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被毁后,仍然是皇家禁园。
同治年间,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朝廷曾试图择要重修,但开工不到10个月的时间,就因财力枯竭被迫停修。
尽管如此,慈禧太后仍未完全放弃修复圆明园,直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二十四年(1898年),还曾修葺过圆明园双鹤斋、课农轩等景群。
只可惜的是,两年之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城,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长安,京畿秩序瞬间大乱。兵丁、土匪以及地痞乘机打劫圆明园,将园内残存及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全都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在此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的巧取豪夺,最终使得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沦为一片废墟。
而那些被YF联军劫掠的圆明园内的古董、珍宝,一部分被士兵们拍卖了,另一部分则被运回了YF两国,这其中,就包括了向南面前的这一套《圆明园四十景图》。
……
向南缓缓收回“时光回溯之眼”,忍不住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只是挥之不去的那股愤懑,依然堵在胸口,让人憋闷不已。
他当然知道,火烧圆明园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了,但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华夏所犯下的罪恶,并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被人淡忘。
正如清史学家萧一山在评论火烧圆明园事件时,说的那样:“此吾国所受空前之屈辱与最大之损失也!”
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屈辱?
因为国弱则被欺!
还好,如今的华夏,正逐渐变得强大,大国正在崛起。
曾经经历过的欺压和侮辱,将不会再次重演。
“向南,需要我做些什么吗?”
向南心情正激荡的时候,一直站在一旁无所事事的邹金童忽然轻声开口。
看到向南转过头来看着他,邹金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
“之前跟你说过的,我现在在国博古书画修复室做事,技术虽然不怎么样,但给你打打下手还是没问题的,要不然我在这里太闲了。”
“嗯,可以啊。”
向南平复了一下心情,对邹金童笑了笑,说道,“其实这四十幅分景图,并不是都需要修复的,其中二十多幅只是生了霉斑,并没有对画芯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因此,这二十多幅分景图,只需要作除霉菌处理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他看了邹金童一眼,问道,“你要是愿意的话,那二十多幅清除霉斑的工作,就由你来做?”
“没问题啊,这个我擅长。”
邹金童连连点头,心里开心得不得了,祛除因潮湿而生出的霉斑并不复杂,可直接用脱脂棉球蘸上酒精,轻轻在霉斑处擦拭,直至除净为止。
还有一种除霉斑的方法,就是用浓度为2%~5%的淡高锰酸钾水溶液用毛笔轻轻涂抹,等到画面上的霉斑变为紫色后,再隔10~15分钟涂抹一遍双氧水,然后再加抹淡草酸水,就看到灰红色变茶色,茶色又渐渐变白。
一次不行可连续重复几次,一直到霉斑消失后,再用清水淋洗就可以了。
这当中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擦拭的过程中动作要小心轻柔,否则的话,很容易将浸润的画芯擦破,造成二次损伤。
当然,这一点对于邹金童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他在国博工作时,也已经可以独立修复古书画了,只是修复技术一般般而已。
从向南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二十多幅挑选出来的分景图,邹金童放在长案的另一边,一边分拣出一张来准备清理,一边好奇地问道:
“向南,我听说祛除古画上的霉斑,还有一种方法叫‘浴火重生’?这个你会吗?”
“‘浴火重生’?”
向南扭头看了他一眼,又转过来继续清洗画作,淡淡地说道,“这是古籍修复杨派的绝技,手法跟古画修复中的‘火烧去铅法’相类似,不过‘浴火重生’是为了彻底清除各种危害书籍的微生物,当然也包括霉菌。”
邹金童一听,顿时兴奋起来了,追问道:“那你会吗?”
“‘火烧去铅法’我会,‘浴火重生’我不会。”
向南微微摇了摇头,有些可惜地说道,“杨派的这门古籍修复绝技,已经失传了。”
“哦。”
邹金童脸上明显有些失望,“哎,咱们老祖宗那么多绝技,可惜很多都失传了。”
向南张了张嘴,却没有附和邹金童的话,他担心自己一旦开口附和了,这小子会没完没了说个不停。
“跟个好奇宝宝一样问来问去,你以为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啊?”
向南没说话,邹金童一个人自然也说不起来,修复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两个人各据长案的一头,开始认真工作起来。
邹金童那边的清除霉斑的工作,并不难,他选择的方式是最简单,也是最不容易出错的一种,就是用脱脂棉球蘸酒精轻轻擦拭。
但由于这些画作本身的价值高昂,邹金童自然不敢太过随意,每一次都是小心翼翼的,因此在速度上也算上快。
而向南这边,就要复杂得多了。
他手上的这十多幅《圆明园四十景图》分景图,其中有六幅不仅满是霉斑,而且上面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虫洞,这六幅画作,是必须更换命纸和覆背纸的。
而其它的八幅分景图,情况相对而言就要轻得多,可以不用更换命纸,但依然需要修复画芯。
针对这种情况,向南打算先将这八幅不需要更换命纸的分景图先行修复,之后再修复情况相对更复杂的另外六幅分景图。
打定主意以后,向南便俯下身子,开始认认真真地着手修复起来。
向南和邹金童在F国国立图书馆的修复室里,安安静静地修复《圆明园四十景图》时,远在万里之遥的华夏魔都的向南工作室,也开始热闹了起来。
同治年间,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朝廷曾试图择要重修,但开工不到10个月的时间,就因财力枯竭被迫停修。
尽管如此,慈禧太后仍未完全放弃修复圆明园,直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二十四年(1898年),还曾修葺过圆明园双鹤斋、课农轩等景群。
只可惜的是,两年之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城,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长安,京畿秩序瞬间大乱。兵丁、土匪以及地痞乘机打劫圆明园,将园内残存及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全都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在此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的巧取豪夺,最终使得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沦为一片废墟。
而那些被YF联军劫掠的圆明园内的古董、珍宝,一部分被士兵们拍卖了,另一部分则被运回了YF两国,这其中,就包括了向南面前的这一套《圆明园四十景图》。
……
向南缓缓收回“时光回溯之眼”,忍不住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只是挥之不去的那股愤懑,依然堵在胸口,让人憋闷不已。
他当然知道,火烧圆明园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了,但西方殖民主义者对华夏所犯下的罪恶,并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被人淡忘。
正如清史学家萧一山在评论火烧圆明园事件时,说的那样:“此吾国所受空前之屈辱与最大之损失也!”
