击,人民军现在正在用火炮轰击自己的阵地。但让斯特军奇不能理解的是,人民军是怎么把火炮运上来的,自己设置阵地的时候,还派出侦察兵在四外侦察过,周边方圆10公里的范围內,除了西阳山的守军之后,没有发现任何人民军的行踪,难到他们是连夜将火炮阵地布置好的吗,但估且光不论人民军是如何在黑暗完成炮兵阵地的布置,但人民军在这黑夜中又是如何进行瞄准的呢。
不过只要仔细观察炮弹的方向,很快就能发现,所有的炮弹都是从一个方向打过来的,就是滨绥线铁路向方向,因此斯特里奇马上就明白过来,铁路当然不会发射炮弹,但人民军有一种武器叫装甲列车。
可以说装甲列车是目前俄军最忌殚的人民军的武器,因此在俄军当中,也流传着许多装甲列车的传说,不过无不是将装甲列车的威力无限夸大,什么“陆地战列舰”,“可以移动的巨炮”,“活动的的自由堡垒”,“不可摧毁的东方恶龙”等等,这除了是人们的对新式武器都有一种本能的敬畏因素之外,还有就是一来在以前的战斗中,人民军的装甲列车确实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二来装甲列车这种将舰载重炮移植到陆地上的概念,也很对俄国人胃口。大有谈装甲列车就变色之势。
斯特里奇虽然不像普通士兵那么无知,但对装甲列车也确实有很深的忌殚,不过斯特里奇这点常识还是有的,那就是装甲列车必须依托于铁路行动,虽然滨绥线和哈大线是互相的,但从沈阳到哈尔滨,仍至牡丹江都还在俄军的控制之下,人民军的装甲列车是不可能开到,因此才敢大胆沿着铁路进军,但发现炮弹的方向是滨绥铁路那边,斯特里一人寸就马上想到了是人民军的装甲列车,看来人民军很可能是通过海路,将装甲列车在海参崴登陆,然后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进入中东铁路的滨绥线,到达这里。想不到自己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人民军在这里也有装甲列车,怪不得这支人民军一退在退,一直退到了西阳山,原来是在这里有装甲列车的接应。
其实斯特里奇关于装甲列车的推想基本还是准确,但对人民军且战且退的目地估计却是完全错误。
人民军在遭遇斯特里奇的增援部队时,就己经向第1师的师部报告,师部经过讨论之后,决定采用逐步撤退,诱敌深入的战术,并上报经过了司令部的批准,因此才指令团,逐步向西阳山方向撤退,而1团、3团则分别从左右两翼包操上去,在团的左右侧前方约5、6公里的位置,三个团排成了一个“v”字型,就像一张朝向俄军已经张开了的大嘴,由于人民军的行动迅速,而且也很注意隐蔽,俄军也有些大意,只够着追击团,结果已经逐步落入人民军的“大嘴”中了,却还混然不知。
不过俄军停下来之后,立刻布置防御阵地,似乎要打一场防御战,到有些出乎人民军的意料之外,因为这样一来虽然还是可以围歼俄军,但人民里自身肯定会承接一定的损失,而且全歼俄军的时间也会延长,因为人民军的左右两翼是在最后一刻才进入预定阵地,不可能携带火炮,火力只能靠迫击炮支持,这样改坚能力会大幅的削弱,只能靠士兵用血肉之躯去冲击敌军的阵地。
而是在黄昏之前,侦察机在最后一次侦察中发现,在40公里左右的距离发现俄军的大队,方向也是西阳山,预计会在明天上午101点期间可以赶到战场,这样一来俄军在西阳山前布置防御阵地也就好理解了,而如果人民军不能在上午10点之前结束战斗,拖到俄军的援军赶来,那可就很危险了。
于是在晚上10点的时候,罗岳果断下令,出动装甲列车增援。虽然火车在夜间行驶有一定的危险,但火车降低速度,以每小时101公里的速度行驶,而且还派出一个骑兵连随火车一起前进,沿路高举火把,为火车照高,也就可以将危险降到最低线。
