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有点怀疑方才自己的眼光,是不是出了问题。他怎么会以为这个人看上去很普通呢?
他站在殿上侃侃而谈的样子,是那样的耀眼。
自信而又激情四射。
满朝文武仿佛都没在他眼里,就连自己这个九五至尊仿佛也没在他眼里。
皇帝从他眼光中看到的是江山社稷黎民苍生。
明亮的眼神,犹如两簇烈烈燃烧着的火苗,从他的眼里又看到了一颗热血沸腾的心,那里面装的是民族兴亡家国天下。
第一个问题,回答之后,皇帝立即提出了下一个问题。三个问题,答完了,皇帝听得意犹未尽,又临时加了两题。
这些问题的答案,仿佛就在他心里,日夜辗转没有出口,今日终于有了机会,就迫不及待的喷涌而出,滔滔不绝。
殿角的水漏哗的一声泄了水。
午时到了。
回答完问题的于允文,好像一下子收敛了周身的光芒。站在紫辰殿上众臣中央,又回归成了一个普通人。
大殿里起初是静悄悄的,紧接着“嗡嗡”地交头接耳。
皇帝干咳了两声后,望向王太傅。
“太傅认为此人比陈正献如何?”
原本是坐着的王太傅,不知道什么时候站起来了,颤危危地揖起笏板,激动地说:“远比陈正献沉潜。”
“比您的学生秦观如何?”皇帝这句话问的很有讲究。以秦观的文采,本应是状元的,当时种种原因封了他探花。刚拿的是状元做比,此时提到秦观,用的身份是王太傅的关门弟子。
王太傅立即说:“远比秦观才思敏捷。”
皇帝笑了一声,才接话:“他们二人就读在新田书院,心无旁骛的读书。”言外之意是,于允文读书的时间没有他们长,老师也没他们的好。
秦太师听出了皇帝之意,出列说:“国家正值用人之际,选拔人才,不应该拘泥于某种规格,于允文有状元之才,当今状元之位又空缺,臣建议封于允文为状元。”
“好。”皇帝大笑道:“太师提议甚好,就要让天下人知道我们求才之心。只要有真才实学,不论出身。”
历届科考三甲,都是被朝臣拉拢的对象。一是壮大了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二是年轻人的前途不可限量。
秦太师这是捷足先登啊!
兵部尚书周洪出列说:“于允文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兵部在职官员年龄偏大,急需补充新生力量,陛下能否考虑把他派到我们兵部来?”
王太傅立马接话:“殿试三甲,首选是入翰林。“
紫辰殿里的人争来抢去,热热闹闹;普安王府里的人望眼欲穿,心急火燎。
左等右盼。快过饭点的时候,盼回来了赵瑗。
郭思谨扑上去急问:“我哥呢?“
赵瑗看着盛装打扮,一团粉红的娘子,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她什么时候这样盼望过自己回来?什么时候为自己特意装扮?
一个外人,有那么重要嘛。
赵瑗原本对于允文的印象是极好的,看到郭思谨此时的模样,瞬间觉得于允文这个人十分的讨厌。
“允文兄今日太忙,怕是来不了。”赵瑗凑到郭思谨头顶,闻了闻粉色山楂花,扭头吩咐秋葵:“摆饭摆饭,要饿晕了。”
“为什么?”郭思谨瞪着眼睛问。
看到她失望的神色,赵瑗只得又跟她解释:“中午圣上赐宴。下午要去杭州府报到,又要去看宅子。晚上有庆功宴,喝起酒来,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今日他即使想破脑袋的想来,也走不开。身边不离人,他又不想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关系。”
郭思谨缓慢地“哦“了一声后,问道:“三省六部,那么多的位置,他怎么去了杭州府?”
