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蜀中的公孙家族覆灭,刘秀已经完成了天下一统的霸业,此番征战前后历经长达十余年的征战,终于将已然被分割的四分五裂的大汉天下重回刘氏的手中。
这日,距收复蜀中已有半年之久,刘秀与邓禹、冯异及耿弇等人正自御花园中信步。阵阵鸟鸣之声不由得让刘秀的心绪放松了许多。
“今日看来,想必定是好事将近!”邓禹忽然道。
刘秀转身看向邓禹,“此番从何说起?”
邓禹躬身道,“这鸟鸣之声都能让陛下驻足倾听,想来定然是陛下心中已然没有那些烦心之事,思绪自然也就平和的多了。”
听此言,刘秀不由得笑道,“仲华啊,你什么时候竟然也学会这些阿谀奉承的话来了?看来这么多年,你身边一定不缺少那种谄媚的下属吧?”话毕,众人大笑起来。
邓禹亦是笑着道,“陛下言重了,如今我大汉天下蒸蒸日上,自然会有许多人想要借此机会飞黄腾达,故而这阿谀奉承之事,着实是在所难免,还望陛下明察!”
“罢了罢了,朕也没有说要治你罪的意思,你紧张什么?”言罢,转弯来到一处凉亭之内,刘秀端坐当中,邓、冯、耿三人皆坐于旁边。
“既然已然说到此事,那朕就不得不说说这吏治的问题。不知道三位爱卿有何见解啊?”坐下来品了一口新沏的茶,刘秀又问道。
耿弇道,“如今天下太平,可这贪官污吏现象仍然是存在的,必须要将这股不正之风严厉压制下去才行。”
冯异则道,“平素微臣与众位大人接触良多,他们虽都有下属州、郡、县等附属地,可他们的管理方式却是十分简单,而且对下了解的也是知之甚少,只是仅凭着地方管理上报的簿册或是所收税银的多少来进行判断,仅此而已,当中细节鲜为人知。”
听其言,刘秀点点头,“不错,这种事情,起初朕并不相信,然一次出访后,让朕彻底的知道了他们对治下州、郡、县的管制方式是如此的松懈。”话到此处,不由得看向邓禹,“仲华以为如何?”
邓禹又道,“起奏陛下,这些年来,微臣大多以对外征战事宜为主,这内治管理方面倒是不如两位大人知之甚详,可当中的许多陋习还是显而易见的。”
听这三人说完,刘秀不由得长叹一声,缓缓站起,回身看向亭外,自语道,“自王莽大乱到如今朕统一天下,已然有二十余载,当中战死、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至今日,存活者十之二三。此等数目着实让朕忧心忡忡啊。”
“如今天下虽一统,然百废待兴,很多的事情还在等待着我们!”邓禹亦是叹道。
耿弇道,“如今靠我等之力想要整治好多方面,恐怕是难上加难,毕竟我们的精力都甚为有限,如此这样看来,我们倒不如可以选拔些许的人才,让他们也能够投入到这些事务当中,一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燃眉之急,再则也可以让更多有学识,有志向的人施展抱负。”
听此言,刘秀甚为满意,又问,“那爱卿可有上佳人选推荐?”
