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你这缺胳膊少腿的字也算自成一体,想着要是有一日,你能打下一番基业后。也会在治下推广此种字体吧?”王老头儿问道。关于简化字这一点,李承宗早就跟自己的追随者已经讲过多次,也不知道是老头儿猜的,还是有听到风声。不过这些都无所谓了,李承宗点了点头就算承认了。
“此乃大谬也!”王老头儿激动地一拍短案,没料拍到了刚才洒在桌面上的茶水,顿时溅起一片。
“王老大人且说说看,为何推广不得?“李承宗作为一个腹黑男,他打算让王老头儿好好的装次十三,然后再狠狠的打脸。
”殿下,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可是殿下,你弄出来的这套缺胳膊少腿的字,且不说能不能与仓颉相提并论且不好说,就那六书也不是很符合啊,更不要提你这字体毫无美感,亲不见,爱无心,体无骨,龟无脚........依老夫看,哼,什么简体体,残体字而已!!!“王老头儿,李承宗听完了大汗,王老头儿,你是不是后世那个小岛穿越而来的湾湾啊?
王老头儿仿佛没看到李承宗的脸色变化,他自顾自的说道:“殿下要是敢这么做,天下读书人的十年寒窗都白读了,儒家经典也白念了,他们会罢休?他们都将与你为敌!不说这士人掌握着清议,他们不会与你罢休,就是那些世家大族又岂肯罢休?殿下,这光凭着一帮子泥腿子是不行的,从古至今,有谁能靠着白身黔首能成气候的?”
李承宗不愿意了,王老头儿,你说的太过分了,必须反驳你,“王老大人,这些本王有话要说,先来说这愚民,哼哼,开民智有何不妥,本王从来就没觉得谁比谁更高贵?要是高贵有用,何必改朝换代?百姓们之所以造反,还不是活不下去了,为啥活不下去了?还是穷?为什么穷?不识字!不识字,就被人奴役,被人欺负,本王叫他们识文断字了,本王治下的官吏才不敢欺上瞒下........这愚民之策在本王看来才是大大的不妥。”李承宗胸里这个气啊,王老头儿,要是听了你的才是大错特错。
“再说这繁简之争,您老人家不就是觉得繁体字高贵一等,至于嘛,这文字不过是人与人相互沟通的一种工具罢了,既然是工具,自然是越简练越好不是?再说了,你以为本王知道咱们汉字的渊源啊,据本王所知,咱们用的汉字真往上追溯,那么兽骨上的殷文、钟鼎上的大篆;包括金文、蝌蚪文,都是为了器皿与竹简而存在的。秦皇一统六国之后,那个书同文岂不是简化了大篆之后弄出来的小篆,从小篆在发展到隶书,这《说文解字》曰:‘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这约易不就是简约简易嘛。”李承宗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
“本王知道你是精于书法,你说法成就多在繁体字。换成简体字,不好看,这本王不反对,可你说本王搞简化字会丢掉一些属于汉人文化道统,这本王就不同意了,咱们现在用的隶书、楷书、行书,都是从上古那些老字里,一路简化过来的。可汉家文明也没有因为一路简化,而道统中断吧?你老人家作为一代书法巨擘,不也没有亲手举着斧凿去刻碑,可谁敢说你没文化?所以要是有人跟我说钟繇的隶书、王羲之的行书还有您老人家的楷书都简化过了,没文化,这本王是没法同意的。
老大人啊,咱们汉家文化能浩荡数千年,靠的不是将殷文、大篆、小篆、石鼓文一路逶迤而下,抱着不放。文化是要传承的,而越是简易的,越是方便书写记忆的,越方便传承不是?咱们汉人这么多,而汉字,每个字,哪怕只少一笔,也许识字的人便能多一些。要知道汉字有几万呢,可常用字也就几千吧。庄子学问够大吧,可他也说了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只要这文化流传下去了,具体的字句忘了也不妨。那还拘泥个字形干啥?是故,简化字体这件事,华夏历史千年以来,都在这么做。古人做得,为何本王就做不得?”