赵瑗大略的跟她讲了一下朝堂上的情况后,说:“几个部都在争抢,去杭州府是我的提议。圣上问他本人的意见,他选了杭州府。”
接着又解释,“杭州府近两年被王知府控制得铁桶似的,同级官员进不去,四品以上的又不愿去。若是哪日王知府卸任,一时间竟找不到出一个能顶替他的人。
允文兄极聪慧又人情练达,期盼他能在杭州府撕开一个口子。等他在那里做出了政绩,再调他去他本人喜欢地方。”
照这样说,要去的地方岂不个火坑?郭思谨急声道:“朝里没其他能干的人了吗?让他一个初入官场,又没背景的人去杭州府,还不要受他们挤兑。”
赵瑗笑道:“别担心,他有秦太师这个后盾呢。”
郭思谨大惊。
她是知道的,赵瑗一直都极厌恶秦太师,于是试探着问:“你刚不是说我哥他是主战吗?怎么会跟太师搭上关系?”
赵瑗呵呵笑道:“秦太师送他了一处宅子,他接受了,这就相当于站到了秦太师队。放心好了,你这个哥哥聪明的很,秦太师拿捏不住他。”接着又说,“我不会介意。”
晚上睡觉的时候,郭思谨做了一个梦。在梦里,自己被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抱着一颠一颠的飞奔。
他边跑边说:“街上有喷火表演,好看的很,带小谨谨去看喽。”四处都是人,她心里乐开了花儿,仰着脸咯咯的笑。
突然间两个人一起摔倒在了地上,少年捂着她的头,一边大哭一边求助:“谁来救救我的妹妹……“
他哭什么呢?
她怎么了?
起初,她好奇地看着他,最后和他一起哭。
郭思谨是被赵瑗摇醒的。
“做噩梦了吗?梦到什么了?”
郭思谨回了回神,摸着梦中少年捂着的地方,喃喃地说:“梦到摔倒磕到头了。”想到在她指腹抚摸的地方,有一条不仔细看不会注意到的疤痕,她开心起来。原来梦中的情景,是曾经发生过的啊。
于允文两日后,才来普安王府。
提前一日递了名帖,以拜会大皇子的名义来的。走的正门,穿的是官服。
郭思谨站在门内等他,看到一个瘦高的年轻人和赵瑗一起出现在大门口,远远地就用手指着他,愤愤道:“终于见到你了,我今天要报仇。”
她这句话把周围的人都说愣了。
郭思谨撩起了额角的碎发,“你过来瞧瞧,现在还能看出来呢。不是你抱着我胡乱跑,哪里会磕到我。再严重一点,就要毁容嫁不出去了。”
于允文从普安王府里出来后,去了五湖四海茶楼,看到李秋萍,他就捂上了脸。
水光自指缝里汩汩流出。
李秋萍迎上去关切地问:“怎么了?”
“她居然记得我。”
“谁?”
“我妹妹,那时候她才两岁,居然记得我。记得我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还记得我大哭。”
原以为家里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原以为十五年前的生活,是上辈子的事,跟现在没了丝毫的关系。
突然的有一个人出现了,那人还记得自己。仿佛原来的自己,又活过来了一样。
于允文走后,赵瑗问郭思谨,他们都聊了些什么。
郭思谨笑嘻嘻地说:“不告诉你。”
赵瑗又有些烦于允文了。因为他,娘子居然有自己的秘密。说什么话,不能让他知道?还非要关起门来,两个人悄悄地说。
那怎么能行,她的一切都是他的,每个地方都要让他了解,包括心里的各个角落,都要亮堂堂地向他敞开。
整个下午,赵瑗都在拐弯抹角的打听他们究竟说了什么。晚上躺在床上,想到郭思谨说于允文抱着她去看喷火,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抱就抱了,她还清楚的记得。
于允文若是个普通人还罢,偏偏那么出色。
戏文里大多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什么穷书生赶考遇着大家小姐了,状元郎与公主喜结连理了。
穷,状元。这两个词连在一起,就能给人无尽的暇想。依靠自己的能力站在朝堂上,那是何等的风光。
赵瑗有些后悔,科考的时候,他应该也混在学子里面。若是自己参加了,还有他们什么事?绝对是遥遥领先的第一。
想到自己得第一后,大家会怎么议论,赵瑗又丧气了。肯定会说,他得第一是正常,天下最好的三个老师都是他的老师;或者会说,他提前知道考题;更或者会说皇帝偏心照顾。
这么一想,好像是他把事情多么好,都是正常。做不好,才不正常。
曾经没有考虑过的问题,突然的就如一座苍茫的大山一样耸立在他的面前,却又无论如何都迈不过去。
他不能让自己变穷啊!出身是改变不了的。
此时赵瑗才意识到,他在意他娘子的想法,远远的超出了在意皇帝对他的看法。
他希望自己在她心里是独一无二的,无论长相、才能还是性格,都是旁人远远所不能及的。如此以来,自己才会吸引她全部的目光。她就不会去欣赏别人。
突然冒出来了个抱过她的哥哥,还是闪亮登场。
赵瑗很郁闷,捏着郭思谨的脸蛋,瓮声瓮气地说:“于允文是你哥,一日为兄,终身兄。”
“嗯。”
“不能对他有别的想法。”
“什么?”