装甲列车部队就驻扎在绥芬河火车站,而火车也时刻保持满水满煤、锅炉不息火的状态,随时待命出击。因此罗岳在10点下令,装甲列车在1点就从绥芬河火车站出发。
在铁路上行驶了三个多小时,装甲列车终于到达了西阳山路段,距离俄军的阵地大约有10公里左右。装甲列车立刻进入作战状态,列车护卫连的士兵下车布防,除两门80毫米的重炮之外,其他各种!大中口径的火炮也都撤下炮衣,打开炮栓,并准备好了炮弹,毕竟俄军并没有构建坚固的防御工事,毕竟对付这样一支俄军,还用不着出动80毫米重炮,只用装甲列车上其他如155毫米,15毫米,105毫米等口径的火炮己是完全足够的。因为装甲列车上装配的火炮都是海军型的,径倍比较大,通常都在3040倍之间,而陆军火炮的径倍一般都不超过5倍,而且大部份都在0倍以内,因此装甲列车上装配的火炮射程都较大,由其是采用大角度曲线射击,除了75毫米火炮之外,其他口径的火炮射程都在10公里以上,用来打击这支俄军已是绰绰有余了。
同时装甲列车放出无人机,确定俄军阵地的具体方位、距离、海拔高度、风向风速等等数据,计算设定好各射击单元,然后命炮兵调整好炮管的角度和方向,就差向炮膛里填装炮弹了。
凌晨5点的时候!装甲列车部队接到了开火的命令,因此列车上的各门火炮齐动,以最快射速,向俄军的阵地展开了猛击轰击。
虽然这时能用的只有16门火炮,数量并不算多,但口径最小的也有105毫米,威力还是相当可观的,何况俄军在夜间也全无防备,当然就是有防备也没有用,因为俄军没有坚固的工事来抵御人民军的炮击,因此就在10多分钟的时间里,装甲列车已经向俄军阵地打了近千发炮弹,虽然还不能形成覆盖式的炮击密度,但也给俄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杀伤。
而就在这时,已经进入左右两翼阵的人民军杀出,向俄军阵地展开猛攻,而正面吸引俄军的团也杀出了阵地,向俄军发动了进攻,三箭齐发,合围俄国。这时俄军的阵地里已是大乱,而且左右的人武军是从俄军的侧后方杀入,因此俄军棍本无法固守自己的阵地,结果三路人民军都没有费多少力气,就先后杀入俄军的阵地中,和俄军展开白刃作战。
这时天还没有亮,不过刚才的炮击,己打得俄军的阵地中到处都是火光,星星点点,虽然不能说是亮如白昼,但作为战场照明已是完全足够,因此也避免了两军在黑暗中作战。
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战(五)
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战(五)
虽然俄军的指挥官沃尔科夫有自己的算盘,但第旅的旅长斯特里奇少将也有自己的计算,收到命令之后,斯特里奇也对后面的战争进程作了一下推算,自己现在出发,到达西阳山时,基本是傍晚时分,双方在夜里是不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战斗,因此只能等到明天早晨天亮以后再发动全面的战争,而那时自己的炮兵部队肯定可以到达战场,如果只是面前这个团,当然是可以战胜的。
而如果人民军是故意诱放敌,那么一夜之间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布置防御阵地,第二天就算是遭到人民军的进攻,但坚守到后续的援军赶到也没有什么困难,毕竞只用坚持到11点,也就是4、5个小时。那时就可以和援军前后夹击,击败人民军。
算清了成败得失之后,斯特里奇也不再犹豫,立刻下令全军开拔,向西阳山方向进军。