“殿下,王绩王大人求见!”正当李承宗陪着杨蓉还有柳桃儿俩老婆吃饭的时候,门外的警卫进来对李承宗禀报。王绩这老老头儿要干啥,李承宗在接见前隋官吏的时候,见过他,也知道这个老头儿是隋朝教育家王通(号文中子)之弟,初唐诗人,还知道他是隋末举的孝廉,后来说是不乐意做官,辞官还乡,后来又被起复做了六合的郡丞,因为天下大乱,他在还乡的途中,被宇文化及所掠,后来被自己解救,嗯,还因为这老头儿是所谓的大儒,在自己外公裴矩的我建议下,还给了他一个清贵的官儿做,如今这个老头儿要见自己作甚?
噢,想起来了,这老头儿可是儒门的死忠,搞不好是来挑自己的刺儿的,李承宗想了想,对警卫说道:“胡四海,让王大人进来,就说他碰巧了可以跟本王一起用膳.....”
胡四海喏了一声,就出去通知王绩,不一会儿,一个干巴老头走了进来,他见到汉王与两位王妃都停下了用膳,站了起来迎接自己,老头儿激动了,这是多大的恩宠啊,还有这汉王好古怪的一家子,他和句容公主是两代皇室结合而成的夫妻,说是天潢贵胄也不为过,可这汉王府也太小了吧,还有那宫女也不多,阉人更是绝迹,再看看他们一家三口吃的,也不是什么大鱼大肉,老头儿在想想他在汉国走访时候,百姓们对李承宗的拥戴程度,艾玛,这简直就是文王重生啊。
老头儿赶紧给李承宗夫妻行礼,“见过殿下还有两位王妃!”李承宗大度的说了声:”王老大人,这里是某的私宅,不是议事的东华厅,没必要那么正规的......“
“殿下,礼不可废,你身为汉王,一国之君,这臣下见君,哪有不行礼的说法?”王老头儿虽然迂腐,但李承宗也认为这老头儿也有可取之处,那就是老头儿身上有少见的文人风骨。但这礼法?李承宗可不喜欢,有这套礼法在,李承宗想跳出封建圈子玩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根本不可能啊。
“好了,好了,王老大人,说说你找我啥事吧?”还李承宗觉得是开门见山好了。
“殿下,你出身高贵,又是个有大志向、有大报复的英主,偌大的齐鲁之地也被你打理的井井有条,然老臣在周游您治下青莱二州之后,有些话实在是不吐不快........”王绩看了下李承宗然后说道、
“嗯?难道我哪儿做错了,请老大人指正,放心,我不会因言治罪的......”李承宗虽然心胸不怎么大,但是他也知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的。
“那,那老臣可就说了,老臣要说殿下的错事,这首先第一件错事就是乃是教那些黔首识文断字,还是那种缺胳膊少腿的字!”老头儿这张嘴够毒啊。
李承宗听了一愣,还以为是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没想到他竟然说得是这件事。当初李承宗巧遇苏烈苏定方,然后聚拢流民,在他拿出简化字和汉语拼音的时候,没人反对啊,噢,他现在明白了,感情包括老苏在内都是文盲啊。
看到李承宗愣住的样子,老头儿仿佛很是得意,得意洋洋的说道:“殿下,关于这个,老臣也听说了,你当初是苦于身边没有识字的人,因此想让所有人都识字,这个初衷是好的,但做得事情却是错了!”
李承宗决定耐着性子,继续听着他说,看老头儿能说出一番什么道理来。
“老子曾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此时老头儿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地背着圣人之言,“孔圣人也曾言:是以圣人之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在把老子和孔子都搬出来之后,老头儿的眼睛一下睁开,似乎精光闪闪,盯着李承宗继续道:“殿下做事只在乎结果,却不遵从圣人之言,此大谬也!”
