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姜珩所不能容忍的。
姜珩打了二十年的仗,这二十年有一半多的时间都不在京城,但就算是这样,朝中的争斗也总有涉及到他头上来的,谁叫他所处的位置太高,看着又太风光呢?
而每每遇到这样的事,姜珩总会以着最直接最让人难堪的手段痛击回去。
这样二十年下来,虽然表面上朝中百官都不敢招惹他,但暗地里恨得牙痒痒的也是大有人在,一旦姜珩没了兵权,可想而知的,这些人定是会第一时间跳出来落井下石。
而那时,这些年来一直表现得对姜珩万分信任的景文帝,又如何可能维护姜珩?
可想而知,整个姜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姜珩正是看得太清楚,所以才绝不会允许自己走到那一步。
他必须得为自己,为卫芙以及孩子们作打算。
卫芙听到这里,轻轻将头靠在了姜珩的肩上,用自己无声的陪伴安慰着姜珩。
姜珩笑了笑,揽住卫芙的肩头,道:“夫人你放心,圣上想要将我这张强弓藏起来,也不是那般容易的,景朝虽然与西夷议和了,但那也只不过是因为西夷已经撑不住了而已,可不是因为西夷真的就对景朝没有了觊觎之心,那议和的文书也只不过是一张纸而已,等到有朝一日西夷缓过劲儿来了,想要撕毁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更何况,景朝可不只西夷这么一个敌人……”
说到后来,姜珩有些意味深长。
要论行军打仗,姜珩对自己是有着绝对的信心的,也正是知道自己是无可替代的,他的心里才会那么有底气。
至于这几年来,被景文帝寄予了厚望的那几个军中的后起之秀,说实话,还真没有被姜珩看在眼里。
倒也不是因为姜珩太过自大,而是那几人虽然得了景文帝不遗余力的培养,甚至景文帝还将那几人派往了边关,想要让他们亲历战场之后得到成长,但事实却是,近几年来景朝与西夷的战事本就日趋缓和,就算有战事也只是小规模的而已,想要由这种战事就成长为名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纵观史书,能成为名将的人,哪一个不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许多年,又经历大小战事无数?
纸上得来终觉浅,就算读过再多的兵书,看过再多名将的成名之战,那也只是别人的经验,而战场上每一刻都是在变化着的,没有哪两场战斗会是完全一样的,不自己经历这些,又怎么可能成为名将?
这些,景文帝也未尝不知道,只不过,景文帝太想有一个可以取姜珩而代之的人出现了,所以在这件事上难免会有些急躁。
“夫人,事实上我一直觉得,西夷突然提出议和,这内里的原因也许并没有那么简单。”姜珩道。
卫芙闻言,不由有些惊讶。
西夷求和,不是因为西夷已经没办法再支撑这样长时间的拉锯战了吗?
“自然是有这方面的原因的,而且比重还不会小。”姜珩向卫芙解释道,“不过,也必定不会全是因为这个,说不定西夷人只是想借着议和之事休养生息,然后坐看景朝人将他们的心腹大患解决掉呢?”
说到最后,姜珩的面上满是嘲讽之色。
卫芙很快就想明白了姜珩的意思。
西夷与景朝打了二十年的仗,这二十年来姜珩就像是一个他们永远也打不倒的巨人一般,始终挡在西夷与景朝之间,让西夷人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这些年来,为了除去姜珩,西夷人其实也做过各种的努力,构陷、刺杀、以女色权势相诱,等等……
但不管西夷人做了什么,最后的结果却都是姜珩稳如磐石地挡在他们的面前,这让西夷人自然是极为泄气的。
而这次西夷提出议和,固然有西夷国力不能再支撑这样长时间的战争,但也定是有姜珩所说的那个意思。
毕竟……
两国议和之后,没有了西夷这个外敌,不用再担心边关局势,那可不就到了景朝人内斗的时候了么,以姜珩立下的战功,几乎已经到了赏无可赏的尴尬境地了,在边关安定下来了之后,景朝的皇帝还能容得下这样一个功高震主的人手里握着兵权吗?
说不定,姜珩这个将西夷打出阴影的人,就这样死在了景朝的内斗之中呢?
如此一来,西夷既借着议和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又除去了一个心腹大患,等到他们再大举向景朝入侵的时候,又哪里还有另外一个姜珩来挡住他们?
对于西夷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举数得的好事了。
想到这里,卫芙的眉头越拧越紧,到底忍不住冷笑一声:“这些西夷人倒是比圣上与咱们景朝的官员都还要看得更清楚一些。”
若是景文帝和朝中官员能看得到这些,景文帝也不会如此忌惮姜珩了。
或者……
景文帝不是看不到这些,只不过他心里对姜珩的忌惮太深,让他宁愿冒着西夷人休养生息之后卷土重来的风险,也想将姜珩先解决掉。
卫芙的眉头拧得更紧了。
姜珩见状,伸出食指在卫芙的眉心处轻轻揉着,失笑道:“夫人,你这又是跟谁较上劲儿来了,你放心,不管圣上和那些人是怎么想的,他们都不会得逞的。”
说这话的时候,姜珩的表情沉静,话中却是带着无比的信心。
卫芙也不问姜珩到底有什么样的盘算,她只知道,姜珩不是一个狂妄自大之人,而且他对自己和孩子们的安危更是极为看重,他既然这样说了,那定然心中就已经有着极为完善的计划了。
她于是重重点了点头。
姜珩笑了笑,揽着卫芙肩头的手也愈发的用力了:“好了,咱们不说这些了,去大相国寺的时候咱们把孩子们都带上,大相国寺里有一片梅林,每到了冬日景致也是极好的,现在虽然梅花还没有完全盛开,但你和孩子们可以去好好看看……”
然后,借着这话,把话题给岔开了。
姜珩打了二十年的仗,这二十年有一半多的时间都不在京城,但就算是这样,朝中的争斗也总有涉及到他头上来的,谁叫他所处的位置太高,看着又太风光呢?
