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公公来叫四皇子起身的时候,一开始看见的,是小安子那双明亮亮的眼睛,那双眼睛大且有神,饱含灵气。
小安子看见福公公,连忙推了推身边正睡得香甜的四皇子。四皇子虚抱着小安子,上半身是趴在小安子身上的,他含糊的嘟囔了两声
“小安子真软,抱着好舒服。”还用脸蹭了蹭小安子。
“四皇子,起身啦。”小安子对着四皇子说,也许是呼出的气在他耳边顽皮的挠痒痒,他倏地睁开眼睛。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坐了起来,对着福公公打了个含糊的招呼。
“殿下,要起身洗漱了。”福公公对他轻声说。
四皇子还处于一种懵然的状态,他坐在床上咂摸回味了一会,又回头看了看小安子,露出一个孩童的天真笑容。
“小安子!”
“四皇子殿下……”
“不要叫我四皇子殿下,叫我慧静。”四皇子说,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强调了。
“好吧,那我就叫你慧静吧。”小安子从善如流。
福公公见四皇子已经梦醒,随即就吩咐宫娥上前为他洗漱更衣,这些事也本就是宫娥们干的。至于小安子,当然是回到自己的房间换衣服了,她的房间在四皇子的寝宫旁边,就隔着一堵墙,当然,她平时理应睡在四皇子的寝宫的,四皇子的床隔着一扇屏风也有一张小床,那就是她的床。她还要记录入夜后四皇子的身体情况,例如有无咳嗽,有没有起夜等等。
更衣洗漱之后就是早读,小安子没人伺候,服饰也不繁琐,当然也就比四皇子换衣服换的快,正当她准备去四皇子那里的时候,却在转角处遇见了福公公,想来他应该是早就在这里等着她了。
“福公公。”小安子福礼。
“昨日可还睡得好?可还习惯?”福公公笑眯眯的说道。
“四皇子殿下的床比通铺大多了,也软多了,小安子昨日睡得很香甜。”小安子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她这么说,福公公的脸上就又多了一丝笑容“你昨天做得很好,贴身太监本就是指引去皇子们去正向的。”他说完,又转向看小安子“你应该懂的。”
小安子当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可是他说的理念她一早就知道,当初小金公公训诫他们的时候,就说过贴身太监的意义所在。
虽然不知道福公公具体在说什么,可她也老老实实的点点头。
福公公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似乎觉得她早熟的可怕,又或者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可是又不太像,于是福公公也陷入了自我怀疑当中。
小安子回到房间里,四皇子正由宫娥披上外袍,他一看见小安子,就迫不及待的说
“小安子,快来,我们要早读了。”
早读的篇目一部分是复习以前学过的经典篇目,一部门是预习最近夫子要讲的篇目,最近夫子要讲的篇目正是《郑伯克段于鄢》。而早读的内容就是摇头晃脑地把文章读出来,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朗读文章,也对记忆非常有用处。
而四皇子有小安子陪着一起朗读,似乎连声音也大了不少,大大提升了积极性。
早读完就是早膳时间,早膳比较素淡,有一些糕点和各式粥,还辅以豆腐花、各色小咸菜,还有清油拌的素菜。
吃完早膳,他们就往国子监赶,国子监大致处于外宫,而皇子和妃嫔的寝宫在内宫,所以也相距颇远。
小安子他们赶到国子监的时候,学生已经到了一大半,而上首处正有一位老先生坐在那里慢悠悠的喝茶,他每喝一口茶,就要眯一下眼睛,他胡子不是很多,头发也不是很白,但脸上却很老气,看上去与莫太傅差不多年岁。
“茂太傅。”四皇子对着他恭敬一礼,茂太傅对着他颔首,也不说什么。而四皇子似乎早已知道他的脾气,去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了。
昨天这里还只有几列桌椅,可是今天却平添了两张新的桌椅,它们就在旁边,显得格外别扭。小安子知道这是给她和小叶子准备的,于是也走了过去毫不犹豫的坐下,虽然位置很偏,但幸好也在前面。
他们刚坐下,就陆陆续续有几位锦袍公子哥赶了进来,国子监上课的时间不太确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不同人的路程不一样,所以实际上也就有了半刻钟的偏差。
茂太傅扫了一眼班上的同学,说
“有无请假?”
