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1章 虽然平时很怕疼
四爷发表完,底下的臣子们跪着不敢起。
皇上简直跟圣祖一样毒舌,骂起人来一点都不含糊。
紧接着,有宫女把艾儿抱上了乾清宫台阶上。
若音和四爷坐在台阶上,她们的一旁,有一张高桌。
桌子上,有滴血认亲的工具和器皿。
这里没有什么高科技的亲子鉴定,只有一些土方法。
最主要的,便是两种鉴定方法。
一种是“滴骨法”,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观察是否渗入,如能渗入则表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统关系。
这种方法,是衙门为了防止错认、申领尸骨、亦或者有贼人诈骗死者家产继承权时采用。
只不过,这是针对死人的。
而另一种方法,便是“合血法”,也就是滴血认亲。
此种方法,是指双方都是活人时,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内,看是否凝为一体。
如凝为一体就说明存在亲子兄弟关系。
只见一名宫女端着一个透明的琉璃碗,另一名宫女则手握一根比较粗的银针,准备给四爷采血。
然而,宫女瞧着四爷正襟危坐,眉头紧皱的样子,哪敢上前啊。
今儿出门没看黄历,竟是被内务府大总管安排了给皇上采血的差事。
她还没采血,皇上就板着一张脸。
她真怕等会血没采到,就被皇帝陛下给杖毙了。
四爷见宫女不敢,长眉不耐烦地皱了皱。
然后,他直接从自个腰间取过随身匕首,再打开刀鞘。
顿时,匕首的刀刃就在阳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
四爷二话不说,就干脆利落地往右手食指上一割,殷红的血就从男人指尖涌出。
宫女忙用琉璃碗将四爷手指上滴的血接住。
一旁的若音能够看见,宫女端着碗的手都是抖的。
接了大概三滴左右的血,宫女就端着琉璃碗去为艾儿采血了。
看着四爷手上割开的深深伤口,还在往外冒血呢。
若音便侧着身子,用手绢替他包扎着伤口。
嘴上也嗔怪地道:“您也是的,对自个下手真狠,不过是滴几滴血啧,又不是让您放血,割这么深干嘛?这下好了,伤口得好些日子才能愈合呢!”
四爷将右手交给若音,由着她替他包扎伤口。
男人面上淡淡的,可嘴角却扬起一抹微不可察的上扬。
要不是底下的大臣都低垂着头,颤栗不敢言。
不然的话,要是看到他们的皇帝陛下手都割破了还嘴角上扬,一定会怀疑人生的!
若音替四爷包扎好伤口,就继续在男人身旁坐下。
并且,她的眼睛注视着一旁的艾儿。
只见冯御医正在给艾儿用稍粗一点的银针扎手指,采血。
一名宫女担心艾儿害怕而哭闹,还哄道:“小公主,稍微忍一忍啊,会有点疼,但一下就好了。”
艾儿:“我知道的,滴了这个血,就能证明我的身份,我虽然平时很怕疼,但我更怕没有皇阿玛,怕哥哥们不和我玩了,怕旁人笑话我。”
若音听到这句话后,心被揪了一下。
隔得远远的,她都能看见艾儿眼里明明对银针产生恐惧。
但又因为知道采血意味着什么,从而勇敢到不害怕。
好在冯御医采血很快,不过几秒针的时间,就从艾儿的小手指采了几滴血。
期间,艾儿似乎很疼,但她没哭,就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她只是抿紧肉嘟嘟的小嘴巴,在忍着痛呢。
当艾儿的血滴入盛着四爷血液的琉璃碗里后,那抹殷红瞬间散开,渐渐往下沉。
待艾儿的血靠近四爷的血时,不过一眨眼的功夫,两抹殷红就融在了一起。
再过几秒,就根本分不出哪是四爷的血,哪是艾儿的血了。
看到这一幕,若音倒是很淡然。
因为艾儿是她肚子里出来的,她也就有过四爷这么一个男人。
是不是亲生的,她再清楚不过了。
四爷面上淡淡的,也瞧不出什么情绪。
倒是苏培盛几个做奴才的,替主子们松了一口气。
苏培盛朝冯御医示意一眼,冯御医便端着琉璃碗走下了台阶,在大臣和妃嫔们之间走动。
此举,是为了让底下的王工大臣和妃嫔们瞧明白。
苏培盛则尖声道:“想必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了,皇上和明颐公主的血,几乎是在一瞬间就融在了一起!”
