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记 作者:石头与水
分卷阅读196
莫如不是这样的人。她大约是在杜鹃院觉着伤心,想出去发散发散。”
“家里院子多了,你跟她说,她愿意住哪个都随她,哪怕她想住我这院,我也给她让出来。赶紧让她回来吧,搁外头天天得罪人。”谢太太简直能愁死,谢莫如把万梅宫的梅树挨棵挖回来,那不是一家一家的得罪,那是一得罪一大片。后来大冬天的施粥舍饭,又把别人家的清汤寡水衬得面儿上无光。谢家在帝都好几百年也没谢莫如结下的仇家多。
谢莫如在外住就在外住,关键是,她在外头不闲着啊。谢太太一想就头疼,特想有机会同谢莫如讲一讲和光同尘的道理。
谢尚书只得安抚老妻几句。
谢尚书思量的是,方氏之死真怪不到谢家头上,哪怕谢贵妃有些自己的小心思,可实际上,推波助澜促成此事绝非谢贵妃一人能做到的。而且,谢尚书自问尽了全力。谢莫如不至于真的迁怒家族吧。哎,不迁怒家族,谢莫如会把此事算到谁头上呢?她已经把这些人的脸皮揭下大半了。
谢尚书与谢太太另有正经事要商量,谢尚书道,“二皇子的嫡长子都出生了,三皇子今年十七,自去岁,宫里就有为三皇子择妃之意了。你进宫,贵妃可与你说起过三皇子成亲的事?”
“哪儿能没说过呢?”谢太太道,“贵妃一时也没想好,我看贵妃的意思,倒是想在褚、戚两个国公府里选人呢。”
谢尚书叹,“贵妃完全没考虑过莫如么?莫如与三皇子同龄,今年六月就出孝了。”
“有先时那事,不大合适吧?”谢太太犹豫。
“那不过是贵妃的私心,后宫妇人,即使有些私心,左右大局的也不是她们。真正算起来不过小节,若能让莫如为三皇子正妃,利益同体,莫如就是为自己将来考虑,也不会计较贵妃那点儿私心的。”谢尚书几番思虑,觉着谢莫如是极好的皇子妃人选。
谢太太还是比较了解自家闺女的,道,“倘娘娘有这意思,怕早就与我提了。”跟自己娘家结亲,又不是什么说不出口的事。谢贵妃自始至终没提过,可见对两个侄女没那意思。
“下次进宫,同娘娘提一提吧。”谢尚书坚持,“她同不同意,都与她提一提。不然,我怕她终有后悔那日。”知女莫若父,谢尚书明白,谢家是谢贵妃的娘家,如果三皇子真有大位之望,谢家就是天然的同盟。血缘是断不了的,就是有这种斩不断的血亲,谢贵妃才不想将皇子妃的名额给侄女,谢贵妃更倾向给三皇子另一妻族强援。
只是,凭谢尚书的眼光,谢莫如继承了强势的母族血统,她或许不够柔顺,但是,谢莫如有王佐之才。这样的才干,用三皇子正妻之位来换,三皇子并不吃亏。闺女能在宫里坐到贵妃之位,不算蠢人,只是,眼光与谢莫如比便远远不如了。或许,这就是闺女一直无法登上后位的原因吧?
见丈夫说的慎重,谢太太道,“我好生劝一劝娘娘。”
“不必深劝,把我的话与她说一说就是。她如今也有自己的打算,三皇子是她亲子,咱们做外祖父母的毕竟远了一层,深劝反令她为难。倘她起了让莫如做侧妃的想头儿,反是不美。”
“这怎么能呢?莫如都是郡主了,如何能做侧室!”谢太太道,“你说,莫如这亲事可算怎么着?”
谢尚书丝毫不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
谢太太又愁谢莫如这总是往外跑,道,“我总得抽空劝劝她,还是回家住的好。”
还是回家住的好……
只是,谢莫如这一直住在外头,到底是什么缘故呢?是真的在家住不下去么?
谢太太又絮叨着同丈夫商量,“要不,跟她说,固定个住处,甭今儿还在城内,明儿就搬城外了?我找她都费劲。”
谢尚书陡然一震,是这样么?