俄军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行军之后,在下午5点40分时,陆继到了西阳山以西约3公里的地方,选择了一块地域较好的地段,布置阵地。傍晚约8点时,炮兵部队赶到,而俄军的阵地也己布置完成,在这期间人民军并没有向俄军发动过进攻,斯特里奇也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的担心是有些过虑了,不过谨慎一些总也是好的。
第二天凌晨5点时,俄军的后勤人员大多都己经起来,为作战部队准备早餐,但就在这时,只听“轰轰轰轰”一连串巨大的轰鸣声音传来,无数的炮弹连续不断的落到俄军的阵地中爆炸。而且俄军能够感觉到,这次落下的炮弹威力要运远大于前两天和人民军交战时的炮弹,在爆炸范围内产生的巨大的汽浪,可以将俄军阵地中的帐蓬、建筑,以及防御设施均摧毀一空,而俄军的士兵更是死伤惨重,不少士兵这时还在睡梦中,就莫名奇妙的失去了性命。
斯特里奇也在自己的帐蓬中被爆炸声惊醒,马上就明白过来,自己是遭到了人民军的袭击,人民军现在正在用火炮轰击自己的阵地。但让斯特军奇不能理解的是,人民军是怎么把火炮运上来的,自己设置阵地的时候,还派出侦察兵在四外侦察过,周边方圆10公里的范围內,除了西阳山的守军之后,没有发现任何人民军的行踪,难到他们是连夜将火炮阵地布置好的吗,但估且光不论人民军是如何在黑暗完成炮兵阵地的布置,但人民军在这黑夜中又是如何进行瞄准的呢。
不过只要仔细观察炮弹的方向,很快就能发现,所有的炮弹都是从一个方向打过来的,就是滨绥线铁路向方向,因此斯特里奇马上就明白过来,铁路当然不会发射炮弹,但人民军有一种武器叫装甲列车。
可以说装甲列车是目前俄军最忌殚的人民军的武器,因此在俄军当中,也流传着许多装甲列车的传说,不过无不是将装甲列车的威力无限夸大,什么“陆地战列舰”,“可以移动的巨炮”,“活动的的自由堡垒”,“不可摧毁的东方恶龙”等等,这除了是人们的对新式武器都有一种本能的敬畏因素之外,还有就是一来在以前的战斗中,人民军的装甲列车确实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二来装甲列车这种将舰载重炮移植到陆地上的概念,也很对俄国人胃口。大有谈装甲列车就变色之势。
斯特里奇虽然不像普通士兵那么无知,但对装甲列车也确实有很深的忌殚,不过斯特里奇这点常识还是有的,那就是装甲列车必须依托于铁路行动,虽然滨绥线和哈大线是互相的,但从沈阳到哈尔滨,仍至牡丹江都还在俄军的控制之下,人民军的装甲列车是不可能开到,因此才敢大胆沿着铁路进军,但发现炮弹的方向是滨绥铁路那边,斯特里一人寸就马上想到了是人民军的装甲列车,看来人民军很可能是通过海路,将装甲列车在海参崴登陆,然后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进入中东铁路的滨绥线,到达这里。想不到自己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人民军在这里也有装甲列车,怪不得这支人民军一退在退,一直退到了西阳山,原来是在这里有装甲列车的接应。
其实斯特里奇关于装甲列车的推想基本还是准确,但对人民军且战且退的目地估计却是完全错误。
人民军在遭遇斯特里奇的增援部队时,就己经向第1师的师部报告,师部经过讨论之后,决定采用逐步撤退,诱敌深入的战术,并上报经过了司令部的批准,因此才指令团,逐步向西阳山方向撤退,而1团、3团则分别从左右两翼包操上去,在团的左右侧前方约5、6公里的位置,三个团排成了一个“v”字型,就像一张朝向俄军已经张开了的大嘴,由于人民军的行动迅速,而且也很注意隐蔽,俄军也有些大意,只够着追击团,结果已经逐步落入人民军的“大嘴”中了,却还混然不知。
