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接连传来的炮弹爆炸声仍在继续,一屁股坐在地上累的大口喘气的马拉申科,到现在都能感觉到自己屁股下面的地板在疯狂震动,这间位于地下十米的储物室足以判断出地面上德军的炮击到底有多么猛烈。
储物室里的灯光很黑,只有一盏团部人员刚刚翻出来的煤油灯点亮勉强照亮了一小块地方。
头顶上的砂石灰尘宛若下雨一般不断落下,刚刚从二楼紧急撤下来的团部人员十几号人围成了一个小圈,等待着平日里很少在团部坐镇的马拉申科下达命令。
坐在地上喘了半天感觉恢复的差不多,寻思着头顶着这炮击估计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的马拉申科看了一眼身旁的木门,从刚才传来的动静来判断的话,门外的走廊现在至少已经被塌下来的碎石给压住一半了。
尽管这也同时意味着自己身处的这处灰尘直往下落的储物室也不安全,但眼下除了呆在这儿苟住也没啥别的办法和去处了,反倒是待会儿如果炮击一停自己还活着的话如何离开这儿出去是个问题。
“政委同志,这儿还有其他的后门吗?待会儿炮击一停我们该怎么出去?”
面对马拉申科的转头而过问题,因为有些上了年纪的关系同样有点气喘吁吁的彼得罗夫政委很快给出了答复。
“没别的办法,就这一个门!另外比起待会儿怎么出去,现在还是想想会不会被憋死吧。这里之前是存放杂物和家具的地方,根本没有通风设施,全靠开着门的走廊通风。万一走廊被彻底堵死,我们可能会被先闷死在这里。”
“......”
完全没有想到情况竟会是如此的马拉申科有些无语。
真要是被活活憋死到这地下储物室里,马拉申科不论怎么说都不会甘心,这比被德国佬的炮弹一炮干碎还要来得更加让人无法接受。
头顶天花板上被震落下来的灰尘依旧在继续沙沙落下,围在马拉申科周围的所有人都一语不发出了奇的安静。
人类的力量在自己亲手制造出的战争机器面前是如此地渺小,团结力量大的致世真理放在眼下根本狗屁不如。
十几号大老爷们现在除了祈祷德国佬的炮弹不精准砸在自己头上,外加门外的走廊不被炮击造成的垮塌彻底堵死,已经是黔驴技穷中再无任何办法。
“哎,妈了个臭逼,这他娘的算是怎么回事啊!?老子怎么就脑袋抽风没事儿跑回团部一趟?”
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都在同时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比如说当马拉申科被德军重炮集群按在地下室里狠狠猛揍的时候,同样身处城中饱受德国空军轰炸的方面军司令部终于恢复了与外界的联系。
“司令员同志,通讯恢复了!电话线接通了,电报也可以使用,我们现在立刻就能联系上前沿各支部队!”
正站在地图前与华西列夫斯基商讨战区局势的叶廖缅科听罢此言猛然间回头看去,方面军司令部通信主任科尔舒夫少将正一脸欣喜地站在他身后。
“快!立刻联系前线主要防御方向上的师、军一级指挥部,能用电话就用电话、电话打不通的就用电报,我要立刻知道现在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向着科尔舒夫少将大声下令的人不是叶廖缅科司令员,而是带着慈父斯大林同志的命令特地赶来斯大林格勒督战指挥的华西列夫斯基上将。
作为司令员的叶廖缅科对于前线战事的着急毋庸置疑,但身兼重任的华西列夫斯基却比叶廖缅科更加心急火燎,司令部对外界联系中断这种事情的可怕程度不亚于被德国人的枪口顶上了脑门,生怕这几个小时里出什么乱子的华西列夫斯基几乎是在用吼的方式下达命令。
“您说的这些已经在做了!副司令员科瓦连科少将已经抵达62集团军司令部亲自指挥战斗,他报告说方面军司令部的反击计划组织顺利,3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1个坦克军已经基本准备完毕,可以按照原定时间在今晚向当面之敌的德军发起反突击。”
在听完叙述的同时一把从科尔舒夫少将手中夺过了电报纸,以一目十行的速度飞速阅览完毕了然于心。
在夜间组织集团军级别的反攻是极为不利的,对于攻守双方来说皆是如此,尤其是苏军眼下还如此被动承受着巨大损失的情况下。
但已经查明番号的德军第14装甲军在两个主力集团军之间形成的长达60千米、宽8千米的走廊却必须尽快消除。
从去年开战至今经历的过往战事告诉华西列夫斯基,苏军每一次的被包围覆灭往往是先从集团军一级的大编制部队被德国人全部装进口袋里开始。
善于长途机动大纵深穿插的德军装甲集群威力就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如果不把这道德军装甲集群走廊尽快消除重新打通联系,华西列夫斯基几乎可以断定斯大林格勒方面的覆灭将会从这里开始。
不论如何,今晚的反突击将是决定未来战役走向的重中之重!即便是俩眼一抹黑的伸手不见五指黑夜里也一定要打,没有第二个选择。
看完了手中电报后紧接着将其递给了一旁的叶廖缅科过目,对前线战局依旧放心不下的华西列夫斯基紧接着向面前待命中的科尔舒夫少将再度开口。
“其他方向上呢?有没有最新情况传过来?”