“就是他是你亲哥。”
本来就是她的亲哥哥呀。郭思谨觉得他莫名其妙,于是问道:“那又怎么了?”
“你们上午说了什么?”
郭思谨想到她同于允文说的话,沉默了一会儿,才缓声道:
“我告诉他,过几天我会离开杭州,让他自己以后多保重。”既然说了,就同他讲清楚吧,“再有七天就满月了,我准备等满月,就离开王府,去寻找新的生活。”
新的生活?赵瑗有些不明白她的意思,现在生活不好吗?他想像不到什么样的生活,会比现在更好。
“你想去哪儿?准备去多久?怎么没跟我商量呢?”
“还没想好,先离开杭州再说吧。日复一日,在这方寸之地,过着同样的生活,厌倦了,想去外面看看。”
赵瑗没有丝毫考虑地接话:“我们走了,小愉儿怎么办?要带着他吗?他还那么小,还要带着奶娘。要不,再等等?等他大一些了,我们再考虑出去?”
郭思谨迟疑了一下说:“我一个人走。”
半天后,赵瑗才问:“什么时候回来?”
“不回来了。”
她的声音如同往常一样的温软,如同早上催着他起床时说的:快起来了。一样宠溺的语气。
赵瑗搂着她的肩膀,额头依靠在她的颈窝里,低声说:“睡吧,好困,明早不许叫我起床。”
赵瑗快天亮才睡着,睁开眼,太阳已经照进了屋里。
他挽着郭思谨脖颈,脑袋在他怀里拱了拱,嘟囔道:“怎么没叫醒我呢?圣上让我今日早些过去的。”
郭思谨冲他笑:“看你睡的香,想让你多睡一会儿。”
她的笑也同以往一样的甜美。
赵瑗坐着马车去皇宫的路上,想起昨晚她说的不回来了,觉得是一场梦。
她那么喜欢自己,怎么可能会离开自己呢?更何况还有小愉儿。
真是个糟糕的梦。
将近中午的时候,刘法眼在御书房外等他。虚心地向他请教让林侍郎兑现承诺的方法,明明答应初六给三万两银子的,今日十五了,还没给。
这时候,赵瑗才意识到,他心里早已慌乱成了一堆杂草。他刻意的没去理会,假装一切都很正常。
刘法眼说的十五这句话,像是一簇小火苗,“哧“的把他心里的杂草点燃了,瞬间一片燎原。烧得他滋滋啦啦的疼。
赵瑗喘了一口气说:“你去找杭州府新上任的户房主事,他的主意多。”
刘法眼嘿嘿笑了一声说:“他主意能有你的主意多?抛却皇子的身份,殿下的办事能力,也是远远在我们之上的。”
若是在昨晚之前听到这句话,赵瑗一定非常的高兴。
此时,他厌厌地说:“改时间再说吧。”
近段时间,赵瑗都是只有上午在宫里,不管忙到多晚,午饭都要回府里用。皇帝赐众臣宴的时候,也没例外。
这日出宫后,他突然有些害怕回府里了,他害怕,她又对他说:我要走了,不回来了。
他该怎么办呢?
