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道教气功理论的精华
************
几千年来,道教徒在气功炼养实践中,用直观、内省及哲学思辨的方法,探求人体生命的“黑箱”,建立其气功炼养的理论。当然,这一理论主要是从其长生成仙的信仰出发,企图用哲学玄思开辟自主生命之道。道教气功家根据一些气功实践的依据,建构了气功理论体系,便是以中国传统的医学、哲学思想为骨架,集诸家学说的精华的道教气功理论。
道教气功又有静功、外功和辟谷、服饵集中,其中以静功为主。静功又大略可分为炼气、存思、炼神、守窍、内丹等五大派类。自隋唐以后,则形成了集服气、存思、辟谷、静法、动法等诸多炼养术以及脏腑经络学说而自成体系的“内丹修炼功法”,亦称内丹术或内丹学。
而本书中的终南玄门便是以内丹练功法为修炼法门,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精气神、重视性命双修、重视生道合一的一个完美的修真门派。
一、“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论。
(一)、承先秦道、儒、医等诸家天人合一论的传统说法,从人与自然界相关相应、一体不二的关系中去认识人体生命、探究气理秘奥,是道教气功理论的基本立场。从天人合一论出发,道教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一本始、本体,同一生成程序,同受阴阳、五行、八卦等规律的制约。早期道教采用元气论、气一元论,认为人与天地万物皆“始于元所,元气为人生命之本。”《抱朴子?至理》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元气论》谓元气在人身,具体为肾间动气,此气为人生命活动的本源动力,气盛则身强,气衰则病,气绝则死。
故炼养精气,不令耗散,乃长生之要。
(二)、唐宋以来,道教内丹学常用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解释人生命的形成。《钟吕传道集》说:“真气造化成人,如天地行道,乾坤相索,而生三阴三阳,阴阳交感,五行相生,生命于焉形成”。既生之后,生命运动必循一阴一阳之道,“气液升降如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一日夜十二时辰中,阴阳二气在人身的运化,恰与天地阴阳二气在一年十二月的运化规律、度数一致。气功修炼,必须顺应这一阴一阳之道,内丹中周天火候,即由此而定。又据太极之理,阳动阴静,以生以变,静极必动,动极复静。于人身而言,神(阴)动则气(阳)静,气静则生机绝;神静则气运,气运则生机活,故欲得气运身强,唯有心神宁静。
内丹诸家,皆强调“静”之一字,为炼丹彻始彻终之诀要。
(三)、从天人合一论出发,道教还认为人天互象。《太上老君内观经》云:人身“法天象地,含阴吐阳,分错五行,以应四时”。如天有日月,人有二目;天有五星,人有五脏、头圆象天,足方象地,男女象乾坤,四肢象四象,五官象五行,等等。《真气还元铭》说:“天法象我,我法象天”。人、天不但互象,而且所象者皆存在相应关系。练功之时,根据天、人之间的相应关系,有存思、吐纳等方法采天地之气,以外补内,为增强自身生命能量的捷径。一类存思采取日月星光的功法,便据此理而编定。
(四)、从天人合一论出发,道教还认为归根返本,与天地万物的本始、本根道或无极、太极合一,是长生成仙、与自然取得最大和谐的根本途径。归根返本之机,唯在“逆行”,即逆阴阳造化生命的程序,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或炼神合道,与道合真,则自然超出阴阳五行之外,取得生命的自主权,乃至“重铸乾坤,再造天地”。“顺去生人生物,逆来成仙成佛”,遂成为内丹成仙说的概括。
二、精气神说。从原始道典《太平经》开始,即以精气神三者作为人生命的要素及修炼之术。内丹学尊精气神为“三宝”、“上药三品”。精,指人身水液中的精华;气,指人身中虽不可见而具推动运转之能的生命能量;神指精神或心理功能。明·陆西星《心印妙经注》释云:“灵明知觉之谓神,充周运动之谓气,滋液润泽之谓精。以其分量而言,则神主宰制,气主作用,精主化生,各专其能。”内丹学认为精气神“三者相须”,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组成人生命的内在机制。
