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跟李成梁不熟,别看现在称呼得亲热,实际上大家根本没有半点交心,高务实也就不考虑直接找李成梁要人了,反正努尔哈赤现在还没发迹,甚至连独立都谈不上,弄死他的机会还有的是。
甚至,只要搞定李成梁——不管是降服还是拿下,让李成梁不去纵容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这辈子都别想积累起足以反明的实力来。
以夷制夷不是不好,但前提是自己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压制这个给自己做打手或者炮灰的“夷”,而李成梁对努尔哈赤的做法,就属于玩脱了。
按照高务实的对比和分析来看,李成梁一开始大概是觉得觉昌安和塔克世两父子能力不错,所以借刀杀人把他二人给除掉了,然后偏偏去扶植塔克世的儿子努尔哈赤,将他培养起来做自己的走狗。
李成梁之所以这么做,大概是觉得自己的借刀杀人之计很巧妙,努尔哈赤应该会被他蒙蔽,甚至反过来感激他,从而心甘情愿做他的忠实走狗,再加上努尔哈赤年纪轻,只有倚仗他的扶植才能自立,于是便会更加忠诚于他。
只是,李成梁没有料到那借刀杀人之计出了篓子,而努尔哈赤将计就计,一面装作不知情,把杀父之仇归罪于建州女真的预定对手;一面取信于李成梁,在他这里得到各种好处,包括且不限于纵容他出兵征讨建州女真别部、物资支援以及准许他进行貂、参贸易等。
李成梁不知道自己纵容的是一颗对他、对大明心怀怨恨的深水炸弹,反而将其培养成了建州女真的唯一首领。
本来,仅仅如此也还有救,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先是宁夏出了乱子,李如松带着一大帮李家军嫡系家丁去征讨宁夏,结果宁夏虽平,李家军却损失不小。
然而此时的李家军依然还是很强,如果有几年工夫,还是能恢复元气的,谁成想朝鲜又出了乱子,被刚刚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按着一顿暴打,哭着喊着来求大明爸爸救命。
万历帝本来不大想管这茬破事——因为要花钱,然而经不住朝鲜王苦苦哀求,加上得知丰臣秀吉打朝鲜居然还只是个跳板,接下来要打的就是大明。
这就不能忍了,加上此时宁夏已定,万历帝于是就近调辽东军去把朝鲜的事情给解决掉。
意外的是,第一次出兵因为小看了日本人的决心,不知道日军多达十几万,辽东军出兵才不过几千人,被一顿暴打逃了回来。
这下子,不仅朱翊钧怒了,李如松也怒了。于是第二次作战的时候,不仅辽东军主力全出,国内还派了援军,几番苦战之后,战绩倒是不错,基本上算是摁着日军打,把他们给打了回去,顺便气死了丰臣秀吉,日本退兵。(这中间还有很多细节,日后写到了再说。)
这一战看起来战果辉煌,大明又帮助自己的小弟来了一次存亡继绝,煌煌天朝的自信心直接爆棚。
然而麻烦其实已经来了——辽东军损失巨大,尤其是李成梁的起家部队,他的那几万家丁骑兵损失大得已经不是伤筋动骨可以形容,完全就是断手断脚的程度了!
何以见得李家军的嫡系家丁经此一战,损失已经大得如同断了手脚呢?有事实可以证明,那就是李如松之死。
辽东军最强的时期,完全是压着蒙古打的,常年累月都是以少击多的打,没听说中个埋伏就损失巨大的情况。结果打完朝鲜一战之后,李如松依然按照往常的打法和兵力对比来作战,结果便中伏而死了!
中伏不奇怪,奇怪就奇怪在,如果以李家军当年的悍勇,怎么可能让主帅直接战死在那儿?仅此一战,便足以说明当时的李家军嫡系,已经不仅仅是“走下坡”这么简单,其战斗力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而李如松本人的战死,更是让李家军的脊梁骨都断掉了。虽然此后李成梁二度出山,但已经没有意义了,不仅他本人壮心已暮,李家军本身也回不到过去的辉煌了,只能一步步凋零。
而在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努尔哈赤已经崛起,趁乱统一了建州,甚至接近于统一了整个女真。
此时的李成梁早已蜕变,根本不复昔年之勇,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官僚式军阀,一门心思保全富贵,根本不敢再拿最后一点本钱去跟努尔哈赤打生打死,于是干了一件最大的蠢事:放弃他自己昔日建立的宽甸六堡——随即被努尔哈赤占据,而且成了其稳定、发达的后方。
李成梁病死之后,李家的后人已经完全没有再战的勇气,史载“父兄故部曲已无复存,而如柏暨诸弟放情酒色,亦无复少年英锐”,至此,辽东军自身已无对抗努尔哈赤的实力,更别提压制了。
朝廷也因此不得不把马芳之子马林等宣大将门调往辽东,然而搞笑的是,马林等人调去辽东偏偏施展不开——辽东将门不听他们宣大将门的!
