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星(sirius)属大犬座中的一颗负一等星,距太阳系约8.6光年。根据巴耶恒星命名法的名称为大犬座阿尔法星。
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它属于二十八星宿中井宿的天狼星官。苏东坡曾有词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指的便是大犬座阿尔法星,即天狼星。
天狼星在最早的天文记录中被古埃及人称为“索普代特”。在古埃及中王国期间,埃及人的历法开始于天狼星的“偕日升”。那天早晨,天狼星由于离太阳足够远,能比太阳更早升起,避开强光,在70天的消失之后重现天空。这一天在历法中的重要性是因为它也是尼罗河周期泛滥和夏至之前不久。天狼星消失在空中的70天,在埃及神话中象征着索普代特和伊西斯(古埃及宗教信仰中的一位女神)渡过埃及地府的日子。
天狼星也是一个双恒星系统。如果我们在冬季夜空里仰望星空,天幕中最亮的恒星,就是天狼星双星中的一颗(天狼星、南河三和参宿四,对于居住在北半球的人来看,共同组成了冬季夜空中大三角的三个顶点)。
天狼星a,是全天第一亮星(视星等最高),属于主星序的蓝矮星。天狼星a的质量约是太阳的2.1倍,比太阳亮23倍的恒星,体积略大于太阳,半径是太阳的1.8倍,表面温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2倍,高达10000c。
天狼星b,是第一颗最早被发现的白矮星,也是已知最大质量的白矮星之一。如今它的质量几乎与太阳的质量相当,然而这么多物质却被压缩成约为地球的大小(平均密度为30kg/立方厘米)。经测算,大约再过两亿年,天狼星b就会逐渐彻底冷却下来。
......
暗能文明构建的【空间隧道】就位于天狼星与太阳系之间的半程位置。星际移民阵营的庞大太空城集团预计还要再历经约9年的漫长旅程才会抵达指定坐标。
在这漫长的星际流浪旅途中,原晧宸和其他的科学家一样,将大多数的时间都花费在了科学研究上,强烈的求知**会令人忘却乏味,忘却孤独。所以,这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只是,偶尔遥望璀璨的星空,以及亘古不变,辽阔无边,漆黑幽远的宇宙空间,原晧宸也会莫名地拂乱了心绪。
“是不是每一个宇宙文明都必定会经历一场流浪,只是流浪发生的时间或早或晚,导致流浪的原因各有不同。”
有人认为,流浪文明,是一个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过渡的形式,或者说是一条发展的必经之路。就好比造物主文明,也曾经经历过一次次的流浪迁徙,最终离开了银河系,到达了无限遥远的地方。
“每一个宇宙文明的最终下场是什么?无休止的扩张,还是终有覆灭的一天!所谓,开始的终将结束,也许每一个文明的发展历程都不过是终结前挣扎的过程......”
原晧宸很清楚,对宇宙的认识根本没有穷尽的一天,渺小的地球文明直至今日还在太阳系周边5~6光年内打转,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有能力揭开宇宙的终极奥秘。
“总指挥官,中央检测系统发来报告,太空城集团右前方约500天文单位的区域发现一颗流浪行星!”
一阵清脆的声音中断了原晧宸对宇宙哲学的思考,随后,工作助理便向他做了汇报。
“流浪行星,有什么问题吗,难道谁又在上面发现了未知宇宙文明留下的遗迹!?”
在这个区域发现一颗流浪行星,原晧宸虽然有点讶异,但这仍然算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过往20多年的路途中,这样的情况并非没有发生过。从前遇到这样的家伙,都会被各深空资源开发舰队视作珍宝。
“那倒是没有,这是一颗被撕裂的大家伙!看上去像被谁咬掉一大口的水果。”助理对该流浪行星做了个生动的比喻。
“这听上去就有点意思了,你马上做好安排,我想去实地看一看!”原晧宸吩咐道。
“是的,总指挥官!”助理麻利地转身离开了。
......
