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神笔
“传言百余年前,华朝始皇帝能以少量兵士击败十余倍兵力的前朝大军,全凭的是顺应天意。而这天意之源辨识始皇帝当年于龙渊山下起义时所得一神笔,并以神笔以龙血书写义军誓师起义壮词,后世称之为天诏。此天诏出现,天地突变,日月无光,有道者称之为改朝换代之预兆也。
之后果不其然,华朝始皇帝的军队自起义开始,一路所向披靡,无人能挡,前朝百万军队形若卵石,一碰即散。为何始皇帝的军队能以秋风扫落叶之势颠覆前朝?后世无人知其缘故。而后有人将此功劳归功于那神笔所书之天诏。意始皇帝之军乃孕天地而生,故所向披靡。
当年始皇帝驾崩,传令后人定要守护此笔,不可流入他人之后,唯恐危急华朝江山。”
凤起讲述细致,夏商却听得诧异:“这恐怕是个传说吧?”
凤起点头:“能成为传说的故事都是有人相信的。关于神笔真假,老朽也很难评说。但在五年前,江浙一带洪水频发,江口一带的百姓年年遭受洪水侵害,可谓民不聊生。可最近五年,江浙一带却风调雨顺,不见一次洪灾,这又是为何?”
夏商沉吟,低头不语。
“是当今陛下体恤江浙一带的百姓,不忍他们遭受天灾,遂不顾老祖遗训,每年秘密将神笔送往江浙一带,命大将军孙哲亲自书写奉天诏书,乞求上天垂怜。期初朝廷几位知道此事的大臣皆反对,以为此事过于儿戏,谁曾想结果却真正有效。五年时间,江浙一带不见一次洪灾。”
听罢,夏商不禁骇然,忽然想到先前来宝芝林时,在路上听到有通讯兵大喊江浙发水,情况危急,命令各地官员急派人手组织抗洪。
本就在奇怪,好端端到了腊月,怎会发洪水?
难道是因为丢了这支笔?
夏商不敢相信,实在是此事太过玄乎,但事实摆在眼前,又如何解释?
“大人大人”
见夏商失神,凤起又追问了一句。
“凤先生,您继续。”
“陛下敢为天下百姓而不顾先帝遗训本是一件值得赞颂之事,但年年如此,终是有奸人泄漏了消息。这神笔在百年前是否有用无人得知,但近年来表现却真真实实,故有人就认为先前的那个传说是真的。认为这神笔就是掌握天下运势的关键。”
夏商皱眉:“于是就有人抢夺,不惜对朝廷的人下手?”
“没错。神笔丢失,陛下震怒,不惜聚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搜寻。”
“那你们查到了什么?”
“查到当夜的袭击跟苏州两股势力有很大的关联。白衣教和红花会。这两股势力在都察院的花名册中早有记录,当初若不是我们都察院内部有诸多问题,也对这两股势力并不在意,也不会今日诸多问题。今日再看,这两股势力却已成为大华天下的两大毒瘤,除非我京门十二司合力,欲将其根除也是很难的。”
夏商略感惊讶,不予评说,只是心想怀中之物,暗暗揣测那支笔是否有这老头说的那么神。若他所言非虚,那自己怀中的笔岂非关系到江浙一带数十万百姓的安危?
“凤先生,我今日已然听说江浙一带江河决堤,数十万百姓遭逢灾祸。不知现在得到神笔能否化解灾难?”
“谁又知道呢?神笔的传说太多,但真正见过的却寥寥无几。谁又能断言得到神笔能化解洪灾?不过若能找到神笔总归是有好处的,至少不辱皇命。”
夏商在想,如果怀中之笔有助于天下百姓,那交由都察院掌管也并无不可。只是凤起和常丰二人究竟站在什么立场?他们是效忠皇上还是效忠天下?又或是另有心思?总体而言,这两人不过初次见面,夏商不相信他们。
话到此处,夏商也没有再问,随后凤起也告辞而去。
见凤起渐行渐远,修昂胡桑才有机会转身问虞姬。
“凤起和常丰这两人究竟如何?你可知道一星半点?”