阳奉阴违?那还算有礼貌的,不少人甚至是直接不给面子,乃至当场就敢甩脸子。
辽事至此不可复振也。
所以在高务实看来,辽事败坏,李成梁本人的确要占大部分罪过,但剩下的倒也不能完全赖他,确实是大明够倒霉。
不过话虽如此,他高务实既然是穿越者,有“先见之明”,这些倒霉事却也不是不可以避免,或者说至少可以避免出现历史上那么糟糕的结局——只要提早准备就好。
这一日跟李成梁的会面,在双方的宾主尽欢中结束,李成梁的态度很热烈,但什么都没保证,除了吹嘘了一番昔日的功绩之外,就是想方设法探知高务实的来意。
李松并不吹嘘什么,甚至还很谦虚,很低调,但只要李成梁开始拐弯抹角地打探高务实为何而来,他的神情就会明显变得紧张,聚精会神地在一边听着,显然对此也很在意。
其实说起来,高务实挺能理解他们的紧张,毕竟以他高务实的圣眷来看,他如果执意要在辽东搞风搞雨,只怕真没谁拦得住——现任蓟辽总督梁梦龙虽然看似并非高党出身,但他能做到这一步却是因为高拱和郭朴二人的提拔和力挺,于情于理他都不太可能对高务实下手。
而辽东巡抚周咏呢?他是河南延津人……
漠南大战之前,朱翊钧和高务实商议的时候,还说过担心周咏能力不足,但高务实并没有顺势表示要取代周咏,原因就在于此——大明走到现在,乡党之间不是轻易就方便动的,许国作为高拱的学生,都已经在阁几年了还总被人怀疑,不是因为别的,单纯就是因为他是徽州歙县人,而那里是一处心学兴盛之地。
所以现在的辽东,本来是很“平静”的,而高务实这条披着黄金鳞片的鱼儿跳了进来,他是会活蹦乱跳掀起浪花,还是只打算静静潜伏打熬资历,这是整个辽东官场都聚精会神盯着的事,万众瞩目,无分文武。
感谢书友“kxzf”的月票支持,谢谢!感谢书友“书友20190223180428135”的打赏,谢谢!
甚至,只要搞定李成梁——不管是降服还是拿下,让李成梁不去纵容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这辈子都别想积累起足以反明的实力来。
以夷制夷不是不好,但前提是自己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压制这个给自己做打手或者炮灰的“夷”,而李成梁对努尔哈赤的做法,就属于玩脱了。
按照高务实的对比和分析来看,李成梁一开始大概是觉得觉昌安和塔克世两父子能力不错,所以借刀杀人把他二人给除掉了,然后偏偏去扶植塔克世的儿子努尔哈赤,将他培养起来做自己的走狗。
李成梁之所以这么做,大概是觉得自己的借刀杀人之计很巧妙,努尔哈赤应该会被他蒙蔽,甚至反过来感激他,从而心甘情愿做他的忠实走狗,再加上努尔哈赤年纪轻,只有倚仗他的扶植才能自立,于是便会更加忠诚于他。
只是,李成梁没有料到那借刀杀人之计出了篓子,而努尔哈赤将计就计,一面装作不知情,把杀父之仇归罪于建州女真的预定对手;一面取信于李成梁,在他这里得到各种好处,包括且不限于纵容他出兵征讨建州女真别部、物资支援以及准许他进行貂、参贸易等。
李成梁不知道自己纵容的是一颗对他、对大明心怀怨恨的深水炸弹,反而将其培养成了建州女真的唯一首领。
本来,仅仅如此也还有救,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先是宁夏出了乱子,李如松带着一大帮李家军嫡系家丁去征讨宁夏,结果宁夏虽平,李家军却损失不小。
然而此时的李家军依然还是很强,如果有几年工夫,还是能恢复元气的,谁成想朝鲜又出了乱子,被刚刚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按着一顿暴打,哭着喊着来求大明爸爸救命。
万历帝本来不大想管这茬破事——因为要花钱,然而经不住朝鲜王苦苦哀求,加上得知丰臣秀吉打朝鲜居然还只是个跳板,接下来要打的就是大明。
这就不能忍了,加上此时宁夏已定,万历帝于是就近调辽东军去把朝鲜的事情给解决掉。
意外的是,第一次出兵因为小看了日本人的决心,不知道日军多达十几万,辽东军出兵才不过几千人,被一顿暴打逃了回来。
这下子,不仅朱翊钧怒了,李如松也怒了。于是第二次作战的时候,不仅辽东军主力全出,国内还派了援军,几番苦战之后,战绩倒是不错,基本上算是摁着日军打,把他们给打了回去,顺便气死了丰臣秀吉,日本退兵。(这中间还有很多细节,日后写到了再说。)
这一战看起来战果辉煌,大明又帮助自己的小弟来了一次存亡继绝,煌煌天朝的自信心直接爆棚。
然而麻烦其实已经来了——辽东军损失巨大,尤其是李成梁的起家部队,他的那几万家丁骑兵损失大得已经不是伤筋动骨可以形容,完全就是断手断脚的程度了!
