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老头继续道:“大将军,这二十几缸子火药,皆是当初埋于县衙地下的,阎公当时为防万一时,引燃县衙杀敌之用,可……终究没有用上。”
吴争听得冷汗唰地流了下来,我去,这近万斤火药竟在区区一座县衙地下,自己之前在县衙里,要是被土国宝引燃,恐怕连个完整的尸首都剩不下,早已灰飞烟灭了。
老头看出吴争的惊惧之意,连忙道:“这事也就老汉等几个幸存之人知道,连现在城中百姓都不知情。”
吴争这才长吁了一口气出来。
“大将军此次前往常州,有此二十多缸子火药相助,定能光复常州,立下赫赫军功,名载青史。”
吴争拱手长揖道:“多谢老丈,多谢江阴百姓,这份礼吴争领受了。”
老者伸手,拉起吴争的手,然后引到那些板车,指着那些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体道:“大将军再猜猜,这些是何物?”
吴争左右看看,实在猜不出来,回头让钱肃典叔侄和其余将领猜,也都摇摇头。
老头正容道:“说起来,这不是我大明之物。七月初十,阎公令武举人王公略镇守东门,汪把总守南门,陈明遇守西门,自己守北门。他和陈明遇总督四门,日夜巡历。次日,清军急攻北门,久攻不下,清军主将亲自率军上阵,攀爬至城墙上,被当时阎公麾下有个绰号霸王名叫刘耐的勇士,一枪刺中了咽喉,便摔死在城下。他一死,所有清军开始溃退哭喊,这时我军才知道,这竟是鞑子七王。”
“十二日,清军仍攻北门,鞑子二王自恃骁勇,率百名满身三层盔甲的清军,腰里悬了两把刀,肩上插了两把利刃,手上还拿了一把刀,登上云梯,想要毁掉北门城垛。我军守兵枪刺刀砍皆不起作用,后有人叫喊道,刺他的脸,于是大家一起刺鞑子的脸。城垛上有一汤姓少年,持钩镰枪正好钩住鞑子二王的喉管,边上有城中竹匠姚迩,趁势割下他的头颅。”
吴争的脑海中,浮现出那种惨烈的画面。
打到连鞑子主将都亲自做敢死队了,江阴城将他们逼到了何种境地?
一座小小县城,竟让清廷动用了二十四万大军,数百门火炮,一千多将领,而最后的伤亡,竟不下于江阴城中百姓,达到七万多人,更令人震撼的是,此战竟让清廷折损了三位王爷、十八位大将,这哪怕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也属罕见。
沧江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各地望风披靡之时,阎应元以微末下吏凭借江阴百姓的支持,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坚持了近三个月,击杀清军数万人,重挫了清军锐气,钳制了清军主力南下,在城破以后,仍拚死巷战,全城竟无一人降者。
后世评价江阴八十一日,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阎、陈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
这阎、陈二典史,说的就是阎应元和陈明遇二人。
当时江阴典史(相当于后世县公安局长)是陈明遇,首先领导江阴抗清的是他。
陈明遇是吴争同乡,上虞人,性情宽厚,处事公正,故而虽然上任并不太久,但在百姓中的人望却相当高。
清兵刚刚南下时,他曾和县学训导冯厚敦、都司周瑞龙等人会同江阴士绅,打算招募民兵赴南京勤王,可惜出师未及京先没——还没来得及出发南京就已经陷落了,这支队伍只得挥泪而散。
当时常州府已在南明御史刘光斗的带领下投降了清军,清豫亲王多铎命刘光斗安抚常州府所属五县(武进、无锡、江阴、宜兴、靖江)。
江阴县令林之骥心系明朝,不愿降清,愤然挂印而去。
之后清廷任命河南人方亨为新任江阴知县——方亨是明朝进士,在清兵未到河南时他就提前纳款投靠,因而得到了这一官职。
方亨刚一到任,屁股还没坐热、人还没认识一个,就开始大力推行剃发令,他贴出告示,严令百姓在三日内必须剃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理念,早已深入汉人骨髓,这一命令很快就在让江阴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数十名当地乡绅向方亨情愿,请求暂缓执行。
方亨不但不准,还破口大骂。
众乡绅忍无可忍,有人反唇相讥,你是明朝进士,来做清朝知县,羞也不羞?
就这样一场风暴开始酝酿起来。
两日后,也就是六月初一,方亨循例去文庙进香,秀才许用为首的百余名县学生员以及大批百姓再次向他请求留发。
方亨盛气凌人地答道,此乃大清律令,绝不可违!
说完,便拂袖而去。
方亨这个态度,激怒了请愿生员和百姓。
秀才许用激愤之中忍不住振臂高呼,头可断,发绝不可剃!
围观百姓也都跟着一起呼应,一时间,呐喊声响彻云霄。
风暴正式成形。
当天午后,北门少年季世美、季从孝兄弟等人敲锣打鼓,高声呐喊着前往县衙请愿,应和者众,至县衙门前时,已经聚集起万人。
方亨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出来不仅不加以宽解,反而大声喝斥,声言要将造事之人抓捕下狱。
这种硬对硬的碰撞,激起了众情激愤。
说来也巧,这时此时方亨的先生,一个姓苏的提学正好派家人来给方亨贺喜。
见到这种场面,家人为了讨好方享,帮腔道,你们这些奴才,个个都该砍头!