说着,他从一个太监手里拿过一本蓝皮册子,继续道:“另外,我这里有一份册子,这本册子由敬事房的大总管记载,上面详细记载了后宫妃嫔侍寝的详细时间。”
后宫每一届妃嫔们,都有一个记载档案。
甭管哪一位妃嫔侍寝,敬事房的总管太监都会把时间和人物记载于册子上,方便后续查证。
这样的话,如果妃嫔有孕,就会有专门的奴才,去查临幸的时间,看看是否对得上。
对得上自然是好的。
如果对不上,就会查嫔妃是否与人通奸之类的。
苏培盛翻了翻册子,尖声道:“这上面记载了,雍正四年五月,皇上除了翻皇后的牌子,就没去过后宫别处,地震后,皇后娘娘去了圆明园休养,七月份,查出有了两个月左右的身孕,与记载上的时间吻合。”
时间是对的,册子上也确实记载了。
不过,若音两个月身孕时,被威廉他们带去了月上帝国,身孕是在月上帝国才发现的。
但为了足够逼真,查出两月身孕的事情,是苏培盛随口编造的。
这就是开局一本册子,内容全靠编!
说出这件事时,苏培盛从妃嫔们脸上看到了累觉不宠。
同时,也从大臣们脸上看到了震惊。
估摸着,那些大臣认为皇上一个月内只宠幸皇后娘娘一人,感到很惊讶,认为皇上对后妃们不公平吧?
他还没说皇上从雍正三年起,就一直没碰过别的女人。
中间有那么几年,就算皇后不在宫里,皇上还为皇后吃斋持戒了呢。
要是把这些说出来,他们是不是更加惊掉大牙?
可皇上既然让他把此事说出来,就不会怕。
因为皇上登基这些年,将大清治理得很好,使大清登上了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皇上简直跟圣祖一样毒舌,骂起人来一点都不含糊。
紧接着,有宫女把艾儿抱上了乾清宫台阶上。
若音和四爷坐在台阶上,她们的一旁,有一张高桌。
桌子上,有滴血认亲的工具和器皿。
这里没有什么高科技的亲子鉴定,只有一些土方法。
最主要的,便是两种鉴定方法。
一种是“滴骨法”,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观察是否渗入,如能渗入则表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统关系。
这种方法,是衙门为了防止错认、申领尸骨、亦或者有贼人诈骗死者家产继承权时采用。
只不过,这是针对死人的。
而另一种方法,便是“合血法”,也就是滴血认亲。
此种方法,是指双方都是活人时,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器皿内,看是否凝为一体。
如凝为一体就说明存在亲子兄弟关系。
只见一名宫女端着一个透明的琉璃碗,另一名宫女则手握一根比较粗的银针,准备给四爷采血。
然而,宫女瞧着四爷正襟危坐,眉头紧皱的样子,哪敢上前啊。
今儿出门没看黄历,竟是被内务府大总管安排了给皇上采血的差事。
她还没采血,皇上就板着一张脸。
她真怕等会血没采到,就被皇帝陛下给杖毙了。
四爷见宫女不敢,长眉不耐烦地皱了皱。
然后,他直接从自个腰间取过随身匕首,再打开刀鞘。
顿时,匕首的刀刃就在阳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
四爷二话不说,就干脆利落地往右手食指上一割,殷红的血就从男人指尖涌出。
宫女忙用琉璃碗将四爷手指上滴的血接住。
一旁的若音能够看见,宫女端着碗的手都是抖的。
接了大概三滴左右的血,宫女就端着琉璃碗去为艾儿采血了。
看着四爷手上割开的深深伤口,还在往外冒血呢。
若音便侧着身子,用手绢替他包扎着伤口。
嘴上也嗔怪地道:“您也是的,对自个下手真狠,不过是滴几滴血啧,又不是让您放血,割这么深干嘛?这下好了,伤口得好些日子才能愈合呢!”
