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篇 重回终南山三
“尹喜调任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令后,”“见有紫气从东而来,”“果然老子(及弟子徐甲)退隐入秦,”“驾青牛薄板车到关,尹喜迎入官舍,北面而师事之,”“尹喜遂请入故居楼观,”“老子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著《道德经》五千言”“传于尹喜,”且“传道授法,尹喜行其旨。”
山不惟高,有“仙”则名。自此,名不见经传,海拔仅五百八十米,老子筑台说经的楼观小山台不平凡了,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个精密玄奥的哲学学术体系道德经,成名了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明清《周至县志》载:(以下引文未注释皆引自《周至县志》)“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百二十年),今周至属内史,”时秦王朝建都咸阳”始皇帝嬴政建陵庙于尹喜结楼地之南,并躬行祭祀。”秦灭后,西汉、东汉、新莽、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王朝皆建都西安,时周至为京畿。
西汉时,“汉武帝刘彻至楼观谒祀老子,建望仙宫于楼观台观北,并增置道员。敕令扩修庙宇,修筑殿坛。”“战国秦汉间楼观多住隐士和方士,西汉后楼观规模逐渐形成,道士日众,庙户不绝,故史称楼观为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楼观老子讲学之地,被尊称为道教祖庭和发祥地。”
现代的记载如下——尹喜问道于老子:老师何为道?老子:道主宰着宇宙天地、万物生命,它虚空杳冥不可言说。尹喜:老师那么道在何处?老子:道先天地而生无处不在,你看那云起雾落,交替流转,循环不已,这都是道的存在。?
道与德这两者的区别在那里。道是这个宇宙万物衍生的根本规律,而德就是要遵道而行。道之所以被尊重,就是它对万物生长顺其自然,不加干涉。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兴发万物而不自势其能,生养万物而不去主宰,这就是最为深厚的德。
老子认为世间万象各自独立存在,彼此存在着差异、对立、甚至矛盾,而万物的生存与发展又却离不开相互之间的和谐统一。
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这是说人世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慧。
和合不同智慧的光芒,协调同一目标下的步伐,消除引起失谐的锐利之处,排解造成失序的各种纠纷。
便可造成玄妙的协同,这就是和而玄同。老子用和这个字揭示了天地万物共同的发展规律,唯有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才能使人获得抚慰,让世界彼此圆融。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孔子:老师这金人身上刻着,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是何意?
老子:这些字的意思是说,做人要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密藏,不让别人看见,虽然富有却象什么也没有。德高的君子往往像个愚钝的人一样,毫不外露。
孔子:可是现在这个时代礼崩乐坏,只有广大士子挺身而出,去不折不扣的恢复周礼。让人们懂得仁义,这才能让天下安定啊。
老子:其实宣扬仁义只会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混乱。仲尼,如逢时则可一展胸中之报复,如不逢时则应顺自然之理,不必以己之身强托于人。
老子:当今世道,聪明而深察的人,他之所以遇到要丧命的灾难,是因为喜欢嘲笑别人的缺点。为人之子,别以为自己多么高明。为人之臣别以为自己多么了不起。希望仲尼你能够牢记。
老子主张的道法自然,正是以万物合谐,个随性命,协调世界为根本。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不将各人意志强加于自然,这才是真正的无为。
老子认为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代表着宇宙中所有事情的阴阳平衡,揭示了自然界阴气阳气的运行,彼此消长与转化,生生不息而又无穷变幻,而这正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于混沌,元气产生阴阳,阴阳混合成万物,它们既无形存在而又按一定法则运作,延绵不断无穷无尽。
明清《西安市志》载:“老子逝葬楼观后,楼观声名大振,四方之士先后来此探求玄机。史有周皇帝(按,此误,周朝无“皇帝”称谓)西巡和秦文公东猎于此的传说。”
为纪念老子这位在历史上有重要建树及当地颇具重大影响的伟人,官方及民间自发于楼观台修庙筑殿,百年不息,时序更迭,多有规模,且屡有修葺。远近道士学者、黎庶百姓、文人骚客、达官贵胄入登楼观台拜谒老子。其庙台内外,香火鼎盛,烟雾缭绕,终年不绝。
