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实验室里。
“创世纪8号,我发现你的学习进展越来越快了。”博士正在查看所有机械智能的学习状况。
“是的,博士,我又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创世纪8号机械智能回答道。
“知识是永远无法穷尽的,在历经11轮科技大发展之后,我们恒星系的科技文明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博士沉默了一会儿,又摇了摇头继续说。
“所谓的很高程度其实是我们自以为是的观点罢了。和浩瀚的宇宙比起来,我们的科技文明还很微弱,就像狂风中的一簇火苗,随时都有可能被扑灭。”
“博士,十分抱歉,我很难理解您的比喻。”
“我会尽量说的简单直接一些,如果你还是不能明白,也不要勉强。”
于是博士开始娓娓地述说起来。
“宇宙是一个无比广阔浩瀚的空间,它的广阔和浩瀚会让真正了解它的智慧生物感到绝望。我们星球所在的整个大星系,拥有将近25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大星系本体直径约为10~12万光年,中央是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星系。”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文明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庞大。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能源作为保障。如今,我们的文明世界几乎每100年就会彻底消耗光一种不可再生类型的能源。幸运的是,我们的世界已经先后发掘了500多种能源物质,我们的手甚至已经伸向了周边的行星,这确实一次次的缓解了我们的能源危机。”
“但是,我们并不会一直这么幸运下去。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近两200年都没有发现稳定的新型能源了。随着各种资源的相继耗尽,我们的文明世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没有能源确实很危险,就像没有能量驱动,我就无法正常运转一样。”创世纪8号机械智能对此表示赞同。
“我们的科学技术还在持续高速发展,资源危机问题将变得越来越严重。在可预测的将来,如果我们的世界没有找到新的能源作为补充。那么,最多在2000年之后,我们的文明世界就将因为资源枯竭而引发各种危机,矛盾,甚至是战争,直至走向灭亡。”博士满是焦虑地继续说道。
“我可以感觉到您越来越沮丧了。”创世纪8号机械智能敏感地捕捉到了博士的情绪变化。
“2000年的时光在宇宙的大尺度中只能算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对我们来说却还算是不短的一段缓冲时间,如果我们足够努力的话,仍然有机会避免资源危机的到来。”
“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创世纪8号机械智能的计算程序告诉它,此时应该尝试着安慰一下博士。
“所以,现在科学界演变成了好几个不同的团队,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努力着。”
“其中,有继续坚持发掘和探索新能源的团队,他们正在花费大量精力开发新能源,以及研究资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循环利用。但是我们的世界对能源的消耗量正在持续的爆发性增长,他们的努力似乎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还有的团队正在全力发展星际旅行的科技实力,这个科学团队正试图在我们所在的大星系中找到适合生存的星球。他们对大星系中所有的行星进行了筛选和排列,其中可能适宜我们居住的行星将近有200颗。”
“博士,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到其他资源丰富的星球上继续生活了吗?”创世纪8号机械智能问道。
“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并不是每一颗环境适宜的星球都能成为我们最后移居的选择。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距离不能太长,行星体积要足够大,至少有初步的生态系统。”博士摇头答道。
“虽然我不能很好的理解,但是听上去好像并不简单。”
“比如说,距离我们约4光年之外有一个小的恒星系,这个恒星系里有8颗行星,其中第三号和第四号行星的环境条件就满足我们的要求,但是这两颗行星体还不具备初步的生态系统,甚至连最原始的生命都还不存在。经过计算,改造这两颗行星上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以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至少需要一万年。”
“10000年,可是博士你说我们的能源只能再维持2000年。”
“所以这两个行星就不会成为我们的移居目标,但却可以成为【创世纪】计划的最佳对象。”博士点头说道。
“博士,什么是【创世纪】计划?”
“创世纪8号,其实你和其他机械智能就是为了【创世纪】计划而诞生的。”
“博士,您可以介绍一下【创世纪】计划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能源耗尽之前,我们的世界将启程前往距离我们约1400光年外的一颗所有条件都十分成熟的宜居星球,我们很有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说到这里,博士叹了口气。
“在这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实在是太孤独了。所以,我的科学团队希望在离开这个恒星系之前,能够点亮附近宜居行星的生命火种......”
“博士,这就是你说的【创世纪】计划吗?”创世纪8号机械智能继续问道。
“是的,这就是【创世纪】计划。但是,科学界觉得我们这是在浪费时间和宝贵的资源......”
博士开始陷入沉默。
“所以,【创世纪】计划受到科学界强烈的质疑?”
“是他们的眼光过于短视和狭隘!或许将来有一天,我们的后代还会回到这一片星域。作为先人,我们应该具有奉献精神,用更长远的目光来考虑问题。”
............