“不多,目前只有几个主要方向上的部队和司令部重新确立了联系,剩下的还都在联络当中,但是有一个消息却值得注意。歼击航空兵报告说两个多小时以前一支轰炸城区中央地带的德军轰炸机编队突然改道,避开了预定航向上准备截击他们的我军歼击航空兵部队。”
“被派去拦截这支德军轰炸机编队的歼击航空兵部队立刻改道前往其他空域支援战斗,不过他们报告说这支德军轰炸机编队改道飞往的方向是拖拉机厂那边,并且德军没有投下任何炸弹,应当是满载着武器。”
储物室里的灯光很黑,只有一盏团部人员刚刚翻出来的煤油灯点亮勉强照亮了一小块地方。
头顶上的砂石灰尘宛若下雨一般不断落下,刚刚从二楼紧急撤下来的团部人员十几号人围成了一个小圈,等待着平日里很少在团部坐镇的马拉申科下达命令。
坐在地上喘了半天感觉恢复的差不多,寻思着头顶着这炮击估计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的马拉申科看了一眼身旁的木门,从刚才传来的动静来判断的话,门外的走廊现在至少已经被塌下来的碎石给压住一半了。
尽管这也同时意味着自己身处的这处灰尘直往下落的储物室也不安全,但眼下除了呆在这儿苟住也没啥别的办法和去处了,反倒是待会儿如果炮击一停自己还活着的话如何离开这儿出去是个问题。
“政委同志,这儿还有其他的后门吗?待会儿炮击一停我们该怎么出去?”
面对马拉申科的转头而过问题,因为有些上了年纪的关系同样有点气喘吁吁的彼得罗夫政委很快给出了答复。
“没别的办法,就这一个门!另外比起待会儿怎么出去,现在还是想想会不会被憋死吧。这里之前是存放杂物和家具的地方,根本没有通风设施,全靠开着门的走廊通风。万一走廊被彻底堵死,我们可能会被先闷死在这里。”
“......”
完全没有想到情况竟会是如此的马拉申科有些无语。
真要是被活活憋死到这地下储物室里,马拉申科不论怎么说都不会甘心,这比被德国佬的炮弹一炮干碎还要来得更加让人无法接受。
头顶天花板上被震落下来的灰尘依旧在继续沙沙落下,围在马拉申科周围的所有人都一语不发出了奇的安静。
人类的力量在自己亲手制造出的战争机器面前是如此地渺小,团结力量大的致世真理放在眼下根本狗屁不如。
十几号大老爷们现在除了祈祷德国佬的炮弹不精准砸在自己头上,外加门外的走廊不被炮击造成的垮塌彻底堵死,已经是黔驴技穷中再无任何办法。
“哎,妈了个臭逼,这他娘的算是怎么回事啊!?老子怎么就脑袋抽风没事儿跑回团部一趟?”
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都在同时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比如说当马拉申科被德军重炮集群按在地下室里狠狠猛揍的时候,同样身处城中饱受德国空军轰炸的方面军司令部终于恢复了与外界的联系。
“司令员同志,通讯恢复了!电话线接通了,电报也可以使用,我们现在立刻就能联系上前沿各支部队!”
正站在地图前与华西列夫斯基商讨战区局势的叶廖缅科听罢此言猛然间回头看去,方面军司令部通信主任科尔舒夫少将正一脸欣喜地站在他身后。
“快!立刻联系前线主要防御方向上的师、军一级指挥部,能用电话就用电话、电话打不通的就用电报,我要立刻知道现在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向着科尔舒夫少将大声下令的人不是叶廖缅科司令员,而是带着慈父斯大林同志的命令特地赶来斯大林格勒督战指挥的华西列夫斯基上将。
作为司令员的叶廖缅科对于前线战事的着急毋庸置疑,但身兼重任的华西列夫斯基却比叶廖缅科更加心急火燎,司令部对外界联系中断这种事情的可怕程度不亚于被德国人的枪口顶上了脑门,生怕这几个小时里出什么乱子的华西列夫斯基几乎是在用吼的方式下达命令。
“您说的这些已经在做了!副司令员科瓦连科少将已经抵达62集团军司令部亲自指挥战斗,他报告说方面军司令部的反击计划组织顺利,3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1个坦克军已经基本准备完毕,可以按照原定时间在今晚向当面之敌的德军发起反突击。”
在听完叙述的同时一把从科尔舒夫少将手中夺过了电报纸,以一目十行的速度飞速阅览完毕了然于心。
在夜间组织集团军级别的反攻是极为不利的,对于攻守双方来说皆是如此,尤其是苏军眼下还如此被动承受着巨大损失的情况下。
但已经查明番号的德军第14装甲军在两个主力集团军之间形成的长达60千米、宽8千米的走廊却必须尽快消除。
从去年开战至今经历的过往战事告诉华西列夫斯基,苏军每一次的被包围覆灭往往是先从集团军一级的大编制部队被德国人全部装进口袋里开始。
善于长途机动大纵深穿插的德军装甲集群威力就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如果不把这道德军装甲集群走廊尽快消除重新打通联系,华西列夫斯基几乎可以断定斯大林格勒方面的覆灭将会从这里开始。
不论如何,今晚的反突击将是决定未来战役走向的重中之重!即便是俩眼一抹黑的伸手不见五指黑夜里也一定要打,没有第二个选择。
看完了手中电报后紧接着将其递给了一旁的叶廖缅科过目,对前线战局依旧放心不下的华西列夫斯基紧接着向面前待命中的科尔舒夫少将再度开口。
“其他方向上呢?有没有最新情况传过来?”
“不多,目前只有几个主要方向上的部队和司令部重新确立了联系,剩下的还都在联络当中,但是有一个消息却值得注意。歼击航空兵报告说两个多小时以前一支轰炸城区中央地带的德军轰炸机编队突然改道,避开了预定航向上准备截击他们的我军歼击航空兵部队。”
“被派去拦截这支德军轰炸机编队的歼击航空兵部队立刻改道前往其他空域支援战斗,不过他们报告说这支德军轰炸机编队改道飞往的方向是拖拉机厂那边,并且德军没有投下任何炸弹,应当是满载着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