他这是在例行问同学有没有家里有事要请假的,这种事情要提前和太傅说的。而班上自然是一片沉寂,无人应答。
茂太傅点了点头,又说
“先前叫你们回去预习古文,可有谁没有预习呀。”
四皇子低声嘟囔“老家伙又玩这一套。”
茂太傅见还是无人回应,又说“既然无人回话,那就是都预习了?好……”
他话还未说完,讲台下就有一位学子颤颤巍巍的站起身说“学生愚昧,没有预习透彻,恐怕太傅问起问题来也是答不出的,不如就先站起来。”
他当然不是没有预习透彻,而是根本没有看过茂太傅佈下的古文功课,也怕到时候茂太傅问他问题,他答不出,不如就先站起来。
茂太傅见他站起来主动承认,一张老脸看不出悲喜“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坐下吧。”他又继续刚才没有讲完的话“没有说话的是不是都预习了?慧静,你呢?”茂太傅突然向四皇子问道。
四皇子一脸坦然“预习了。”
茂太傅依旧老神在在“知错能改……什么?你预习了?”他一脸诧异,四皇子对他真诚的点了点头。
茂太傅咳了咳,他觉得这样对他的形象有很大的影响,于是他又假装平静地说“预习了是件好事,那你背一遍古文吧。”
四皇子自然是怡然不惧,振振有词的念道“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他早上读了一个时辰的古文,这篇文章也不是很长,以正常小孩的记忆来书,背诵是没有问题的。
直到他背完,茂太傅饱含欣喜的说“四皇子殿下,想不到一日不见,你竟颇有些长进。”
四皇子也欣欣然“那是当然,夫子曾经说过‘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过去一日,我的变化也着实不少。”
茂太傅话锋一转,示意四皇子坐下,又继续讲文章了。《郑伯克段于鄢》出自《左传》,讲述的是两兄弟争权的故事,郑伯就是郑恒公,也就是春秋五霸中的“初霸”,他是长子,但他母亲生他时难产,而不受母亲所喜,母亲武姜喜欢二儿子共叔段,并希望共叔段继承国君的位置。郑武公以长幼有序拒绝了她,郑武公死后由郑恒公继承国君,武姜与共叔段则谋划取而代之,共叔段被分封在京城,他不断僭越祖制,修超出规格的城墙、把旁边的领土划为自己的领土,最终,郑恒公在共叔段最为骄傲自大之时一举击溃了他。
在故事里面,武姜和共叔段固然有罪,可是郑恒公也不是什么好人,他阴险狡猾,先麻痹对手,引蛇出洞再一击即中。如果他是真的为共叔段好,应该一早就以各种方式警醒他,而不是放任他,直到他犯下弥天大罪。而剿灭共叔段,也是郑恒公一手策划、最想要的结果。
茂太傅徐徐讲完文意,听得众学生一脸默然,他们已经开始接触一些权力斗争的东西了,都在代入文章里面不同的角色,去思考当中蕴含的道理。
“慧静,你如何看武姜氏呀?”茂太傅状若无意的问。
四皇子老老实实的回答“武姜氏为人偏心,不守祖制,是导致这场兄弟相残的悲剧的主要原因。”
茂太傅点点头,这一点争议不大。
“是也。可是若是武姜氏必须要帮公子段争取国君之位呢?”
四皇子不解道“这于礼制不合,况且,武姜氏偏心本不应该呀。”
茂太傅眼中闪烁光芒“若武姜氏是公子段生母,而非郑恒公生母呢?又该如何?”
“这……这……应该无可厚非吧……”四皇子一下说不出话来。
茂太傅的话充满了暗示,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尽力争取这没什么,就算有私心,违反了祖制也说得过去,可是这争的是国君之位啊。如今皇位悬空,大太子虽然为太子,可是这谁也说不准,现在说这个也非常敏感。
“武姜氏偏袒幼子,共叔段野心勃勃却又无比短视,郑伯虚伪又狡猾,这里面分明全无一个好人。”就在气氛非常凝固之时,一把细细的声音响起了。
人们都把目光投了过去,只见一个戴着黑色锦帽的小太监昂首站立,正是小安子。她记得分明,在这个课堂,她与其他学生并无不同,所以也应该起来答题。
课堂的气氛顿时因为这句话有所缓和,学生们开始窃窃私语,不知在讨论什么。而茂太傅的目光也扫了过来,浑不在意的说
“郑庄公此举为帝王之术,有何不可。”
茂太傅对于小安子说的话不怎么在意,只是对于她说郑伯虚伪又狡猾的观点加以点评,显然,他认为郑庄公的做法是帝王之术的一种体现,并无不可。
“郑伯此举,并非王道。”
小安子短短一句话,就引起了茂太傅的注意,本来他在偷偷观察大太子广钰,闻言立马转头看向小安子,等待她接下来的言论。
小安子看见福公公,连忙推了推身边正睡得香甜的四皇子。四皇子虚抱着小安子,上半身是趴在小安子身上的,他含糊的嘟囔了两声
“小安子真软,抱着好舒服。”还用脸蹭了蹭小安子。
“四皇子,起身啦。”小安子对着四皇子说,也许是呼出的气在他耳边顽皮的挠痒痒,他倏地睁开眼睛。一边揉着眼睛一边坐了起来,对着福公公打了个含糊的招呼。
“殿下,要起身洗漱了。”福公公对他轻声说。
四皇子还处于一种懵然的状态,他坐在床上咂摸回味了一会,又回头看了看小安子,露出一个孩童的天真笑容。
“小安子!”