听到这里李承宗心里这个冷笑啊,王老头儿,你还以为我真的是原来的那个李承宗?这愚民政策的危害,老子比你们这些家伙可知道的多了,同一个政权,一个朝廷要是视臣民为草芥,臣民视之如寇雠,愚弄百姓,那必然终得恶果。如果是一个正常的统治者,要做到既畏威又怀德并不难,无非是成本,效益等方面的考虑,不会缺德地把他的民众、劳动者仅当成会说话的工具的。
这还是首先第一条,那第二条呢?李承宗很想知道王老头儿能说出啥来?
王老头儿颤巍巍的继续说道:”开民智已是不该,孰料你还教他们缺胳膊少腿的字!老夫知晓殿下这简化字能自成一体,可殿下可知道,正因如此,你这样做才会大祸临头,从此与那至尊龙椅失之交臂啊。”
这王老头儿是咋知道简化字的呢,说来也好笑,他被李承宗从宇文化及手中解救出来之后,就跟着来到了琴岛府,来了之后,发现琴岛府整一个大工地啊,老头儿带着好奇心去看看这汉国究竟在搞啥工程,难道就不怕跟那位刚死掉的陛下一样弄得天怒人怨,等靠近了却发现这工地上虽然有监工,可那监工却也在轮换着参加劳动,而且那些百姓并没有前朝被逼着修建运河时候那样的一脸愤怒个无奈,相反这些百姓们的热情还挺高,老头儿这就好奇了,也正好他的赶得巧,赶上了督工的锦衣卫趁着歇息的时候给那些百姓们上文化课,这不看还好,一看作为儒门忠实门徒的老头儿生气了,那还能叫字?当他弄到一本简繁字体对照词典,还问清了那些教课的人是出自锦衣卫,还知道锦衣卫是个什么机构之后,王老头儿的文人脾气发作了,汉王殿下这是要自绝士人阶层啊,这可不行,我得劝劝,这才有了今日的对话。
按照王老头儿的预计,这时这个年少的汉王殿下应该大惊失色,然后马上大礼拜见,口称“先生何以教我”之类的话才对嘛。不过看到对面的汉王,一点儿惶恐之色也没有,王老头儿郁闷了,这个汉王是真不懂啊,还是个傻大胆啊?
“此乃大谬也!”王老头儿激动地一拍短案,没料拍到了刚才洒在桌面上的茶水,顿时溅起一片。
“王老大人且说说看,为何推广不得?“李承宗作为一个腹黑男,他打算让王老头儿好好的装次十三,然后再狠狠的打脸。
”殿下,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可是殿下,你弄出来的这套缺胳膊少腿的字,且不说能不能与仓颉相提并论且不好说,就那六书也不是很符合啊,更不要提你这字体毫无美感,亲不见,爱无心,体无骨,龟无脚........依老夫看,哼,什么简体体,残体字而已!!!“王老头儿,李承宗听完了大汗,王老头儿,你是不是后世那个小岛穿越而来的湾湾啊?
王老头儿仿佛没看到李承宗的脸色变化,他自顾自的说道:“殿下要是敢这么做,天下读书人的十年寒窗都白读了,儒家经典也白念了,他们会罢休?他们都将与你为敌!不说这士人掌握着清议,他们不会与你罢休,就是那些世家大族又岂肯罢休?殿下,这光凭着一帮子泥腿子是不行的,从古至今,有谁能靠着白身黔首能成气候的?”