不过俄军停下来之后,立刻布置防御阵地,似乎要打一场防御战,到有些出乎人民军的意料之外,因为这样一来虽然还是可以围歼俄军,但人民里自身肯定会承接一定的损失,而且全歼俄军的时间也会延长,因为人民军的左右两翼是在最后一刻才进入预定阵地,不可能携带火炮,火力只能靠迫击炮支持,这样改坚能力会大幅的削弱,只能靠士兵用血肉之躯去冲击敌军的阵地。
而是在黄昏之前,侦察机在最后一次侦察中发现,在40公里左右的距离发现俄军的大队,方向也是西阳山,预计会在明天上午101点期间可以赶到战场,这样一来俄军在西阳山前布置防御阵地也就好理解了,而如果人民军不能在上午10点之前结束战斗,拖到俄军的援军赶来,那可就很危险了。
于是在晚上10点的时候,罗岳果断下令,出动装甲列车增援。虽然火车在夜间行驶有一定的危险,但火车降低速度,以每小时101公里的速度行驶,而且还派出一个骑兵连随火车一起前进,沿路高举火把,为火车照高,也就可以将危险降到最低线。
装甲列车部队就驻扎在绥芬河火车站,而火车也时刻保持满水满煤、锅炉不息火的状态,随时待命出击。因此罗岳在10点下令,装甲列车在1点就从绥芬河火车站出发。
在铁路上行驶了三个多小时,装甲列车终于到达了西阳山路段,距离俄军的阵地大约有10公里左右。装甲列车立刻进入作战状态,列车护卫连的士兵下车布防,除两门80毫米的重炮之外,其他各种!大中口径的火炮也都撤下炮衣,打开炮栓,并准备好了炮弹,毕竟俄军并没有构建坚固的防御工事,毕竟对付这样一支俄军,还用不着出动80毫米重炮,只用装甲列车上其他如155毫米,15毫米,105毫米等口径的火炮己是完全足够的。因为装甲列车上装配的火炮都是海军型的,径倍比较大,通常都在3040倍之间,而陆军火炮的径倍一般都不超过5倍,而且大部份都在0倍以内,因此装甲列车上装配的火炮射程都较大,由其是采用大角度曲线射击,除了75毫米火炮之外,其他口径的火炮射程都在10公里以上,用来打击这支俄军已是绰绰有余了。
同时装甲列车放出无人机,确定俄军阵地的具体方位、距离、海拔高度、风向风速等等数据,计算设定好各射击单元,然后命炮兵调整好炮管的角度和方向,就差向炮膛里填装炮弹了。
凌晨5点的时候!装甲列车部队接到了开火的命令,因此列车上的各门火炮齐动,以最快射速,向俄军的阵地展开了猛击轰击。
虽然这时能用的只有16门火炮,数量并不算多,但口径最小的也有105毫米,威力还是相当可观的,何况俄军在夜间也全无防备,当然就是有防备也没有用,因为俄军没有坚固的工事来抵御人民军的炮击,因此就在10多分钟的时间里,装甲列车已经向俄军阵地打了近千发炮弹,虽然还不能形成覆盖式的炮击密度,但也给俄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杀伤。
而就在这时,已经进入左右两翼阵的人民军杀出,向俄军阵地展开猛攻,而正面吸引俄军的团也杀出了阵地,向俄军发动了进攻,三箭齐发,合围俄国。这时俄军的阵地里已是大乱,而且左右的人武军是从俄军的侧后方杀入,因此俄军棍本无法固守自己的阵地,结果三路人民军都没有费多少力气,就先后杀入俄军的阵地中,和俄军展开白刃作战。
这时天还没有亮,不过刚才的炮击,己打得俄军的阵地中到处都是火光,星星点点,虽然不能说是亮如白昼,但作为战场照明已是完全足够,因此也避免了两军在黑暗中作战。
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