“四皇子殿下……”
“不要叫我四皇子殿下,叫我慧静。”四皇子说,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强调了。
“好吧,那我就叫你慧静吧。”小安子从善如流。
福公公见四皇子已经梦醒,随即就吩咐宫娥上前为他洗漱更衣,这些事也本就是宫娥们干的。至于小安子,当然是回到自己的房间换衣服了,她的房间在四皇子的寝宫旁边,就隔着一堵墙,当然,她平时理应睡在四皇子的寝宫的,四皇子的床隔着一扇屏风也有一张小床,那就是她的床。她还要记录入夜后四皇子的身体情况,例如有无咳嗽,有没有起夜等等。
更衣洗漱之后就是早读,小安子没人伺候,服饰也不繁琐,当然也就比四皇子换衣服换的快,正当她准备去四皇子那里的时候,却在转角处遇见了福公公,想来他应该是早就在这里等着她了。
“福公公。”小安子福礼。
“昨日可还睡得好?可还习惯?”福公公笑眯眯的说道。
“四皇子殿下的床比通铺大多了,也软多了,小安子昨日睡得很香甜。”小安子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她这么说,福公公的脸上就又多了一丝笑容“你昨天做得很好,贴身太监本就是指引去皇子们去正向的。”他说完,又转向看小安子“你应该懂的。”
小安子当然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可是他说的理念她一早就知道,当初小金公公训诫他们的时候,就说过贴身太监的意义所在。
虽然不知道福公公具体在说什么,可她也老老实实的点点头。
福公公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似乎觉得她早熟的可怕,又或者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可是又不太像,于是福公公也陷入了自我怀疑当中。
小安子回到房间里,四皇子正由宫娥披上外袍,他一看见小安子,就迫不及待的说
“小安子,快来,我们要早读了。”
早读的篇目一部分是复习以前学过的经典篇目,一部门是预习最近夫子要讲的篇目,最近夫子要讲的篇目正是《郑伯克段于鄢》。而早读的内容就是摇头晃脑地把文章读出来,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边呼吸新鲜空气,一边朗读文章,也对记忆非常有用处。
而四皇子有小安子陪着一起朗读,似乎连声音也大了不少,大大提升了积极性。
早读完就是早膳时间,早膳比较素淡,有一些糕点和各式粥,还辅以豆腐花、各色小咸菜,还有清油拌的素菜。
吃完早膳,他们就往国子监赶,国子监大致处于外宫,而皇子和妃嫔的寝宫在内宫,所以也相距颇远。
小安子他们赶到国子监的时候,学生已经到了一大半,而上首处正有一位老先生坐在那里慢悠悠的喝茶,他每喝一口茶,就要眯一下眼睛,他胡子不是很多,头发也不是很白,但脸上却很老气,看上去与莫太傅差不多年岁。
“茂太傅。”四皇子对着他恭敬一礼,茂太傅对着他颔首,也不说什么。而四皇子似乎早已知道他的脾气,去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了。
昨天这里还只有几列桌椅,可是今天却平添了两张新的桌椅,它们就在旁边,显得格外别扭。小安子知道这是给她和小叶子准备的,于是也走了过去毫不犹豫的坐下,虽然位置很偏,但幸好也在前面。
他们刚坐下,就陆陆续续有几位锦袍公子哥赶了进来,国子监上课的时间不太确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不同人的路程不一样,所以实际上也就有了半刻钟的偏差。
茂太傅扫了一眼班上的同学,说
“有无请假?”