虞姬摇头:“两位大人皆是都察院中响当当的人物,属下不过一名不见经传的寻常绝色,哪里能与十二司的首座大人有过见识?自然对两位大人了解不多。只是今日突然进入宝芝林,常丰大人的百里司众人手段非常迅速,我宝芝林众人未能作出半点反抗便以被他们全部擒获。说来实在是惭愧非常。”
看来要在短时间内了解凤起和常丰两人是不可能了,夏商便将此事记在了心里,在跟虞姬说明自己短时间内不会闭关之后,夏商便回到了英雄庄。
夜里,夏商在房中思索,身边去不见如烟照顾。英雄庄的人说她是决定去店铺里面住一段时间,也不知因为什么。
夏商知道她是想专心将苏州的生意坐起来,便没有多问。
夏商所思考的是今日所知道的关于神笔的种种。
房中无人,桌上我安静地躺着一支小笔,除做工精致之外,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但就是这样一支笔,却引得天下动乱,到底应该如何处置它是个问题。
这支神笔对夏商而言没有半点用处,却又是个烫手的山芋。不仅朝廷,连白衣教和红花会都一直盯着这支笔不放,估计还有别的势力在暗中虎视眈眈。
如果没有这重重阻隔,夏商完全可以将这支笔交出去,最好是能让这支神笔发挥它该有的作用,最好能化解江浙一带的洪灾。
可是,这样重要关键的东西又不是轻易敢交出去的,如果暴露,很可能招来大祸。
凤起和常丰倒是最好的选择,只可惜对这二人知之甚少,至少要看清楚对方的立场。
想了许久,夏商也只有将神笔贴身带着,不敢为他人所知。
一夜之后,夏商早早地启程出发去上上居,不知若初见在那儿感觉如何,习不习惯,还有就是有没有被人欺负?
出门之前,夏商却停住了脚,因为他注意到自己房间的窗户是关着的。
“难道有人来过?”
“传言百余年前,华朝始皇帝能以少量兵士击败十余倍兵力的前朝大军,全凭的是顺应天意。而这天意之源辨识始皇帝当年于龙渊山下起义时所得一神笔,并以神笔以龙血书写义军誓师起义壮词,后世称之为天诏。此天诏出现,天地突变,日月无光,有道者称之为改朝换代之预兆也。
之后果不其然,华朝始皇帝的军队自起义开始,一路所向披靡,无人能挡,前朝百万军队形若卵石,一碰即散。为何始皇帝的军队能以秋风扫落叶之势颠覆前朝?后世无人知其缘故。而后有人将此功劳归功于那神笔所书之天诏。意始皇帝之军乃孕天地而生,故所向披靡。
当年始皇帝驾崩,传令后人定要守护此笔,不可流入他人之后,唯恐危急华朝江山。”
凤起讲述细致,夏商却听得诧异:“这恐怕是个传说吧?”
凤起点头:“能成为传说的故事都是有人相信的。关于神笔真假,老朽也很难评说。但在五年前,江浙一带洪水频发,江口一带的百姓年年遭受洪水侵害,可谓民不聊生。可最近五年,江浙一带却风调雨顺,不见一次洪灾,这又是为何?”
夏商沉吟,低头不语。
“是当今陛下体恤江浙一带的百姓,不忍他们遭受天灾,遂不顾老祖遗训,每年秘密将神笔送往江浙一带,命大将军孙哲亲自书写奉天诏书,乞求上天垂怜。期初朝廷几位知道此事的大臣皆反对,以为此事过于儿戏,谁曾想结果却真正有效。五年时间,江浙一带不见一次洪灾。”
听罢,夏商不禁骇然,忽然想到先前来宝芝林时,在路上听到有通讯兵大喊江浙发水,情况危急,命令各地官员急派人手组织抗洪。
本就在奇怪,好端端到了腊月,怎会发洪水?
难道是因为丢了这支笔?
