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听到这话笑了笑。
“这些大人物倒是终于想到来看我了。”
明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以里甲制度治理全国的乡村。规定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每里中钱粮多的十户为里长。这十名里长中每年轮一个人负责征收田赋。在明初的很多时候,这种里甲制度确实发挥作用,顺利为大明皇朝收取了田赋。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多头管理的制度就被自然经济冲毁了。一方面是人口的繁殖和田地的买卖让里甲编制越来越乱,另一方面是皇族和士绅阶级的崛起,皇族和有功名的士绅往往不纳税,完全把里甲制度置若罔闻。
到了晚明,大量的赋税被缙绅和皇族逃避,全部压在最贫穷的小民身上,小民根本无力承担。原先颇为荣耀的里长反而变成了一个两边受气的苦差,一边是官府的层层加派,一边是自己里内贫民的哀嚎反抗。尤其是在荒年,稍有不慎还要激起民变,动辄承担逼贫民从贼的重罪。
最苦的是这个苦差还是世袭的。
所以到了晚明,世袭的里长在乡村已经成为了贱业,社会地位不高。在岭南这里,里甲已经完全失去了原先的意义,乡村社会的话事人是宗族中有力的族长。各宗族中有功名的缙绅,或者是田地多的富户充当族长,管理一村一族的事务。
所以秦家村的族长被一只虎勒索死以后,秦家村的村民就有些不知所以,只能勉强听从能识文断字的老账房。
而仁厚坊其他村,则都是有族长管理的。有些村只有一个姓,就一个族长,兼做村正。有些村多族混居,就多个族长,这些族长中选出一个人做村正。
现在这些人来找秦昭了。
秦昭解散了家丁们,随秦有理下了山。
岭南百姓大多聚族而居,最重祠堂。不管是多么偏僻乡野的贫穷村子都会尽可能把祠堂修得高大华丽。祠堂里祭祀着同姓一族人的祖先,称为某某公。在祖先祭日时,整个村子和家族的人都来一起拜祭祖先,杀猪分肉吃。对于对族人有仁义的家族朋友,也一并请来热闹助威。而在处理族中大事的时候,祠堂又是村中话事人商议决策的场所。
秦家村的秦家祠堂是一个一进的院子,入口处一个大门楼,门楼里建了一个巨大的照壁遮挡视线。绕过门楼的照壁进入里面的大院子,正堂屋里摆着好多祖先牌位,供奉的泥塑塑像是仁厚坊秦家村第一代高祖“秦晏”公。
以前如果有重要人物来秦家村办事,族长都是来到这祠堂和客人商量,以示正大公开。
祠堂的院子里此时十七个村的话事人都来了。有的村子来了两、三个人,有的村子来了四、五个人,一共有四十五个人。一些年长的人不能久站,秦家村人就搬了椅子来给他们坐。仁厚坊地位最高的一群人坐在那祠堂的院子里。秦家村里好多村民跑进来看热闹,倒是把整个祠堂大门挤得水泄不通。
秦昭一进村口,就立即有村民们大声喊道:“昭哥儿来了!我村话事的昭哥儿来了!”
“话事的昭哥儿来了!”
“老账房也来了。”
秦昭一走到众人面前,人群就像潮水退潮一样自动分出一条通道,让秦昭和秦有理可以走进祠堂院子里。
现在的秦昭实际上是秦家村的族长,众人心里都感激他,也畏惧他。
看到秦昭排众而入带着老账房进来了,各个村的村正、族长纷纷站了起来。秦昭虽然他们不认识,但是老账房他们都是认识的。老账房唯唯诺诺地跟在秦昭后面像个跟班,那秦昭显然就是他们要找的正主了。
不等秦有理介绍秦昭,张家村的大财主张莱就站起来朝秦昭抱拳一礼。
这个财主不仅是拥有大量田产的地主,而且是有生员功名的读书人,也就是是个秀才。此人四十来岁,头上带着秀才才能戴的四方平定巾,身上穿着一身苏绸直缀,腰上别着一个“鹿鸣打”香袋,这是岭南一带在明末十分流行的香袋,一身打扮十分儒雅。
这一身打扮,在这个崇拜读书人的时代有着超然拔群的感觉。
祠堂里等待的各村人都随他站了起来。
“这位一定就是率众打死插云峰强盗的秦小哥了!”