几天之后,一艘银灰色的指挥舰接近了这一颗孤独漂泊在宇宙深空中的流浪行星。
这是一颗岩质行星,体积和水星相当,但是密度却要高上不少。整颗行星呈现深灰色,大气层稀薄到可以忽略不计。最为醒目的是其赤道周边有一块明显的,还没有完全复原的“缺口”,这个“缺口”大约占据整个行星的五分之一。
“确实像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水果!”
指挥舰中,原晧宸望着不远处(相对来说)的大家伙说道。
“一定有谁在它的身上咬了一口。”一同而来的天体物理研究院院长推断说,“会不会是这颗流浪行星在游荡的时候太过靠近黑洞或其他大质量天体,虽然它最终没有被捕获,但却被咬了一块物质下来。”
“也有可能是在多恒星系统引力大战的过程中被撕裂的。”原晧宸补充道,“天狼星就是一个双星系统,或许这个家伙就是在很久以前,被天狼星a和b撕扯之后又踢了出来。也许它并不是流浪行星,只是以极其遥远的轨道围绕着双星系统进行着公转。”
流浪行星是不绕任何恒星公转的行星。它们或是受到其它行星等天体的引力影响而被抛出原本绕着公转的行星系统,或是在行星系统形成期间被弹射出来的原行星,以致流浪于星系或宇宙之中。
实际上,在银河系内,类似木星大小的流浪行星数量就达到了恒星的两倍之多,即2000~4000亿颗。主流科学界认为这些流浪行星都是形成于恒星周围,后来由于某种机制而被“踢”出了行星系而流落宇宙空间。
至于眼前的流浪行星被撕咬掉的那一部分,也许是因为多恒星系统中的引力大战造成的,也可能是在逃脱某种大质量天体捕获过程中掉了一块肉。
在人类天文史上,就曾经观测到,位于北斗七星所在的大熊星座的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从一颗逃脱出去的恒星身上,撕扯下了一大块物质。
事实上,望远镜无法看到恒星本身,更不用说是一颗行星。不过,天文学家确实看到了黑洞在试图捕获那颗恒星之时,从恒星身上“咬”下一块物质而发出的闪光。
而类似这样的事件在天文学上被称为“潮汐瓦解事件”。(未完待续。)
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它属于二十八星宿中井宿的天狼星官。苏东坡曾有词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指的便是大犬座阿尔法星,即天狼星。
天狼星在最早的天文记录中被古埃及人称为“索普代特”。在古埃及中王国期间,埃及人的历法开始于天狼星的“偕日升”。那天早晨,天狼星由于离太阳足够远,能比太阳更早升起,避开强光,在70天的消失之后重现天空。这一天在历法中的重要性是因为它也是尼罗河周期泛滥和夏至之前不久。天狼星消失在空中的70天,在埃及神话中象征着索普代特和伊西斯(古埃及宗教信仰中的一位女神)渡过埃及地府的日子。
天狼星也是一个双恒星系统。如果我们在冬季夜空里仰望星空,天幕中最亮的恒星,就是天狼星双星中的一颗(天狼星、南河三和参宿四,对于居住在北半球的人来看,共同组成了冬季夜空中大三角的三个顶点)。
天狼星a,是全天第一亮星(视星等最高),属于主星序的蓝矮星。天狼星a的质量约是太阳的2.1倍,比太阳亮23倍的恒星,体积略大于太阳,半径是太阳的1.8倍,表面温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2倍,高达10000c。
天狼星b,是第一颗最早被发现的白矮星,也是已知最大质量的白矮星之一。如今它的质量几乎与太阳的质量相当,然而这么多物质却被压缩成约为地球的大小(平均密度为30kg/立方厘米)。经测算,大约再过两亿年,天狼星b就会逐渐彻底冷却下来。
......