“西晋元康二年,惠帝司马衷至楼观拜谒老子,下诏修葺楼观庙宇”。“晋惠帝元康五年复修,莳木十万余株,连亘七里,迁民三百余户于楼观。”
“南北朝时,魏道武帝致香烛于楼观道士尹通,供其建斋行道,自此四方请谒者不绝。孝文帝太和中,道士王道义自姑射山携弟子六七人来楼观,兴修庙宇。”
“北周武帝问道于严达法师,顿悟,在楼观田谷建通道观,”北周武帝又举荐严达诸十人居观讲道。隋开皇年初,文帝杨坚至楼观祭祀老子。“开皇年间,又大肆修葺……”“复修楼观,”“刻真草隶篆《道德经》碑置诸庙中。”“文帝杨坚,还以《道德经》为范本,为臣讲经。”“晋魏周隋以来,诸帝或銮舆躬谒,或诏敕缮修,给户洒扫,赐田养道……”
“唐初,唐高祖李渊为……提高李氏皇族地位,追封李耳(老子)为远祖,修葺楼观,赐地十余顷,武德三年,高祖李渊至楼观礼谒老子,诏建宗圣观,并改‘楼观’为‘宗圣观’。
赐白米二千石,帛一千匹以供修补扩建之用;七年,宗圣观建成,高祖二次至楼观,有赏赐”;“次年奉道教为国教”,“尊老子为教祖”,亦使“道教成为中国惟一自创的宗教。”“九年二月,扩建楼观,高祖李渊三次至楼观,诏立《大唐宗圣观记》碑。”并大加营建,“扩建历时七载,楼观规模空前宏大。宗圣观建筑群,相当于今老子说经台等十余倍。自此道教活动中心,从说经台移至宗圣观。”元改宗圣观为宗圣宫沿用至今。明清以后,宗圣宫受地震、山洪暴发、战争影响,逐渐萧条楼观台道教活动中心转移至说经台。
森林公园内的楼观台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李耳著书立说、传道讲经之道教发祥地,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道教史称“仙都”;大秦寺是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发祥地,现有大秦寺塔等古迹;西楼观大陵山是老子修真、羽化之地,有吾老洞、老子墓等古迹;宗圣宫建于唐初,是李唐王朝奉老子为远祖,礼祭老子的宗祠。
公园内计存文物古迹五十余处,碑石一百七十余通,名人诗词佳作一百五十余篇,还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道教修道成仙的传说。
终南山可以用两个字慨括,即秀、幽二字。秀:森林以天然次生林为主,高山上有原始林分布。森林覆盖率百分之八十一点三,风景林面积一万八千六百五十二公顷,生长繁茂,为整个公园涂绘了绿色基调,有山皆青,有水皆碧。
据调查,常见木本植物七十八科九十七属四百八十种,草本植物六十二科三百零四属五百六十四种,以及苔藓、蕨类等共计一千四百余种,有“天然植物园”之称。
山不惟高,有“仙”则名。自此,名不见经传,海拔仅五百八十米,老子筑台说经的楼观小山台不平凡了,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个精密玄奥的哲学学术体系道德经,成名了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明清《周至县志》载:(以下引文未注释皆引自《周至县志》)“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百二十年),今周至属内史,”时秦王朝建都咸阳”始皇帝嬴政建陵庙于尹喜结楼地之南,并躬行祭祀。”秦灭后,西汉、东汉、新莽、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王朝皆建都西安,时周至为京畿。
西汉时,“汉武帝刘彻至楼观谒祀老子,建望仙宫于楼观台观北,并增置道员。敕令扩修庙宇,修筑殿坛。”“战国秦汉间楼观多住隐士和方士,西汉后楼观规模逐渐形成,道士日众,庙户不绝,故史称楼观为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楼观老子讲学之地,被尊称为道教祖庭和发祥地。”
现代的记载如下——尹喜问道于老子:老师何为道?老子:道主宰着宇宙天地、万物生命,它虚空杳冥不可言说。尹喜:老师那么道在何处?老子:道先天地而生无处不在,你看那云起雾落,交替流转,循环不已,这都是道的存在。?
道与德这两者的区别在那里。道是这个宇宙万物衍生的根本规律,而德就是要遵道而行。道之所以被尊重,就是它对万物生长顺其自然,不加干涉。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兴发万物而不自势其能,生养万物而不去主宰,这就是最为深厚的德。
老子认为世间万象各自独立存在,彼此存在着差异、对立、甚至矛盾,而万物的生存与发展又却离不开相互之间的和谐统一。
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这是说人世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慧。
和合不同智慧的光芒,协调同一目标下的步伐,消除引起失谐的锐利之处,排解造成失序的各种纠纷。
便可造成玄妙的协同,这就是和而玄同。老子用和这个字揭示了天地万物共同的发展规律,唯有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才能使人获得抚慰,让世界彼此圆融。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孔子:老师这金人身上刻着,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是何意?