这话就象火星,点燃了火药的引信。
脾气火暴的青年们大喝着,打死这个降清的狗奴才。
众人一拥而上,活活将那家人给打死了。
方享气急败坏地想要抓人,可这个时候,恐怕他啥都干不成。
不仅抓不了,自己还挨了不知道是谁的几下老拳。
无奈之下,方享想着好汉不吃眼前亏,向民众服了软,声言愿意向上反应,建议取消剃发令。
民众信了,就此散去。
吴争听得冷汗唰地流了下来,我去,这近万斤火药竟在区区一座县衙地下,自己之前在县衙里,要是被土国宝引燃,恐怕连个完整的尸首都剩不下,早已灰飞烟灭了。
老头看出吴争的惊惧之意,连忙道:“这事也就老汉等几个幸存之人知道,连现在城中百姓都不知情。”
吴争这才长吁了一口气出来。
“大将军此次前往常州,有此二十多缸子火药相助,定能光复常州,立下赫赫军功,名载青史。”
吴争拱手长揖道:“多谢老丈,多谢江阴百姓,这份礼吴争领受了。”
老者伸手,拉起吴争的手,然后引到那些板车,指着那些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体道:“大将军再猜猜,这些是何物?”
吴争左右看看,实在猜不出来,回头让钱肃典叔侄和其余将领猜,也都摇摇头。
老头正容道:“说起来,这不是我大明之物。七月初十,阎公令武举人王公略镇守东门,汪把总守南门,陈明遇守西门,自己守北门。他和陈明遇总督四门,日夜巡历。次日,清军急攻北门,久攻不下,清军主将亲自率军上阵,攀爬至城墙上,被当时阎公麾下有个绰号霸王名叫刘耐的勇士,一枪刺中了咽喉,便摔死在城下。他一死,所有清军开始溃退哭喊,这时我军才知道,这竟是鞑子七王。”
“十二日,清军仍攻北门,鞑子二王自恃骁勇,率百名满身三层盔甲的清军,腰里悬了两把刀,肩上插了两把利刃,手上还拿了一把刀,登上云梯,想要毁掉北门城垛。我军守兵枪刺刀砍皆不起作用,后有人叫喊道,刺他的脸,于是大家一起刺鞑子的脸。城垛上有一汤姓少年,持钩镰枪正好钩住鞑子二王的喉管,边上有城中竹匠姚迩,趁势割下他的头颅。”
吴争的脑海中,浮现出那种惨烈的画面。
打到连鞑子主将都亲自做敢死队了,江阴城将他们逼到了何种境地?
一座小小县城,竟让清廷动用了二十四万大军,数百门火炮,一千多将领,而最后的伤亡,竟不下于江阴城中百姓,达到七万多人,更令人震撼的是,此战竟让清廷折损了三位王爷、十八位大将,这哪怕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也属罕见。
沧江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各地望风披靡之时,阎应元以微末下吏凭借江阴百姓的支持,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坚持了近三个月,击杀清军数万人,重挫了清军锐气,钳制了清军主力南下,在城破以后,仍拚死巷战,全城竟无一人降者。
后世评价江阴八十一日,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阎、陈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
这阎、陈二典史,说的就是阎应元和陈明遇二人。
当时江阴典史(相当于后世县公安局长)是陈明遇,首先领导江阴抗清的是他。
陈明遇是吴争同乡,上虞人,性情宽厚,处事公正,故而虽然上任并不太久,但在百姓中的人望却相当高。
清兵刚刚南下时,他曾和县学训导冯厚敦、都司周瑞龙等人会同江阴士绅,打算招募民兵赴南京勤王,可惜出师未及京先没——还没来得及出发南京就已经陷落了,这支队伍只得挥泪而散。
当时常州府已在南明御史刘光斗的带领下投降了清军,清豫亲王多铎命刘光斗安抚常州府所属五县(武进、无锡、江阴、宜兴、靖江)。
江阴县令林之骥心系明朝,不愿降清,愤然挂印而去。
之后清廷任命河南人方亨为新任江阴知县——方亨是明朝进士,在清兵未到河南时他就提前纳款投靠,因而得到了这一官职。
方亨刚一到任,屁股还没坐热、人还没认识一个,就开始大力推行剃发令,他贴出告示,严令百姓在三日内必须剃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理念,早已深入汉人骨髓,这一命令很快就在让江阴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数十名当地乡绅向方亨情愿,请求暂缓执行。
方亨不但不准,还破口大骂。
众乡绅忍无可忍,有人反唇相讥,你是明朝进士,来做清朝知县,羞也不羞?
就这样一场风暴开始酝酿起来。
两日后,也就是六月初一,方亨循例去文庙进香,秀才许用为首的百余名县学生员以及大批百姓再次向他请求留发。
方亨盛气凌人地答道,此乃大清律令,绝不可违!
说完,便拂袖而去。
方亨这个态度,激怒了请愿生员和百姓。
秀才许用激愤之中忍不住振臂高呼,头可断,发绝不可剃!
围观百姓也都跟着一起呼应,一时间,呐喊声响彻云霄。
风暴正式成形。
当天午后,北门少年季世美、季从孝兄弟等人敲锣打鼓,高声呐喊着前往县衙请愿,应和者众,至县衙门前时,已经聚集起万人。
方亨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出来不仅不加以宽解,反而大声喝斥,声言要将造事之人抓捕下狱。
这种硬对硬的碰撞,激起了众情激愤。
说来也巧,这时此时方亨的先生,一个姓苏的提学正好派家人来给方亨贺喜。
见到这种场面,家人为了讨好方享,帮腔道,你们这些奴才,个个都该砍头!
这话就象火星,点燃了火药的引信。
脾气火暴的青年们大喝着,打死这个降清的狗奴才。
众人一拥而上,活活将那家人给打死了。
方享气急败坏地想要抓人,可这个时候,恐怕他啥都干不成。
不仅抓不了,自己还挨了不知道是谁的几下老拳。
无奈之下,方享想着好汉不吃眼前亏,向民众服了软,声言愿意向上反应,建议取消剃发令。
民众信了,就此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