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足足一个时辰的料理,随着姚蓉捧上砂锅,揭开锅盖,顿时香气四溢,苏谦三人忍不住咽了口口水,感觉胃里的馋虫顿时就被勾动了起来。
凌皓这时候走了出来,把之前调好的肉汁浇上去,然后让姚蓉盖上了锅盖。
“等小火再炖上一刻钟,就可以开吃了,还请几位贵客稍等片刻。”凌皓有些歉意地笑了笑。
“既然凌兄都如此说了,我们再等上一会儿又何妨?”苏谦倒是很客气地说了。
“若是不介意的话,两位不妨先尝尝这话梅。”随着凌皓一声令下,姚蓉便捧了一盘新制成的话梅过来。
话梅是芒种后采摘的黄熟梅子(俗称黄梅)经过加工腌制而成。黄梅从树上采下洗净,放大缸里用盐水泡浸月余,取出晒干;晒干后用清水漂洗,再晒干;然后用糖料泡腌,再晒干,如此多次反复,最后成为肉厚干脆、甜酸适度的话梅。
最初,话梅是说书先生用来润口的,因说的时间长了,口干舌燥,便含一颗盐渍梅子在口中(那时候又不如这般便利,饮用水说来便来),酸咸的味道刺激味蕾,使唾液分泌津液满口,便可继续说下去。
“酸酸甜甜的,味道真是不错。”苏谦立马摸了一个塞进嘴里,止不住地大声叫好。
每次来了凌皓这里,他总能心满意足地回去,原因就是凌皓除了擅长庖厨之艺以外,还会做这样那样的新奇小零食给客人们品尝……
“蓝兄,你尝尝看,味道确实不错……”
“我牙不太好,还是你们吃吧。”
“凌兄,在下有一个疑问,这话梅该如何制作?”
“这也不难,只要把干燥的梅子按照三浸三换水的方法(第一次4小时换水一次,第二次6小时换水一次,第三次3小时换水一次),让梅子彻底脱水,再加些盐腌渍起来,过上一个月,就可以取出食用了,是个很简单的小零食。”凌皓笑了笑说。
“没想到,凌兄竟还擅长此道,真是让在下大开眼界了。”
“啊,自二位到来至此时,都还未请教二位兄台尊姓大名,是在下失礼了。”
梅子益人,在医药方面有广泛的用途。黄梅有这样的作用:头痛时把梅干肉敷在肚脐眼上;还把青梅汁煮熟后装入瓶中,一旦肚痛,用筷子蘸点尝尝,就会止痛。
有人还用白酒浸泡青梅,密封一个月以后,便成了香醇味美的青梅酒。
平时常饮一点青梅酒,可治疗风湿筋骨痛、扭挫伤和腰肌劳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梅,血分之果,健胃、敛肺、温脾、止血涌痰、消肿解毒、生津止渴、治久嗽泻痢”。
“在下齐地龙野,见过凌兄。”
“在下蜀地蓝钰,见过凌兄。”
龙姓,神州大地上的古老姓氏之一,自春秋时有龙子,战国时有魏国大将军龙贾,源流古老,甚至涉及上古神话传说,据说最早发祥于河南山东间地界内。
关于龙姓的起源,有着多种说法:
一、出自姬姓,出自御龙氏、舜臣纳言龙(纳言为官名),《姓纂》及广韵等书均有记载。
二、出自子姓。商朝出土文物有商子龙鼎,后代遂称龙氏。
三、出自嬴姓,以国为氏。周朝出土文物有龙伯戟(伯爵),樊夫人龙嬴墓葬等。至春秋时期国尚存,后代称龙氏。
四、见于传说。太皞伏羲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见于《左传·昭公十七年》。
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上古大人国有龙伯国,见于《列子·汤问》。甲骨文记载商有龙侯,《山海经》载“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东“。西汉初在山东设有龙侯国。
商朝有龙母尊、商子龙鼎、子龙壶、子龙爵、子龙斛、子龙觯、商“子龙”铜戈等,周朝有龙伯戟等,清华简《系年》有:“乃归厉王于彻,龙伯和立。“春秋早期有樊夫人龙嬴壶、樊夫人龙嬴盤等(樊国君夫人嬴姓龙氏)。
五、出自偃姓。春秋时江淮之间有群舒国,皆偃姓。是舒国遗民与其他各偃姓国遗民合建,其中有舒龙国。后舒龙国灭于楚国,舒龙国在汉朝为龙舒县(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六、为龏氏所改。商朝有子龏氏族,子龏氏与子龙氏是严格的并列关系,同是商朝贵族,并存在通婚(朱凤瀚《子龙鼎的年代与铭文之内涵》),至西汉时尚有龏遂、龏敞等(见于《汉印文字征》)。汉后罕见龏氏,或有改为龙氏者。
