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评抵达任县的时候,恰逢刘正带着庞统和忠贞女卫,进入了红衣卫的大营。
刘正躲在了幕后,让陈到负责接见辛评。
陈到问“仲治先生来访,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吗?”
毕竟两军对峙了多年,想要消除隔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大家脸上都不好看哪?
辛评说“陈将军,中山王自感才德浅薄,难以胜任保境安民的重任,这才决定退位让贤,还邺城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晋王的从事荀谌,挟势逼迫邺城归晋,邺城为了长治久安,只能选择兴汉国投效。
辛评说完,取出了韩馥的亲笔信,上面还用了冀州牧的大印,以及中山王的国印。
陈到接过信,飞快的浏览了一遍,随后才说“仲治先生,请允许我考虑一下,一刻钟之后,再给你答复。”
这牵涉到红衣卫的兵力调动,我得先让行军参谋部准备一番。
陈到说完之后,让人把辛评带到了贵宾室稍作休息,随后就走向了刘正所在的房间。
刘正问“叔至,你怎么看呢?”
会不会是韩馥和袁熙勾结,故意给兴汉军下的套呢?
毕竟红衣卫已经成了攻略邺城的唯一力量,要是有什么闪失的话,兴汉军在短时间之内,就不可能有兵力补充到西线。
真要是形成了兵力空档,晋国就会获得一次千载难逢的扩张机遇。
一旦晋军在邺城站稳了脚跟,兴汉军想要西进,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
陈到说“王爷,邺城情报部已经准备好了接应,这次和平接收邺城的可能性达到了九成。”
这样的风险红衣卫可以承担得起,以任县的防御力量,留下预备队守城就可以了。
咱们已经做好了预案,足以应对一切危机。
刘正说“叔至,兴汉国发展至今,你们都是有功之臣。”
这是兴汉国的机会,也将昭示着整个冀州的最后归属。
其实邺城就摆在那里,咱们想什么时候取,就千么时候取,只要解决了袁熙和十万晋军,剩的事情并不重要。
陈到问“王爷真的不打算亲自举行入城仪式吗?”
这可是向邺城百姓耀武扬威的好机会呀。
红衣卫要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就一定可以成为兴汉军最重要的武装力量了。
刘正说“叔至放心,我不会干涉你的决定。”
我只是想作为一个局外人,见证一下邺城归属兴汉军的具体过程,你去安排一下吧!
陈到领命之后,亲自把刘正等人安排到了中军,随后让人通知辛评,红衣卫立即出发,向邺城进军。
五万红衣卫,顺利的进入了邺城,很快就完成了交接。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陈到在请示了刘正之后,就带着冀州大小官员觐见。
刘正当场拍板决定
汉昌大营的驻军进驻真定,空出来的大营经过改造之后,成立汉昌大学。
汉昌大学除了纪效新纲作为必修课以外,其余的课程均由汉昌大学的校长韩馥自行安排。
韩家迁到汉昌,以教书育人为生。
安顿好了韩馥之后,刘正又开始了对冀州文武要员的安排。
韩猛经过多年的养尊处优,已经不适应战场的生活了,刘正让钟会负责整训中山军,韩猛调到南山军校,与超神吕布作伴。
邓艾在安排好了真定的事情之后,轻装抵达武安,接手耿武的大军。
至于耿武,进入汉昌大学,负责安保工作,与闵纯一起协助校长韩馥开展教学工作。
剩下的就是文臣的安排了,鉴于审配刚正不阿,刘正决定让他到梅园政事堂的刑部任职,暂时充当刑部主事阎柔的副手。
辛评调入总参谋部,作为冀州问题专家使用,享受参谋长级别的津贴和俸禄。
任命辛毗为冀州刺史,配合梅园政事堂的土地改革工作队,对新占领的地区进行土地回收,然后再分配给百姓使用。
庞统带着荀谌走了进来,对刘正说“王爷,关于友若先生的去留问题,王爷有什么打算吗?”