------题外话------
秦太师的宅子终于送出去了。
他站在殿上侃侃而谈的样子,是那样的耀眼。
自信而又激情四射。
满朝文武仿佛都没在他眼里,就连自己这个九五至尊仿佛也没在他眼里。
皇帝从他眼光中看到的是江山社稷黎民苍生。
明亮的眼神,犹如两簇烈烈燃烧着的火苗,从他的眼里又看到了一颗热血沸腾的心,那里面装的是民族兴亡家国天下。
第一个问题,回答之后,皇帝立即提出了下一个问题。三个问题,答完了,皇帝听得意犹未尽,又临时加了两题。
这些问题的答案,仿佛就在他心里,日夜辗转没有出口,今日终于有了机会,就迫不及待的喷涌而出,滔滔不绝。
殿角的水漏哗的一声泄了水。
午时到了。
回答完问题的于允文,好像一下子收敛了周身的光芒。站在紫辰殿上众臣中央,又回归成了一个普通人。
大殿里起初是静悄悄的,紧接着“嗡嗡”地交头接耳。
皇帝干咳了两声后,望向王太傅。
“太傅认为此人比陈正献如何?”
原本是坐着的王太傅,不知道什么时候站起来了,颤危危地揖起笏板,激动地说:“远比陈正献沉潜。”
“比您的学生秦观如何?”皇帝这句话问的很有讲究。以秦观的文采,本应是状元的,当时种种原因封了他探花。刚拿的是状元做比,此时提到秦观,用的身份是王太傅的关门弟子。
王太傅立即说:“远比秦观才思敏捷。”
皇帝笑了一声,才接话:“他们二人就读在新田书院,心无旁骛的读书。”言外之意是,于允文读书的时间没有他们长,老师也没他们的好。
秦太师听出了皇帝之意,出列说:“国家正值用人之际,选拔人才,不应该拘泥于某种规格,于允文有状元之才,当今状元之位又空缺,臣建议封于允文为状元。”
“好。”皇帝大笑道:“太师提议甚好,就要让天下人知道我们求才之心。只要有真才实学,不论出身。”
历届科考三甲,都是被朝臣拉拢的对象。一是壮大了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二是年轻人的前途不可限量。
秦太师这是捷足先登啊!
兵部尚书周洪出列说:“于允文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兵部在职官员年龄偏大,急需补充新生力量,陛下能否考虑把他派到我们兵部来?”
王太傅立马接话:“殿试三甲,首选是入翰林。“
紫辰殿里的人争来抢去,热热闹闹;普安王府里的人望眼欲穿,心急火燎。
左等右盼。快过饭点的时候,盼回来了赵瑗。
郭思谨扑上去急问:“我哥呢?“
赵瑗看着盛装打扮,一团粉红的娘子,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她什么时候这样盼望过自己回来?什么时候为自己特意装扮?
一个外人,有那么重要嘛。
赵瑗原本对于允文的印象是极好的,看到郭思谨此时的模样,瞬间觉得于允文这个人十分的讨厌。
“允文兄今日太忙,怕是来不了。”赵瑗凑到郭思谨头顶,闻了闻粉色山楂花,扭头吩咐秋葵:“摆饭摆饭,要饿晕了。”
“为什么?”郭思谨瞪着眼睛问。
看到她失望的神色,赵瑗只得又跟她解释:“中午圣上赐宴。下午要去杭州府报到,又要去看宅子。晚上有庆功宴,喝起酒来,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今日他即使想破脑袋的想来,也走不开。身边不离人,他又不想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关系。”
郭思谨缓慢地“哦“了一声后,问道:“三省六部,那么多的位置,他怎么去了杭州府?”