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屈辱?
因为国弱则被欺!
还好,如今的华夏,正逐渐变得强大,大国正在崛起。
曾经经历过的欺压和侮辱,将不会再次重演。
“向南,需要我做些什么吗?”
向南心情正激荡的时候,一直站在一旁无所事事的邹金童忽然轻声开口。
看到向南转过头来看着他,邹金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
“之前跟你说过的,我现在在国博古书画修复室做事,技术虽然不怎么样,但给你打打下手还是没问题的,要不然我在这里太闲了。”
“嗯,可以啊。”
向南平复了一下心情,对邹金童笑了笑,说道,“其实这四十幅分景图,并不是都需要修复的,其中二十多幅只是生了霉斑,并没有对画芯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因此,这二十多幅分景图,只需要作除霉菌处理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他看了邹金童一眼,问道,“你要是愿意的话,那二十多幅清除霉斑的工作,就由你来做?”
“没问题啊,这个我擅长。”
邹金童连连点头,心里开心得不得了,祛除因潮湿而生出的霉斑并不复杂,可直接用脱脂棉球蘸上酒精,轻轻在霉斑处擦拭,直至除净为止。
还有一种除霉斑的方法,就是用浓度为2%~5%的淡高锰酸钾水溶液用毛笔轻轻涂抹,等到画面上的霉斑变为紫色后,再隔10~15分钟涂抹一遍双氧水,然后再加抹淡草酸水,就看到灰红色变茶色,茶色又渐渐变白。
一次不行可连续重复几次,一直到霉斑消失后,再用清水淋洗就可以了。
这当中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擦拭的过程中动作要小心轻柔,否则的话,很容易将浸润的画芯擦破,造成二次损伤。
当然,这一点对于邹金童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他在国博工作时,也已经可以独立修复古书画了,只是修复技术一般般而已。
从向南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二十多幅挑选出来的分景图,邹金童放在长案的另一边,一边分拣出一张来准备清理,一边好奇地问道:
“向南,我听说祛除古画上的霉斑,还有一种方法叫‘浴火重生’?这个你会吗?”
“‘浴火重生’?”
向南扭头看了他一眼,又转过来继续清洗画作,淡淡地说道,“这是古籍修复杨派的绝技,手法跟古画修复中的‘火烧去铅法’相类似,不过‘浴火重生’是为了彻底清除各种危害书籍的微生物,当然也包括霉菌。”
邹金童一听,顿时兴奋起来了,追问道:“那你会吗?”
“‘火烧去铅法’我会,‘浴火重生’我不会。”
向南微微摇了摇头,有些可惜地说道,“杨派的这门古籍修复绝技,已经失传了。”
“哦。”
邹金童脸上明显有些失望,“哎,咱们老祖宗那么多绝技,可惜很多都失传了。”
向南张了张嘴,却没有附和邹金童的话,他担心自己一旦开口附和了,这小子会没完没了说个不停。
“跟个好奇宝宝一样问来问去,你以为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啊?”
向南没说话,邹金童一个人自然也说不起来,修复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两个人各据长案的一头,开始认真工作起来。
邹金童那边的清除霉斑的工作,并不难,他选择的方式是最简单,也是最不容易出错的一种,就是用脱脂棉球蘸酒精轻轻擦拭。
但由于这些画作本身的价值高昂,邹金童自然不敢太过随意,每一次都是小心翼翼的,因此在速度上也算上快。
而向南这边,就要复杂得多了。
他手上的这十多幅《圆明园四十景图》分景图,其中有六幅不仅满是霉斑,而且上面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虫洞,这六幅画作,是必须更换命纸和覆背纸的。
而其它的八幅分景图,情况相对而言就要轻得多,可以不用更换命纸,但依然需要修复画芯。
针对这种情况,向南打算先将这八幅不需要更换命纸的分景图先行修复,之后再修复情况相对更复杂的另外六幅分景图。
打定主意以后,向南便俯下身子,开始认认真真地着手修复起来。
向南和邹金童在F国国立图书馆的修复室里,安安静静地修复《圆明园四十景图》时,远在万里之遥的华夏魔都的向南工作室,也开始热闹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