耿弇思索片刻,摇了摇头,“如今陛下虽册封了许多王公列侯,可是他们的诸多子弟当中是否有此类人选微臣着实不清楚,此番事宜还是要询问邓大人。”说着,耿弇看向邓禹。
其实他所言倒是不错,邓禹除了平日里处理大量的军中事务外,便是跟那些前来入朝为官的王公列侯的子弟们打交道,所以他对这些人还是十分了解的。
思索片刻,邓禹道,“起奏陛下,这些人当中,大多都是十分年轻,且经历较少,许多事务尚不完全掌握,故很难担此重任。”
“那依你之见,该派哪些人前去?”刘秀皱眉问道。
邓禹思索片刻后才道,“倒可以在原本的河北旧部众将当中挑选一批人才来。”
闻其言,冯异亦是点头道,“不错,河北旧部当中,许多大人们的子弟都已经入仕途许久,而且又精通各自事务,乃是最好的人选。”
听他们这么一说,刘秀倒是觉得这类人的确是不错的选择,遂干满再次追问,“根据你们的了解,给朕推举几个人来。”
三个人思索了半天,都不曾说出来。终于邓禹忽然想起一个人来,那就是黄门侍郎郭况。
说到这个郭况,就不得不说说他的姐姐刘秀的现任皇后郭圣通。起初郭圣通虽说还算得上是比较受刘秀的宠爱,不过在刘秀的眼中,真正的皇后只有阴丽华一人,只是碍于有真定王刘扬在,他不得不立郭圣通为后。谁料建武二年,真定王刘扬私下与绵曼贼交通,蓄意谋反,最终被刘秀派去的大将耿纯诛杀,而身为刘扬的外甥女,她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殃及,尽管此时她已经被立为皇后,可是也因为此事后,刘秀对其逐渐冷淡下来,当然那郭况自然也在其中。
当然,至于郭况本人,还是深受刘秀喜欢的,他平日里为人小心谨慎,处处谨小慎微,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能够一直在刘秀的跟前活跃。
“这郭况为人谨慎的很,不过其倒是很有才华,让其担当此大任倒也并非不可,只是……”话到此处,刘秀不由得犹豫起来。
在场的三人当中都知道刘秀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真定王刘扬的关系,郭况是他的外甥,既然舅舅身死,他这个做外甥的难免不会以亲情的角度去出发。
冯异见状道,“陛下平素对人才最是爱惜,任用那些有识之士也是从来不曾怀疑,陛下今日为何突然变得犹豫起来了?”
听他这句话,刘秀不由得顿时仰头大笑,“不错不错,朕向来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此,那就先让他前来见朕吧!”
常侍当即传旨,不多时,郭况已然进得宫来。
“臣黄门侍郎郭况叩见陛下。”来到跟前,郭况赶忙叩拜。
(本章完)
这日,距收复蜀中已有半年之久,刘秀与邓禹、冯异及耿弇等人正自御花园中信步。阵阵鸟鸣之声不由得让刘秀的心绪放松了许多。
“今日看来,想必定是好事将近!”邓禹忽然道。
刘秀转身看向邓禹,“此番从何说起?”
邓禹躬身道,“这鸟鸣之声都能让陛下驻足倾听,想来定然是陛下心中已然没有那些烦心之事,思绪自然也就平和的多了。”
听此言,刘秀不由得笑道,“仲华啊,你什么时候竟然也学会这些阿谀奉承的话来了?看来这么多年,你身边一定不缺少那种谄媚的下属吧?”话毕,众人大笑起来。
邓禹亦是笑着道,“陛下言重了,如今我大汉天下蒸蒸日上,自然会有许多人想要借此机会飞黄腾达,故而这阿谀奉承之事,着实是在所难免,还望陛下明察!”
“罢了罢了,朕也没有说要治你罪的意思,你紧张什么?”言罢,转弯来到一处凉亭之内,刘秀端坐当中,邓、冯、耿三人皆坐于旁边。
“既然已然说到此事,那朕就不得不说说这吏治的问题。不知道三位爱卿有何见解啊?”坐下来品了一口新沏的茶,刘秀又问道。
耿弇道,“如今天下太平,可这贪官污吏现象仍然是存在的,必须要将这股不正之风严厉压制下去才行。”
冯异则道,“平素微臣与众位大人接触良多,他们虽都有下属州、郡、县等附属地,可他们的管理方式却是十分简单,而且对下了解的也是知之甚少,只是仅凭着地方管理上报的簿册或是所收税银的多少来进行判断,仅此而已,当中细节鲜为人知。”
听其言,刘秀点点头,“不错,这种事情,起初朕并不相信,然一次出访后,让朕彻底的知道了他们对治下州、郡、县的管制方式是如此的松懈。”话到此处,不由得看向邓禹,“仲华以为如何?”
