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来被杀,你可知道?”阴沉的眸子盯着赵霁德,皇上忽然发问。
赵霁德登时抬头,一脸惊愕的茫然,满目赫赫:啥?
皇上嘴角似有若无动了动。
看来是真的不知道。
“当初你押送大刘进京,打着招摇的旗号,甚至吸引了不少江湖豪客帮忙,你,就那么怕安国公?”
赵霁德面带苦笑。
“安国公势力庞大,且私开金矿这种事,一旦落实便是重罪,安国公岂能允许臣将这事送达天听,臣一腔忠心,可臣不想连累家眷。”
顿了一下,赵霁德一副鼓足勇气的样子,又道:“臣在余州任职十六年,怕是大燕朝唯一一个从上任就没有调动过的状元了。”
语气里,带着颇浓的不甘。
“臣到底不知,是臣能力不足还是臣得罪了谁,若说得罪,臣只得罪了安国公一人,十六年前,陛下原本给臣的职位,是真定父母官,若是按照朝廷惯有流程,但凡在此任职表现突出的,是有机会接任京兆尹这职位的。”
捏了捏拳,赵霁德又道:“可臣竟是不知,现如今的京兆尹姜大人究竟哪里比臣强了,他当年科考,是臣的上一届,莫说状元,他连前十五都不是,他竟就……”
越说越是愤愤不平,赵霁德话及此,深吸一口气,干脆不再提,只梗着脖子跪在那里,一脸我很委屈,但是我很坚强的样子。
就在皇上召见他的一刻钟前,他收到一张字条。
是好友刑部尚书托人给他的。
字条内容简单:京兆尹犯案。
原本,韩柏答应了他,只要这件事他能配合好宋家,宋家便托关系许给他京兆尹这职位的。
难道现在就是机会?
一直被软禁,赵霁德也不知道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是,他知道,如果他要上任京兆尹这职位,那便意味着原本的京兆尹要被拿下。
一定是宋家的手笔。
没想到,这么迅速。
只是,宋家也知道他与刑部尚书的关系吗?
宋家的事拜托到他那里的时候,他并没有提起刑部尚书啊……宋家生意做得大,兴许宋家自己就和刑部尚书有来往呢。
御书房里不好猜测这些,赵霁德很快敛起心思,只一门心思做出一副委屈的样子。
皇上瞧着他,蹙了蹙眉。
赵霁德在余州任职十六年,余州从当初一个贫穷的州县一跃成为如今大燕朝数一数二的富庶州县。
可见赵霁德的能力。
而且,余州有家商户,生意做到全国,若非余州知府赵霁德给了这商户一定的优惠政策,这商户的生意怎么可能做那么大。
然而赵霁德在余州任职,一在就是十六年。
别的官员,基本三年一换。
唯有余州那里……
他也曾问过安国公和几位尚书,余州地方官为何一直没有调动,当时他们怎么说来着……
蹙了蹙眉,皇上有些想不起来,这本就不是什么能让他记在心里的大事。
不管谁任职,只要他的皇权安安稳稳不出事便好。
揉了揉眉心,皇上道:“你就没有写过调动申请?”
赵霁德就道:“写自然是写了,但是陛下看到了吗?”
这话,带着些负气。
皇上知他心中有气,倒也没有计较,何况,他也的确是没有见到。
说明什么,说明那申请被人拦下了。
盯着赵霁德,皇上笑道:“所以,你就是因为这件事,对安国公憎恨已久,才要构害安国公吗?”
赵霁德顿时大睁眼。
“构害?他做下的丧尽天良的事那么多,用得着臣构害吗?”一激动,赵霁德声音有些大。
皇上冷着脸看着他,“这么说,你在余州,也很了解安国公做了什么?”
赵霁德顿时心头一跳。
他激动之下,竟是忽略了皇帝多疑的性子。
拳头紧捏赵霁德悬着一口气,道:“私开金矿,难道还不算丧尽天良吗?陛下可知臣在金矿找到多少苦劳力,陛下可知那些苦劳力的背后是多少个家庭因为安国公的一己私利被毁坏!”