四爷将右手交给若音,由着她替他包扎伤口。
男人面上淡淡的,可嘴角却扬起一抹微不可察的上扬。
要不是底下的大臣都低垂着头,颤栗不敢言。
不然的话,要是看到他们的皇帝陛下手都割破了还嘴角上扬,一定会怀疑人生的!
若音替四爷包扎好伤口,就继续在男人身旁坐下。
并且,她的眼睛注视着一旁的艾儿。
只见冯御医正在给艾儿用稍粗一点的银针扎手指,采血。
一名宫女担心艾儿害怕而哭闹,还哄道:“小公主,稍微忍一忍啊,会有点疼,但一下就好了。”
艾儿:“我知道的,滴了这个血,就能证明我的身份,我虽然平时很怕疼,但我更怕没有皇阿玛,怕哥哥们不和我玩了,怕旁人笑话我。”
若音听到这句话后,心被揪了一下。
隔得远远的,她都能看见艾儿眼里明明对银针产生恐惧。
但又因为知道采血意味着什么,从而勇敢到不害怕。
好在冯御医采血很快,不过几秒针的时间,就从艾儿的小手指采了几滴血。
期间,艾儿似乎很疼,但她没哭,就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她只是抿紧肉嘟嘟的小嘴巴,在忍着痛呢。
当艾儿的血滴入盛着四爷血液的琉璃碗里后,那抹殷红瞬间散开,渐渐往下沉。
待艾儿的血靠近四爷的血时,不过一眨眼的功夫,两抹殷红就融在了一起。
再过几秒,就根本分不出哪是四爷的血,哪是艾儿的血了。
看到这一幕,若音倒是很淡然。
因为艾儿是她肚子里出来的,她也就有过四爷这么一个男人。
是不是亲生的,她再清楚不过了。
四爷面上淡淡的,也瞧不出什么情绪。
倒是苏培盛几个做奴才的,替主子们松了一口气。
苏培盛朝冯御医示意一眼,冯御医便端着琉璃碗走下了台阶,在大臣和妃嫔们之间走动。
此举,是为了让底下的王工大臣和妃嫔们瞧明白。
苏培盛则尖声道:“想必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了,皇上和明颐公主的血,几乎是在一瞬间就融在了一起!”
说着,他从一个太监手里拿过一本蓝皮册子,继续道:“另外,我这里有一份册子,这本册子由敬事房的大总管记载,上面详细记载了后宫妃嫔侍寝的详细时间。”
后宫每一届妃嫔们,都有一个记载档案。
甭管哪一位妃嫔侍寝,敬事房的总管太监都会把时间和人物记载于册子上,方便后续查证。
这样的话,如果妃嫔有孕,就会有专门的奴才,去查临幸的时间,看看是否对得上。
对得上自然是好的。
如果对不上,就会查嫔妃是否与人通奸之类的。
苏培盛翻了翻册子,尖声道:“这上面记载了,雍正四年五月,皇上除了翻皇后的牌子,就没去过后宫别处,地震后,皇后娘娘去了圆明园休养,七月份,查出有了两个月左右的身孕,与记载上的时间吻合。”
时间是对的,册子上也确实记载了。
不过,若音两个月身孕时,被威廉他们带去了月上帝国,身孕是在月上帝国才发现的。
但为了足够逼真,查出两月身孕的事情,是苏培盛随口编造的。
这就是开局一本册子,内容全靠编!
说出这件事时,苏培盛从妃嫔们脸上看到了累觉不宠。
同时,也从大臣们脸上看到了震惊。
估摸着,那些大臣认为皇上一个月内只宠幸皇后娘娘一人,感到很惊讶,认为皇上对后妃们不公平吧?
他还没说皇上从雍正三年起,就一直没碰过别的女人。
中间有那么几年,就算皇后不在宫里,皇上还为皇后吃斋持戒了呢。
要是把这些说出来,他们是不是更加惊掉大牙?
可皇上既然让他把此事说出来,就不会怕。
因为皇上登基这些年,将大清治理得很好,使大清登上了太平盛世,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