他本来就是想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韩馥归晋。
只是说服失败之后,反而被当成了韩馥投效兴汉国的见面礼。
刘正说“士元不必紧张,友若先生不是兴汉军的俘虏,自然是来去自由的。”
强扭的瓜不甜,兴汉军没有拉壮丁的习惯。
至于友若先生,想要离开的话,兴汉军无条件的放行。
荀谌说“兴汉王果然仁义无双,我在此谢过了。”
既然兴汉王不打算强留我,咱们就此别过吧!
荀谌说完,转身就走。
眼看就要走出了大殿,刘正忙喊了一声“等一下!”
我还有几句话要话,说完之后,友若先生再走也不迟。
我的那位二师兄,可是外宽内忌,友若先生在兴汉军中做客多日,回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受到重用吗?
显奕师侄一心想要拿下邺城,好与自家兄弟分庭抗礼。
如今谋划失败,十万晋军无功而返,这失败的黑锅,应该由谁来背呢?
友若先生选错了少主,只怕是前景不明,生死难料哪?
背负着叛徒的名声而死于非命,就是友若先生想要的吗?
荀谌愣住了,他的谋略失败,已经回不去晋国了。
如今只能投效兴汉军,才有一片立足之地。
荀谌问“王爷愿意相信我这个三心二意的人吗?”
女怕嫁错郎,谋士也怕选错主公哪?
我已经失败了一次,已经没有勇气再选了。
至于有没有出路,其实并不重要,人生自古谁无死,事到临头,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刘正说“梅园政事堂的对外交流部,还缺一位主持日常事务的副主事,不知道友若先生有没有兴趣屈就呢?”
如今大草原上正在推广汉语,对外交流部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友若先生出自名门,对于教育的理解也是比较深刻的,正好可以教化大草原上的百姓。
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将传世圣贤的绝学发扬光大,替华夏塑造永恒的灵魂。
华夏有魂,精神永存。
这其中真正的起源,在于对外交流部对汉语文化的推广应用。
当汉语成为唯一的时候,华夏就是整个世界的唯一。
不知道友若先生,有没有兴趣参与到这样的盛事中来呢?
荀谌说“王爷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我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
罢了,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荀谌接受了刘正的命令,专门负责“讲汉语,进汉食,行汉礼”的对外交流与推广。
刘正躲在了幕后,让陈到负责接见辛评。
陈到问“仲治先生来访,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吗?”
毕竟两军对峙了多年,想要消除隔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大家脸上都不好看哪?
辛评说“陈将军,中山王自感才德浅薄,难以胜任保境安民的重任,这才决定退位让贤,还邺城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晋王的从事荀谌,挟势逼迫邺城归晋,邺城为了长治久安,只能选择兴汉国投效。
辛评说完,取出了韩馥的亲笔信,上面还用了冀州牧的大印,以及中山王的国印。
陈到接过信,飞快的浏览了一遍,随后才说“仲治先生,请允许我考虑一下,一刻钟之后,再给你答复。”
这牵涉到红衣卫的兵力调动,我得先让行军参谋部准备一番。
陈到说完之后,让人把辛评带到了贵宾室稍作休息,随后就走向了刘正所在的房间。
刘正问“叔至,你怎么看呢?”
会不会是韩馥和袁熙勾结,故意给兴汉军下的套呢?
毕竟红衣卫已经成了攻略邺城的唯一力量,要是有什么闪失的话,兴汉军在短时间之内,就不可能有兵力补充到西线。
真要是形成了兵力空档,晋国就会获得一次千载难逢的扩张机遇。
一旦晋军在邺城站稳了脚跟,兴汉军想要西进,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
陈到说“王爷,邺城情报部已经准备好了接应,这次和平接收邺城的可能性达到了九成。”
这样的风险红衣卫可以承担得起,以任县的防御力量,留下预备队守城就可以了。
咱们已经做好了预案,足以应对一切危机。
刘正说“叔至,兴汉国发展至今,你们都是有功之臣。”
这是兴汉国的机会,也将昭示着整个冀州的最后归属。
其实邺城就摆在那里,咱们想什么时候取,就千么时候取,只要解决了袁熙和十万晋军,剩的事情并不重要。
陈到问“王爷真的不打算亲自举行入城仪式吗?”