邓禹又道,“起奏陛下,这些年来,微臣大多以对外征战事宜为主,这内治管理方面倒是不如两位大人知之甚详,可当中的许多陋习还是显而易见的。”
听这三人说完,刘秀不由得长叹一声,缓缓站起,回身看向亭外,自语道,“自王莽大乱到如今朕统一天下,已然有二十余载,当中战死、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至今日,存活者十之二三。此等数目着实让朕忧心忡忡啊。”
“如今天下虽一统,然百废待兴,很多的事情还在等待着我们!”邓禹亦是叹道。
耿弇道,“如今靠我等之力想要整治好多方面,恐怕是难上加难,毕竟我们的精力都甚为有限,如此这样看来,我们倒不如可以选拔些许的人才,让他们也能够投入到这些事务当中,一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燃眉之急,再则也可以让更多有学识,有志向的人施展抱负。”
听此言,刘秀甚为满意,又问,“那爱卿可有上佳人选推荐?”
耿弇思索片刻,摇了摇头,“如今陛下虽册封了许多王公列侯,可是他们的诸多子弟当中是否有此类人选微臣着实不清楚,此番事宜还是要询问邓大人。”说着,耿弇看向邓禹。
其实他所言倒是不错,邓禹除了平日里处理大量的军中事务外,便是跟那些前来入朝为官的王公列侯的子弟们打交道,所以他对这些人还是十分了解的。
思索片刻,邓禹道,“起奏陛下,这些人当中,大多都是十分年轻,且经历较少,许多事务尚不完全掌握,故很难担此重任。”
“那依你之见,该派哪些人前去?”刘秀皱眉问道。
邓禹思索片刻后才道,“倒可以在原本的河北旧部众将当中挑选一批人才来。”
闻其言,冯异亦是点头道,“不错,河北旧部当中,许多大人们的子弟都已经入仕途许久,而且又精通各自事务,乃是最好的人选。”
听他们这么一说,刘秀倒是觉得这类人的确是不错的选择,遂干满再次追问,“根据你们的了解,给朕推举几个人来。”
三个人思索了半天,都不曾说出来。终于邓禹忽然想起一个人来,那就是黄门侍郎郭况。
说到这个郭况,就不得不说说他的姐姐刘秀的现任皇后郭圣通。起初郭圣通虽说还算得上是比较受刘秀的宠爱,不过在刘秀的眼中,真正的皇后只有阴丽华一人,只是碍于有真定王刘扬在,他不得不立郭圣通为后。谁料建武二年,真定王刘扬私下与绵曼贼交通,蓄意谋反,最终被刘秀派去的大将耿纯诛杀,而身为刘扬的外甥女,她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殃及,尽管此时她已经被立为皇后,可是也因为此事后,刘秀对其逐渐冷淡下来,当然那郭况自然也在其中。
当然,至于郭况本人,还是深受刘秀喜欢的,他平日里为人小心谨慎,处处谨小慎微,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能够一直在刘秀的跟前活跃。
“这郭况为人谨慎的很,不过其倒是很有才华,让其担当此大任倒也并非不可,只是……”话到此处,刘秀不由得犹豫起来。
在场的三人当中都知道刘秀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真定王刘扬的关系,郭况是他的外甥,既然舅舅身死,他这个做外甥的难免不会以亲情的角度去出发。
冯异见状道,“陛下平素对人才最是爱惜,任用那些有识之士也是从来不曾怀疑,陛下今日为何突然变得犹豫起来了?”
听他这句话,刘秀不由得顿时仰头大笑,“不错不错,朕向来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此,那就先让他前来见朕吧!”
常侍当即传旨,不多时,郭况已然进得宫来。
“臣黄门侍郎郭况叩见陛下。”来到跟前,郭况赶忙叩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