三、性命双修
内丹学根据气功静定中的体验,分精气神为先天、后天,强调唯先天三宝,才堪作内炼的“药物”。先天三宝,皆发现于静定至“虚极恍惚”之际,其时的心,一念不生,未被念虑、情绪所扰动,称为元神、真心;当心空无念时,下丹田自有气生,此气称为元气,此气之动,称为元精。
元神又称为“性”,元精、元气合称“命”,性命二字,为内丹理论的纲宗。内丹家从主从、体用等角度,论析了性命二者的关系,一般都认为性命一体不二,不可分离,不可偏废。但性独具主宰观照之用,故为内炼的主导。《青华秘文》力论神为主、气为用、精从气,强调“金丹之道,始终以神而用精气者也。”练功以练意为主导,已为现代气功诸家所认可。
四、生道合一
即虚无、自然、柔弱的原则。道教炼养学以源出老庄的“道”为修炼的根本原则,虚无、自然、柔弱,被奉为道的基本属性,用为气功修习中调和心、息、身的要领,为道教炼养诸家所共谈。
虚无,主要是调心之要,意谓心须一念皆无,澄澈明净,乃至达到连“一念皆无”之念也不存在、物我双主快报地境地,方称气功入静的高级境界,被认为是与道合一、相契无间。
自然,在道教哲学中是道的根本,为调控身心息通用的原则,有顺应天地万物之本然,而不勉强、违逆之意。内丹修炼中,强调意守须“勿忘勿助”,火候须顺乎自然的法度;服气功中,强调调息顺乎自然,而不强行闭抑。
柔弱,也通用于调和息心息。调心令柔,常须谦和忍让。调息须柔,匀和深细,渐渐臻于“胎息”。调身令柔,是导引及道教武术的基本原则。
另外,道教炼养学对气功中津液的重视及解释,对人身丹田及任督二脉、中黄正脉的说法等。
(本部分内容摘自谢路军先生的《中国道教文化》一书)
************
第二部分终南玄门的修真设定
************
一、“太极全真决”的设定
终南玄门的修行心法来源于内丹学,名叫“太极全真诀”,凡有玉清、上清和太清三个境界,每个境界有十层心法,修习过程从易而难。
“玉清境”有玉清诀十层心法。前三层心法是最主要的修行心法,是修行终南玄门万法的根本。
其中第一层境界属筑基道术阶段,大多数人在一年时间便可修成;第二层开始属于炼精化气阶段,一般人要修行三年,而第三层则是三层心法里最难的,少则半年一年可破,多则十年二十年,甚至有些人一生都参不透。玉清诀前三层的口诀便是教修真者最基础的引气入体、炼精化气的修行法门。凡人即便是只修行到第三层未突破第四层,却已能达到养生健体、延年益寿之效。故而玉清诀第三层,成为了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修真者的关键。
而从玉清诀第四层开始,至上清诀第二层,则便属炼气化神阶段。从刚开始使意念驱用法宝,到御空飞行,再到人与法器合一的境界,可达到长生不老之效果。它是神气相凝结为一的过程,是内丹法当中由有为到无为的阶段,当世之中能修行至此阶段最高层的,那是相当罕见的,非是终南玄门玉机子那样的人物不可。
至于上清诀的第三层之后,包含整个太清境,是修行的最后阶段,被称为炼神还虚阶段。此阶段的修真者,便可与道合而为一,与宇宙同体,入于虚空,永世长存。但据文献记载,却是没有修真者能步入此阶段的,世间相传只有终南的祖师重阳真人耳。
二、终南修真者(内功丹法)的四个阶段
1、筑基
2、炼精化气
3、炼气化神
4、炼神还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炼气化神的描述:
炼精化气,并在此基础上,试图使气与神合炼,相抱不离,以气归神。将精气聚于下丹田处凝结,运转小周天。所谓小周天是指内气在体内沿任、督二脉循环一周。即内气从下丹田出发,经会阴,过谷道;再沿脊椎督脉通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到后脑部,这个过程名为通三关,而此内丹术语称之为“进火”;后经头顶泥丸,由两耳颊分道而下,会至舌尖或至迎香,走鹊桥与任脉接,沿胸、腹正中下还丹田,这个降三丹田的术语称之为“退符”。
在此过程中,修真者会依六字气诀把呵、嘘、呼、呬、吹、嘻六字,顺次各鼻吸口呼,默念字音各六次,共计三十六次之后;精气缓慢由背部经过督脉上升,通三关后上达后脑部精气却是能顺利通过了鹊桥,竟是完成了精气在体内小周天的运转。
************
第三部分关于归乐谷的修真设定
************
归乐谷修真的法门,虽与终南玄门同属于道家,却既不是静法,亦不是动法,而是上古时期的辟谷、服耳之法。
(未完待续,待补充完善)