而每每遇到这样的事,姜珩总会以着最直接最让人难堪的手段痛击回去。
这样二十年下来,虽然表面上朝中百官都不敢招惹他,但暗地里恨得牙痒痒的也是大有人在,一旦姜珩没了兵权,可想而知的,这些人定是会第一时间跳出来落井下石。
而那时,这些年来一直表现得对姜珩万分信任的景文帝,又如何可能维护姜珩?
可想而知,整个姜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姜珩正是看得太清楚,所以才绝不会允许自己走到那一步。
他必须得为自己,为卫芙以及孩子们作打算。
卫芙听到这里,轻轻将头靠在了姜珩的肩上,用自己无声的陪伴安慰着姜珩。
姜珩笑了笑,揽住卫芙的肩头,道:“夫人你放心,圣上想要将我这张强弓藏起来,也不是那般容易的,景朝虽然与西夷议和了,但那也只不过是因为西夷已经撑不住了而已,可不是因为西夷真的就对景朝没有了觊觎之心,那议和的文书也只不过是一张纸而已,等到有朝一日西夷缓过劲儿来了,想要撕毁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更何况,景朝可不只西夷这么一个敌人……”
说到后来,姜珩有些意味深长。
要论行军打仗,姜珩对自己是有着绝对的信心的,也正是知道自己是无可替代的,他的心里才会那么有底气。
至于这几年来,被景文帝寄予了厚望的那几个军中的后起之秀,说实话,还真没有被姜珩看在眼里。
倒也不是因为姜珩太过自大,而是那几人虽然得了景文帝不遗余力的培养,甚至景文帝还将那几人派往了边关,想要让他们亲历战场之后得到成长,但事实却是,近几年来景朝与西夷的战事本就日趋缓和,就算有战事也只是小规模的而已,想要由这种战事就成长为名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纵观史书,能成为名将的人,哪一个不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许多年,又经历大小战事无数?
纸上得来终觉浅,就算读过再多的兵书,看过再多名将的成名之战,那也只是别人的经验,而战场上每一刻都是在变化着的,没有哪两场战斗会是完全一样的,不自己经历这些,又怎么可能成为名将?
这些,景文帝也未尝不知道,只不过,景文帝太想有一个可以取姜珩而代之的人出现了,所以在这件事上难免会有些急躁。
“夫人,事实上我一直觉得,西夷突然提出议和,这内里的原因也许并没有那么简单。”姜珩道。
卫芙闻言,不由有些惊讶。
西夷求和,不是因为西夷已经没办法再支撑这样长时间的拉锯战了吗?
“自然是有这方面的原因的,而且比重还不会小。”姜珩向卫芙解释道,“不过,也必定不会全是因为这个,说不定西夷人只是想借着议和之事休养生息,然后坐看景朝人将他们的心腹大患解决掉呢?”
说到最后,姜珩的面上满是嘲讽之色。
卫芙很快就想明白了姜珩的意思。
西夷与景朝打了二十年的仗,这二十年来姜珩就像是一个他们永远也打不倒的巨人一般,始终挡在西夷与景朝之间,让西夷人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这些年来,为了除去姜珩,西夷人其实也做过各种的努力,构陷、刺杀、以女色权势相诱,等等……
但不管西夷人做了什么,最后的结果却都是姜珩稳如磐石地挡在他们的面前,这让西夷人自然是极为泄气的。
而这次西夷提出议和,固然有西夷国力不能再支撑这样长时间的战争,但也定是有姜珩所说的那个意思。
毕竟……
两国议和之后,没有了西夷这个外敌,不用再担心边关局势,那可不就到了景朝人内斗的时候了么,以姜珩立下的战功,几乎已经到了赏无可赏的尴尬境地了,在边关安定下来了之后,景朝的皇帝还能容得下这样一个功高震主的人手里握着兵权吗?
说不定,姜珩这个将西夷打出阴影的人,就这样死在了景朝的内斗之中呢?
如此一来,西夷既借着议和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又除去了一个心腹大患,等到他们再大举向景朝入侵的时候,又哪里还有另外一个姜珩来挡住他们?
对于西夷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举数得的好事了。
想到这里,卫芙的眉头越拧越紧,到底忍不住冷笑一声:“这些西夷人倒是比圣上与咱们景朝的官员都还要看得更清楚一些。”
若是景文帝和朝中官员能看得到这些,景文帝也不会如此忌惮姜珩了。
或者……
景文帝不是看不到这些,只不过他心里对姜珩的忌惮太深,让他宁愿冒着西夷人休养生息之后卷土重来的风险,也想将姜珩先解决掉。
卫芙的眉头拧得更紧了。
姜珩见状,伸出食指在卫芙的眉心处轻轻揉着,失笑道:“夫人,你这又是跟谁较上劲儿来了,你放心,不管圣上和那些人是怎么想的,他们都不会得逞的。”
说这话的时候,姜珩的表情沉静,话中却是带着无比的信心。
卫芙也不问姜珩到底有什么样的盘算,她只知道,姜珩不是一个狂妄自大之人,而且他对自己和孩子们的安危更是极为看重,他既然这样说了,那定然心中就已经有着极为完善的计划了。
她于是重重点了点头。
姜珩笑了笑,揽着卫芙肩头的手也愈发的用力了:“好了,咱们不说这些了,去大相国寺的时候咱们把孩子们都带上,大相国寺里有一片梅林,每到了冬日景致也是极好的,现在虽然梅花还没有完全盛开,但你和孩子们可以去好好看看……”
然后,借着这话,把话题给岔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