七、为龙丘氏改姓,以山为氏。新莽时有隐士龙丘苌,吴人;蔡邕《琴操》有楚人龙丘高;北魏时有梁国都督龙丘大千。其后无闻,或改龙氏。
出自改姓。古代有勾龙氏,如宋朝画家勾龙爽。后或改为单姓勾氏、龙氏。
至于蓝姓,貌似跟秦国的关系更大一些:
一、源于嬴姓赵氏,出自秦国公成员子向,属于以封邑名为氏。据《竹书纪年》《姓氏考略》记载,周显王二年(公元前367年),秦献公赵师隰为了向东发展,在蓝地(今陕西蓝田)设县,封子向为蓝君。
在子向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自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蓝氏正宗。
二、源于姜姓,据福建省武平县大禾乡的《蓝氏族谱》记载,当地蓝氏的受姓始祖是昌奇,昌奇为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是帝榆罔之子,临诞时,有熊国君贡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蓝”,赐名曰昌奇,后任火旺公,分封于汝南,遂以此地名为郡,汝南堂名即源于此。
三、源于芈姓,出自楚国大夫亹,属于以居邑地名称为氏。唐代的谱牒姓氏学的专著《元和姓纂》以及江西省高安市蓝坊村等《蓝氏族谱》记载:蓝姓源于楚国大夫亹。本宗源自芈姓,亹是楚国公族,为本宗得姓始祖。
在春秋时期,亹因出任蓝县(今湖北荆门)令尹,因此后世称其为“蓝尹亹”。在蓝尹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为姓氏者,即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湖北、湖南、福建和江西等地的部分蓝氏族人,皆尊奉蓝尹亹为得姓始祖。
四、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中山国大夫厘诸君,属于以封邑地名称为氏。
《战国策》《通志·氏族略》记载厘诸君为战国时期著名的中山国宰相,因其封地在蓝邑(今河北迁安),世称其为“蓝诸君”。在蓝诸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这个源头,也有说是源于嬴姓的。
五、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蓝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蓝人,亦称褴人、滥人,是商末周初的周王室内宫设置的一种官位。因其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所以称褴人、或滥人。
在史籍《大戴礼》中记载:“蓝人,文王官人,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在蓝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蓝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蓝氏。
六、源于畲族。后世浙江省兰溪的蓝氏族谱,记载畲族的蓝氏来源于盘瓠的次子蓝光辉,他受封为护国侯,为畲族蓝氏的始祖。
有的畲族蓝姓族谱错记蓝光辉又名蓝昌奇……
凡此种种便可看出来,这两家背后的势力估摸着比凌氏一族还要大上许多。
对于这样的人,凌皓自然是不介意交往一下的,这也算是为自己将来留个退路,万一自己的计划被人识破了……恐怕自己就要提前杀青了。
自穿越以来,他结交的朋友也就只有那么几个,如今他做了苏家的妹夫,自然也不会介意做一做龙家和蓝家的“贤婿”,不过大前提是,眼前这两位能够看得上自己的基础上。
仔细一看,这两位貌似挺好相处的,实际上,人家可能就是专门来自己这里试探一下,凌皓可还没觉得自己有虎躯一震,就有无数小弟登门造访拜入门下的实力。
如果资料没错的话,这两位应该是他们背后家族当中派来洛邑学宫学习的小辈,真正的高手恐怕都在他们家族当中隐藏着。
而且像他们这样家世显赫,跟自己年纪差不多一般大的年轻公子,只怕身边也不会缺少护卫队什么的。