;
************
几千年来,道教徒在气功炼养实践中,用直观、内省及哲学思辨的方法,探求人体生命的“黑箱”,建立其气功炼养的理论。当然,这一理论主要是从其长生成仙的信仰出发,企图用哲学玄思开辟自主生命之道。道教气功家根据一些气功实践的依据,建构了气功理论体系,便是以中国传统的医学、哲学思想为骨架,集诸家学说的精华的道教气功理论。
道教气功又有静功、外功和辟谷、服饵集中,其中以静功为主。静功又大略可分为炼气、存思、炼神、守窍、内丹等五大派类。自隋唐以后,则形成了集服气、存思、辟谷、静法、动法等诸多炼养术以及脏腑经络学说而自成体系的“内丹修炼功法”,亦称内丹术或内丹学。
而本书中的终南玄门便是以内丹练功法为修炼法门,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精气神、重视性命双修、重视生道合一的一个完美的修真门派。
一、“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论。
(一)、承先秦道、儒、医等诸家天人合一论的传统说法,从人与自然界相关相应、一体不二的关系中去认识人体生命、探究气理秘奥,是道教气功理论的基本立场。从天人合一论出发,道教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一本始、本体,同一生成程序,同受阴阳、五行、八卦等规律的制约。早期道教采用元气论、气一元论,认为人与天地万物皆“始于元所,元气为人生命之本。”《抱朴子?至理》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元气论》谓元气在人身,具体为肾间动气,此气为人生命活动的本源动力,气盛则身强,气衰则病,气绝则死。
故炼养精气,不令耗散,乃长生之要。
(二)、唐宋以来,道教内丹学常用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解释人生命的形成。《钟吕传道集》说:“真气造化成人,如天地行道,乾坤相索,而生三阴三阳,阴阳交感,五行相生,生命于焉形成”。既生之后,生命运动必循一阴一阳之道,“气液升降如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一日夜十二时辰中,阴阳二气在人身的运化,恰与天地阴阳二气在一年十二月的运化规律、度数一致。气功修炼,必须顺应这一阴一阳之道,内丹中周天火候,即由此而定。又据太极之理,阳动阴静,以生以变,静极必动,动极复静。于人身而言,神(阴)动则气(阳)静,气静则生机绝;神静则气运,气运则生机活,故欲得气运身强,唯有心神宁静。
内丹诸家,皆强调“静”之一字,为炼丹彻始彻终之诀要。
(三)、从天人合一论出发,道教还认为人天互象。《太上老君内观经》云:人身“法天象地,含阴吐阳,分错五行,以应四时”。如天有日月,人有二目;天有五星,人有五脏、头圆象天,足方象地,男女象乾坤,四肢象四象,五官象五行,等等。《真气还元铭》说:“天法象我,我法象天”。人、天不但互象,而且所象者皆存在相应关系。练功之时,根据天、人之间的相应关系,有存思、吐纳等方法采天地之气,以外补内,为增强自身生命能量的捷径。一类存思采取日月星光的功法,便据此理而编定。
(四)、从天人合一论出发,道教还认为归根返本,与天地万物的本始、本根道或无极、太极合一,是长生成仙、与自然取得最大和谐的根本途径。归根返本之机,唯在“逆行”,即逆阴阳造化生命的程序,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或炼神合道,与道合真,则自然超出阴阳五行之外,取得生命的自主权,乃至“重铸乾坤,再造天地”。“顺去生人生物,逆来成仙成佛”,遂成为内丹成仙说的概括。
二、精气神说。从原始道典《太平经》开始,即以精气神三者作为人生命的要素及修炼之术。内丹学尊精气神为“三宝”、“上药三品”。精,指人身水液中的精华;气,指人身中虽不可见而具推动运转之能的生命能量;神指精神或心理功能。明·陆西星《心印妙经注》释云:“灵明知觉之谓神,充周运动之谓气,滋液润泽之谓精。以其分量而言,则神主宰制,气主作用,精主化生,各专其能。”内丹学认为精气神“三者相须”,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组成人生命的内在机制。
三、性命双修
