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珪脸色更加阴沉,眼中射出奇怪的光芒。他上前将罗汝才拉了一下,后退几步,分明是不愿让站在附近的亲兵亲将们听到一点点声音。
“依在下之意,我们可以帮助闯王打这一仗,但不要使官军全部溃灭。在胜败决于呼吸之间时,我们突然倒戈,投降朝廷,共击闯王。官军在前,我们在后,腹背夹攻,必获全胜。闯王既败,朝廷对大帅必然重用,封侯封伯,不难唾手而得。”
罗汝才闻言大惊,反对道:“你要我下这样的毒手,今后让我如何在义军之中立足?贼不杀贼、贼不杀贼!”
吉珪斩钉截铁道:“大帅!今日我们早已不是贼,而是争霸天下的诸侯之军,岂能存有妇人之仁?今日不走这一着棋,恐怕悔之晚矣!”
罗汝才犹豫不决,他站起身来,两手背在身后,走了好几个来回,口中喃喃道:“为人总要讲点义气,何况自成待我不薄,我们怎么能如此?不若打完这一战再说吧?”
“不然,不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家店了。”吉珪苦口婆心,连连劝说道,“争天下,先下手者为强。自古以来,英雄相处,都是见机而作,不讲妇人之仁。当断不断,后悔莫及。”
罗汝才心中很不同意,虽然他对李自成也有戒心,但要他现在就同官军合手,消灭李自成,使天下英雄人人唾骂,他是不愿意的。而且他对朝廷、对官军并无丝毫好感,也不相信。
沉吟片刻,罗汝才还是说:“只要我们还有几万精兵在手上,不管是朝廷还是李自成,总要高看我们几眼。何必要现在就早早下注,还是等到打完这一战以后再说吧!朝廷尚有实力,等到我们手上握有十万雄兵的时候,再决定把刀口对向谁,岂不更好?你不必再多说了,这件事情便这样决定下来,等打完这一战再说。”
罗汝才犹豫不决,吉珪则哀叹不休。闯军的实力发展这样快,六万战兵之中李自成拥有四万人,而罗汝才控制的两万人也被闯军渗透十分厉害,像赵应元已经是半公开地投靠了闯营,即便是作为罗汝才亲戚的罗戴恩、罗颜清、杨承祖这几员重将,也全都和李自成不清不楚。
所以吉珪才感到时不我待呀!
再这样等下去,不需要李自成用什么政变、兵变来吞并曹营,曹营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便成为了闯营的一部分了。
吉珪想的不错,可他也未曾想过到了如今罗汝才即便要动手背刺李自成,曹营将士们就真能答应下来吗?
他们两人这番密议刚刚结束,便有罗汝才的亲兵趁着雾色,将这番话传给了罗汝才的亲叔父罗戴恩处。罗戴恩听到以后,并不吃惊,他早知道吉珪对闯军渗透曹营意见极大,沉思一会儿后,便让人将密议内容又透露给罗颜清、杨承祖那里去。
罗戴恩知道罗颜清和杨承祖身边都有不少李自成安插的人物,他们得知密议的内容,就等同于李自成得知密议的内容。
在罗汝才和李自成两人之间,罗戴恩当然是站在罗汝才的一边。可他也很清楚现在曹营根本没有背刺闯营的资本,以李自成对曹营的渗透程度,一旦背刺,曹营自己就会先解体,到时候岂不是让官军白白得便宜?