面容因为激动而微微抽搐。
“一个被抓去的苦劳力,他背后,可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无人管了,可能是正在待产的妻子无人管了,可能是缠绵病榻的父母无人管了……”
赵霁德还欲继续说,皇上却一摆手制止了他。
这些,与他什么干系!
老百姓贱命一条。
若安国公做的事,当真是为了保全他的龙脉,牺牲几个百姓……
呵,那是他们的福气!
更何况,牺牲几个百姓就能确保整个大燕朝国泰民安,这牺牲,值得。
他是皇上,他的思量自然更要以大局为重。
“你调查之下,那金矿,开始多久了?”
皇上不欲再言这个问题,赵霁德值得跟着回禀道:“五年。大刘是安国公从最一开始就安插过去的。”
皇上摩挲了摩挲手指。
“五年,大刘可是知道一共开采了多少黄金?”
赵霁德便道:“大刘不知道具体数目,账簿在安国公手中,不过,他粗略估算,至少有百吨。”
皇上眯着眼,思量起来。
一时间,御书房又静默下来。
就在此时,外面小内侍忽然通禀,“陛下,大皇子殿下求见。”
思绪被扰,皇上揉了揉眉心朝御书房大门看去。
老大怎么来了?
来替京兆尹求情?
眼底神色微凉,皇上淡淡开口,“让他进来。”
大皇子一进门,就感受到御书房里微妙的气氛有些诡异。
按照话本子的情节,一般御书房里能出现这种气氛,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赵霁德惹得父皇生气了。
要么,他惹得父皇生气了。
很明显,不是第一种,因为赵霁德的面色很平静,甚至他上前,赵霁德还向他行了个礼。
那就是说,父皇对他有看法了?
再按照话本子的节奏推测,这看法,多半是因为他被内侍送回府之后,再次去了京兆尹府邸吧。
父皇一向多疑。
当时在安国公府查出金子的时候,他就在。
现在京兆尹府邸查出来,他又在。
话本子上的老套路,一般这种情况,皇上是要怀疑他有不轨之心了。
情节了然,大皇子心里一片踏实。
赵霁德登时抬头,一脸惊愕的茫然,满目赫赫:啥?
皇上嘴角似有若无动了动。
看来是真的不知道。
“当初你押送大刘进京,打着招摇的旗号,甚至吸引了不少江湖豪客帮忙,你,就那么怕安国公?”
赵霁德面带苦笑。
“安国公势力庞大,且私开金矿这种事,一旦落实便是重罪,安国公岂能允许臣将这事送达天听,臣一腔忠心,可臣不想连累家眷。”
顿了一下,赵霁德一副鼓足勇气的样子,又道:“臣在余州任职十六年,怕是大燕朝唯一一个从上任就没有调动过的状元了。”
语气里,带着颇浓的不甘。
“臣到底不知,是臣能力不足还是臣得罪了谁,若说得罪,臣只得罪了安国公一人,十六年前,陛下原本给臣的职位,是真定父母官,若是按照朝廷惯有流程,但凡在此任职表现突出的,是有机会接任京兆尹这职位的。”
捏了捏拳,赵霁德又道:“可臣竟是不知,现如今的京兆尹姜大人究竟哪里比臣强了,他当年科考,是臣的上一届,莫说状元,他连前十五都不是,他竟就……”
越说越是愤愤不平,赵霁德话及此,深吸一口气,干脆不再提,只梗着脖子跪在那里,一脸我很委屈,但是我很坚强的样子。
就在皇上召见他的一刻钟前,他收到一张字条。
是好友刑部尚书托人给他的。
字条内容简单:京兆尹犯案。
原本,韩柏答应了他,只要这件事他能配合好宋家,宋家便托关系许给他京兆尹这职位的。
难道现在就是机会?
一直被软禁,赵霁德也不知道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但是,他知道,如果他要上任京兆尹这职位,那便意味着原本的京兆尹要被拿下。
一定是宋家的手笔。
没想到,这么迅速。
只是,宋家也知道他与刑部尚书的关系吗?