内丹学根据气功静定中的体验,分精气神为先天、后天,强调唯先天三宝,才堪作内炼的“药物”。先天三宝,皆发现于静定至“虚极恍惚”之际,其时的心,一念不生,未被念虑、情绪所扰动,称为元神、真心;当心空无念时,下丹田自有气生,此气称为元气,此气之动,称为元精。
元神又称为“性”,元精、元气合称“命”,性命二字,为内丹理论的纲宗。内丹家从主从、体用等角度,论析了性命二者的关系,一般都认为性命一体不二,不可分离,不可偏废。但性独具主宰观照之用,故为内炼的主导。《青华秘文》力论神为主、气为用、精从气,强调“金丹之道,始终以神而用精气者也。”练功以练意为主导,已为现代气功诸家所认可。
四、生道合一
即虚无、自然、柔弱的原则。道教炼养学以源出老庄的“道”为修炼的根本原则,虚无、自然、柔弱,被奉为道的基本属性,用为气功修习中调和心、息、身的要领,为道教炼养诸家所共谈。
虚无,主要是调心之要,意谓心须一念皆无,澄澈明净,乃至达到连“一念皆无”之念也不存在、物我双主快报地境地,方称气功入静的高级境界,被认为是与道合一、相契无间。
自然,在道教哲学中是道的根本,为调控身心息通用的原则,有顺应天地万物之本然,而不勉强、违逆之意。内丹修炼中,强调意守须“勿忘勿助”,火候须顺乎自然的法度;服气功中,强调调息顺乎自然,而不强行闭抑。
柔弱,也通用于调和息心息。调心令柔,常须谦和忍让。调息须柔,匀和深细,渐渐臻于“胎息”。调身令柔,是导引及道教武术的基本原则。
另外,道教炼养学对气功中津液的重视及解释,对人身丹田及任督二脉、中黄正脉的说法等。
(本部分内容摘自谢路军先生的《中国道教文化》一书)
************
第二部分终南玄门的修真设定
************
一、“太极全真决”的设定
终南玄门的修行心法来源于内丹学,名叫“太极全真诀”,凡有玉清、上清和太清三个境界,每个境界有十层心法,修习过程从易而难。
“玉清境”有玉清诀十层心法。前三层心法是最主要的修行心法,是修行终南玄门万法的根本。
其中第一层境界属筑基道术阶段,大多数人在一年时间便可修成;第二层开始属于炼精化气阶段,一般人要修行三年,而第三层则是三层心法里最难的,少则半年一年可破,多则十年二十年,甚至有些人一生都参不透。玉清诀前三层的口诀便是教修真者最基础的引气入体、炼精化气的修行法门。凡人即便是只修行到第三层未突破第四层,却已能达到养生健体、延年益寿之效。故而玉清诀第三层,成为了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修真者的关键。
而从玉清诀第四层开始,至上清诀第二层,则便属炼气化神阶段。从刚开始使意念驱用法宝,到御空飞行,再到人与法器合一的境界,可达到长生不老之效果。它是神气相凝结为一的过程,是内丹法当中由有为到无为的阶段,当世之中能修行至此阶段最高层的,那是相当罕见的,非是终南玄门玉机子那样的人物不可。
至于上清诀的第三层之后,包含整个太清境,是修行的最后阶段,被称为炼神还虚阶段。此阶段的修真者,便可与道合而为一,与宇宙同体,入于虚空,永世长存。但据文献记载,却是没有修真者能步入此阶段的,世间相传只有终南的祖师重阳真人耳。
二、终南修真者(内功丹法)的四个阶段
1、筑基
2、炼精化气
3、炼气化神
4、炼神还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炼气化神的描述:
炼精化气,并在此基础上,试图使气与神合炼,相抱不离,以气归神。将精气聚于下丹田处凝结,运转小周天。所谓小周天是指内气在体内沿任、督二脉循环一周。即内气从下丹田出发,经会阴,过谷道;再沿脊椎督脉通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到后脑部,这个过程名为通三关,而此内丹术语称之为“进火”;后经头顶泥丸,由两耳颊分道而下,会至舌尖或至迎香,走鹊桥与任脉接,沿胸、腹正中下还丹田,这个降三丹田的术语称之为“退符”。
在此过程中,修真者会依六字气诀把呵、嘘、呼、呬、吹、嘻六字,顺次各鼻吸口呼,默念字音各六次,共计三十六次之后;精气缓慢由背部经过督脉上升,通三关后上达后脑部精气却是能顺利通过了鹊桥,竟是完成了精气在体内小周天的运转。
************
第三部分关于归乐谷的修真设定
************
归乐谷修真的法门,虽与终南玄门同属于道家,却既不是静法,亦不是动法,而是上古时期的辟谷、服耳之法。
(未完待续,待补充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