如果罗汝才能拥有更高的独立性,兵力也更强一些,那曹营或许还有独立的可能性。但就以现在的形势而论,李自成甚至不需要什么政变,就可以潜移默化兼并曹营。
依罗戴恩来看,最好的情况就是闯曹两军在潜移默化中真正合为一体,罗汝才做一个真正的义军副统帅,他们这些曹营将领也都可以做闯军嫡系诸将……
像吉珪这种人,在曹营里并不多,但也确实存在一些。罗戴恩这个一向慈和的老叔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杀意,对亲兵贴耳说道:“朱仙镇之战必是一场大战,死掉什么人都毫不奇怪,咱们不能再容忍一些小人破坏闯曹两营的关系。”
罗戴恩并未全样将罗汝才和吉珪的内容通过罗颜清那边闯军安插的耳目,传到李自成耳中。而只是传去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不过他相信,李自成得到这些消息以后,对曹营情势的把握肯定会变得更为准确一些。
崇祯十四年的最后一天,闯曹联军都在忙于修建营垒,巩固朱仙镇的防御阵地。闯曹两营间一点点的阴霾隐藏在人声鼎沸之中,并不显露,多数将士都已十分疲惫,许多人干脆就在路边睡着了。
闯营的人也好,曹营的人也好,全都混在一处,并不分彼此。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合营作战,已使得他们相互熟悉起来,把对方当成了自己人,浑然一体。这样的情况确实是和罗戴恩想的一样,即便罗汝才有心倒戈一击,曹营将士也未必会听他的话干出这种事来,结果不过是自己将人心推到李自成那处而已。
等到崇祯十五年的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天里,在朱仙镇附近会师的秦军和楚军终于展开了强有力的攻势,同闯曹联军爆发了一场血战。
贺人龙依旧是一马当先,贺镇精骑左冲右突,好几次攻破了义军设下的壕沟、营垒防线,一股气冲进了朱仙镇镇中。
可是左良玉的楚兵却按兵不动,坐视秦军拼命。贺人龙率部冲入朱仙镇镇中以后,左良玉也不出兵增援,结果李双喜和谷可成带着李自成的亲兵卫士拼命反击,又把贺镇全部逐出镇子,恢复了防线。
贺人龙气愤不过,几乎要拔刀杀入左镇营中,和左良玉讨一个公道来。还是汪乔年一再劝说,又允诺将新近筹措来的一批粮秣军饷,先行分配给贺镇,才平息了贺人龙的愤恨。
但秦兵对按兵不动我的左镇,抱怨很深,等到黄昏以后,双方退兵以后,贺人龙手下的兵马便借着打水的机会,趁机聚集了一群人殴打左镇官兵,事情越闹越大,最后又是汪乔年出面收拾残局,给各打五十大板,解决事端。
可是秦兵和楚兵的互信已经瓦解,双方互相仇视,毫无友军的样子,又谈何协同作战呢?
汪乔年带着他手底下一大批的幕僚文士,在秦军和左镇的两个大营间,来回巡查。他越是巡视各个军营,越被官军低迷的士气、对友军的不信任、糟糕的粮秣情况所震惊。这样的形势也让本来就对战胜闯军,希望不高的汪乔年,彻底丧失了决战的信心。
他心里早已打起了退堂鼓,可是又苦于没有应付崇祯皇帝的一个借口。对于左良玉、贺人龙这些军头,也缺乏约束的力量,即便现在有心退兵,也没把握其他将领听从自己的军令。
汪乔年如此无奈,只好听从手下一个幕僚的建议,将左良玉、贺人龙、牛成虎等好几个总兵官全部叫来,准备召开一场商讨目下形势的军事会议。
可是这场会议一开始便很不顺利,左良玉说他军务繁忙,分不了身,只肯派手下一个副将金声桓过来开会。贺人龙那边抱怨声更大,他说自己白天攻打朱仙镇的时候被流贼射伤,现在正在养伤,也没发亲自来开会。
没有办法,汪乔年贵为三边总督,却对这些拥兵自重的武人毫无约束之法。他只好四处赔笑脸,用手上数量已经很少的粮秣军饷作为筹码,到处调解,到第二天才总算说服左良玉和贺人龙这两位关系很不好的大将,一同来参加军事会议。
可是会议上,这些总兵官们却都是一个样子,人人都沉默无言,绝不轻易开口发一言、说一词。汪乔年无奈,他只好先说明了现在粮秣军饷紧张至极的状况,请求大家设法想出挽救危局,解除开封之围的作战方略来。
汪乔年的幕僚一条一条的说出他们设想的策略来:“目前贼兵势大,抢占了朱仙镇,已得地利。而我军粮秣紧缺,转运困难,而流贼围汴是准备已久,粮秣也囤积不少,时间拖得越久,流贼形势越是有利,而我军的形势越是危急。”
“摆在我军面前的有三策,必须选择一条:一是同敌决战,破釜沉舟,义无反顾。趁眼下我军士气尚未衰败,向敌进攻,全力以赴,同时约定开封守军自北策应,两面夹击,庶几可以扭转局面。倘能重占朱仙镇,与开封守军声气相通,即是首战告捷。继续努力,全胜不难。各位总兵官大人以为然否?”
其实汪乔年心中怯战,实不希望有人附和决战的主张,他认为最佳的办法就是撤兵,等和崇祯要到更多钱以后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可左良玉只是用眼角瞟他一眼,从嘴角流露出一丝儿似有若无的微笑,问道:“汪总督以为是否可以趁早与敌决战?”
