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申科对于近卫第九空降师,为何一定要等着自己率部到来才发起攻击感到有些疑惑,在路上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也是直到车子开进了近卫第九空降师的部队驻地,亲眼见到了那些士气高昂、但却饱经战争创伤的战士们是何等模样之后,马拉申科这才算是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电报里可没说近卫第九空降师的伤亡居然会这么大,从刚才开进来到现在,我至少看见超过三十个身上打着绷带的战士拿着武器、保持战斗位置,有的甚至还包着一只眼睛!这难道已经是到了非得伤兵上场不可的程度了吗?昨天的仗到底是打成了什么样子?”
目睹着眼前几个车位外情景的马拉申科忍不住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坐在一旁的彼得罗夫政委见状缓缓摇了摇头,这么惨烈的伤亡老实说就连彼得罗夫政委自己也是意想不到。
“如果你看到一个步兵师连伤兵都要派上前线的话,要么是这个师的战斗意志和士气真的高昂到连受伤的战士都纷纷请战,只要能站着跑起来、能听能看、能拿得起枪,就一定要上阵杀敌和对手拼个你死我活。”
“要么,就是这个师的伤亡真的已经大到了损失过半的程度,但是既有的作战任务尚在、还没完成,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只能让伤兵拿起枪,填缺补漏参加战斗。我希望我们遇到的是前者,但如果真是后面这种情况的话,你就必须得做好和德国佬拼命的准备了。”
马拉申科只是随意吐槽一样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但却没想到报以相同想法的彼得罗夫政委直接脱口而出、加以细节完善,几乎每一句话都说进了自己的心坎里、正中靶心。
扭过头来有些惊讶地上下扫视了一下彼得罗夫政委,很想知道其中缘由的马拉申科随即脱口而出。
“总结的真好,我都没想到这么多,你自己分析的吗?”
彼得罗夫政委一笑、瞟了马拉申科一眼,不假思索的话语随即应声道出。
“契尔尼亚耶夫曾经总结出来的,我只是老调重弹借来用用,他可是正牌的步兵团长转升坦克师级指挥员,全能型人才,你还记得他吗?”
彼得罗夫政委说出了一个自己很熟悉却又好似非常久远的名字,这个名字对于马拉申科而言既恍如昨日却又仿佛无可企及。
回忆思潮的大门再一次打开的马拉申科终于想起,拥有这个名字的男人是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来的首任师长同志,是第一次把自己升官、战场提拔到了连长位置上的男人,说起来还是自己的头一个伯乐。
只可惜,与大多数英勇无畏的红军中基层指战员一样。
契尔尼亚耶夫上校倒在了1941年那个最艰难的时间段里,倒在了南线乌克兰的基辅城下、为国捐躯,只有彼得罗夫政委在那儿付出了一条胳膊的代价后、侥幸捡回了一条命,得到了晋升又在内务部工作了一段时间,直到再一次与自己相遇并发生了延续至今的故事。
命运前行之中造化弄人,当初被提拔到连长位置上的小小车长,现如今已经是和当年的师长同志一样的上校指挥员,距离将军只差一步之遥,并且苏联英雄加身、坦克英雄附体受到万众瞩目。
一路艰苦走来看似在炼狱般的战争中过的无比漫长,但只要一想到这曾经的一切,记忆愈发清晰起来的马拉申科只感觉恍如昨日。
忽然在普罗霍罗夫卡这个地方旧事重提、无意中说到了契尔尼亚耶夫上校的名字,这会是一种冥冥之中有着什么不可言喻预兆的命运暗示吗?又或者说纯粹只是机缘巧合的想多了而已?
同是上校军衔、同是一场迫在眉睫的恶战、又是好巧不巧地恰好在这个时候旧事重提......
马拉申科觉得每一位共产主义战士都应该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没有注定的命运,只有奋斗出来的明天,真理和过去、现在、乃至于未来的无数共产主义战士奋斗之路,都在无声说明着这一点。
就好比倘若真有命中注定的话,可能共产主义的红色旗帜连将双头鹰旗取而代之都不应该,更无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全世界的受剥削压迫人们送去了共产主义的起义成功,这一切都是坚定信仰的依靠双手奋斗、坚信一切不是命中注定的最终结果。
但换个角度去想,自己穿越这事儿本身就已经够扯淡了,再加上之前自己甚至还有过身处“两条时间线缝隙”中的难以置信体验,说这一切也是唯物主义是不是有点太他妈扯淡了?