宁荣大长公主府。
宁荣大长公主有些懒懒的看向园中新放的迎春花,春日轻软的微风拂过纱帘,带进一丝青草木香。程离在宁荣大长公主身后,道,“殿下,有些谢郡主的事,属下觉着不大对。”
“先生请讲。”这一二年,穆元帝越发忌讳她,她也便少进宫了。反正在自己府里吃穿不愁,不必应付胡太后那蠢货,又有儿女相伴,倒也悠然自在。
程离躬身道,“谢郡主自年初六去了万梅宫,龙抬头那日到汤泉别庄小住,今又搬到了城西的花园别院。”
“她不早就这样么,自魏国夫人过逝,就不大住在谢家了。”宁荣大长公主似真似假的感叹,“这孩子,委实命苦了些。就是再怨恨能如何呢?人死不能复生啊。”
程离道,“属下这一二年一直令人留意谢郡主的行踪,总觉着,谢郡主搬家般的勤了些。”
“这有什么奇怪。当初宁平姐姐的产业就遍布帝都,魏国夫人出嫁时,宁平姐姐大把陪嫁,谢郡主手里的别院庄田总有十几处吧。她就是一月一换,一年都住不过来。”
“殿下,搬家毕竟是件繁琐事。人为什么要有家,就是因为人渴望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生活。而且,据属下了解,谢郡主每到一处地方,必然要清点所住别院的物品。不是看清单明册,而是要一件件亲自在核对。殿下,恕属下直言,谢郡主这样屡换居所,清点东西,倒不像是为了住的舒坦,反像是在寻找什么似的。”程离这句话,让宁荣大长公主不禁皱眉,半晌猛然自软榻上直起身子,脱口道,“难道是!”
宁荣大长公主的话嘎然而止,一双眼睛冷冷的望向程离,程离知趣要退下,宁荣大长公主反道,“阿离你坐吧。你知道也无妨,说来,我也不知是真是假。”
宁荣大长公主叹,“当年先帝征战天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先帝在前头打仗,母亲管着筹集粮草。我母亲凡事喜留后手,据说母亲曾在各地建密仓以备不测。但后来先帝一直打进帝都城,称帝建国,这事儿就鲜有人提及了。”
程离一向思虑缜密,即使话自宁荣大长公主这里说出,他仍有些不同看法儿,道,“可是,若真有此事,先帝没有不告诉今上的道理。”先帝唯此一子,哪怕当年托政于宁平大长公主,可这等要事,绝对会告诉今上的。毕竟,先帝过逝时,今上已有六岁,也略略懂事了。
宁荣大长公主缓缓摇头,“你不知道我母亲的性子,先帝第一场战事是攻打长平县,那时,先帝驻兵长宁县,两县离得不远,中隔一条河,那河的名字说来也有趣,平宁可占一字,叫平宁河。河上有座桥,若攻打长平县,必过此桥。先帝彼时麾下不过兵五百
分卷阅读196
-
分卷阅读196
莫如不是这样的人。她大约是在杜鹃院觉着伤心,想出去发散发散。”
“家里院子多了,你跟她说,她愿意住哪个都随她,哪怕她想住我这院,我也给她让出来。赶紧让她回来吧,搁外头天天得罪人。”谢太太简直能愁死,谢莫如把万梅宫的梅树挨棵挖回来,那不是一家一家的得罪,那是一得罪一大片。后来大冬天的施粥舍饭,又把别人家的清汤寡水衬得面儿上无光。谢家在帝都好几百年也没谢莫如结下的仇家多。
谢莫如在外住就在外住,关键是,她在外头不闲着啊。谢太太一想就头疼,特想有机会同谢莫如讲一讲和光同尘的道理。
谢尚书只得安抚老妻几句。
谢尚书思量的是,方氏之死真怪不到谢家头上,哪怕谢贵妃有些自己的小心思,可实际上,推波助澜促成此事绝非谢贵妃一人能做到的。而且,谢尚书自问尽了全力。谢莫如不至于真的迁怒家族吧。哎,不迁怒家族,谢莫如会把此事算到谁头上呢?她已经把这些人的脸皮揭下大半了。
谢尚书与谢太太另有正经事要商量,谢尚书道,“二皇子的嫡长子都出生了,三皇子今年十七,自去岁,宫里就有为三皇子择妃之意了。你进宫,贵妃可与你说起过三皇子成亲的事?”
“哪儿能没说过呢?”谢太太道,“贵妃一时也没想好,我看贵妃的意思,倒是想在褚、戚两个国公府里选人呢。”
谢尚书叹,“贵妃完全没考虑过莫如么?莫如与三皇子同龄,今年六月就出孝了。”
“有先时那事,不大合适吧?”谢太太犹豫。
“那不过是贵妃的私心,后宫妇人,即使有些私心,左右大局的也不是她们。真正算起来不过小节,若能让莫如为三皇子正妃,利益同体,莫如就是为自己将来考虑,也不会计较贵妃那点儿私心的。”谢尚书几番思虑,觉着谢莫如是极好的皇子妃人选。
谢太太还是比较了解自家闺女的,道,“倘娘娘有这意思,怕早就与我提了。”跟自己娘家结亲,又不是什么说不出口的事。谢贵妃自始至终没提过,可见对两个侄女没那意思。
“下次进宫,同娘娘提一提吧。”谢尚书坚持,“她同不同意,都与她提一提。不然,我怕她终有后悔那日。”知女莫若父,谢尚书明白,谢家是谢贵妃的娘家,如果三皇子真有大位之望,谢家就是天然的同盟。血缘是断不了的,就是有这种斩不断的血亲,谢贵妃才不想将皇子妃的名额给侄女,谢贵妃更倾向给三皇子另一妻族强援。
只是,凭谢尚书的眼光,谢莫如继承了强势的母族血统,她或许不够柔顺,但是,谢莫如有王佐之才。这样的才干,用三皇子正妻之位来换,三皇子并不吃亏。闺女能在宫里坐到贵妃之位,不算蠢人,只是,眼光与谢莫如比便远远不如了。或许,这就是闺女一直无法登上后位的原因吧?