“依在下之意,我们可以帮助闯王打这一仗,但不要使官军全部溃灭。在胜败决于呼吸之间时,我们突然倒戈,投降朝廷,共击闯王。官军在前,我们在后,腹背夹攻,必获全胜。闯王既败,朝廷对大帅必然重用,封侯封伯,不难唾手而得。”
罗汝才闻言大惊,反对道:“你要我下这样的毒手,今后让我如何在义军之中立足?贼不杀贼、贼不杀贼!”
吉珪斩钉截铁道:“大帅!今日我们早已不是贼,而是争霸天下的诸侯之军,岂能存有妇人之仁?今日不走这一着棋,恐怕悔之晚矣!”
罗汝才犹豫不决,他站起身来,两手背在身后,走了好几个来回,口中喃喃道:“为人总要讲点义气,何况自成待我不薄,我们怎么能如此?不若打完这一战再说吧?”
“不然,不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家店了。”吉珪苦口婆心,连连劝说道,“争天下,先下手者为强。自古以来,英雄相处,都是见机而作,不讲妇人之仁。当断不断,后悔莫及。”
罗汝才心中很不同意,虽然他对李自成也有戒心,但要他现在就同官军合手,消灭李自成,使天下英雄人人唾骂,他是不愿意的。而且他对朝廷、对官军并无丝毫好感,也不相信。
沉吟片刻,罗汝才还是说:“只要我们还有几万精兵在手上,不管是朝廷还是李自成,总要高看我们几眼。何必要现在就早早下注,还是等到打完这一战以后再说吧!朝廷尚有实力,等到我们手上握有十万雄兵的时候,再决定把刀口对向谁,岂不更好?你不必再多说了,这件事情便这样决定下来,等打完这一战再说。”
罗汝才犹豫不决,吉珪则哀叹不休。闯军的实力发展这样快,六万战兵之中李自成拥有四万人,而罗汝才控制的两万人也被闯军渗透十分厉害,像赵应元已经是半公开地投靠了闯营,即便是作为罗汝才亲戚的罗戴恩、罗颜清、杨承祖这几员重将,也全都和李自成不清不楚。
所以吉珪才感到时不我待呀!
再这样等下去,不需要李自成用什么政变、兵变来吞并曹营,曹营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便成为了闯营的一部分了。
吉珪想的不错,可他也未曾想过到了如今罗汝才即便要动手背刺李自成,曹营将士们就真能答应下来吗?
他们两人这番密议刚刚结束,便有罗汝才的亲兵趁着雾色,将这番话传给了罗汝才的亲叔父罗戴恩处。罗戴恩听到以后,并不吃惊,他早知道吉珪对闯军渗透曹营意见极大,沉思一会儿后,便让人将密议内容又透露给罗颜清、杨承祖那里去。
罗戴恩知道罗颜清和杨承祖身边都有不少李自成安插的人物,他们得知密议的内容,就等同于李自成得知密议的内容。
在罗汝才和李自成两人之间,罗戴恩当然是站在罗汝才的一边。可他也很清楚现在曹营根本没有背刺闯营的资本,以李自成对曹营的渗透程度,一旦背刺,曹营自己就会先解体,到时候岂不是让官军白白得便宜?