秦昭笑着答道:“是我。”
张莱哈哈大笑,说道:“秦小哥当真是年轻有为。英雄少年!英雄少年!”
秦昭笑道:“张族长过奖了!”
张莱正色说道:“这插云峰的一窝老贼三年前落草我仁厚坊,这些年强掠了多少良家人的财产?我仁厚坊二十多个村子,有十七个都被彼等敲诈掠夺过。我等损失的财货数不胜数,而强盗们睡在我们被掠的财货上,日夜笙歌,聚的强盗越来越多。”
“遇到防御薄弱的村子,动辄敲诈二、三百两银子。去年底黄家村无力交银子,居然被这些强盗屠了村!”
说到这里张莱脸上一暗。似乎他在黄家村也有亲戚朋友,那时也一起落了难。
“这些年,插云峰已经成为我等日夜惊惧的大害。就是我们防守严密的张家村,也担心贼人来毁我稻田破坏我们的收成。那稻子种下去施肥灌水何等辛苦?等稻子长高了来践踏破坏,又是何等容易?”
“我有时候担心得半夜都噩梦惊醒,多次到县城寻父母官剿贼。我等仁厚坊的缙绅一起成群寻县令三次,可是父母官那里却迟迟不发兵。”
“贼势越来越大,而我等的防御越来越艰难,正是彷徨无计的时候,秦小哥却横空出世,一举扫平了这些盗贼,为我仁厚坊除此大贼。”
“这等手段,岂不是少年英雄?“
秦昭听这秀才把自己夸成了一朵花,忍不住笑道:“张相公实在是过奖了。某只是带人扫平一群强盗而已。那些强盗确实彪悍,某也是花费了好多功夫,和村里有计谋的几个人一起反复计较才得手。不过什么少年英雄,当真谈不上。“
其他村的族长、村正们附和道:“秦小哥太谦虚,岂止是少年英雄,简直就是打虎英豪!”
“就说秦小哥救了仁厚坊二十几个村子的生计也不为过!”
“当真是救了二十几个村子的生计,否则那一只虎要敲骨吸髓到什么程度?”
“秦小哥的手段,我等当真是拍马也追不上。”
“这些大人物倒是终于想到来看我了。”
明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以里甲制度治理全国的乡村。规定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每里中钱粮多的十户为里长。这十名里长中每年轮一个人负责征收田赋。在明初的很多时候,这种里甲制度确实发挥作用,顺利为大明皇朝收取了田赋。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多头管理的制度就被自然经济冲毁了。一方面是人口的繁殖和田地的买卖让里甲编制越来越乱,另一方面是皇族和士绅阶级的崛起,皇族和有功名的士绅往往不纳税,完全把里甲制度置若罔闻。
到了晚明,大量的赋税被缙绅和皇族逃避,全部压在最贫穷的小民身上,小民根本无力承担。原先颇为荣耀的里长反而变成了一个两边受气的苦差,一边是官府的层层加派,一边是自己里内贫民的哀嚎反抗。尤其是在荒年,稍有不慎还要激起民变,动辄承担逼贫民从贼的重罪。
最苦的是这个苦差还是世袭的。
所以到了晚明,世袭的里长在乡村已经成为了贱业,社会地位不高。在岭南这里,里甲已经完全失去了原先的意义,乡村社会的话事人是宗族中有力的族长。各宗族中有功名的缙绅,或者是田地多的富户充当族长,管理一村一族的事务。
所以秦家村的族长被一只虎勒索死以后,秦家村的村民就有些不知所以,只能勉强听从能识文断字的老账房。
而仁厚坊其他村,则都是有族长管理的。有些村只有一个姓,就一个族长,兼做村正。有些村多族混居,就多个族长,这些族长中选出一个人做村正。
现在这些人来找秦昭了。
秦昭解散了家丁们,随秦有理下了山。
岭南百姓大多聚族而居,最重祠堂。不管是多么偏僻乡野的贫穷村子都会尽可能把祠堂修得高大华丽。祠堂里祭祀着同姓一族人的祖先,称为某某公。在祖先祭日时,整个村子和家族的人都来一起拜祭祖先,杀猪分肉吃。对于对族人有仁义的家族朋友,也一并请来热闹助威。而在处理族中大事的时候,祠堂又是村中话事人商议决策的场所。
秦家村的秦家祠堂是一个一进的院子,入口处一个大门楼,门楼里建了一个巨大的照壁遮挡视线。绕过门楼的照壁进入里面的大院子,正堂屋里摆着好多祖先牌位,供奉的泥塑塑像是仁厚坊秦家村第一代高祖“秦晏”公。
以前如果有重要人物来秦家村办事,族长都是来到这祠堂和客人商量,以示正大公开。
祠堂的院子里此时十七个村的话事人都来了。有的村子来了两、三个人,有的村子来了四、五个人,一共有四十五个人。一些年长的人不能久站,秦家村人就搬了椅子来给他们坐。仁厚坊地位最高的一群人坐在那祠堂的院子里。秦家村里好多村民跑进来看热闹,倒是把整个祠堂大门挤得水泄不通。
秦昭一进村口,就立即有村民们大声喊道:“昭哥儿来了!我村话事的昭哥儿来了!”