赵瑗大略的跟她讲了一下朝堂上的情况后,说:“几个部都在争抢,去杭州府是我的提议。圣上问他本人的意见,他选了杭州府。”
接着又解释,“杭州府近两年被王知府控制得铁桶似的,同级官员进不去,四品以上的又不愿去。若是哪日王知府卸任,一时间竟找不到出一个能顶替他的人。
允文兄极聪慧又人情练达,期盼他能在杭州府撕开一个口子。等他在那里做出了政绩,再调他去他本人喜欢地方。”
照这样说,要去的地方岂不个火坑?郭思谨急声道:“朝里没其他能干的人了吗?让他一个初入官场,又没背景的人去杭州府,还不要受他们挤兑。”
赵瑗笑道:“别担心,他有秦太师这个后盾呢。”
郭思谨大惊。
她是知道的,赵瑗一直都极厌恶秦太师,于是试探着问:“你刚不是说我哥他是主战吗?怎么会跟太师搭上关系?”
赵瑗呵呵笑道:“秦太师送他了一处宅子,他接受了,这就相当于站到了秦太师队。放心好了,你这个哥哥聪明的很,秦太师拿捏不住他。”接着又说,“我不会介意。”
晚上睡觉的时候,郭思谨做了一个梦。在梦里,自己被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抱着一颠一颠的飞奔。
他边跑边说:“街上有喷火表演,好看的很,带小谨谨去看喽。”四处都是人,她心里乐开了花儿,仰着脸咯咯的笑。
突然间两个人一起摔倒在了地上,少年捂着她的头,一边大哭一边求助:“谁来救救我的妹妹……“
他哭什么呢?
她怎么了?
起初,她好奇地看着他,最后和他一起哭。
郭思谨是被赵瑗摇醒的。
“做噩梦了吗?梦到什么了?”
郭思谨回了回神,摸着梦中少年捂着的地方,喃喃地说:“梦到摔倒磕到头了。”想到在她指腹抚摸的地方,有一条不仔细看不会注意到的疤痕,她开心起来。原来梦中的情景,是曾经发生过的啊。
于允文两日后,才来普安王府。
提前一日递了名帖,以拜会大皇子的名义来的。走的正门,穿的是官服。
郭思谨站在门内等他,看到一个瘦高的年轻人和赵瑗一起出现在大门口,远远地就用手指着他,愤愤道:“终于见到你了,我今天要报仇。”
她这句话把周围的人都说愣了。
郭思谨撩起了额角的碎发,“你过来瞧瞧,现在还能看出来呢。不是你抱着我胡乱跑,哪里会磕到我。再严重一点,就要毁容嫁不出去了。”
于允文从普安王府里出来后,去了五湖四海茶楼,看到李秋萍,他就捂上了脸。
水光自指缝里汩汩流出。
李秋萍迎上去关切地问:“怎么了?”
“她居然记得我。”
“谁?”
“我妹妹,那时候她才两岁,居然记得我。记得我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还记得我大哭。”
原以为家里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原以为十五年前的生活,是上辈子的事,跟现在没了丝毫的关系。
突然的有一个人出现了,那人还记得自己。仿佛原来的自己,又活过来了一样。
于允文走后,赵瑗问郭思谨,他们都聊了些什么。
郭思谨笑嘻嘻地说:“不告诉你。”
赵瑗又有些烦于允文了。因为他,娘子居然有自己的秘密。说什么话,不能让他知道?还非要关起门来,两个人悄悄地说。
那怎么能行,她的一切都是他的,每个地方都要让他了解,包括心里的各个角落,都要亮堂堂地向他敞开。
整个下午,赵瑗都在拐弯抹角的打听他们究竟说了什么。晚上躺在床上,想到郭思谨说于允文抱着她去看喷火,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抱就抱了,她还清楚的记得。
于允文若是个普通人还罢,偏偏那么出色。
戏文里大多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什么穷书生赶考遇着大家小姐了,状元郎与公主喜结连理了。
穷,状元。这两个词连在一起,就能给人无尽的暇想。依靠自己的能力站在朝堂上,那是何等的风光。
赵瑗有些后悔,科考的时候,他应该也混在学子里面。若是自己参加了,还有他们什么事?绝对是遥遥领先的第一。
想到自己得第一后,大家会怎么议论,赵瑗又丧气了。肯定会说,他得第一是正常,天下最好的三个老师都是他的老师;或者会说,他提前知道考题;更或者会说皇帝偏心照顾。
这么一想,好像是他把事情多么好,都是正常。做不好,才不正常。
曾经没有考虑过的问题,突然的就如一座苍茫的大山一样耸立在他的面前,却又无论如何都迈不过去。
他不能让自己变穷啊!出身是改变不了的。
此时赵瑗才意识到,他在意他娘子的想法,远远的超出了在意皇帝对他的看法。
他希望自己在她心里是独一无二的,无论长相、才能还是性格,都是旁人远远所不能及的。如此以来,自己才会吸引她全部的目光。她就不会去欣赏别人。
突然冒出来了个抱过她的哥哥,还是闪亮登场。
赵瑗很郁闷,捏着郭思谨的脸蛋,瓮声瓮气地说:“于允文是你哥,一日为兄,终身兄。”
“嗯。”
“不能对他有别的想法。”
“什么?”