如果罗汝才能拥有更高的独立性,兵力也更强一些,那曹营或许还有独立的可能性。但就以现在的形势而论,李自成甚至不需要什么政变,就可以潜移默化兼并曹营。
依罗戴恩来看,最好的情况就是闯曹两军在潜移默化中真正合为一体,罗汝才做一个真正的义军副统帅,他们这些曹营将领也都可以做闯军嫡系诸将……
像吉珪这种人,在曹营里并不多,但也确实存在一些。罗戴恩这个一向慈和的老叔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杀意,对亲兵贴耳说道:“朱仙镇之战必是一场大战,死掉什么人都毫不奇怪,咱们不能再容忍一些小人破坏闯曹两营的关系。”
罗戴恩并未全样将罗汝才和吉珪的内容通过罗颜清那边闯军安插的耳目,传到李自成耳中。而只是传去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不过他相信,李自成得到这些消息以后,对曹营情势的把握肯定会变得更为准确一些。
崇祯十四年的最后一天,闯曹联军都在忙于修建营垒,巩固朱仙镇的防御阵地。闯曹两营间一点点的阴霾隐藏在人声鼎沸之中,并不显露,多数将士都已十分疲惫,许多人干脆就在路边睡着了。
闯营的人也好,曹营的人也好,全都混在一处,并不分彼此。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合营作战,已使得他们相互熟悉起来,把对方当成了自己人,浑然一体。这样的情况确实是和罗戴恩想的一样,即便罗汝才有心倒戈一击,曹营将士也未必会听他的话干出这种事来,结果不过是自己将人心推到李自成那处而已。
等到崇祯十五年的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天里,在朱仙镇附近会师的秦军和楚军终于展开了强有力的攻势,同闯曹联军爆发了一场血战。
贺人龙依旧是一马当先,贺镇精骑左冲右突,好几次攻破了义军设下的壕沟、营垒防线,一股气冲进了朱仙镇镇中。
可是左良玉的楚兵却按兵不动,坐视秦军拼命。贺人龙率部冲入朱仙镇镇中以后,左良玉也不出兵增援,结果李双喜和谷可成带着李自成的亲兵卫士拼命反击,又把贺镇全部逐出镇子,恢复了防线。
贺人龙气愤不过,几乎要拔刀杀入左镇营中,和左良玉讨一个公道来。还是汪乔年一再劝说,又允诺将新近筹措来的一批粮秣军饷,先行分配给贺镇,才平息了贺人龙的愤恨。
但秦兵对按兵不动我的左镇,抱怨很深,等到黄昏以后,双方退兵以后,贺人龙手下的兵马便借着打水的机会,趁机聚集了一群人殴打左镇官兵,事情越闹越大,最后又是汪乔年出面收拾残局,给各打五十大板,解决事端。
可是秦兵和楚兵的互信已经瓦解,双方互相仇视,毫无友军的样子,又谈何协同作战呢?
汪乔年带着他手底下一大批的幕僚文士,在秦军和左镇的两个大营间,来回巡查。他越是巡视各个军营,越被官军低迷的士气、对友军的不信任、糟糕的粮秣情况所震惊。这样的形势也让本来就对战胜闯军,希望不高的汪乔年,彻底丧失了决战的信心。
他心里早已打起了退堂鼓,可是又苦于没有应付崇祯皇帝的一个借口。对于左良玉、贺人龙这些军头,也缺乏约束的力量,即便现在有心退兵,也没把握其他将领听从自己的军令。
汪乔年如此无奈,只好听从手下一个幕僚的建议,将左良玉、贺人龙、牛成虎等好几个总兵官全部叫来,准备召开一场商讨目下形势的军事会议。
可是这场会议一开始便很不顺利,左良玉说他军务繁忙,分不了身,只肯派手下一个副将金声桓过来开会。贺人龙那边抱怨声更大,他说自己白天攻打朱仙镇的时候被流贼射伤,现在正在养伤,也没发亲自来开会。
没有办法,汪乔年贵为三边总督,却对这些拥兵自重的武人毫无约束之法。他只好四处赔笑脸,用手上数量已经很少的粮秣军饷作为筹码,到处调解,到第二天才总算说服左良玉和贺人龙这两位关系很不好的大将,一同来参加军事会议。
可是会议上,这些总兵官们却都是一个样子,人人都沉默无言,绝不轻易开口发一言、说一词。汪乔年无奈,他只好先说明了现在粮秣军饷紧张至极的状况,请求大家设法想出挽救危局,解除开封之围的作战方略来。
汪乔年的幕僚一条一条的说出他们设想的策略来:“目前贼兵势大,抢占了朱仙镇,已得地利。而我军粮秣紧缺,转运困难,而流贼围汴是准备已久,粮秣也囤积不少,时间拖得越久,流贼形势越是有利,而我军的形势越是危急。”
“摆在我军面前的有三策,必须选择一条:一是同敌决战,破釜沉舟,义无反顾。趁眼下我军士气尚未衰败,向敌进攻,全力以赴,同时约定开封守军自北策应,两面夹击,庶几可以扭转局面。倘能重占朱仙镇,与开封守军声气相通,即是首战告捷。继续努力,全胜不难。各位总兵官大人以为然否?”
其实汪乔年心中怯战,实不希望有人附和决战的主张,他认为最佳的办法就是撤兵,等和崇祯要到更多钱以后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可左良玉只是用眼角瞟他一眼,从嘴角流露出一丝儿似有若无的微笑,问道:“汪总督以为是否可以趁早与敌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