在真理与命运之间摇摆不定的马拉申科有些胡思乱想,他隐隐之中感觉到,这毫无征兆地恰巧出现已经牺牲了的契尔尼亚耶夫上校名字的对话,应该不止是纯粹的机缘巧合,这一切不论怎么看都似乎有些来得太过于诡异。
“他娘的!说来说去还不是贪生怕死在作祟!真是他妈部队越强、实力越壮、装备越好就越他妈怕死!41年时候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气势真他妈喂狗肚子里去了,越活越怂!”
一时情绪激动之下的马拉申科一不小心,甚至连汉语的“儒雅随和”都给“口吐芬芳”出来、小声嘀咕,引得一旁原本仍在四下观望的彼得罗夫政委反倒是一头雾水。
“你怎么了?在嘀咕些什么?”
说不清自己到底为啥胡思乱想的马拉申科闻言一怔,赶忙轻咳两声、摸了根烟出来掩饰自己的异样。
“没什么,只是想到契尔尼亚耶夫师长了,想起他当初鼓励我、把我提拔到连长时候的情景......你要是不提,我甚至都快忘了,我们接下来的战斗必须要对得起他的牺牲,必然如此。”
马拉申科的急忙掩饰有些稍显仓促,年过半百的彼得罗夫政委阅历丰富,到底还是从马拉申科的眼神中察觉到了一丝丝异样。
但彼得罗夫政委却并没有将之深究下去、刨根问底,毕竟在彼得罗夫政委看来,这世界上还能有谁没一点自己的秘密和心事?人类本就是一种以独立个体方式而存在的生物,这再正常不过,任何人都皆是如此。
同志之间的彼此信任已经是解答这种问题的最好最优答案,这样的解释对于看淡了太多、也读懂了太多、并依旧如热血方刚的年轻时代一样坚信着太多的彼得罗夫政委而言,已经足够。
也是直到车子开进了近卫第九空降师的部队驻地,亲眼见到了那些士气高昂、但却饱经战争创伤的战士们是何等模样之后,马拉申科这才算是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电报里可没说近卫第九空降师的伤亡居然会这么大,从刚才开进来到现在,我至少看见超过三十个身上打着绷带的战士拿着武器、保持战斗位置,有的甚至还包着一只眼睛!这难道已经是到了非得伤兵上场不可的程度了吗?昨天的仗到底是打成了什么样子?”
目睹着眼前几个车位外情景的马拉申科忍不住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坐在一旁的彼得罗夫政委见状缓缓摇了摇头,这么惨烈的伤亡老实说就连彼得罗夫政委自己也是意想不到。
“如果你看到一个步兵师连伤兵都要派上前线的话,要么是这个师的战斗意志和士气真的高昂到连受伤的战士都纷纷请战,只要能站着跑起来、能听能看、能拿得起枪,就一定要上阵杀敌和对手拼个你死我活。”
“要么,就是这个师的伤亡真的已经大到了损失过半的程度,但是既有的作战任务尚在、还没完成,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只能让伤兵拿起枪,填缺补漏参加战斗。我希望我们遇到的是前者,但如果真是后面这种情况的话,你就必须得做好和德国佬拼命的准备了。”
马拉申科只是随意吐槽一样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但却没想到报以相同想法的彼得罗夫政委直接脱口而出、加以细节完善,几乎每一句话都说进了自己的心坎里、正中靶心。
扭过头来有些惊讶地上下扫视了一下彼得罗夫政委,很想知道其中缘由的马拉申科随即脱口而出。
“总结的真好,我都没想到这么多,你自己分析的吗?”
彼得罗夫政委一笑、瞟了马拉申科一眼,不假思索的话语随即应声道出。
“契尔尼亚耶夫曾经总结出来的,我只是老调重弹借来用用,他可是正牌的步兵团长转升坦克师级指挥员,全能型人才,你还记得他吗?”