“就是他是你亲哥。”
本来就是她的亲哥哥呀。郭思谨觉得他莫名其妙,于是问道:“那又怎么了?”
“你们上午说了什么?”
郭思谨想到她同于允文说的话,沉默了一会儿,才缓声道:
“我告诉他,过几天我会离开杭州,让他自己以后多保重。”既然说了,就同他讲清楚吧,“再有七天就满月了,我准备等满月,就离开王府,去寻找新的生活。”
新的生活?赵瑗有些不明白她的意思,现在生活不好吗?他想像不到什么样的生活,会比现在更好。
“你想去哪儿?准备去多久?怎么没跟我商量呢?”
“还没想好,先离开杭州再说吧。日复一日,在这方寸之地,过着同样的生活,厌倦了,想去外面看看。”
赵瑗没有丝毫考虑地接话:“我们走了,小愉儿怎么办?要带着他吗?他还那么小,还要带着奶娘。要不,再等等?等他大一些了,我们再考虑出去?”
郭思谨迟疑了一下说:“我一个人走。”
半天后,赵瑗才问:“什么时候回来?”
“不回来了。”
她的声音如同往常一样的温软,如同早上催着他起床时说的:快起来了。一样宠溺的语气。
赵瑗搂着她的肩膀,额头依靠在她的颈窝里,低声说:“睡吧,好困,明早不许叫我起床。”
赵瑗快天亮才睡着,睁开眼,太阳已经照进了屋里。
他挽着郭思谨脖颈,脑袋在他怀里拱了拱,嘟囔道:“怎么没叫醒我呢?圣上让我今日早些过去的。”
郭思谨冲他笑:“看你睡的香,想让你多睡一会儿。”
她的笑也同以往一样的甜美。
赵瑗坐着马车去皇宫的路上,想起昨晚她说的不回来了,觉得是一场梦。
她那么喜欢自己,怎么可能会离开自己呢?更何况还有小愉儿。
真是个糟糕的梦。
将近中午的时候,刘法眼在御书房外等他。虚心地向他请教让林侍郎兑现承诺的方法,明明答应初六给三万两银子的,今日十五了,还没给。
这时候,赵瑗才意识到,他心里早已慌乱成了一堆杂草。他刻意的没去理会,假装一切都很正常。
刘法眼说的十五这句话,像是一簇小火苗,“哧“的把他心里的杂草点燃了,瞬间一片燎原。烧得他滋滋啦啦的疼。
赵瑗喘了一口气说:“你去找杭州府新上任的户房主事,他的主意多。”
刘法眼嘿嘿笑了一声说:“他主意能有你的主意多?抛却皇子的身份,殿下的办事能力,也是远远在我们之上的。”
若是在昨晚之前听到这句话,赵瑗一定非常的高兴。
此时,他厌厌地说:“改时间再说吧。”
近段时间,赵瑗都是只有上午在宫里,不管忙到多晚,午饭都要回府里用。皇帝赐众臣宴的时候,也没例外。
这日出宫后,他突然有些害怕回府里了,他害怕,她又对他说:我要走了,不回来了。
他该怎么办呢?
------题外话------
秦太师的宅子终于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