见丈夫说的慎重,谢太太道,“我好生劝一劝娘娘。”
“不必深劝,把我的话与她说一说就是。她如今也有自己的打算,三皇子是她亲子,咱们做外祖父母的毕竟远了一层,深劝反令她为难。倘她起了让莫如做侧妃的想头儿,反是不美。”
“这怎么能呢?莫如都是郡主了,如何能做侧室!”谢太太道,“你说,莫如这亲事可算怎么着?”
谢尚书丝毫不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
谢太太又愁谢莫如这总是往外跑,道,“我总得抽空劝劝她,还是回家住的好。”
还是回家住的好……
只是,谢莫如这一直住在外头,到底是什么缘故呢?是真的在家住不下去么?
谢太太又絮叨着同丈夫商量,“要不,跟她说,固定个住处,甭今儿还在城内,明儿就搬城外了?我找她都费劲。”
谢尚书陡然一震,是这样么?
宁荣大长公主府。
宁荣大长公主有些懒懒的看向园中新放的迎春花,春日轻软的微风拂过纱帘,带进一丝青草木香。程离在宁荣大长公主身后,道,“殿下,有些谢郡主的事,属下觉着不大对。”
“先生请讲。”这一二年,穆元帝越发忌讳她,她也便少进宫了。反正在自己府里吃穿不愁,不必应付胡太后那蠢货,又有儿女相伴,倒也悠然自在。
程离躬身道,“谢郡主自年初六去了万梅宫,龙抬头那日到汤泉别庄小住,今又搬到了城西的花园别院。”
“她不早就这样么,自魏国夫人过逝,就不大住在谢家了。”宁荣大长公主似真似假的感叹,“这孩子,委实命苦了些。就是再怨恨能如何呢?人死不能复生啊。”
程离道,“属下这一二年一直令人留意谢郡主的行踪,总觉着,谢郡主搬家般的勤了些。”
“这有什么奇怪。当初宁平姐姐的产业就遍布帝都,魏国夫人出嫁时,宁平姐姐大把陪嫁,谢郡主手里的别院庄田总有十几处吧。她就是一月一换,一年都住不过来。”
“殿下,搬家毕竟是件繁琐事。人为什么要有家,就是因为人渴望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生活。而且,据属下了解,谢郡主每到一处地方,必然要清点所住别院的物品。不是看清单明册,而是要一件件亲自在核对。殿下,恕属下直言,谢郡主这样屡换居所,清点东西,倒不像是为了住的舒坦,反像是在寻找什么似的。”程离这句话,让宁荣大长公主不禁皱眉,半晌猛然自软榻上直起身子,脱口道,“难道是!”
宁荣大长公主的话嘎然而止,一双眼睛冷冷的望向程离,程离知趣要退下,宁荣大长公主反道,“阿离你坐吧。你知道也无妨,说来,我也不知是真是假。”
宁荣大长公主叹,“当年先帝征战天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先帝在前头打仗,母亲管着筹集粮草。我母亲凡事喜留后手,据说母亲曾在各地建密仓以备不测。但后来先帝一直打进帝都城,称帝建国,这事儿就鲜有人提及了。”
程离一向思虑缜密,即使话自宁荣大长公主这里说出,他仍有些不同看法儿,道,“可是,若真有此事,先帝没有不告诉今上的道理。”先帝唯此一子,哪怕当年托政于宁平大长公主,可这等要事,绝对会告诉今上的。毕竟,先帝过逝时,今上已有六岁,也略略懂事了。
宁荣大长公主缓缓摇头,“你不知道我母亲的性子,先帝第一场战事是攻打长平县,那时,先帝驻兵长宁县,两县离得不远,中隔一条河,那河的名字说来也有趣,平宁可占一字,叫平宁河。河上有座桥,若攻打长平县,必过此桥。先帝彼时麾下不过兵五百
分卷阅读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