何以见得李家军的嫡系家丁经此一战,损失已经大得如同断了手脚呢?有事实可以证明,那就是李如松之死。
辽东军最强的时期,完全是压着蒙古打的,常年累月都是以少击多的打,没听说中个埋伏就损失巨大的情况。结果打完朝鲜一战之后,李如松依然按照往常的打法和兵力对比来作战,结果便中伏而死了!
中伏不奇怪,奇怪就奇怪在,如果以李家军当年的悍勇,怎么可能让主帅直接战死在那儿?仅此一战,便足以说明当时的李家军嫡系,已经不仅仅是“走下坡”这么简单,其战斗力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而李如松本人的战死,更是让李家军的脊梁骨都断掉了。虽然此后李成梁二度出山,但已经没有意义了,不仅他本人壮心已暮,李家军本身也回不到过去的辉煌了,只能一步步凋零。
而在这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努尔哈赤已经崛起,趁乱统一了建州,甚至接近于统一了整个女真。
此时的李成梁早已蜕变,根本不复昔年之勇,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官僚式军阀,一门心思保全富贵,根本不敢再拿最后一点本钱去跟努尔哈赤打生打死,于是干了一件最大的蠢事:放弃他自己昔日建立的宽甸六堡——随即被努尔哈赤占据,而且成了其稳定、发达的后方。
李成梁病死之后,李家的后人已经完全没有再战的勇气,史载“父兄故部曲已无复存,而如柏暨诸弟放情酒色,亦无复少年英锐”,至此,辽东军自身已无对抗努尔哈赤的实力,更别提压制了。
朝廷也因此不得不把马芳之子马林等宣大将门调往辽东,然而搞笑的是,马林等人调去辽东偏偏施展不开——辽东将门不听他们宣大将门的!
阳奉阴违?那还算有礼貌的,不少人甚至是直接不给面子,乃至当场就敢甩脸子。
辽事至此不可复振也。
所以在高务实看来,辽事败坏,李成梁本人的确要占大部分罪过,但剩下的倒也不能完全赖他,确实是大明够倒霉。
不过话虽如此,他高务实既然是穿越者,有“先见之明”,这些倒霉事却也不是不可以避免,或者说至少可以避免出现历史上那么糟糕的结局——只要提早准备就好。
这一日跟李成梁的会面,在双方的宾主尽欢中结束,李成梁的态度很热烈,但什么都没保证,除了吹嘘了一番昔日的功绩之外,就是想方设法探知高务实的来意。
李松并不吹嘘什么,甚至还很谦虚,很低调,但只要李成梁开始拐弯抹角地打探高务实为何而来,他的神情就会明显变得紧张,聚精会神地在一边听着,显然对此也很在意。
其实说起来,高务实挺能理解他们的紧张,毕竟以他高务实的圣眷来看,他如果执意要在辽东搞风搞雨,只怕真没谁拦得住——现任蓟辽总督梁梦龙虽然看似并非高党出身,但他能做到这一步却是因为高拱和郭朴二人的提拔和力挺,于情于理他都不太可能对高务实下手。
而辽东巡抚周咏呢?他是河南延津人……
漠南大战之前,朱翊钧和高务实商议的时候,还说过担心周咏能力不足,但高务实并没有顺势表示要取代周咏,原因就在于此——大明走到现在,乡党之间不是轻易就方便动的,许国作为高拱的学生,都已经在阁几年了还总被人怀疑,不是因为别的,单纯就是因为他是徽州歙县人,而那里是一处心学兴盛之地。
所以现在的辽东,本来是很“平静”的,而高务实这条披着黄金鳞片的鱼儿跳了进来,他是会活蹦乱跳掀起浪花,还是只打算静静潜伏打熬资历,这是整个辽东官场都聚精会神盯着的事,万众瞩目,无分文武。
感谢书友“kxzf”的月票支持,谢谢!感谢书友“书友20190223180428135”的打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