“话事的昭哥儿来了!”
“老账房也来了。”
秦昭一走到众人面前,人群就像潮水退潮一样自动分出一条通道,让秦昭和秦有理可以走进祠堂院子里。
现在的秦昭实际上是秦家村的族长,众人心里都感激他,也畏惧他。
看到秦昭排众而入带着老账房进来了,各个村的村正、族长纷纷站了起来。秦昭虽然他们不认识,但是老账房他们都是认识的。老账房唯唯诺诺地跟在秦昭后面像个跟班,那秦昭显然就是他们要找的正主了。
不等秦有理介绍秦昭,张家村的大财主张莱就站起来朝秦昭抱拳一礼。
这个财主不仅是拥有大量田产的地主,而且是有生员功名的读书人,也就是是个秀才。此人四十来岁,头上带着秀才才能戴的四方平定巾,身上穿着一身苏绸直缀,腰上别着一个“鹿鸣打”香袋,这是岭南一带在明末十分流行的香袋,一身打扮十分儒雅。
这一身打扮,在这个崇拜读书人的时代有着超然拔群的感觉。
祠堂里等待的各村人都随他站了起来。
“这位一定就是率众打死插云峰强盗的秦小哥了!”
秦昭笑着答道:“是我。”
张莱哈哈大笑,说道:“秦小哥当真是年轻有为。英雄少年!英雄少年!”
秦昭笑道:“张族长过奖了!”
张莱正色说道:“这插云峰的一窝老贼三年前落草我仁厚坊,这些年强掠了多少良家人的财产?我仁厚坊二十多个村子,有十七个都被彼等敲诈掠夺过。我等损失的财货数不胜数,而强盗们睡在我们被掠的财货上,日夜笙歌,聚的强盗越来越多。”
“遇到防御薄弱的村子,动辄敲诈二、三百两银子。去年底黄家村无力交银子,居然被这些强盗屠了村!”
说到这里张莱脸上一暗。似乎他在黄家村也有亲戚朋友,那时也一起落了难。
“这些年,插云峰已经成为我等日夜惊惧的大害。就是我们防守严密的张家村,也担心贼人来毁我稻田破坏我们的收成。那稻子种下去施肥灌水何等辛苦?等稻子长高了来践踏破坏,又是何等容易?”
“我有时候担心得半夜都噩梦惊醒,多次到县城寻父母官剿贼。我等仁厚坊的缙绅一起成群寻县令三次,可是父母官那里却迟迟不发兵。”
“贼势越来越大,而我等的防御越来越艰难,正是彷徨无计的时候,秦小哥却横空出世,一举扫平了这些盗贼,为我仁厚坊除此大贼。”
“这等手段,岂不是少年英雄?“
秦昭听这秀才把自己夸成了一朵花,忍不住笑道:“张相公实在是过奖了。某只是带人扫平一群强盗而已。那些强盗确实彪悍,某也是花费了好多功夫,和村里有计谋的几个人一起反复计较才得手。不过什么少年英雄,当真谈不上。“
其他村的族长、村正们附和道:“秦小哥太谦虚,岂止是少年英雄,简直就是打虎英豪!”
“就说秦小哥救了仁厚坊二十几个村子的生计也不为过!”
“当真是救了二十几个村子的生计,否则那一只虎要敲骨吸髓到什么程度?”
“秦小哥的手段,我等当真是拍马也追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