李承宗不愿意了,王老头儿,你说的太过分了,必须反驳你,“王老大人,这些本王有话要说,先来说这愚民,哼哼,开民智有何不妥,本王从来就没觉得谁比谁更高贵?要是高贵有用,何必改朝换代?百姓们之所以造反,还不是活不下去了,为啥活不下去了?还是穷?为什么穷?不识字!不识字,就被人奴役,被人欺负,本王叫他们识文断字了,本王治下的官吏才不敢欺上瞒下........这愚民之策在本王看来才是大大的不妥。”李承宗胸里这个气啊,王老头儿,要是听了你的才是大错特错。
“再说这繁简之争,您老人家不就是觉得繁体字高贵一等,至于嘛,这文字不过是人与人相互沟通的一种工具罢了,既然是工具,自然是越简练越好不是?再说了,你以为本王知道咱们汉字的渊源啊,据本王所知,咱们用的汉字真往上追溯,那么兽骨上的殷文、钟鼎上的大篆;包括金文、蝌蚪文,都是为了器皿与竹简而存在的。秦皇一统六国之后,那个书同文岂不是简化了大篆之后弄出来的小篆,从小篆在发展到隶书,这《说文解字》曰:‘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这约易不就是简约简易嘛。”李承宗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
“本王知道你是精于书法,你说法成就多在繁体字。换成简体字,不好看,这本王不反对,可你说本王搞简化字会丢掉一些属于汉人文化道统,这本王就不同意了,咱们现在用的隶书、楷书、行书,都是从上古那些老字里,一路简化过来的。可汉家文明也没有因为一路简化,而道统中断吧?你老人家作为一代书法巨擘,不也没有亲手举着斧凿去刻碑,可谁敢说你没文化?所以要是有人跟我说钟繇的隶书、王羲之的行书还有您老人家的楷书都简化过了,没文化,这本王是没法同意的。
老大人啊,咱们汉家文化能浩荡数千年,靠的不是将殷文、大篆、小篆、石鼓文一路逶迤而下,抱着不放。文化是要传承的,而越是简易的,越是方便书写记忆的,越方便传承不是?咱们汉人这么多,而汉字,每个字,哪怕只少一笔,也许识字的人便能多一些。要知道汉字有几万呢,可常用字也就几千吧。庄子学问够大吧,可他也说了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只要这文化流传下去了,具体的字句忘了也不妨。那还拘泥个字形干啥?是故,简化字体这件事,华夏历史千年以来,都在这么做。古人做得,为何本王就做不得?”
“殿下,王绩王大人求见!”正当李承宗陪着杨蓉还有柳桃儿俩老婆吃饭的时候,门外的警卫进来对李承宗禀报。王绩这老老头儿要干啥,李承宗在接见前隋官吏的时候,见过他,也知道这个老头儿是隋朝教育家王通(号文中子)之弟,初唐诗人,还知道他是隋末举的孝廉,后来说是不乐意做官,辞官还乡,后来又被起复做了六合的郡丞,因为天下大乱,他在还乡的途中,被宇文化及所掠,后来被自己解救,嗯,还因为这老头儿是所谓的大儒,在自己外公裴矩的我建议下,还给了他一个清贵的官儿做,如今这个老头儿要见自己作甚?
噢,想起来了,这老头儿可是儒门的死忠,搞不好是来挑自己的刺儿的,李承宗想了想,对警卫说道:“胡四海,让王大人进来,就说他碰巧了可以跟本王一起用膳.....”