随即,凌皓便和龙野与蓝钰两人闲聊了起来。
一是顺便探探他们的底,二是可以试着套套话。
凌皓这时候走了出来,把之前调好的肉汁浇上去,然后让姚蓉盖上了锅盖。
“等小火再炖上一刻钟,就可以开吃了,还请几位贵客稍等片刻。”凌皓有些歉意地笑了笑。
“既然凌兄都如此说了,我们再等上一会儿又何妨?”苏谦倒是很客气地说了。
“若是不介意的话,两位不妨先尝尝这话梅。”随着凌皓一声令下,姚蓉便捧了一盘新制成的话梅过来。
话梅是芒种后采摘的黄熟梅子(俗称黄梅)经过加工腌制而成。黄梅从树上采下洗净,放大缸里用盐水泡浸月余,取出晒干;晒干后用清水漂洗,再晒干;然后用糖料泡腌,再晒干,如此多次反复,最后成为肉厚干脆、甜酸适度的话梅。
最初,话梅是说书先生用来润口的,因说的时间长了,口干舌燥,便含一颗盐渍梅子在口中(那时候又不如这般便利,饮用水说来便来),酸咸的味道刺激味蕾,使唾液分泌津液满口,便可继续说下去。
“酸酸甜甜的,味道真是不错。”苏谦立马摸了一个塞进嘴里,止不住地大声叫好。
每次来了凌皓这里,他总能心满意足地回去,原因就是凌皓除了擅长庖厨之艺以外,还会做这样那样的新奇小零食给客人们品尝……
“蓝兄,你尝尝看,味道确实不错……”
“我牙不太好,还是你们吃吧。”
“凌兄,在下有一个疑问,这话梅该如何制作?”
“这也不难,只要把干燥的梅子按照三浸三换水的方法(第一次4小时换水一次,第二次6小时换水一次,第三次3小时换水一次),让梅子彻底脱水,再加些盐腌渍起来,过上一个月,就可以取出食用了,是个很简单的小零食。”凌皓笑了笑说。
“没想到,凌兄竟还擅长此道,真是让在下大开眼界了。”
“啊,自二位到来至此时,都还未请教二位兄台尊姓大名,是在下失礼了。”
梅子益人,在医药方面有广泛的用途。黄梅有这样的作用:头痛时把梅干肉敷在肚脐眼上;还把青梅汁煮熟后装入瓶中,一旦肚痛,用筷子蘸点尝尝,就会止痛。
有人还用白酒浸泡青梅,密封一个月以后,便成了香醇味美的青梅酒。
平时常饮一点青梅酒,可治疗风湿筋骨痛、扭挫伤和腰肌劳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梅,血分之果,健胃、敛肺、温脾、止血涌痰、消肿解毒、生津止渴、治久嗽泻痢”。
“在下齐地龙野,见过凌兄。”
“在下蜀地蓝钰,见过凌兄。”
龙姓,神州大地上的古老姓氏之一,自春秋时有龙子,战国时有魏国大将军龙贾,源流古老,甚至涉及上古神话传说,据说最早发祥于河南山东间地界内。
关于龙姓的起源,有着多种说法:
一、出自姬姓,出自御龙氏、舜臣纳言龙(纳言为官名),《姓纂》及广韵等书均有记载。
二、出自子姓。商朝出土文物有商子龙鼎,后代遂称龙氏。
三、出自嬴姓,以国为氏。周朝出土文物有龙伯戟(伯爵),樊夫人龙嬴墓葬等。至春秋时期国尚存,后代称龙氏。
四、见于传说。太皞伏羲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见于《左传·昭公十七年》。
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上古大人国有龙伯国,见于《列子·汤问》。甲骨文记载商有龙侯,《山海经》载“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东“。西汉初在山东设有龙侯国。
商朝有龙母尊、商子龙鼎、子龙壶、子龙爵、子龙斛、子龙觯、商“子龙”铜戈等,周朝有龙伯戟等,清华简《系年》有:“乃归厉王于彻,龙伯和立。“春秋早期有樊夫人龙嬴壶、樊夫人龙嬴盤等(樊国君夫人嬴姓龙氏)。
五、出自偃姓。春秋时江淮之间有群舒国,皆偃姓。是舒国遗民与其他各偃姓国遗民合建,其中有舒龙国。后舒龙国灭于楚国,舒龙国在汉朝为龙舒县(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六、为龏氏所改。商朝有子龏氏族,子龏氏与子龙氏是严格的并列关系,同是商朝贵族,并存在通婚(朱凤瀚《子龙鼎的年代与铭文之内涵》),至西汉时尚有龏遂、龏敞等(见于《汉印文字征》)。汉后罕见龏氏,或有改为龙氏者。
七、为龙丘氏改姓,以山为氏。新莽时有隐士龙丘苌,吴人;蔡邕《琴操》有楚人龙丘高;北魏时有梁国都督龙丘大千。其后无闻,或改龙氏。
出自改姓。古代有勾龙氏,如宋朝画家勾龙爽。后或改为单姓勾氏、龙氏。