宋家的事拜托到他那里的时候,他并没有提起刑部尚书啊……宋家生意做得大,兴许宋家自己就和刑部尚书有来往呢。
御书房里不好猜测这些,赵霁德很快敛起心思,只一门心思做出一副委屈的样子。
皇上瞧着他,蹙了蹙眉。
赵霁德在余州任职十六年,余州从当初一个贫穷的州县一跃成为如今大燕朝数一数二的富庶州县。
可见赵霁德的能力。
而且,余州有家商户,生意做到全国,若非余州知府赵霁德给了这商户一定的优惠政策,这商户的生意怎么可能做那么大。
然而赵霁德在余州任职,一在就是十六年。
别的官员,基本三年一换。
唯有余州那里……
他也曾问过安国公和几位尚书,余州地方官为何一直没有调动,当时他们怎么说来着……
蹙了蹙眉,皇上有些想不起来,这本就不是什么能让他记在心里的大事。
不管谁任职,只要他的皇权安安稳稳不出事便好。
揉了揉眉心,皇上道:“你就没有写过调动申请?”
赵霁德就道:“写自然是写了,但是陛下看到了吗?”
这话,带着些负气。
皇上知他心中有气,倒也没有计较,何况,他也的确是没有见到。
说明什么,说明那申请被人拦下了。
盯着赵霁德,皇上笑道:“所以,你就是因为这件事,对安国公憎恨已久,才要构害安国公吗?”
赵霁德顿时大睁眼。
“构害?他做下的丧尽天良的事那么多,用得着臣构害吗?”一激动,赵霁德声音有些大。
皇上冷着脸看着他,“这么说,你在余州,也很了解安国公做了什么?”
赵霁德顿时心头一跳。
他激动之下,竟是忽略了皇帝多疑的性子。
拳头紧捏赵霁德悬着一口气,道:“私开金矿,难道还不算丧尽天良吗?陛下可知臣在金矿找到多少苦劳力,陛下可知那些苦劳力的背后是多少个家庭因为安国公的一己私利被毁坏!”
面容因为激动而微微抽搐。
“一个被抓去的苦劳力,他背后,可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无人管了,可能是正在待产的妻子无人管了,可能是缠绵病榻的父母无人管了……”
赵霁德还欲继续说,皇上却一摆手制止了他。
这些,与他什么干系!
老百姓贱命一条。
若安国公做的事,当真是为了保全他的龙脉,牺牲几个百姓……
呵,那是他们的福气!
更何况,牺牲几个百姓就能确保整个大燕朝国泰民安,这牺牲,值得。
他是皇上,他的思量自然更要以大局为重。
“你调查之下,那金矿,开始多久了?”
皇上不欲再言这个问题,赵霁德值得跟着回禀道:“五年。大刘是安国公从最一开始就安插过去的。”
皇上摩挲了摩挲手指。
“五年,大刘可是知道一共开采了多少黄金?”
赵霁德便道:“大刘不知道具体数目,账簿在安国公手中,不过,他粗略估算,至少有百吨。”
皇上眯着眼,思量起来。
一时间,御书房又静默下来。
就在此时,外面小内侍忽然通禀,“陛下,大皇子殿下求见。”
思绪被扰,皇上揉了揉眉心朝御书房大门看去。
老大怎么来了?
来替京兆尹求情?
眼底神色微凉,皇上淡淡开口,“让他进来。”
大皇子一进门,就感受到御书房里微妙的气氛有些诡异。
按照话本子的情节,一般御书房里能出现这种气氛,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赵霁德惹得父皇生气了。
要么,他惹得父皇生气了。
很明显,不是第一种,因为赵霁德的面色很平静,甚至他上前,赵霁德还向他行了个礼。
那就是说,父皇对他有看法了?
再按照话本子的节奏推测,这看法,多半是因为他被内侍送回府之后,再次去了京兆尹府邸吧。
父皇一向多疑。
当时在安国公府查出金子的时候,他就在。
现在京兆尹府邸查出来,他又在。
话本子上的老套路,一般这种情况,皇上是要怀疑他有不轨之心了。
情节了然,大皇子心里一片踏实。