这可是向邺城百姓耀武扬威的好机会呀。
红衣卫要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就一定可以成为兴汉军最重要的武装力量了。
刘正说“叔至放心,我不会干涉你的决定。”
我只是想作为一个局外人,见证一下邺城归属兴汉军的具体过程,你去安排一下吧!
陈到领命之后,亲自把刘正等人安排到了中军,随后让人通知辛评,红衣卫立即出发,向邺城进军。
五万红衣卫,顺利的进入了邺城,很快就完成了交接。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陈到在请示了刘正之后,就带着冀州大小官员觐见。
刘正当场拍板决定
汉昌大营的驻军进驻真定,空出来的大营经过改造之后,成立汉昌大学。
汉昌大学除了纪效新纲作为必修课以外,其余的课程均由汉昌大学的校长韩馥自行安排。
韩家迁到汉昌,以教书育人为生。
安顿好了韩馥之后,刘正又开始了对冀州文武要员的安排。
韩猛经过多年的养尊处优,已经不适应战场的生活了,刘正让钟会负责整训中山军,韩猛调到南山军校,与超神吕布作伴。
邓艾在安排好了真定的事情之后,轻装抵达武安,接手耿武的大军。
至于耿武,进入汉昌大学,负责安保工作,与闵纯一起协助校长韩馥开展教学工作。
剩下的就是文臣的安排了,鉴于审配刚正不阿,刘正决定让他到梅园政事堂的刑部任职,暂时充当刑部主事阎柔的副手。
辛评调入总参谋部,作为冀州问题专家使用,享受参谋长级别的津贴和俸禄。
任命辛毗为冀州刺史,配合梅园政事堂的土地改革工作队,对新占领的地区进行土地回收,然后再分配给百姓使用。
庞统带着荀谌走了进来,对刘正说“王爷,关于友若先生的去留问题,王爷有什么打算吗?”
他本来就是想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韩馥归晋。
只是说服失败之后,反而被当成了韩馥投效兴汉国的见面礼。
刘正说“士元不必紧张,友若先生不是兴汉军的俘虏,自然是来去自由的。”
强扭的瓜不甜,兴汉军没有拉壮丁的习惯。
至于友若先生,想要离开的话,兴汉军无条件的放行。
荀谌说“兴汉王果然仁义无双,我在此谢过了。”
既然兴汉王不打算强留我,咱们就此别过吧!
荀谌说完,转身就走。
眼看就要走出了大殿,刘正忙喊了一声“等一下!”
我还有几句话要话,说完之后,友若先生再走也不迟。
我的那位二师兄,可是外宽内忌,友若先生在兴汉军中做客多日,回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受到重用吗?
显奕师侄一心想要拿下邺城,好与自家兄弟分庭抗礼。
如今谋划失败,十万晋军无功而返,这失败的黑锅,应该由谁来背呢?
友若先生选错了少主,只怕是前景不明,生死难料哪?
背负着叛徒的名声而死于非命,就是友若先生想要的吗?
荀谌愣住了,他的谋略失败,已经回不去晋国了。
如今只能投效兴汉军,才有一片立足之地。
荀谌问“王爷愿意相信我这个三心二意的人吗?”
女怕嫁错郎,谋士也怕选错主公哪?
我已经失败了一次,已经没有勇气再选了。
至于有没有出路,其实并不重要,人生自古谁无死,事到临头,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刘正说“梅园政事堂的对外交流部,还缺一位主持日常事务的副主事,不知道友若先生有没有兴趣屈就呢?”
如今大草原上正在推广汉语,对外交流部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友若先生出自名门,对于教育的理解也是比较深刻的,正好可以教化大草原上的百姓。
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将传世圣贤的绝学发扬光大,替华夏塑造永恒的灵魂。
华夏有魂,精神永存。
这其中真正的起源,在于对外交流部对汉语文化的推广应用。
当汉语成为唯一的时候,华夏就是整个世界的唯一。
不知道友若先生,有没有兴趣参与到这样的盛事中来呢?
荀谌说“王爷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我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
罢了,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荀谌接受了刘正的命令,专门负责“讲汉语,进汉食,行汉礼”的对外交流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