胡四海喏了一声,就出去通知王绩,不一会儿,一个干巴老头走了进来,他见到汉王与两位王妃都停下了用膳,站了起来迎接自己,老头儿激动了,这是多大的恩宠啊,还有这汉王好古怪的一家子,他和句容公主是两代皇室结合而成的夫妻,说是天潢贵胄也不为过,可这汉王府也太小了吧,还有那宫女也不多,阉人更是绝迹,再看看他们一家三口吃的,也不是什么大鱼大肉,老头儿在想想他在汉国走访时候,百姓们对李承宗的拥戴程度,艾玛,这简直就是文王重生啊。
老头儿赶紧给李承宗夫妻行礼,“见过殿下还有两位王妃!”李承宗大度的说了声:”王老大人,这里是某的私宅,不是议事的东华厅,没必要那么正规的......“
“殿下,礼不可废,你身为汉王,一国之君,这臣下见君,哪有不行礼的说法?”王老头儿虽然迂腐,但李承宗也认为这老头儿也有可取之处,那就是老头儿身上有少见的文人风骨。但这礼法?李承宗可不喜欢,有这套礼法在,李承宗想跳出封建圈子玩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根本不可能啊。
“好了,好了,王老大人,说说你找我啥事吧?”还李承宗觉得是开门见山好了。
“殿下,你出身高贵,又是个有大志向、有大报复的英主,偌大的齐鲁之地也被你打理的井井有条,然老臣在周游您治下青莱二州之后,有些话实在是不吐不快........”王绩看了下李承宗然后说道、
“嗯?难道我哪儿做错了,请老大人指正,放心,我不会因言治罪的......”李承宗虽然心胸不怎么大,但是他也知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的。
“那,那老臣可就说了,老臣要说殿下的错事,这首先第一件错事就是乃是教那些黔首识文断字,还是那种缺胳膊少腿的字!”老头儿这张嘴够毒啊。
李承宗听了一愣,还以为是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没想到他竟然说得是这件事。当初李承宗巧遇苏烈苏定方,然后聚拢流民,在他拿出简化字和汉语拼音的时候,没人反对啊,噢,他现在明白了,感情包括老苏在内都是文盲啊。
看到李承宗愣住的样子,老头儿仿佛很是得意,得意洋洋的说道:“殿下,关于这个,老臣也听说了,你当初是苦于身边没有识字的人,因此想让所有人都识字,这个初衷是好的,但做得事情却是错了!”
李承宗决定耐着性子,继续听着他说,看老头儿能说出一番什么道理来。
“老子曾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此时老头儿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地背着圣人之言,“孔圣人也曾言:是以圣人之智,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在把老子和孔子都搬出来之后,老头儿的眼睛一下睁开,似乎精光闪闪,盯着李承宗继续道:“殿下做事只在乎结果,却不遵从圣人之言,此大谬也!”
听到这里李承宗心里这个冷笑啊,王老头儿,你还以为我真的是原来的那个李承宗?这愚民政策的危害,老子比你们这些家伙可知道的多了,同一个政权,一个朝廷要是视臣民为草芥,臣民视之如寇雠,愚弄百姓,那必然终得恶果。如果是一个正常的统治者,要做到既畏威又怀德并不难,无非是成本,效益等方面的考虑,不会缺德地把他的民众、劳动者仅当成会说话的工具的。
这还是首先第一条,那第二条呢?李承宗很想知道王老头儿能说出啥来?
王老头儿颤巍巍的继续说道:”开民智已是不该,孰料你还教他们缺胳膊少腿的字!老夫知晓殿下这简化字能自成一体,可殿下可知道,正因如此,你这样做才会大祸临头,从此与那至尊龙椅失之交臂啊。”
这王老头儿是咋知道简化字的呢,说来也好笑,他被李承宗从宇文化及手中解救出来之后,就跟着来到了琴岛府,来了之后,发现琴岛府整一个大工地啊,老头儿带着好奇心去看看这汉国究竟在搞啥工程,难道就不怕跟那位刚死掉的陛下一样弄得天怒人怨,等靠近了却发现这工地上虽然有监工,可那监工却也在轮换着参加劳动,而且那些百姓并没有前朝被逼着修建运河时候那样的一脸愤怒个无奈,相反这些百姓们的热情还挺高,老头儿这就好奇了,也正好他的赶得巧,赶上了督工的锦衣卫趁着歇息的时候给那些百姓们上文化课,这不看还好,一看作为儒门忠实门徒的老头儿生气了,那还能叫字?当他弄到一本简繁字体对照词典,还问清了那些教课的人是出自锦衣卫,还知道锦衣卫是个什么机构之后,王老头儿的文人脾气发作了,汉王殿下这是要自绝士人阶层啊,这可不行,我得劝劝,这才有了今日的对话。
按照王老头儿的预计,这时这个年少的汉王殿下应该大惊失色,然后马上大礼拜见,口称“先生何以教我”之类的话才对嘛。不过看到对面的汉王,一点儿惶恐之色也没有,王老头儿郁闷了,这个汉王是真不懂啊,还是个傻大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