彼得罗夫政委说出了一个自己很熟悉却又好似非常久远的名字,这个名字对于马拉申科而言既恍如昨日却又仿佛无可企及。
回忆思潮的大门再一次打开的马拉申科终于想起,拥有这个名字的男人是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来的首任师长同志,是第一次把自己升官、战场提拔到了连长位置上的男人,说起来还是自己的头一个伯乐。
只可惜,与大多数英勇无畏的红军中基层指战员一样。
契尔尼亚耶夫上校倒在了1941年那个最艰难的时间段里,倒在了南线乌克兰的基辅城下、为国捐躯,只有彼得罗夫政委在那儿付出了一条胳膊的代价后、侥幸捡回了一条命,得到了晋升又在内务部工作了一段时间,直到再一次与自己相遇并发生了延续至今的故事。
命运前行之中造化弄人,当初被提拔到连长位置上的小小车长,现如今已经是和当年的师长同志一样的上校指挥员,距离将军只差一步之遥,并且苏联英雄加身、坦克英雄附体受到万众瞩目。
一路艰苦走来看似在炼狱般的战争中过的无比漫长,但只要一想到这曾经的一切,记忆愈发清晰起来的马拉申科只感觉恍如昨日。
忽然在普罗霍罗夫卡这个地方旧事重提、无意中说到了契尔尼亚耶夫上校的名字,这会是一种冥冥之中有着什么不可言喻预兆的命运暗示吗?又或者说纯粹只是机缘巧合的想多了而已?
同是上校军衔、同是一场迫在眉睫的恶战、又是好巧不巧地恰好在这个时候旧事重提......
马拉申科觉得每一位共产主义战士都应该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没有注定的命运,只有奋斗出来的明天,真理和过去、现在、乃至于未来的无数共产主义战士奋斗之路,都在无声说明着这一点。
就好比倘若真有命中注定的话,可能共产主义的红色旗帜连将双头鹰旗取而代之都不应该,更无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全世界的受剥削压迫人们送去了共产主义的起义成功,这一切都是坚定信仰的依靠双手奋斗、坚信一切不是命中注定的最终结果。
但换个角度去想,自己穿越这事儿本身就已经够扯淡了,再加上之前自己甚至还有过身处“两条时间线缝隙”中的难以置信体验,说这一切也是唯物主义是不是有点太他妈扯淡了?
在真理与命运之间摇摆不定的马拉申科有些胡思乱想,他隐隐之中感觉到,这毫无征兆地恰巧出现已经牺牲了的契尔尼亚耶夫上校名字的对话,应该不止是纯粹的机缘巧合,这一切不论怎么看都似乎有些来得太过于诡异。
“他娘的!说来说去还不是贪生怕死在作祟!真是他妈部队越强、实力越壮、装备越好就越他妈怕死!41年时候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气势真他妈喂狗肚子里去了,越活越怂!”
一时情绪激动之下的马拉申科一不小心,甚至连汉语的“儒雅随和”都给“口吐芬芳”出来、小声嘀咕,引得一旁原本仍在四下观望的彼得罗夫政委反倒是一头雾水。
“你怎么了?在嘀咕些什么?”
说不清自己到底为啥胡思乱想的马拉申科闻言一怔,赶忙轻咳两声、摸了根烟出来掩饰自己的异样。
“没什么,只是想到契尔尼亚耶夫师长了,想起他当初鼓励我、把我提拔到连长时候的情景......你要是不提,我甚至都快忘了,我们接下来的战斗必须要对得起他的牺牲,必然如此。”
马拉申科的急忙掩饰有些稍显仓促,年过半百的彼得罗夫政委阅历丰富,到底还是从马拉申科的眼神中察觉到了一丝丝异样。
但彼得罗夫政委却并没有将之深究下去、刨根问底,毕竟在彼得罗夫政委看来,这世界上还能有谁没一点自己的秘密和心事?人类本就是一种以独立个体方式而存在的生物,这再正常不过,任何人都皆是如此。
同志之间的彼此信任已经是解答这种问题的最好最优答案,这样的解释对于看淡了太多、也读懂了太多、并依旧如热血方刚的年轻时代一样坚信着太多的彼得罗夫政委而言,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