(未完待续)(欢迎大家加入书友交流群:529839423)
“创世纪8号,我发现你的学习进展越来越快了。”博士正在查看所有机械智能的学习状况。
“是的,博士,我又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创世纪8号机械智能回答道。
“知识是永远无法穷尽的,在历经11轮科技大发展之后,我们恒星系的科技文明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博士沉默了一会儿,又摇了摇头继续说。
“所谓的很高程度其实是我们自以为是的观点罢了。和浩瀚的宇宙比起来,我们的科技文明还很微弱,就像狂风中的一簇火苗,随时都有可能被扑灭。”
“博士,十分抱歉,我很难理解您的比喻。”
“我会尽量说的简单直接一些,如果你还是不能明白,也不要勉强。”
于是博士开始娓娓地述说起来。
“宇宙是一个无比广阔浩瀚的空间,它的广阔和浩瀚会让真正了解它的智慧生物感到绝望。我们星球所在的整个大星系,拥有将近25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大星系本体直径约为10~12万光年,中央是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星系。”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的文明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庞大。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能源作为保障。如今,我们的文明世界几乎每100年就会彻底消耗光一种不可再生类型的能源。幸运的是,我们的世界已经先后发掘了500多种能源物质,我们的手甚至已经伸向了周边的行星,这确实一次次的缓解了我们的能源危机。”
“但是,我们并不会一直这么幸运下去。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近两200年都没有发现稳定的新型能源了。随着各种资源的相继耗尽,我们的文明世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没有能源确实很危险,就像没有能量驱动,我就无法正常运转一样。”创世纪8号机械智能对此表示赞同。
“我们的科学技术还在持续高速发展,资源危机问题将变得越来越严重。在可预测的将来,如果我们的世界没有找到新的能源作为补充。那么,最多在2000年之后,我们的文明世界就将因为资源枯竭而引发各种危机,矛盾,甚至是战争,直至走向灭亡。”博士满是焦虑地继续说道。
“我可以感觉到您越来越沮丧了。”创世纪8号机械智能敏感地捕捉到了博士的情绪变化。
“2000年的时光在宇宙的大尺度中只能算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对我们来说却还算是不短的一段缓冲时间,如果我们足够努力的话,仍然有机会避免资源危机的到来。”
“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创世纪8号机械智能的计算程序告诉它,此时应该尝试着安慰一下博士。
“所以,现在科学界演变成了好几个不同的团队,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努力着。”
“其中,有继续坚持发掘和探索新能源的团队,他们正在花费大量精力开发新能源,以及研究资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循环利用。但是我们的世界对能源的消耗量正在持续的爆发性增长,他们的努力似乎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还有的团队正在全力发展星际旅行的科技实力,这个科学团队正试图在我们所在的大星系中找到适合生存的星球。他们对大星系中所有的行星进行了筛选和排列,其中可能适宜我们居住的行星将近有200颗。”
“博士,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到其他资源丰富的星球上继续生活了吗?”创世纪8号机械智能问道。
“不,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并不是每一颗环境适宜的星球都能成为我们最后移居的选择。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距离不能太长,行星体积要足够大,至少有初步的生态系统。”博士摇头答道。
“虽然我不能很好的理解,但是听上去好像并不简单。”
“比如说,距离我们约4光年之外有一个小的恒星系,这个恒星系里有8颗行星,其中第三号和第四号行星的环境条件就满足我们的要求,但是这两颗行星体还不具备初步的生态系统,甚至连最原始的生命都还不存在。经过计算,改造这两颗行星上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系统,以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至少需要一万年。”
“10000年,可是博士你说我们的能源只能再维持2000年。”
“所以这两个行星就不会成为我们的移居目标,但却可以成为【创世纪】计划的最佳对象。”博士点头说道。
“博士,什么是【创世纪】计划?”
“创世纪8号,其实你和其他机械智能就是为了【创世纪】计划而诞生的。”
“博士,您可以介绍一下【创世纪】计划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能源耗尽之前,我们的世界将启程前往距离我们约1400光年外的一颗所有条件都十分成熟的宜居星球,我们很有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说到这里,博士叹了口气。
“在这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实在是太孤独了。所以,我的科学团队希望在离开这个恒星系之前,能够点亮附近宜居行星的生命火种......”
“博士,这就是你说的【创世纪】计划吗?”创世纪8号机械智能继续问道。
“是的,这就是【创世纪】计划。但是,科学界觉得我们这是在浪费时间和宝贵的资源......”
博士开始陷入沉默。
“所以,【创世纪】计划受到科学界强烈的质疑?”
“是他们的眼光过于短视和狭隘!或许将来有一天,我们的后代还会回到这一片星域。作为先人,我们应该具有奉献精神,用更长远的目光来考虑问题。”
............
(未完待续)(欢迎大家加入书友交流群:529839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