至于蓝姓,貌似跟秦国的关系更大一些:
一、源于嬴姓赵氏,出自秦国公成员子向,属于以封邑名为氏。据《竹书纪年》《姓氏考略》记载,周显王二年(公元前367年),秦献公赵师隰为了向东发展,在蓝地(今陕西蓝田)设县,封子向为蓝君。
在子向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自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蓝氏正宗。
二、源于姜姓,据福建省武平县大禾乡的《蓝氏族谱》记载,当地蓝氏的受姓始祖是昌奇,昌奇为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是帝榆罔之子,临诞时,有熊国君贡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蓝”,赐名曰昌奇,后任火旺公,分封于汝南,遂以此地名为郡,汝南堂名即源于此。
三、源于芈姓,出自楚国大夫亹,属于以居邑地名称为氏。唐代的谱牒姓氏学的专著《元和姓纂》以及江西省高安市蓝坊村等《蓝氏族谱》记载:蓝姓源于楚国大夫亹。本宗源自芈姓,亹是楚国公族,为本宗得姓始祖。
在春秋时期,亹因出任蓝县(今湖北荆门)令尹,因此后世称其为“蓝尹亹”。在蓝尹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为姓氏者,即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湖北、湖南、福建和江西等地的部分蓝氏族人,皆尊奉蓝尹亹为得姓始祖。
四、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中山国大夫厘诸君,属于以封邑地名称为氏。
《战国策》《通志·氏族略》记载厘诸君为战国时期著名的中山国宰相,因其封地在蓝邑(今河北迁安),世称其为“蓝诸君”。在蓝诸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这个源头,也有说是源于嬴姓的。
五、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蓝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蓝人,亦称褴人、滥人,是商末周初的周王室内宫设置的一种官位。因其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所以称褴人、或滥人。
在史籍《大戴礼》中记载:“蓝人,文王官人,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在蓝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蓝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蓝氏。
六、源于畲族。后世浙江省兰溪的蓝氏族谱,记载畲族的蓝氏来源于盘瓠的次子蓝光辉,他受封为护国侯,为畲族蓝氏的始祖。
有的畲族蓝姓族谱错记蓝光辉又名蓝昌奇……
凡此种种便可看出来,这两家背后的势力估摸着比凌氏一族还要大上许多。
对于这样的人,凌皓自然是不介意交往一下的,这也算是为自己将来留个退路,万一自己的计划被人识破了……恐怕自己就要提前杀青了。
自穿越以来,他结交的朋友也就只有那么几个,如今他做了苏家的妹夫,自然也不会介意做一做龙家和蓝家的“贤婿”,不过大前提是,眼前这两位能够看得上自己的基础上。
仔细一看,这两位貌似挺好相处的,实际上,人家可能就是专门来自己这里试探一下,凌皓可还没觉得自己有虎躯一震,就有无数小弟登门造访拜入门下的实力。
如果资料没错的话,这两位应该是他们背后家族当中派来洛邑学宫学习的小辈,真正的高手恐怕都在他们家族当中隐藏着。
而且像他们这样家世显赫,跟自己年纪差不多一般大的年轻公子,只怕身边也不会缺少护卫队什么的。
随即,凌皓便和龙野与蓝钰两人闲聊了起来。
一是顺便探探他们的底,二是可以试着套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