他这是在例行问同学有没有家里有事要请假的,这种事情要提前和太傅说的。而班上自然是一片沉寂,无人应答。
茂太傅点了点头,又说
“先前叫你们回去预习古文,可有谁没有预习呀。”
四皇子低声嘟囔“老家伙又玩这一套。”
茂太傅见还是无人回应,又说“既然无人回话,那就是都预习了?好……”
他话还未说完,讲台下就有一位学子颤颤巍巍的站起身说“学生愚昧,没有预习透彻,恐怕太傅问起问题来也是答不出的,不如就先站起来。”
他当然不是没有预习透彻,而是根本没有看过茂太傅佈下的古文功课,也怕到时候茂太傅问他问题,他答不出,不如就先站起来。
茂太傅见他站起来主动承认,一张老脸看不出悲喜“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坐下吧。”他又继续刚才没有讲完的话“没有说话的是不是都预习了?慧静,你呢?”茂太傅突然向四皇子问道。
四皇子一脸坦然“预习了。”
茂太傅依旧老神在在“知错能改……什么?你预习了?”他一脸诧异,四皇子对他真诚的点了点头。
茂太傅咳了咳,他觉得这样对他的形象有很大的影响,于是他又假装平静地说“预习了是件好事,那你背一遍古文吧。”
四皇子自然是怡然不惧,振振有词的念道“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他早上读了一个时辰的古文,这篇文章也不是很长,以正常小孩的记忆来书,背诵是没有问题的。
直到他背完,茂太傅饱含欣喜的说“四皇子殿下,想不到一日不见,你竟颇有些长进。”
四皇子也欣欣然“那是当然,夫子曾经说过‘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过去一日,我的变化也着实不少。”
茂太傅话锋一转,示意四皇子坐下,又继续讲文章了。《郑伯克段于鄢》出自《左传》,讲述的是两兄弟争权的故事,郑伯就是郑恒公,也就是春秋五霸中的“初霸”,他是长子,但他母亲生他时难产,而不受母亲所喜,母亲武姜喜欢二儿子共叔段,并希望共叔段继承国君的位置。郑武公以长幼有序拒绝了她,郑武公死后由郑恒公继承国君,武姜与共叔段则谋划取而代之,共叔段被分封在京城,他不断僭越祖制,修超出规格的城墙、把旁边的领土划为自己的领土,最终,郑恒公在共叔段最为骄傲自大之时一举击溃了他。
在故事里面,武姜和共叔段固然有罪,可是郑恒公也不是什么好人,他阴险狡猾,先麻痹对手,引蛇出洞再一击即中。如果他是真的为共叔段好,应该一早就以各种方式警醒他,而不是放任他,直到他犯下弥天大罪。而剿灭共叔段,也是郑恒公一手策划、最想要的结果。
茂太傅徐徐讲完文意,听得众学生一脸默然,他们已经开始接触一些权力斗争的东西了,都在代入文章里面不同的角色,去思考当中蕴含的道理。
“慧静,你如何看武姜氏呀?”茂太傅状若无意的问。
四皇子老老实实的回答“武姜氏为人偏心,不守祖制,是导致这场兄弟相残的悲剧的主要原因。”
茂太傅点点头,这一点争议不大。
“是也。可是若是武姜氏必须要帮公子段争取国君之位呢?”
四皇子不解道“这于礼制不合,况且,武姜氏偏心本不应该呀。”
茂太傅眼中闪烁光芒“若武姜氏是公子段生母,而非郑恒公生母呢?又该如何?”
“这……这……应该无可厚非吧……”四皇子一下说不出话来。
茂太傅的话充满了暗示,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尽力争取这没什么,就算有私心,违反了祖制也说得过去,可是这争的是国君之位啊。如今皇位悬空,大太子虽然为太子,可是这谁也说不准,现在说这个也非常敏感。
“武姜氏偏袒幼子,共叔段野心勃勃却又无比短视,郑伯虚伪又狡猾,这里面分明全无一个好人。”就在气氛非常凝固之时,一把细细的声音响起了。
人们都把目光投了过去,只见一个戴着黑色锦帽的小太监昂首站立,正是小安子。她记得分明,在这个课堂,她与其他学生并无不同,所以也应该起来答题。
课堂的气氛顿时因为这句话有所缓和,学生们开始窃窃私语,不知在讨论什么。而茂太傅的目光也扫了过来,浑不在意的说
“郑庄公此举为帝王之术,有何不可。”
茂太傅对于小安子说的话不怎么在意,只是对于她说郑伯虚伪又狡猾的观点加以点评,显然,他认为郑庄公的做法是帝王之术的一种体现,并无不可。
“郑伯此举,并非王道。”
小安子短短一句话,就引起了茂太傅的注意,本来他在偷偷观察大太子广钰,闻言立马转头看向小安子,等待她接下来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