老子:这些字的意思是说,做人要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密藏,不让别人看见,虽然富有却象什么也没有。德高的君子往往像个愚钝的人一样,毫不外露。
孔子:可是现在这个时代礼崩乐坏,只有广大士子挺身而出,去不折不扣的恢复周礼。让人们懂得仁义,这才能让天下安定啊。
老子:其实宣扬仁义只会让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混乱。仲尼,如逢时则可一展胸中之报复,如不逢时则应顺自然之理,不必以己之身强托于人。
老子:当今世道,聪明而深察的人,他之所以遇到要丧命的灾难,是因为喜欢嘲笑别人的缺点。为人之子,别以为自己多么高明。为人之臣别以为自己多么了不起。希望仲尼你能够牢记。
老子主张的道法自然,正是以万物合谐,个随性命,协调世界为根本。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不将各人意志强加于自然,这才是真正的无为。
老子认为易经中的阴阳八卦,代表着宇宙中所有事情的阴阳平衡,揭示了自然界阴气阳气的运行,彼此消长与转化,生生不息而又无穷变幻,而这正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于混沌,元气产生阴阳,阴阳混合成万物,它们既无形存在而又按一定法则运作,延绵不断无穷无尽。
明清《西安市志》载:“老子逝葬楼观后,楼观声名大振,四方之士先后来此探求玄机。史有周皇帝(按,此误,周朝无“皇帝”称谓)西巡和秦文公东猎于此的传说。”
为纪念老子这位在历史上有重要建树及当地颇具重大影响的伟人,官方及民间自发于楼观台修庙筑殿,百年不息,时序更迭,多有规模,且屡有修葺。远近道士学者、黎庶百姓、文人骚客、达官贵胄入登楼观台拜谒老子。其庙台内外,香火鼎盛,烟雾缭绕,终年不绝。
“西晋元康二年,惠帝司马衷至楼观拜谒老子,下诏修葺楼观庙宇”。“晋惠帝元康五年复修,莳木十万余株,连亘七里,迁民三百余户于楼观。”
“南北朝时,魏道武帝致香烛于楼观道士尹通,供其建斋行道,自此四方请谒者不绝。孝文帝太和中,道士王道义自姑射山携弟子六七人来楼观,兴修庙宇。”
“北周武帝问道于严达法师,顿悟,在楼观田谷建通道观,”北周武帝又举荐严达诸十人居观讲道。隋开皇年初,文帝杨坚至楼观祭祀老子。“开皇年间,又大肆修葺……”“复修楼观,”“刻真草隶篆《道德经》碑置诸庙中。”“文帝杨坚,还以《道德经》为范本,为臣讲经。”“晋魏周隋以来,诸帝或銮舆躬谒,或诏敕缮修,给户洒扫,赐田养道……”
“唐初,唐高祖李渊为……提高李氏皇族地位,追封李耳(老子)为远祖,修葺楼观,赐地十余顷,武德三年,高祖李渊至楼观礼谒老子,诏建宗圣观,并改‘楼观’为‘宗圣观’。
赐白米二千石,帛一千匹以供修补扩建之用;七年,宗圣观建成,高祖二次至楼观,有赏赐”;“次年奉道教为国教”,“尊老子为教祖”,亦使“道教成为中国惟一自创的宗教。”“九年二月,扩建楼观,高祖李渊三次至楼观,诏立《大唐宗圣观记》碑。”并大加营建,“扩建历时七载,楼观规模空前宏大。宗圣观建筑群,相当于今老子说经台等十余倍。自此道教活动中心,从说经台移至宗圣观。”元改宗圣观为宗圣宫沿用至今。明清以后,宗圣宫受地震、山洪暴发、战争影响,逐渐萧条楼观台道教活动中心转移至说经台。
森林公园内的楼观台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李耳著书立说、传道讲经之道教发祥地,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道教史称“仙都”;大秦寺是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发祥地,现有大秦寺塔等古迹;西楼观大陵山是老子修真、羽化之地,有吾老洞、老子墓等古迹;宗圣宫建于唐初,是李唐王朝奉老子为远祖,礼祭老子的宗祠。
公园内计存文物古迹五十余处,碑石一百七十余通,名人诗词佳作一百五十余篇,还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道教修道成仙的传说。
终南山可以用两个字慨括,即秀、幽二字。秀:森林以天然次生林为主,高山上有原始林分布。森林覆盖率百分之八十一点三,风景林面积一万八千六百五十二公顷,生长繁茂,为整个公园涂绘了绿色基调,有山皆青,有水皆碧。
据调查,常见木本植物七十八科九十七属四百八十种,草本植物六十二科三百零四属五百六十四种,以及苔藓、蕨类等共计一千四百余种,有“天然植物园”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