暗能文明构建的【空间隧道】就位于天狼星与太阳系之间的半程位置。星际移民阵营的庞大太空城集团预计还要再历经约9年的漫长旅程才会抵达指定坐标。
在这漫长的星际流浪旅途中,原晧宸和其他的科学家一样,将大多数的时间都花费在了科学研究上,强烈的求知**会令人忘却乏味,忘却孤独。所以,这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只是,偶尔遥望璀璨的星空,以及亘古不变,辽阔无边,漆黑幽远的宇宙空间,原晧宸也会莫名地拂乱了心绪。
“是不是每一个宇宙文明都必定会经历一场流浪,只是流浪发生的时间或早或晚,导致流浪的原因各有不同。”
有人认为,流浪文明,是一个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过渡的形式,或者说是一条发展的必经之路。就好比造物主文明,也曾经经历过一次次的流浪迁徙,最终离开了银河系,到达了无限遥远的地方。
“每一个宇宙文明的最终下场是什么?无休止的扩张,还是终有覆灭的一天!所谓,开始的终将结束,也许每一个文明的发展历程都不过是终结前挣扎的过程......”
原晧宸很清楚,对宇宙的认识根本没有穷尽的一天,渺小的地球文明直至今日还在太阳系周边5~6光年内打转,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有能力揭开宇宙的终极奥秘。
“总指挥官,中央检测系统发来报告,太空城集团右前方约500天文单位的区域发现一颗流浪行星!”
一阵清脆的声音中断了原晧宸对宇宙哲学的思考,随后,工作助理便向他做了汇报。
“流浪行星,有什么问题吗,难道谁又在上面发现了未知宇宙文明留下的遗迹!?”
在这个区域发现一颗流浪行星,原晧宸虽然有点讶异,但这仍然算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过往20多年的路途中,这样的情况并非没有发生过。从前遇到这样的家伙,都会被各深空资源开发舰队视作珍宝。
“那倒是没有,这是一颗被撕裂的大家伙!看上去像被谁咬掉一大口的水果。”助理对该流浪行星做了个生动的比喻。
“这听上去就有点意思了,你马上做好安排,我想去实地看一看!”原晧宸吩咐道。
“是的,总指挥官!”助理麻利地转身离开了。
......
几天之后,一艘银灰色的指挥舰接近了这一颗孤独漂泊在宇宙深空中的流浪行星。
这是一颗岩质行星,体积和水星相当,但是密度却要高上不少。整颗行星呈现深灰色,大气层稀薄到可以忽略不计。最为醒目的是其赤道周边有一块明显的,还没有完全复原的“缺口”,这个“缺口”大约占据整个行星的五分之一。
“确实像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水果!”
指挥舰中,原晧宸望着不远处(相对来说)的大家伙说道。
“一定有谁在它的身上咬了一口。”一同而来的天体物理研究院院长推断说,“会不会是这颗流浪行星在游荡的时候太过靠近黑洞或其他大质量天体,虽然它最终没有被捕获,但却被咬了一块物质下来。”
“也有可能是在多恒星系统引力大战的过程中被撕裂的。”原晧宸补充道,“天狼星就是一个双星系统,或许这个家伙就是在很久以前,被天狼星a和b撕扯之后又踢了出来。也许它并不是流浪行星,只是以极其遥远的轨道围绕着双星系统进行着公转。”
流浪行星是不绕任何恒星公转的行星。它们或是受到其它行星等天体的引力影响而被抛出原本绕着公转的行星系统,或是在行星系统形成期间被弹射出来的原行星,以致流浪于星系或宇宙之中。
实际上,在银河系内,类似木星大小的流浪行星数量就达到了恒星的两倍之多,即2000~4000亿颗。主流科学界认为这些流浪行星都是形成于恒星周围,后来由于某种机制而被“踢”出了行星系而流落宇宙空间。
至于眼前的流浪行星被撕咬掉的那一部分,也许是因为多恒星系统中的引力大战造成的,也可能是在逃脱某种大质量天体捕获过程中掉了一块肉。
在人类天文史上,就曾经观测到,位于北斗七星所在的大熊星座的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从一颗逃脱出去的恒星身上,撕扯下了一大块物质。
事实上,望远镜无法看到恒星本身,更不用说是一颗行星。不过,天文学家确实看到了黑洞在试图捕获那颗恒星之时,从恒星身上“咬”下一块物质而发出的闪光。
而类似这样的事件在天文学上被称为“潮汐瓦解事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