夏商不敢相信,实在是此事太过玄乎,但事实摆在眼前,又如何解释?
“大人大人”
见夏商失神,凤起又追问了一句。
“凤先生,您继续。”
“陛下敢为天下百姓而不顾先帝遗训本是一件值得赞颂之事,但年年如此,终是有奸人泄漏了消息。这神笔在百年前是否有用无人得知,但近年来表现却真真实实,故有人就认为先前的那个传说是真的。认为这神笔就是掌握天下运势的关键。”
夏商皱眉:“于是就有人抢夺,不惜对朝廷的人下手?”
“没错。神笔丢失,陛下震怒,不惜聚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搜寻。”
“那你们查到了什么?”
“查到当夜的袭击跟苏州两股势力有很大的关联。白衣教和红花会。这两股势力在都察院的花名册中早有记录,当初若不是我们都察院内部有诸多问题,也对这两股势力并不在意,也不会今日诸多问题。今日再看,这两股势力却已成为大华天下的两大毒瘤,除非我京门十二司合力,欲将其根除也是很难的。”
夏商略感惊讶,不予评说,只是心想怀中之物,暗暗揣测那支笔是否有这老头说的那么神。若他所言非虚,那自己怀中的笔岂非关系到江浙一带数十万百姓的安危?
“凤先生,我今日已然听说江浙一带江河决堤,数十万百姓遭逢灾祸。不知现在得到神笔能否化解灾难?”
“谁又知道呢?神笔的传说太多,但真正见过的却寥寥无几。谁又能断言得到神笔能化解洪灾?不过若能找到神笔总归是有好处的,至少不辱皇命。”
夏商在想,如果怀中之笔有助于天下百姓,那交由都察院掌管也并无不可。只是凤起和常丰二人究竟站在什么立场?他们是效忠皇上还是效忠天下?又或是另有心思?总体而言,这两人不过初次见面,夏商不相信他们。
话到此处,夏商也没有再问,随后凤起也告辞而去。
见凤起渐行渐远,修昂胡桑才有机会转身问虞姬。
“凤起和常丰这两人究竟如何?你可知道一星半点?”
虞姬摇头:“两位大人皆是都察院中响当当的人物,属下不过一名不见经传的寻常绝色,哪里能与十二司的首座大人有过见识?自然对两位大人了解不多。只是今日突然进入宝芝林,常丰大人的百里司众人手段非常迅速,我宝芝林众人未能作出半点反抗便以被他们全部擒获。说来实在是惭愧非常。”
看来要在短时间内了解凤起和常丰两人是不可能了,夏商便将此事记在了心里,在跟虞姬说明自己短时间内不会闭关之后,夏商便回到了英雄庄。
夜里,夏商在房中思索,身边去不见如烟照顾。英雄庄的人说她是决定去店铺里面住一段时间,也不知因为什么。
夏商知道她是想专心将苏州的生意坐起来,便没有多问。
夏商所思考的是今日所知道的关于神笔的种种。
房中无人,桌上我安静地躺着一支小笔,除做工精致之外,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但就是这样一支笔,却引得天下动乱,到底应该如何处置它是个问题。
这支神笔对夏商而言没有半点用处,却又是个烫手的山芋。不仅朝廷,连白衣教和红花会都一直盯着这支笔不放,估计还有别的势力在暗中虎视眈眈。
如果没有这重重阻隔,夏商完全可以将这支笔交出去,最好是能让这支神笔发挥它该有的作用,最好能化解江浙一带的洪灾。
可是,这样重要关键的东西又不是轻易敢交出去的,如果暴露,很可能招来大祸。
凤起和常丰倒是最好的选择,只可惜对这二人知之甚少,至少要看清楚对方的立场。
想了许久,夏商也只有将神笔贴身带着,不敢为他人所知。
一夜之后,夏商早早地启程出发去上上居,不知若初见在那儿感觉如何,习不习惯,还有就是有没有被人欺负?
出门之前,夏商却停住了脚,因为他注意到自己房间的窗户是关着的。
“难道有人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